第五章 學會喝酒
小平打小就沒有見過家裡有過酒。沒有見過父親喝過酒,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反正普普通通瞎過日子,不用請客送禮。就是別人家紅白喜事擺滿月宴老人生日宴,父親也是喝兩杯,沒有醉過,也沒有往棉襖里揣過人家的半瓶酒。
怎麼認識酒的?
小平一個宿舍有三個人,一個老頭是涉縣人,從不喝酒。另兩個人卻都是酒鬼。起初他們搞點豬頭肉、花生米、罐頭之類,喝邯鄲老白乾、景芝白干、東北三寶酒,也不招呼小平。小平自顧自看書,也不往前湊,要不就去外邊的狂野溜達。
酒味沒少聞,充滿新鮮感。小平並不討厭這個酒味。可能是空氣里什麼味道也沒有,小平覺得太單調吧。
那時候,管理比較鬆懈。上班期間是可以喝酒的。一個從外礦調進來的說著一口流利的天津話的工友,也是一個酒鬼。由於他一喝酒醉,沒人跟他喝酒。一個人喝酒他又覺得沒意思。有一次,中午吃飯,冬天,吃不慣食堂的幾位老工人開始在火爐上做飯。一個工房生著個2米見方的大鐵火爐,燒的是煤塊。在煤塊之間有火眼的地方,小鍋、飯盆、還有炒瓢,炒菜的炒菜,煮麵條的煮麵條。
小平喜歡吃食堂,因為能換著樣兒吃。今天吃麵條,明天吃水煎包,後天吃大米飯。老工人這樣干,不是吃不慣食堂,是為了省錢。小平親眼見過他們單位一個老工人,總是從家裡帶飯,一天三頓鹹菜,開水就饅頭就能算是一頓飯。可有一次去人家村里趕集,那一個世紀都不會落後的高大門樓,那漂漂亮亮的院子和寬寬敞敞的12間房,你要說牙縫裡省不出錢來,純屬沒有見過世面。
小平服勁兒。
但小平的嘴是個饞嘴。也真是奇怪,想吃吃不上,就會咬腮,就是不知什麼原因,自己的牙咬傷腮幫子裡的嫩肉,稍微的疼。
小平既不想學牙縫省的老工人,也不想學一個宿舍的酒鬼,自由就好。
天津老工人讓小平從食堂小賣部捎一袋花生米,說一會兒喝酒吃。
回來後,天津老工人給小平也倒了一杯酒,大約有二兩酒。小平沒有推辭,心裡邊躍躍欲試,活了21年了,第一次有一杯酒擺在面前,而且是讓他喝的。
水到渠成。小平一激動,一口悶。沒有幾分鐘,天旋地轉,小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跑回宿舍躺在床上,一覺睡到大半夜,居然還尿床了。
小平這個羞。
天大的笑話。
二兩酒,耽誤半天的工作,脫崗,啥也沒幹,還尿床。
二兩酒的威力好大!
幸虧那時候管理鬆懈,制度上有脫崗是要重罰的,班中飲酒是要重罰的,如果造成事故是要開除的。幸虧制度只是寫在牆上的宣傳欄里,沒有執行。
一個宿舍的酒鬼們開始有意培養小平,小平也不好意思白吃白喝,不是買瓶酒,就是買袋花生米。
一個宿舍的老工人給小平說,小平,你光成天給人家拼桌哩,你知道人家什麼情況?
小平不知道老工人想說什麼。
小平啊,人家都早早成了家,娶了媳婦,還是雙職工,條件槓桿的。你還沒有娶媳婦,條件也不好,可不能老是拼桌,錢都是血汗錢啊。
錢是血汗錢,小平不明白。應該是萬惡的舊社會吧,現在上班掙錢挺輕鬆的,怎麼叫血汗錢呢?
小平不知道,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你掙的每一分錢其實都是血汗錢。因為你不是放高利貸掙的錢,也不是坑蒙拐騙左手倒右手,更不是別人求你辦事白送的。
老工人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生在紅旗下的小平沒有這樣的經歷。
師傅說他是三等人,不會通過別人說什麼,或者看書,然後積累什麼經驗教訓。
小平總認為不至於一分錢也沒有。
小平小時候是六、七十年代,缺吃少穿。但總還有紅薯、野菜、米糠,吃下去肚皮飽了,但特別難受,記得村裡的醫生用灌肥皂水的辦法打蛔蟲,一團一團的。想起來小時候得病,心裡就怕。能活過來,已經是奇蹟了,但沒有餓過肚子,因為父親是煤礦工人,一個月幾塊錢就夠全家花的。在村里算是有錢戶,儘管那時候父親上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休假就是半年,被領導當做曠勤大王批評,在職工大會上做檢查。這能是有錢戶嗎?比家裡沒有工人的要強得多。
小平聽了一個宿舍老工人的教育,也並沒有往心裡去。三等人,師傅說了,碰到南牆不長本事。
小平喝酒的時候多了,酒量也千錘百鍊到半斤。
工作太輕鬆,小平不喝酒,幹什麼呢?
一位老工人是不住宿舍跑趟的,戴著眼鏡,他女兒是工會工作的。老工人是個通訊員,借女兒的「勢」,經常在報紙上刊登個「豆腐塊」。老工人給小平說,你也寫寫吧。
那時候生產經營形勢一片大好,新礦宣傳部每個月從各單位抽調二、三個人去機關樓里的宣傳部辦公室培訓學習,這裡有個好處,就是能到報社跟編輯記者見面。
小平被單位支書看中,聽說是個秀才,必須要培養。
小平那時候覺得編輯、記者都是神聖的職業,能跟他們見面,太幸運了。
那時候寫稿就兩樣,一個「爬格子」,就是在稿紙上寫稿件。另一個就是「抄」,也叫模仿。不就是好人好事的時間起因過程結果嗎?小平的幾篇小文(豆腐塊)一刊登,就覺得自己找不到北了。
記得他寫過單位一個老電工的事情,名字是「他的秘密聯絡圖」,意思是這位老電工工具兜里老裝著電工圖紙,哪裡的電氣設備出了問題,他總是攤開圖紙看,然後下手維修,技術挺好的。他後來還成了「工干崗」,就是工人身份,但被聘為單位科長。
可這位老電工脾氣很直,得罪人,誰幹活偷懶總是嘴上不饒人。
小平的稿件一見報,好幾個人都說小平是瞎寫。
怎麼認識酒的?
小平一個宿舍有三個人,一個老頭是涉縣人,從不喝酒。另兩個人卻都是酒鬼。起初他們搞點豬頭肉、花生米、罐頭之類,喝邯鄲老白乾、景芝白干、東北三寶酒,也不招呼小平。小平自顧自看書,也不往前湊,要不就去外邊的狂野溜達。
酒味沒少聞,充滿新鮮感。小平並不討厭這個酒味。可能是空氣里什麼味道也沒有,小平覺得太單調吧。
那時候,管理比較鬆懈。上班期間是可以喝酒的。一個從外礦調進來的說著一口流利的天津話的工友,也是一個酒鬼。由於他一喝酒醉,沒人跟他喝酒。一個人喝酒他又覺得沒意思。有一次,中午吃飯,冬天,吃不慣食堂的幾位老工人開始在火爐上做飯。一個工房生著個2米見方的大鐵火爐,燒的是煤塊。在煤塊之間有火眼的地方,小鍋、飯盆、還有炒瓢,炒菜的炒菜,煮麵條的煮麵條。
小平喜歡吃食堂,因為能換著樣兒吃。今天吃麵條,明天吃水煎包,後天吃大米飯。老工人這樣干,不是吃不慣食堂,是為了省錢。小平親眼見過他們單位一個老工人,總是從家裡帶飯,一天三頓鹹菜,開水就饅頭就能算是一頓飯。可有一次去人家村里趕集,那一個世紀都不會落後的高大門樓,那漂漂亮亮的院子和寬寬敞敞的12間房,你要說牙縫裡省不出錢來,純屬沒有見過世面。
小平服勁兒。
但小平的嘴是個饞嘴。也真是奇怪,想吃吃不上,就會咬腮,就是不知什麼原因,自己的牙咬傷腮幫子裡的嫩肉,稍微的疼。
小平既不想學牙縫省的老工人,也不想學一個宿舍的酒鬼,自由就好。
天津老工人讓小平從食堂小賣部捎一袋花生米,說一會兒喝酒吃。
回來後,天津老工人給小平也倒了一杯酒,大約有二兩酒。小平沒有推辭,心裡邊躍躍欲試,活了21年了,第一次有一杯酒擺在面前,而且是讓他喝的。
水到渠成。小平一激動,一口悶。沒有幾分鐘,天旋地轉,小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跑回宿舍躺在床上,一覺睡到大半夜,居然還尿床了。
小平這個羞。
天大的笑話。
二兩酒,耽誤半天的工作,脫崗,啥也沒幹,還尿床。
二兩酒的威力好大!
幸虧那時候管理鬆懈,制度上有脫崗是要重罰的,班中飲酒是要重罰的,如果造成事故是要開除的。幸虧制度只是寫在牆上的宣傳欄里,沒有執行。
一個宿舍的酒鬼們開始有意培養小平,小平也不好意思白吃白喝,不是買瓶酒,就是買袋花生米。
一個宿舍的老工人給小平說,小平,你光成天給人家拼桌哩,你知道人家什麼情況?
小平不知道老工人想說什麼。
小平啊,人家都早早成了家,娶了媳婦,還是雙職工,條件槓桿的。你還沒有娶媳婦,條件也不好,可不能老是拼桌,錢都是血汗錢啊。
錢是血汗錢,小平不明白。應該是萬惡的舊社會吧,現在上班掙錢挺輕鬆的,怎麼叫血汗錢呢?
小平不知道,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你掙的每一分錢其實都是血汗錢。因為你不是放高利貸掙的錢,也不是坑蒙拐騙左手倒右手,更不是別人求你辦事白送的。
老工人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生在紅旗下的小平沒有這樣的經歷。
師傅說他是三等人,不會通過別人說什麼,或者看書,然後積累什麼經驗教訓。
小平總認為不至於一分錢也沒有。
小平小時候是六、七十年代,缺吃少穿。但總還有紅薯、野菜、米糠,吃下去肚皮飽了,但特別難受,記得村裡的醫生用灌肥皂水的辦法打蛔蟲,一團一團的。想起來小時候得病,心裡就怕。能活過來,已經是奇蹟了,但沒有餓過肚子,因為父親是煤礦工人,一個月幾塊錢就夠全家花的。在村里算是有錢戶,儘管那時候父親上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休假就是半年,被領導當做曠勤大王批評,在職工大會上做檢查。這能是有錢戶嗎?比家裡沒有工人的要強得多。
小平聽了一個宿舍老工人的教育,也並沒有往心裡去。三等人,師傅說了,碰到南牆不長本事。
小平喝酒的時候多了,酒量也千錘百鍊到半斤。
工作太輕鬆,小平不喝酒,幹什麼呢?
一位老工人是不住宿舍跑趟的,戴著眼鏡,他女兒是工會工作的。老工人是個通訊員,借女兒的「勢」,經常在報紙上刊登個「豆腐塊」。老工人給小平說,你也寫寫吧。
那時候生產經營形勢一片大好,新礦宣傳部每個月從各單位抽調二、三個人去機關樓里的宣傳部辦公室培訓學習,這裡有個好處,就是能到報社跟編輯記者見面。
小平被單位支書看中,聽說是個秀才,必須要培養。
小平那時候覺得編輯、記者都是神聖的職業,能跟他們見面,太幸運了。
那時候寫稿就兩樣,一個「爬格子」,就是在稿紙上寫稿件。另一個就是「抄」,也叫模仿。不就是好人好事的時間起因過程結果嗎?小平的幾篇小文(豆腐塊)一刊登,就覺得自己找不到北了。
記得他寫過單位一個老電工的事情,名字是「他的秘密聯絡圖」,意思是這位老電工工具兜里老裝著電工圖紙,哪裡的電氣設備出了問題,他總是攤開圖紙看,然後下手維修,技術挺好的。他後來還成了「工干崗」,就是工人身份,但被聘為單位科長。
可這位老電工脾氣很直,得罪人,誰幹活偷懶總是嘴上不饒人。
小平的稿件一見報,好幾個人都說小平是瞎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