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要睜眼看世界
「萬歲不僅下旨恩封,還有御筆書信,為何對自己如此看重?」
帶著忐忑和激動,趙士禎關好房門,恭敬拿出書信,拜了三拜,才展開閱覽。
對於派趙士禎等人前往壕鏡,朱翊鈞有著幾個目的。
其一,了解西夷目前的科技水平,主要是火器方面的;
象鍛造、鑽膛等等工藝,以及目前西夷所使用的火器在規格、重量、威力等指標上與大明鳥銃的差別。
其次是建立東西方交流的渠道,找到翻譯人才,弄到西方書籍,讓更多的大明人睜眼看世界。
就說現在吧,明人對於西夷了解甚少。把葡萄牙叫佛朗機,還經常把西班牙、荷蘭、英國佬搞混。
朱翊鈞可不希望明人愚昧無知,如同滿清那般封閉而自大。
當時,滿清被英國佬打得滿地找牙時,竟然還不知道英國在歐洲什麼地方;
很多大臣還認為西方人膝蓋不會打彎,象殭屍一樣跳著走路,用竹竿一捅就倒。
大明現在還需要很多新的科學知識,比如幾何學、測量學、天文、地理學等等。
更重要的是改變觀念,崇尚科學,而不是把四書五經奉為圭臬,更不能把科學技術視為奇技淫巧。
搞科研的太少,且被視為讀書人的異類,更多的被看成粗鄙的手藝人和工匠。
總之,朱翊鈞需要的很多,甚至是包括了歐洲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時代歐洲最尖端的學術成果。
不管是哲學,還是科技,或者是文學著作,朱翊鈞希望越多越好。
千年的儒學統治和灌輸,到了大明,已經成為了保守和封閉的代名詞。
大明需要新鮮的風氣,需要創新的思想理論,跟上世界變革的步伐。
已經是大航海時代,西班牙葺爾小國,都能建起日不落帝國。
而大明卻在衰落,還將和野蠻落後的蒙古人、女真人打得你死我活。
沉浸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之中,人地矛盾已經十分尖銳,卻再沒有開疆拓土的勇氣和思維。
鄭和下西洋,更是被指為勞民傷財,珍貴的海圖被付之一炬,再沒有耀武於海外的壯舉。
趙士禎閱讀著皇帝的親筆書信,也終於明白萬歲的真正意圖,不禁為之震撼。
「購買各種火器帶回研究,聘請西夷技師,打造火器、海船的,製造精巧器物者,皆在此列……」
「搜集各類西夷書籍,聘請翻譯,如傳教士,準備譯書刊印……」
趙士禎放下書信,陷入長久的沉思。
好半晌,他鋪紙提筆,將其中的要點歸納總結,記錄完全。
再次拿起書信,與記錄對照,確認沒有遺漏錯誤後。趙士禎才萬分不舍地將御筆親書在燭火上點燃,看著它化為灰燼。
這是皇帝在信中的交代,他必須遵旨而行。
「任務多,責任重啊!」趙士禎的神情嚴肅而鄭重,皇帝只給了他四個月的準備時間。
也就是說,七月份他就要離京啟程,帶著錢財,以及萬歲的期盼,前往壕鏡。
「萬歲身居九重,對西夷應當不甚了解,可為何如此熱衷?」
趙士禎很是迷惑,儘管他踴躍報名,但也只是對西夷的火器很感興趣。
可皇帝卻是對西夷的方方面面都很好奇,甚至不能稱為好奇,而是有所涉獵,比自己要知道得更多。
「武英殿中書舍人,萬歲如此安排,想必還有深意。召見面談,可能會知道更多。」
趙士禎很確認,萬歲不會老寫書信,肯定會有召見,有親聆聖聽的機會。
一想到此,他就抑制不住的激動和興奮,還有忐忑和不安。
…………….
壕鏡。
滿臉大鬍子的利瑪竇把頭髮抓得象亂草,痛苦地撫著額頭,從桌上的中文書籍上移開目光。
「哇,這方塊字太難寫,太難認了。」
利瑪竇嘆了口氣,起身走到窗前,瞭望著外面的景象,舒緩著自己的眼睛和心情。
他生於遙遠的義大利,先後學習文學、法律,並研究神學。
後來在著名的庫拉維尤斯神甫指導下,又學習幾何學、天文學、地理學等自然科學,對這些學科的造詣頗深。
其時,歐洲正發生著激烈的宗教改革運動,地理大發現方興未艾,在兩者的推動之下,歐洲爆發出熱烈的傳教激情。
年輕的利瑪竇感受到了時代的召喚,加入了新興的天主教修會耶穌會。
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二十六歲的利瑪竇踏上了遠赴東方傳教的旅程。
他從葡萄牙里斯本出發,航渡大西洋、印度洋到達印度,又從印度出發穿越馬六甲海峽進入太平洋。
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八月,歷經萬里波濤的利瑪竇帶著重病抵達壕境,終於踏上了中國的土地。
然而,海上的風波險阻過去了,在利瑪竇面前又有了更大的挑戰。
在利瑪竇來中國之前,基督宗教曾數次在中國大地上傳播,但最後都歸於消亡。
基督宗教兩次東傳都沒能紮根,皆源於它無法為民眾接受。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海納百川,基督宗教在中土的屢次消亡,表明他們在傳播過程中有許多自身沒有解決的困境。
耶穌會也早就意識到,想要被中國人接受而不被當作無知的野蠻人,就必須掌握漢語,尤其是官話和精美書寫的漢文字。
於是,利瑪竇到達壕境後,便開始刻苦學習中文,學說漢話,並對中文的語法進行了研究。
同時,利瑪竇也開始適應大明的服飾和社會習俗。
在利瑪竇來華之前,為了更好地為民間社會所接納,傳教士們往往穿上佛教的袈裟,自稱「西僧」,以和尚的形象示人。
但利瑪竇發現,中國社會中的主流階層是儒家士大夫,佛教僧侶的地位並不高。
因此,他提出改穿儒服,向儒家靠攏。
在上司范禮安的允許下,他戰勝了傳教士內部的不同意見,開始蓄鬚蓄髮,正式改穿儒服。
於是,戴上儒生常戴的四方巾,行秀才禮節,以儒生的形象出現的利瑪竇,走出了他在中國的第一步。
是的,利瑪竇的思路很清晰,就是變成一個中國人。
帶著忐忑和激動,趙士禎關好房門,恭敬拿出書信,拜了三拜,才展開閱覽。
對於派趙士禎等人前往壕鏡,朱翊鈞有著幾個目的。
其一,了解西夷目前的科技水平,主要是火器方面的;
象鍛造、鑽膛等等工藝,以及目前西夷所使用的火器在規格、重量、威力等指標上與大明鳥銃的差別。
其次是建立東西方交流的渠道,找到翻譯人才,弄到西方書籍,讓更多的大明人睜眼看世界。
就說現在吧,明人對於西夷了解甚少。把葡萄牙叫佛朗機,還經常把西班牙、荷蘭、英國佬搞混。
朱翊鈞可不希望明人愚昧無知,如同滿清那般封閉而自大。
當時,滿清被英國佬打得滿地找牙時,竟然還不知道英國在歐洲什麼地方;
很多大臣還認為西方人膝蓋不會打彎,象殭屍一樣跳著走路,用竹竿一捅就倒。
大明現在還需要很多新的科學知識,比如幾何學、測量學、天文、地理學等等。
更重要的是改變觀念,崇尚科學,而不是把四書五經奉為圭臬,更不能把科學技術視為奇技淫巧。
搞科研的太少,且被視為讀書人的異類,更多的被看成粗鄙的手藝人和工匠。
總之,朱翊鈞需要的很多,甚至是包括了歐洲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時代歐洲最尖端的學術成果。
不管是哲學,還是科技,或者是文學著作,朱翊鈞希望越多越好。
千年的儒學統治和灌輸,到了大明,已經成為了保守和封閉的代名詞。
大明需要新鮮的風氣,需要創新的思想理論,跟上世界變革的步伐。
已經是大航海時代,西班牙葺爾小國,都能建起日不落帝國。
而大明卻在衰落,還將和野蠻落後的蒙古人、女真人打得你死我活。
沉浸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之中,人地矛盾已經十分尖銳,卻再沒有開疆拓土的勇氣和思維。
鄭和下西洋,更是被指為勞民傷財,珍貴的海圖被付之一炬,再沒有耀武於海外的壯舉。
趙士禎閱讀著皇帝的親筆書信,也終於明白萬歲的真正意圖,不禁為之震撼。
「購買各種火器帶回研究,聘請西夷技師,打造火器、海船的,製造精巧器物者,皆在此列……」
「搜集各類西夷書籍,聘請翻譯,如傳教士,準備譯書刊印……」
趙士禎放下書信,陷入長久的沉思。
好半晌,他鋪紙提筆,將其中的要點歸納總結,記錄完全。
再次拿起書信,與記錄對照,確認沒有遺漏錯誤後。趙士禎才萬分不舍地將御筆親書在燭火上點燃,看著它化為灰燼。
這是皇帝在信中的交代,他必須遵旨而行。
「任務多,責任重啊!」趙士禎的神情嚴肅而鄭重,皇帝只給了他四個月的準備時間。
也就是說,七月份他就要離京啟程,帶著錢財,以及萬歲的期盼,前往壕鏡。
「萬歲身居九重,對西夷應當不甚了解,可為何如此熱衷?」
趙士禎很是迷惑,儘管他踴躍報名,但也只是對西夷的火器很感興趣。
可皇帝卻是對西夷的方方面面都很好奇,甚至不能稱為好奇,而是有所涉獵,比自己要知道得更多。
「武英殿中書舍人,萬歲如此安排,想必還有深意。召見面談,可能會知道更多。」
趙士禎很確認,萬歲不會老寫書信,肯定會有召見,有親聆聖聽的機會。
一想到此,他就抑制不住的激動和興奮,還有忐忑和不安。
…………….
壕鏡。
滿臉大鬍子的利瑪竇把頭髮抓得象亂草,痛苦地撫著額頭,從桌上的中文書籍上移開目光。
「哇,這方塊字太難寫,太難認了。」
利瑪竇嘆了口氣,起身走到窗前,瞭望著外面的景象,舒緩著自己的眼睛和心情。
他生於遙遠的義大利,先後學習文學、法律,並研究神學。
後來在著名的庫拉維尤斯神甫指導下,又學習幾何學、天文學、地理學等自然科學,對這些學科的造詣頗深。
其時,歐洲正發生著激烈的宗教改革運動,地理大發現方興未艾,在兩者的推動之下,歐洲爆發出熱烈的傳教激情。
年輕的利瑪竇感受到了時代的召喚,加入了新興的天主教修會耶穌會。
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二十六歲的利瑪竇踏上了遠赴東方傳教的旅程。
他從葡萄牙里斯本出發,航渡大西洋、印度洋到達印度,又從印度出發穿越馬六甲海峽進入太平洋。
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八月,歷經萬里波濤的利瑪竇帶著重病抵達壕境,終於踏上了中國的土地。
然而,海上的風波險阻過去了,在利瑪竇面前又有了更大的挑戰。
在利瑪竇來中國之前,基督宗教曾數次在中國大地上傳播,但最後都歸於消亡。
基督宗教兩次東傳都沒能紮根,皆源於它無法為民眾接受。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海納百川,基督宗教在中土的屢次消亡,表明他們在傳播過程中有許多自身沒有解決的困境。
耶穌會也早就意識到,想要被中國人接受而不被當作無知的野蠻人,就必須掌握漢語,尤其是官話和精美書寫的漢文字。
於是,利瑪竇到達壕境後,便開始刻苦學習中文,學說漢話,並對中文的語法進行了研究。
同時,利瑪竇也開始適應大明的服飾和社會習俗。
在利瑪竇來華之前,為了更好地為民間社會所接納,傳教士們往往穿上佛教的袈裟,自稱「西僧」,以和尚的形象示人。
但利瑪竇發現,中國社會中的主流階層是儒家士大夫,佛教僧侶的地位並不高。
因此,他提出改穿儒服,向儒家靠攏。
在上司范禮安的允許下,他戰勝了傳教士內部的不同意見,開始蓄鬚蓄髮,正式改穿儒服。
於是,戴上儒生常戴的四方巾,行秀才禮節,以儒生的形象出現的利瑪竇,走出了他在中國的第一步。
是的,利瑪竇的思路很清晰,就是變成一個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