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招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家賈魯還敢這樣說,真是狂妄不已,還大言不辭的說屠城,那就讓他過來,我倒要看看他是怎樣敢屠城的!」

  劉福通的話,慢慢的變得冰冷起來。在場眾將和元軍使者都能感受到,這句話中的寒意。

  「那個狗屁賈魯還說什麼了?都一塊兒告訴我吧。」

  劉福通緩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緩慢的說道。

  「他還說了,如果您要投降,就要解散手底下的紅巾軍士兵,他就上書朝廷,封你為穎州刺史讓你統領一方。」

  「只有這些了,其他的也並沒有告訴在下。」

  州府衙門之中鴉雀無聲,仿佛劉福通就是高高在上的君主,沒有他的命令,沒人敢說話。

  「若是我交了兵權,解散了手下的紅巾士兵,恐怕第一天解除,第二天就身死族滅了吧。」

  劉福通冷哼了一聲,而脫脫.阿速台馬上就嚇得跪倒在地,朝著啊劉福通磕了幾個響頭。

  「行了,脫脫.阿速台你不必向我磕頭,起來吧。」

  「想必你這一路來,已經風餐露宿,饑寒交迫了吧?」

  「是的,我從昨天下午開始出發,一直到今天早上,才來到了潁州城。」

  脫脫.阿速台不知道劉福通為什麼要這樣問,但還是如實回答了。

  「來人給脫脫.阿速台,這個元軍使者在準備一些飯食和一瓶馬奶酒,犒勞一下對方,也算盡了地主之誼。」

  門外有兩名紅巾軍士兵,得了命令,就就去準備這些飯食了。

  劉福通也不知道在想什麼,只是靜靜的看著脫脫.阿速台。

  沒過多長時間,兩名紅衛軍士兵就回來了,買來的飯食用木盒盛著,拿到了州府衙門。

  「首領,您要的飯食,我已經買過來了,還帶來了一瓶馬奶酒。」

  在劉福通示意下,其中一個紅巾軍士兵,把木盒和一瓶馬奶酒,放在地上。

  另一個紅巾軍士兵,從外面搬來了一張木桌,放在州府衙門裡,又把木盒和馬奶酒放在木桌上,然后里退出了州府衙門。

  「脫脫.阿速台木盒裡邊的食物和馬奶酒就屬於你了,趁熱吃吧,吃完之後我有一些問題,還想再詢問你。」

  聽到劉福通的話,脫脫.阿速台把視線從劉福通的臉上挪到了木盒上,他不知道劉福通為什麼這樣做,還給自己準備了吃的,但還是忍受不住肚中的飢餓,打開木盒拿出裡面的飯食,吃了起來,並飲著熱乎乎的馬奶酒。

  「你就不怕這裡面有毒藥?」

  劉福通的這一句話,突然讓正在吃飯的脫脫.阿速台停住了。

  但是,馬上他又大快朵頤,他是一個聰明人,知道如果紅巾軍首領要想要殺死他,早就讓人亂刀砍死他了,何必多此一舉在裡面下毒,來毒死他。

  很快,脫脫.阿速台就把桌子上的飯食和一瓶馬奶酒一掃而光。

  看到多素材,這樣在場眾人都忍不住點了點頭,想不到這人還倒是一個漢子。不害怕自己加害於他。

  等到脫脫.阿速台吃完了飯後,劉福通就讓兩名紅巾軍的士兵,把木盒,木桌和凳子都搬出州府衙門。

  「好了,脫脫.阿速台我見你已經吃完飯,要詢問你一些事情。」

  脫脫.阿速台點了點頭,並沒有再回話。

  「不知道脫脫.阿速台,你對你們大元的皇帝整出這一個四等人制度,有什麼看法?」

  聽到這句話後,脫脫.阿速台心中一驚,腦子快速轉了起來,在想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才好。

  好一會兒,脫脫.阿速台才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四等人制度,是先帝忽必烈陛下為了維護統治,而定了這一個制度。」

  脫脫.阿速台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額頭上已經冒出冷汗,他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能讓紅巾軍的首領和手下的將軍滿意。

  「哦,你只是這樣認為,那可就太膚淺了,忽必烈這個蒙古皇帝,設立這四種制度就是為了壓迫,我們北方漢人和南方的漢人。」

  「因為你們蒙古人少,所以才迫不得已分出這四個制度,壓制我們漢人群體不讓我們崛起,而威脅你們的統治。」

  天吶,劉福通的這些話,像炸雷一樣在他的腦海中不斷的迴蕩,實在是沒想到這劉福通懂得倒是挺多的,也看出一些四等人制度中的弊端。


  但是他不知道怎麼樣,回答劉福通的話因為他是蒙古人,是一個既得利益者,是一個一等人,是一個壓迫其他民族百姓的人。」

  什麼是四等人?四等人就是元朝的四等人制度,是元朝統治者為維護對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民族歧視政策而建立的制度。

  該制度將全國人民劃分為四個等級: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蒙古人作為統治民族列為第一等級,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則依次為第二、第三和第四等級。

  「所以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是反抗,我們起義就是為了推翻,這種不公平的制度。」

  「就是要打敗你們這些蒙古人,把你們蒙古人趕一下神壇,讓我們這些漢人重回自己的地位。」

  劉福通的聲音雖然不是很大,但州府衙門裡的人,和守衛在外面的紅巾軍士兵們都能聽的一清二楚。

  一股莫名的情緒,出現在他們的心中

  「剛才是第一個問題,現在我就要問第二個問題。」

  脫脫.阿速台只是一味沉默不語,任由劉福通問話。

  「當年忽必烈手下的大將張弘范,追擊恭哀皇帝趙昺和丞相陸秀夫於崖山,在崖山海戰海中趙昺和陸秀夫,不想投降就跳海殉國,同時還有10餘萬軍民跟隨他們一起為宋朝殉國。」

  「我等後來者,白蓮教的前任首領韓山通為宋徽宗的第九世孫,也是死在你們蒙古人的手下。」

  「俗話說的好,君子報仇十年不遲,十世之仇亦猶可報。」

  「我劉福通起兵發元的目的之一,就要為我們的祖先報仇,把你們蒙古人的驅逐出去,光復山河平定華夏,驅除韃虜。」

  劉福通的話,像一記重錘狠狠的砸在,在場的每一個人心上。跟隨劉福通造反的士兵和將領,只知道他們要反元為家人朋友報仇,卻不知道這反元更大的意義是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