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唐李承乾4
一早醒來,仿佛就身處在雲端一般,蘇氏賴在這套海絲騰上不肯起床了,張禾只能讓婢女伺候了,吩咐了下人一聲,自己就換了個模樣,出了院子逛街去了,誰都認不出來自己就是李承乾。
而在太極殿上,李世民和眾大臣正在商議和吐谷渾合親之事。
「此番據說那吐谷渾諾曷缽準備到長安來覲見,之前有說過嫁一女過去,以安吐谷渾之心,大家都議議吧。」今日李世民還特地將吳王李恪,魏王李泰兩人帶上朝堂,其餘皇子年海嘯,就安置在崇文館學習。
「吐谷渾倒是簡單,和親自可解決問題,然後吐蕃實力日益強大,不可不防。」房玄齡擔心道。
「那松贊干布倒是個雄主,自統一吐蕃各部來,國力日益強大,去年進攻我朝松州,雖被牛進達將軍擊敗,但是此人狼子野心,又占據地勢之利,我軍入吐蕃多有不便,為瘴氣所阻,令人氣急,不甚為害,只可先以和親安撫之。」長孫無忌。
「陛下只需給我5萬兵馬,我就將松贊干布的頭給陛下帶回來。剛好我新得到一把寶刀,用吐蕃之主開鋒最為合適不過了」
「吾只需4萬即可。我也新的一把寶刀,怕你不成。」
「那我就三萬。」
大吵大鬧的正是程咬金和尉遲敬德這兩個混不吝。別人把他們的話當回事。倒是寶劍引起了武將們的注意,都問問低聲問起。
「既有寶劍就帶上來看看,什麼寶刀讓你們兩個如此爭執。吳王和魏王怎麼看啊?」
「父親,然是事情都有輕重緩急,無論吐谷渾,吐蕃也好,現在的薛延陀部和高句麗也罷,我大唐只能循序漸進,依次滅之,就看父親先想滅誰了。」李恪也是一個好戰之人,讓李世民看到了年輕的自己。
「父親,如今國庫雖已日漸豐盈,但切不可輕易起兵,吐谷渾,吐蕃之輩,和親是最da好的辦法了。」李泰可不想讓李格出風頭,畢竟萬一起兵,善騎射文武才的吳王肯定會自請帶兵,萬一立了軍功就麻煩了。
雖然喜愛魏王李泰,但是李恪的話更加貼合李世民的內心,作為一個以不光彩的手段登上帝王的皇帝,他想的就是征服和擴大大唐的版圖,超越自己父親和前朝隋煬帝,讓後世之人能夠忘記自己的不光彩的一幕。何況大唐雖然已經統一,但是內憂外患一直不斷,怎可懈怠。
朝中大臣也是紛紛諫言,文官大都選擇和親,武將表示只要聖上開頭,直接開砍,
李世民頓時感到一陣煩躁,想起了已逝的蔡國公杜如晦,以往這個時候自己只需問下杜如晦,他就會將最好的選擇告訴自己,讓自己決斷,而不是現在一團亂。
「好了,等之後再定吧,諾曷缽離長安也還有一段日子,對了你們兩個的寶劍帶上來了沒,讓大家看看。」李世民扯開了話題,之後人少的時候再論吧,煩死了。
「陛下,請看,吾這寶刀,鋒利異常,不是俺老程吹啊,就算是明光鎧,也是一刀分之。」程咬金吹噓道。
「我的也一樣,昨天我自己都試過了。」尉遲敬德也不甘示弱。
李世民作為馬上皇帝自然也是喜愛刀劍的,親自上前查看了一下,果然非凡,特別是刀上的花紋讓人沉迷。
「真的如此鋒利?」對於明光鎧這件唐軍鎧甲的驕傲,李世民自然是知道其防護能力的。自己當年能夠以三千玄甲軍擊敗竇建德十萬大軍,靠的就是明光鎧甲。
「來人,帶我的明光鎧上來,我要親自一試。」李世民對自己的那件明光鎧十分有信心,畢竟是特製中的特製,陪伴自己多年征戰,從未讓自己失望,畢竟失望了的話自己也不在這裡了。
「陛下還是不要了吧,萬一砍壞了就不好了。」程咬金和尉遲敬德是知道李世民對自己那套明光鎧的喜愛程度,畢竟等於自己的第二條命啊。
「沒事,如果真的劈開了,不就是證明這寶劍更加的珍貴嗎?得此寶刀,我會更開心的。」言語中已經把這把劍看作自己的了。
程咬金頓時急了。「陛下,這可是我的,您可不能奪人所好啊。」
尉遲敬德則是將自己的唐刀藏到了身後。眾人也都紛紛圍了上來,貞觀初期唐人好武,就算是文官之前也都是上過戰場的,只不過沒有衝鋒罷了,所以對於刀劍之類的也不避諱。
一刀下去,李世民的那件明光鎧自然擋不住,一分為二,不是砍破,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分為二。眾人都驚訝了,而李世民感受到手中的唐刀在砍的時候毫無阻礙感,並且反饋回來的力道也是微乎其微,就像對著空氣砍了一刀似的,兼職武將的他自然知道這把武器的殺傷力,因為它跨越了甲冑的界限,讓甲冑在持刀人面前毫無作用。
「咬金,如此寶刀你是從何得來?怎會如此之鋒利,敬德你的也是一樣的嗎?」李世民第一時間想的是能不夠普及,所有大唐士兵一把是不敢想,但是武將的話,如果有同樣程度的武器的話,衝鋒陷陣還不是所向披靡。
其他人早就一擁而上,對著唐刀就是一陣撫摸,揮砍,尉遲敬德的那把也沒有倖免遇難。
「給他們都上幾件鎧甲試試。」看著一群人擁在那裡群魔亂舞,李世民怕一圈下來,自己的大臣就會少一半了。立馬讓人上鎧甲。
「陛下,這寶刀是臣的兒子孝敬給我的,至於他的話是中山王感激他們跟隨的謝禮。」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小心的回答道。畢竟是中山王賜予自己兒子的。
「是你們搶自己兒子的吧。」李世民一下子就看出了兩個人的心思,「是高明給的?我聽說昨天高明搬出東宮只是帶了一點點東西,沒想到居然還有如此寶刀。」
「陛下,既然賜予臣的兒子了,那就是臣的了,您可不能搶啊。」程咬金和尉遲敬德知道李世民也喜歡搶東西。這不,嫂子和弟妹都搶了。
「混帳,你以為我和你們一樣是搶別人東西的人啊?」李世民被戳穿了心思,但是絕不承認。「李君羨,今晚在承乾殿設家宴,所有皇子妃子都參加,讓承乾帶著蘇式和厥兒一起過來。」
「諾。」李君羨應之後立馬出去了,現在張禾不住在東宮了,要出宮通知了,據說還在永寧坊,有點遠啊。
聽到李世民的安排,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就知道自己的刀保住了,的確是不搶他們的了,也是搶自己兒子去了。大家老大不笑老二。
「你們這是什麼眼神,我這是想高明了,不知道在外面好不好,關寶刀什麼事情,兒子孝敬老子不是理所應當的嗎?」李世民看到程咬金和尉遲敬德也是一臉傲嬌。
「那是,中山王肯定會獻給陛下一把更加厲害的寶刀。明日朝會可一定要讓臣下見識見識。」程咬金和尉遲敬德也不慣著李世民,先將人頂上去再說。
「自然,明天讓你們開開眼。」這個時候李世民也不能示弱。我可是李-絕不低頭-天可汗-世民。
貞觀時期李時明和一直追隨他的大臣們,關係一直是非常的和諧的,不然以魏徵的臭嘴早就死了多少次了。
朝堂上的事情張禾並不知道,在一早出了院子之後,就隨著人流逛了起來,街上的人,雖然麻布粗衣,一看身上衣服的顏色就不是上等人,但是臉上的自豪確實顯示出了大唐人的驕傲,街上也有很多外國人,就是胡人,從全球各地趕來大唐,帶著貨物和夢想,簡直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這那時候的長安,簡直就是「吃喝玩樂」的天堂,街頭巷尾的美食小攤讓人垂涎欲滴,誰能拒絕那香噴噴的羊肉串和熱騰騰的餃子呢?
張禾也是進入一家食肆,點了一份餺托,店家送了一份醃菜,這餺托其實就是羊肉片兒湯,不過手藝不錯,張禾這個南方人也是吃的津津有味,走時還要了一個胡餅,其實就是芝麻囊,但是香,漫步在長安街頭,感受著大唐的文化和氛圍,雖然前世沒有去過西安的不夜城,但是抖音上也刷到過不少視頻,真實的長安不如現實華麗,但是更加宏大。因為大唐人的精氣神是現在的人沒法感受到的。
隨著一些胡人的馬車的腳步,張禾來到了西市,果然一半以上都是胡人,王者榮耀著名戰士李白同學曾在他的《少年行》寫道: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這首詩里的「金市」就是西市,既然來了,自然要去胡姬酒肆之中探尋一番。
要知道《國色芳華》里的軟腰肢胡姬胡旋兒雖然只是出場了一個鏡頭,但可是迷住了不少人,其扮演者還不是真正的少數民族,真的那還得了,
還未等張禾進入酒肆,就發現無數的百騎司四處找人,神情焦急,「莫不是來尋我的」找了個沒人的地方變回李承乾的模樣,推著輪椅一出去,立馬就被發現了。
「參見中山王,陛下傳令王爺攜王妃和小皇孫晚上進宮參加家宴。」
「晚上嗎?是什麼事情知道嗎?」張禾奇怪的問道。
「小的不知,統領還在王爺家中等待,不如小的送王爺回府,王爺一問便知。」
「可。那你就推吧。」
一進院子就看到李君羨急的在那邊走來走去,程處弼和尉遲寶琳也到了,
「殿下,你可讓我好找啊,聖人有令,讓殿下晚上參加晚宴,帶上王妃和小皇孫。」一看到張禾,李君羨大石總算落了地。
「知道什麼事嗎?」張禾問道。
「鄂國公和盧國公今日帶了兩把寶刀上朝展示,說是有殿下贈與的,小的這就回宮復命了,聖人怕是等的急了。」李君羨不多說,奪門便跑。
「這個老混蛋。」程處弼和尉遲寶琳齊聲罵道。
「怎麼?你們兩個被搶了?」張禾沒想到一個晚上的時間他們都沒有守住。
「何止是搶,我們還被打了一頓,遲早有一天我要打回來。」尉遲寶琪倒是硬氣沒說話,程處弼卻是忿忿不平。
「算了,有機會再給你們淘兩件更好的。晚上推我去赴宴吧,估計聖人也想要了。」張禾明白李世民肯定也心動了。但是今天逛過長安之後,對李世民也少了一絲原身留下的怨氣,畢竟貞觀也為五千年的中華歷史上畫下了最為絢麗的一筆。
畢竟李世民手下的官估計是最幸福的了吧。
當晚,張禾帶著蘇氏和一歲多的李厥赴宴,進入承乾殿,發現人都到齊了,除了李世民還沒來。
「參見大哥,大嫂。」眾人見到張禾立馬行禮,雖然已經不是太子了,但是還是嫡長子,更何況現在大家都有繼承太子的機會,在孝道上不能落下口實,表面功夫不能落下,就連李泰也是恭敬的行禮。
「好好,都不要客套,都入座吧。」張禾也帶著蘇氏坐到了位置上了,唐朝初期的時候還是跪坐的,張禾可不習慣這個,拿出兩個愛馬仕橙色坐墊給自己和蘇氏墊著。
眾人看到這麼新鮮的玩意,十分驚奇,但是也敢上來詢問,畢竟李承乾十多年的太子威嚴還在,只有小兕子小跑過來,甜甜的問:「大哥,這是什麼呀?看起來好漂亮?」
「哈哈,大哥腿腳不便,跪坐不易,只能找個軟物墊下,你大嫂身子弱,也是如此。小兜子長大了啊,大哥有好久沒見到你了。」張禾對自己這個妹妹很是喜歡,誰能拒絕一個七八歲的小可愛呢。
「大哥之前是太子,都沒功夫陪都兕子玩,聽說大哥現在已經搬出宮去了,是不是可以帶兕子去玩了。」兕子瞪著大眼睛直瞪瞪的望著張禾。
「自然是可以的,不過要父皇同意才行啊。」張禾也是十分高興,畢竟前世不斷刷到女兒奴在那邊秀,自己這下終於感受到了女兒奴的感受,比吃了巧克力還甜。
「給,拿去吃,這是大哥從胡商那裡買來的甜豆。」張禾拿出一包MM巧克力豆(沒有原外包裝,用布袋裝著)給兕子。
「多謝大哥。」小兕子拿出一顆仔細瞧了瞧,黑漆漆的上面還有奇怪的符號,扔進嘴巴里,頓時兩眼睜大,「好甜.「
「哈哈,去吧.」張禾頓時感覺一陣滿足感.
小兕子蹦蹦跳跳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其他公主早就看到了這邊的景象,立馬就圍了上去,讓兕子分一點給自己嘗嘗,小兜子也是很大方的每人都給了一顆,畢竟一包也不多啊,得省著點.分完了之後小兕子就把袋子揣進口袋,生怕別人搶走.
「大哥,多謝之前在朝堂上為小弟說話.」來人正是吳王李恪,正如歷史書上所說英武果敢,性情溫良,天生親民,善解世間百態,深得百姓愛戴。李世民也認為李恪是最像自己的兒子,就連一向喜愛研究歷史的偉人,都曾稱讚過李恪是個優秀的青年才俊,可終究他輸在了血統問題上,無緣儲君之位。
「三弟不必客氣,你我兄弟之間不必如此,雖然我們不是同一個母親,但是我們都是父皇的孩子,都必須承擔起大唐的責任,朝堂上的人因為你的前隋血脈攻擊你,那是他們有著自己的私心,大哥我已然無心太子之位,這太子之位可不好坐,想必父皇的位置更加難坐,你們如果有心,自然可以去競爭太子之位,但我有言在先,如果誰使出下作手段下黑手,我可不會放過他,父皇也不會放過他的。」張禾對著所有人大聲說道。
「說得好。」李世民剛好到場,一起來的還有後宮眾妃。張禾的這句話說到他心坎里去了,都以為皇帝可以為所欲為,但是誰知道他為了大唐是多麼的辛苦。還要忍受魏徵這個噴子,對於自己的兒子們也希望不要因為皇位兒而刀劍相加。
「參見父皇。」眾人立刻行禮。
「好了,都坐下吧,咦,承乾你坐下何物,如此奇怪。」眼尖的李世民一眼就看見了張禾屁股下的坐墊。
「父皇,兒臣腿腳不便,跪坐不便,只能依靠他物,此物為兒臣從一胡商處所得,兒臣稱之為坐墊。」張禾只能又解釋了一遍。
「哦,呈上來與我一觀。」李世民毫不客氣的說。
蘇氏立馬將自己的坐墊交給了內侍讓之呈上,雖然她很喜歡這個坐墊,但是這點情商還是有的。
李世民往身下一放,果然奇軟無比,摸上去也是柔順絲滑。
「此物甚是奇妙,觸感極好,吾近來感覺腰酸背痛,一靠上此坐墊,傷痛也減緩了不少。此物還有多少,多送點入宮來。」李世民直接獅子大開口。
「父親,此物只有這兩點,那胡商來自遙遠的西方,據說是了大英吉利帝國,耗費七年之久才來到我大唐,之前兒臣送給程處弼和尉遲寶琳的唐刀也是從他手中購得,下次遇見不知道是何時了。」
「這倒是甚是可惜,我看此物做工精美,應該不是出自普通人之手,看來這英吉利帝國也是不弱。」李世民感到十分可惜。
「父親,我之前也有打聽,這所謂的英吉利帝國不過我大唐一郡之地大小,軍力也大大的落後,只不過仗著大海的天然優勢而已,不然我大唐只需2萬兵馬即可滅之。」張禾誘惑道。
「可惜距離甚遠,不然倒是可以圖之。」李世民也是一個戰爭狂人,心裡感到可惜。
「好了,上菜吧,我們也邊吃邊聊!」李世民看到下面的小皇子和小公主早已餓的不行了,就吩咐開席。
而在太極殿上,李世民和眾大臣正在商議和吐谷渾合親之事。
「此番據說那吐谷渾諾曷缽準備到長安來覲見,之前有說過嫁一女過去,以安吐谷渾之心,大家都議議吧。」今日李世民還特地將吳王李恪,魏王李泰兩人帶上朝堂,其餘皇子年海嘯,就安置在崇文館學習。
「吐谷渾倒是簡單,和親自可解決問題,然後吐蕃實力日益強大,不可不防。」房玄齡擔心道。
「那松贊干布倒是個雄主,自統一吐蕃各部來,國力日益強大,去年進攻我朝松州,雖被牛進達將軍擊敗,但是此人狼子野心,又占據地勢之利,我軍入吐蕃多有不便,為瘴氣所阻,令人氣急,不甚為害,只可先以和親安撫之。」長孫無忌。
「陛下只需給我5萬兵馬,我就將松贊干布的頭給陛下帶回來。剛好我新得到一把寶刀,用吐蕃之主開鋒最為合適不過了」
「吾只需4萬即可。我也新的一把寶刀,怕你不成。」
「那我就三萬。」
大吵大鬧的正是程咬金和尉遲敬德這兩個混不吝。別人把他們的話當回事。倒是寶劍引起了武將們的注意,都問問低聲問起。
「既有寶劍就帶上來看看,什麼寶刀讓你們兩個如此爭執。吳王和魏王怎麼看啊?」
「父親,然是事情都有輕重緩急,無論吐谷渾,吐蕃也好,現在的薛延陀部和高句麗也罷,我大唐只能循序漸進,依次滅之,就看父親先想滅誰了。」李恪也是一個好戰之人,讓李世民看到了年輕的自己。
「父親,如今國庫雖已日漸豐盈,但切不可輕易起兵,吐谷渾,吐蕃之輩,和親是最da好的辦法了。」李泰可不想讓李格出風頭,畢竟萬一起兵,善騎射文武才的吳王肯定會自請帶兵,萬一立了軍功就麻煩了。
雖然喜愛魏王李泰,但是李恪的話更加貼合李世民的內心,作為一個以不光彩的手段登上帝王的皇帝,他想的就是征服和擴大大唐的版圖,超越自己父親和前朝隋煬帝,讓後世之人能夠忘記自己的不光彩的一幕。何況大唐雖然已經統一,但是內憂外患一直不斷,怎可懈怠。
朝中大臣也是紛紛諫言,文官大都選擇和親,武將表示只要聖上開頭,直接開砍,
李世民頓時感到一陣煩躁,想起了已逝的蔡國公杜如晦,以往這個時候自己只需問下杜如晦,他就會將最好的選擇告訴自己,讓自己決斷,而不是現在一團亂。
「好了,等之後再定吧,諾曷缽離長安也還有一段日子,對了你們兩個的寶劍帶上來了沒,讓大家看看。」李世民扯開了話題,之後人少的時候再論吧,煩死了。
「陛下,請看,吾這寶刀,鋒利異常,不是俺老程吹啊,就算是明光鎧,也是一刀分之。」程咬金吹噓道。
「我的也一樣,昨天我自己都試過了。」尉遲敬德也不甘示弱。
李世民作為馬上皇帝自然也是喜愛刀劍的,親自上前查看了一下,果然非凡,特別是刀上的花紋讓人沉迷。
「真的如此鋒利?」對於明光鎧這件唐軍鎧甲的驕傲,李世民自然是知道其防護能力的。自己當年能夠以三千玄甲軍擊敗竇建德十萬大軍,靠的就是明光鎧甲。
「來人,帶我的明光鎧上來,我要親自一試。」李世民對自己的那件明光鎧十分有信心,畢竟是特製中的特製,陪伴自己多年征戰,從未讓自己失望,畢竟失望了的話自己也不在這裡了。
「陛下還是不要了吧,萬一砍壞了就不好了。」程咬金和尉遲敬德是知道李世民對自己那套明光鎧的喜愛程度,畢竟等於自己的第二條命啊。
「沒事,如果真的劈開了,不就是證明這寶劍更加的珍貴嗎?得此寶刀,我會更開心的。」言語中已經把這把劍看作自己的了。
程咬金頓時急了。「陛下,這可是我的,您可不能奪人所好啊。」
尉遲敬德則是將自己的唐刀藏到了身後。眾人也都紛紛圍了上來,貞觀初期唐人好武,就算是文官之前也都是上過戰場的,只不過沒有衝鋒罷了,所以對於刀劍之類的也不避諱。
一刀下去,李世民的那件明光鎧自然擋不住,一分為二,不是砍破,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分為二。眾人都驚訝了,而李世民感受到手中的唐刀在砍的時候毫無阻礙感,並且反饋回來的力道也是微乎其微,就像對著空氣砍了一刀似的,兼職武將的他自然知道這把武器的殺傷力,因為它跨越了甲冑的界限,讓甲冑在持刀人面前毫無作用。
「咬金,如此寶刀你是從何得來?怎會如此之鋒利,敬德你的也是一樣的嗎?」李世民第一時間想的是能不夠普及,所有大唐士兵一把是不敢想,但是武將的話,如果有同樣程度的武器的話,衝鋒陷陣還不是所向披靡。
其他人早就一擁而上,對著唐刀就是一陣撫摸,揮砍,尉遲敬德的那把也沒有倖免遇難。
「給他們都上幾件鎧甲試試。」看著一群人擁在那裡群魔亂舞,李世民怕一圈下來,自己的大臣就會少一半了。立馬讓人上鎧甲。
「陛下,這寶刀是臣的兒子孝敬給我的,至於他的話是中山王感激他們跟隨的謝禮。」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小心的回答道。畢竟是中山王賜予自己兒子的。
「是你們搶自己兒子的吧。」李世民一下子就看出了兩個人的心思,「是高明給的?我聽說昨天高明搬出東宮只是帶了一點點東西,沒想到居然還有如此寶刀。」
「陛下,既然賜予臣的兒子了,那就是臣的了,您可不能搶啊。」程咬金和尉遲敬德知道李世民也喜歡搶東西。這不,嫂子和弟妹都搶了。
「混帳,你以為我和你們一樣是搶別人東西的人啊?」李世民被戳穿了心思,但是絕不承認。「李君羨,今晚在承乾殿設家宴,所有皇子妃子都參加,讓承乾帶著蘇式和厥兒一起過來。」
「諾。」李君羨應之後立馬出去了,現在張禾不住在東宮了,要出宮通知了,據說還在永寧坊,有點遠啊。
聽到李世民的安排,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就知道自己的刀保住了,的確是不搶他們的了,也是搶自己兒子去了。大家老大不笑老二。
「你們這是什麼眼神,我這是想高明了,不知道在外面好不好,關寶刀什麼事情,兒子孝敬老子不是理所應當的嗎?」李世民看到程咬金和尉遲敬德也是一臉傲嬌。
「那是,中山王肯定會獻給陛下一把更加厲害的寶刀。明日朝會可一定要讓臣下見識見識。」程咬金和尉遲敬德也不慣著李世民,先將人頂上去再說。
「自然,明天讓你們開開眼。」這個時候李世民也不能示弱。我可是李-絕不低頭-天可汗-世民。
貞觀時期李時明和一直追隨他的大臣們,關係一直是非常的和諧的,不然以魏徵的臭嘴早就死了多少次了。
朝堂上的事情張禾並不知道,在一早出了院子之後,就隨著人流逛了起來,街上的人,雖然麻布粗衣,一看身上衣服的顏色就不是上等人,但是臉上的自豪確實顯示出了大唐人的驕傲,街上也有很多外國人,就是胡人,從全球各地趕來大唐,帶著貨物和夢想,簡直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這那時候的長安,簡直就是「吃喝玩樂」的天堂,街頭巷尾的美食小攤讓人垂涎欲滴,誰能拒絕那香噴噴的羊肉串和熱騰騰的餃子呢?
張禾也是進入一家食肆,點了一份餺托,店家送了一份醃菜,這餺托其實就是羊肉片兒湯,不過手藝不錯,張禾這個南方人也是吃的津津有味,走時還要了一個胡餅,其實就是芝麻囊,但是香,漫步在長安街頭,感受著大唐的文化和氛圍,雖然前世沒有去過西安的不夜城,但是抖音上也刷到過不少視頻,真實的長安不如現實華麗,但是更加宏大。因為大唐人的精氣神是現在的人沒法感受到的。
隨著一些胡人的馬車的腳步,張禾來到了西市,果然一半以上都是胡人,王者榮耀著名戰士李白同學曾在他的《少年行》寫道: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這首詩里的「金市」就是西市,既然來了,自然要去胡姬酒肆之中探尋一番。
要知道《國色芳華》里的軟腰肢胡姬胡旋兒雖然只是出場了一個鏡頭,但可是迷住了不少人,其扮演者還不是真正的少數民族,真的那還得了,
還未等張禾進入酒肆,就發現無數的百騎司四處找人,神情焦急,「莫不是來尋我的」找了個沒人的地方變回李承乾的模樣,推著輪椅一出去,立馬就被發現了。
「參見中山王,陛下傳令王爺攜王妃和小皇孫晚上進宮參加家宴。」
「晚上嗎?是什麼事情知道嗎?」張禾奇怪的問道。
「小的不知,統領還在王爺家中等待,不如小的送王爺回府,王爺一問便知。」
「可。那你就推吧。」
一進院子就看到李君羨急的在那邊走來走去,程處弼和尉遲寶琳也到了,
「殿下,你可讓我好找啊,聖人有令,讓殿下晚上參加晚宴,帶上王妃和小皇孫。」一看到張禾,李君羨大石總算落了地。
「知道什麼事嗎?」張禾問道。
「鄂國公和盧國公今日帶了兩把寶刀上朝展示,說是有殿下贈與的,小的這就回宮復命了,聖人怕是等的急了。」李君羨不多說,奪門便跑。
「這個老混蛋。」程處弼和尉遲寶琳齊聲罵道。
「怎麼?你們兩個被搶了?」張禾沒想到一個晚上的時間他們都沒有守住。
「何止是搶,我們還被打了一頓,遲早有一天我要打回來。」尉遲寶琪倒是硬氣沒說話,程處弼卻是忿忿不平。
「算了,有機會再給你們淘兩件更好的。晚上推我去赴宴吧,估計聖人也想要了。」張禾明白李世民肯定也心動了。但是今天逛過長安之後,對李世民也少了一絲原身留下的怨氣,畢竟貞觀也為五千年的中華歷史上畫下了最為絢麗的一筆。
畢竟李世民手下的官估計是最幸福的了吧。
當晚,張禾帶著蘇氏和一歲多的李厥赴宴,進入承乾殿,發現人都到齊了,除了李世民還沒來。
「參見大哥,大嫂。」眾人見到張禾立馬行禮,雖然已經不是太子了,但是還是嫡長子,更何況現在大家都有繼承太子的機會,在孝道上不能落下口實,表面功夫不能落下,就連李泰也是恭敬的行禮。
「好好,都不要客套,都入座吧。」張禾也帶著蘇氏坐到了位置上了,唐朝初期的時候還是跪坐的,張禾可不習慣這個,拿出兩個愛馬仕橙色坐墊給自己和蘇氏墊著。
眾人看到這麼新鮮的玩意,十分驚奇,但是也敢上來詢問,畢竟李承乾十多年的太子威嚴還在,只有小兕子小跑過來,甜甜的問:「大哥,這是什麼呀?看起來好漂亮?」
「哈哈,大哥腿腳不便,跪坐不易,只能找個軟物墊下,你大嫂身子弱,也是如此。小兜子長大了啊,大哥有好久沒見到你了。」張禾對自己這個妹妹很是喜歡,誰能拒絕一個七八歲的小可愛呢。
「大哥之前是太子,都沒功夫陪都兕子玩,聽說大哥現在已經搬出宮去了,是不是可以帶兕子去玩了。」兕子瞪著大眼睛直瞪瞪的望著張禾。
「自然是可以的,不過要父皇同意才行啊。」張禾也是十分高興,畢竟前世不斷刷到女兒奴在那邊秀,自己這下終於感受到了女兒奴的感受,比吃了巧克力還甜。
「給,拿去吃,這是大哥從胡商那裡買來的甜豆。」張禾拿出一包MM巧克力豆(沒有原外包裝,用布袋裝著)給兕子。
「多謝大哥。」小兕子拿出一顆仔細瞧了瞧,黑漆漆的上面還有奇怪的符號,扔進嘴巴里,頓時兩眼睜大,「好甜.「
「哈哈,去吧.」張禾頓時感覺一陣滿足感.
小兕子蹦蹦跳跳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其他公主早就看到了這邊的景象,立馬就圍了上去,讓兕子分一點給自己嘗嘗,小兜子也是很大方的每人都給了一顆,畢竟一包也不多啊,得省著點.分完了之後小兕子就把袋子揣進口袋,生怕別人搶走.
「大哥,多謝之前在朝堂上為小弟說話.」來人正是吳王李恪,正如歷史書上所說英武果敢,性情溫良,天生親民,善解世間百態,深得百姓愛戴。李世民也認為李恪是最像自己的兒子,就連一向喜愛研究歷史的偉人,都曾稱讚過李恪是個優秀的青年才俊,可終究他輸在了血統問題上,無緣儲君之位。
「三弟不必客氣,你我兄弟之間不必如此,雖然我們不是同一個母親,但是我們都是父皇的孩子,都必須承擔起大唐的責任,朝堂上的人因為你的前隋血脈攻擊你,那是他們有著自己的私心,大哥我已然無心太子之位,這太子之位可不好坐,想必父皇的位置更加難坐,你們如果有心,自然可以去競爭太子之位,但我有言在先,如果誰使出下作手段下黑手,我可不會放過他,父皇也不會放過他的。」張禾對著所有人大聲說道。
「說得好。」李世民剛好到場,一起來的還有後宮眾妃。張禾的這句話說到他心坎里去了,都以為皇帝可以為所欲為,但是誰知道他為了大唐是多麼的辛苦。還要忍受魏徵這個噴子,對於自己的兒子們也希望不要因為皇位兒而刀劍相加。
「參見父皇。」眾人立刻行禮。
「好了,都坐下吧,咦,承乾你坐下何物,如此奇怪。」眼尖的李世民一眼就看見了張禾屁股下的坐墊。
「父皇,兒臣腿腳不便,跪坐不便,只能依靠他物,此物為兒臣從一胡商處所得,兒臣稱之為坐墊。」張禾只能又解釋了一遍。
「哦,呈上來與我一觀。」李世民毫不客氣的說。
蘇氏立馬將自己的坐墊交給了內侍讓之呈上,雖然她很喜歡這個坐墊,但是這點情商還是有的。
李世民往身下一放,果然奇軟無比,摸上去也是柔順絲滑。
「此物甚是奇妙,觸感極好,吾近來感覺腰酸背痛,一靠上此坐墊,傷痛也減緩了不少。此物還有多少,多送點入宮來。」李世民直接獅子大開口。
「父親,此物只有這兩點,那胡商來自遙遠的西方,據說是了大英吉利帝國,耗費七年之久才來到我大唐,之前兒臣送給程處弼和尉遲寶琳的唐刀也是從他手中購得,下次遇見不知道是何時了。」
「這倒是甚是可惜,我看此物做工精美,應該不是出自普通人之手,看來這英吉利帝國也是不弱。」李世民感到十分可惜。
「父親,我之前也有打聽,這所謂的英吉利帝國不過我大唐一郡之地大小,軍力也大大的落後,只不過仗著大海的天然優勢而已,不然我大唐只需2萬兵馬即可滅之。」張禾誘惑道。
「可惜距離甚遠,不然倒是可以圖之。」李世民也是一個戰爭狂人,心裡感到可惜。
「好了,上菜吧,我們也邊吃邊聊!」李世民看到下面的小皇子和小公主早已餓的不行了,就吩咐開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