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唐李承乾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路穿過數個大殿,然後是橋,然後又是台階的,還好程處弼這廝也是力氣不小,不然還沒法將張禾連帶輪椅給推出東宮去。

  「這齣個東宮都是耗費如此之久,整個皇宮得有多大啊。處弼你都逛過嗎?」張禾感概道。

  「殿下,整個皇宮那自然是很大的,但是很多地方都是無法自由行走的,我也就是每天在自己巡邏那一片當值。」程處弼倒是老實回答。

  「是啊,沒人帶路的話我都會迷失在這皇宮之內,皇宮這麼大,讓人感到冷啊。」看著周圍的層層宮殿,張禾感受到了李承乾的心冷。

  「殿下覺得冷嗎?屬下這就讓人送來外皮禦寒。」程處弼聽到太子說冷,自然是想到加衣服。果然不愧是程咬金的兒子,大智若愚,大智沒看見,愚是見到了。

  「不是身子冷,而是心冷,你看我的腿已經是廢了,這太子我看也得廢,今日得好好看看長安的景色,說不定以後就看不到了。」張禾

  「殿下請勿泄氣,此等話語說不得。」程處弼嚇得跪了下去,畢竟他雖然不聰明,但是程咬金可是叮囑過他,凡是涉及到爭奪儲位的,都不要說話躲得遠遠的。

  「我隨意一說而已,起來吧,你不敢聽我就不說了,走吧,現在還早,東西二市還未開,就先帶我沿著朱雀大街好好走走吧。」

  「諾。」程處弼這才起身推著張禾向前走,只要你不說那些嚇人的話,讓我幹什麼都行。

  乘坐著輪椅漫步在朱雀大街上,張禾也是被震撼了,兩邊絕對不止後世所說的120-150米,感覺200多米都有了,行人雖然不能說是摩肩接踵,但也是目之所及皆是。像張禾這樣是輪椅的,和步行的行人一般走在兩側,中間則是大戶人家的馬車和騎行使用,次序井然,看著兩邊的店鋪和充滿了生活氣息的喧鬧聲,這才是李承乾所嚮往的生活,而不是那冰冷的皇宮裡面.

  這麼大的路,這麼多的行人和馬,居然沒有引起灰塵,詢問程處弼才得知路面是由黃體,沙子和石灰相混夯實,還特地在路面上鋪滿了細沙,都是為了防塵。

  怪不得從系統搜索得知唐朝詩人張籍有提到「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這是什麼概念,就是說下雨天的時候,走在朱雀大街上,漫步雨中鞋都不會沾泥。這個真的是厲害了。

  「駕,駕,駕,給我讓開。」一群人騎著馬飆車而過,行人紛紛讓行,一看這樣子就知道被撞了也是白撞,畢竟家裡沒點背景,誰敢這麼幹。看來從古至今,富二代官二代的還號從未改變。

  「處弼,這些都是何人?」張禾沒有認出來,畢竟李承乾的記憶里其他都都很模糊,只有主要幾個人記憶清晰。

  「殿下,他們是柴紹之子柴令武、房玄齡之子房遺愛這群人,都是魏王李泰的左右。」程處弼不屑的說道。

  「怎麼?你和他們玩不到一起嗎?難道也是因為儲位之爭。」張禾想到小說里的內容,感興趣的問道。

  「這倒不是,我可不敢參與儲位的事情,不然我阿爺肯定會用馬鞭抽死我的,我看他們不順眼就是幾次爭吵而已,我們幾兄弟因為父輩的關係自然和尉遲寶林,尉遲寶慶,秦懷玉等玩在一起,他們文官的自然看不起我們,而房遺愛和柴令武仗著魏王受寵,也是對我們冷言冷語的,我們可不受這個鳥氣,衝突了幾次之後就成了現在的情況了。」程處弼可不想參與儲位之爭這個漩渦。

  「有動過手嗎?他們應該打不過你們吧。」

  「那是自然,上次在平康坊就被我們揍了一頓,但是後來他們通過魏王的上告聖人,說我們在平康坊聚眾鬧事,害我們被家裡長輩揍的半死,我都請了十多天的告假在家養傷。」說起這個程處弼就恨得目露凶光。

  「哈哈,打不過就打不過,告黑狀這就是小人之心了。」果然是人已群聚啊,死胖子身邊的也都是該死的。

  看到李承乾為自己發聲,程處弼也是感到一陣溫暖,一下子忘記了程咬金的叮囑:「太子殿下,我見你現在也是明辨是非的,為何之前一段時間胡鬧惹得聖人不喜?」

  「聖人不喜,不是因為我的行為,而是因為我的腿,在聖人心目中,太子應該是完美無缺的,要比他當年還要優秀,但是現在我瘸了,一個瘸子如果登上皇位,以後的人說起大唐就會想起瘸子,我之前的行為也是給了聖人一個機會,一個廢了我的機會,畢竟長痛不如短痛啊。」張禾為李承乾之前的行為找了一個理由。

  「不懂。殿下真的不怕被廢嗎?」程處弼聽不懂其中的意思。

  「被廢可不一定是件壞事。」


  程處弼自然是不懂張禾的話,這時,幾名騎士催馬前來,

  「參見太子殿下,陛下有令,命太子殿下立刻到太極宮面聖。」

  原來是百騎司,看來機會來了,之前讓內侍回殿去聽課,就想到會有現在的局面。張禾看著面前的百騎司,想到了坐鎮皇宮的李世民。

  原來在張禾讓內侍通知孔穎達和于志寧今日因為心緒不寧不聽課了之後,孔穎達和于志寧雖然心裡有些不舒服,也沒說什麼,但是後來得知太子就帶著幾個人去宮外遊玩了,頓然覺得自己受到了愚弄和輕視,這不,立馬就到李世民面前告狀了,李世民當時正在太極殿內,李泰正向李時明匯報自己正在編撰的《括地誌》的進度,李世民非常高興,李泰在眾大臣面前為他漲了面子,正想給與獎賞,沒想到太子又惹事了,怒氣值一下子滿了,讓百騎司將太子立馬給帶回來。

  李泰看到李世民又為了李承乾而發怒,心裡也是十分開心,想著等下怎麼樣落井下石,說不定父皇在暴怒之下會直接廢了天子。

  太極殿內,眾大臣跪坐在兩邊,氣氛沉重,沒人敢說一句話,坐在上面的李世民心裡的怒火越來越旺,對李承乾的不滿也是愈加加深了。

  程處弼將張禾和輪椅一起抬進太極殿,然後就在外面等候,畢竟沒有徵召他可沒有資格進殿,張禾用手搖著輪椅進入大殿,眾人的目光都看向這位太子。看來腿的確處出問題了,都坐上木椅了,不過這椅子做工到是精緻,還能手動前行。

  「參見陛下,請恕兒臣腿腳不便,只能就此行禮了。」唐朝初期,大臣拜見皇帝不用行跪拜禮,即使在重要時刻,可都是單膝跪地。張禾這樣倒也不算禮。望著坐在中央的李世民,果然如傳說中的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簡而言之就是英俊威武,鬍子留的很帥啊。(參考貞觀之治里的李世民)

  唐朝也不像電視裡面那樣,皇帝高高的坐在龍椅之上,只不過下面的人高了一點罷了,而且距離也不遠,椅子也就是精緻一些,多了一些雕花,沒有龍椅那麼誇張。

  「太子,今天為何不去聽課,反而到宮外遊玩。」李世民心裡有怒氣,但是語氣還是沒有太過嚴厲。

  「父親,太子哥哥腿傷一直未愈,心情不暢,去外遊玩散散心也未嘗不可,請父親切勿怪罪太子哥哥。」李泰表現出來的兄弟有恭讓李世民的眉頭也舒展了開來。

  眾多大臣也是紛紛誇讚魏王的仁義,看來這死胖子沒有少拉攏朝臣,雖然重臣大多沒有說話,但是有將近1/2的官員跳了出來,也是非常可觀了。

  「父親,兒子的腿已經是廢了,我想了又想,這太子我也是做不下去了,這課自然也就不在需要了,我想著去宮外逛逛,先給自己找個好的地方,之後蓋個宅子。」張禾的話語出驚人,頓時鴉雀無聲。

  「混帳,我何時說過要將你的太子之位給換了?」被戳中心事的李世民惱羞成怒。

  「父親,您又何必堅持呢,這天下豈能有瘸腿的太子,大唐也不能夠有這樣的太子,兒臣是真的想要辭去這太子之位。請父親成全。」

  看著眼前的張禾,李世民心裏面也是百感交集,若說心裡沒有過廢太子的心思,那是假的,但是皇后的遺言,朝中大臣的阻礙,讓自己也是十分糾結,只能放在心底。

  「好,這太子之位你不想要是吧?那給誰,眾位都議議吧,太子所言如何。「想著不能讓自己頭痛,李世民把問題拋給了所有人。

  朝中大臣早就被張禾的發言給震的虎軀震了一震又一震,今天這情形看來不能亂說話,萬一說錯了指不定直接拉出去砍了。

  魏徵到是不怕,站起就直言道:「太子之位關乎到大唐的長治久安,豈可隨意更換,請陛下慎重。太子也需慎言。」

  李泰心中倒是一喜,還有這麼好的事情,正想著要不要上去說幾句來表示雖然可惜,但是我同意的話。就看褚遂良看向自己的眼睛裡滿是警示,此時還是按兵不動的好,還沒有笨到這個地步的李泰又縮了下去。

  其他大臣可沒有魏徵這麼有種,並且太子自請請辭太子之位,裡面必有什麼蹊蹺,都在心裡默默的分析,哪裡敢出來表達意見,沒看見左右僕射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都沒動嗎,那我就也不動,看誰熬的過誰。

  整個大殿裡一陣沉默,就連平時混不吝的程咬金也是一反常態的默不作聲,專心研究面前岸上的碗,誓要研究個成果出來。

  「父親,兒子自出生以來,一直就生長於皇宮,8歲之後被封為太子,初時欣喜,也是立志成為一個好太子,自問一直以來也是一個合格的太子,但是隨後母親去世之後,腿也瘸了,自此心神不定,失魂盪魄,做了很多混帳的事,今天才發現原來是因為我已不適合再當太子了,請求父親允我辭去太子之位,出宮居住。順便也好養傷和為母親祈福「張禾誠懇的再次向李世民請求。


  張禾的話讓李世民久久不能言語,沒想到自己發動的玄武門之變才得來的太子之位,現在居然被人嫌棄,但是承乾的腿也的確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一直在他心裡隱隱作痛。

  許久過後,李世民低沉的問張禾:「既然你不想當這太子之位,我便依了你,那麼你說這太子之位給誰?」

  「多謝父親」沒想到會這麼簡單,看來李世民果然心裏面早就有了廢太子的想法,張禾和眾大臣心中都冒出了這個想法。而李泰的心裡一陣狂喜,用渴望的眼神盯著張禾:選我選我。

  「兒臣既然已辭去太子之位,關於太子之位,父親問我,我自然如實回答,既然已不是嫡長子繼承了,那麼凡是有父親血脈的皇子都有著繼承太子之位的資格,至於誰,自然是能者上,至於誰是能者,還是得由父親定奪。」張禾想著把水給弄渾了再說。

  「不可,既然殿下已辭去太子之位,按照嫡長子繼承的傳統,當由嫡次子魏王繼承太子之位。」褚遂良這個時候跳了出來,現在太子之位空了,此時不爭更待何時。

  「陛下,先皇后的幾位皇子自然都有繼承太子的資格,其餘庶子就不要算在內了。」長孫無忌倒是沒有直接反對,而是將對自己有利的皇子先包圓了,反正都是外甥,看來李治也不是什麼動作都沒有。應該已經和長孫無忌這個老陰貨勾搭上了,雖說才11歲,但是皇宮裡的11歲早已心思成熟。

  朝中大臣頓時紛紛推薦起自己認為的合格人選,出聲者大多是文官,武將這邊倒是安靜,沒有出來湊熱鬧,看來結交武將在任意一個朝代都是帝王的忌諱。武將也都懂得明哲保身,我就不參與,我就看看。

  「高明,他們都有各自支持的人選,你怎麼看?」李世民心裡也沒有好的人選,才會對廢太子一事遲遲下不定決心。

  「父親,之前發聲的大臣要不是有私心,要不就是有所利益來往,說的話都不可信。兒認為父親可派人教導所有皇子,文武皆要教授,畢竟父親也是文武雙全,定時檢查考核,然後慢慢的讓各皇子參與朝廷之事,路遙知馬力,歲久辨人心,最後選擇最能幹的擔任太子即可,大唐也可長治久安。畢竟父親現在正值壯年,太子之位也不急著決定。」既然我要先撤退了,那就來一場大唐的九龍奪嫡吧,我好看戲。

  「此事萬萬不可,皇子之爭會影響朝堂穩定,危及社稷,不如就魏王和晉王二人之中選擇吧」長孫無極是絕對不會讓別的皇子有機會的。

  「趙國公這是何意,別的弟弟們難道就不是父親的親生血脈了嗎?」張禾可不慣著這個便宜舅舅。

  「高明,你怎可如此說話,他們才是你的同胞兄弟。」長孫無極急道。

  「趙國公此言差矣,吾等兄弟之間皆以父親之血脈相連,何來同胞不同胞之說。莫不是說的是三弟身上的前隋血脈?這個大可不必忌諱,難道你們認為三弟身上的李式血脈還壓不住你們所說的前朝血脈嗎?凡是父親血脈者,身上只有一個血脈,那就是天子血脈,爾等不用再挑撥皇子之前的關係,如若是這樣,那不就是說父親納前朝公主楊妃的行為是錯的嗎?父親以為如何。」張禾霸氣的回應道。

  「自是如此。」張禾強勢的發言讓李世民十分欣喜,我的兒子自然就是純的天子血脈,哪裡還有別的血脈存在的份。我娶楊妃自然也是對的,哪個敢唧唧歪歪的,直接砍了。

  「陛下,皇子之爭恐會危及社稷。」長孫無忌還是不死心。

  「皇子之間自然是公平競爭,不得暗地使壞下黑手危害朝廷,誰能力強適合當太子不是你們說出來的,而是從一件件事情裡面看出來的,而且一切都會在父親的掌控之下進行,難道你們害怕父親會控制不了這一切嗎?對吧,父親。」

  「自然,有我在從中掌控,他們都翻不了身,既然如此,就按照高明所言,凡是皇子皆到崇文館學習,由名師大儒教授,爾等也每周抽空去教導。我會定期檢查學習進度,並且考察能力。太子之位就先空缺。」

  「多謝父皇,兒臣既已不是太子,懇請父皇允我在外置宅,好生養傷。」

  「既如此,就在永福坊給你建一個王府。至於王號的話,之前你是中山郡王,就升為秦王吧。」李世民對於李承乾還是關心的。

  「父親,秦王這稱號太特殊了,我不敢承受,要不就中山王,另外王府的話是否可以讓兒子自己挑選。」張禾只想離皇宮遠遠的,晦氣。

  「好吧,既然你執意如此,就一切依你,你也不用急著搬離東宮,等王府建好再說。」聽到張禾的話,李世民的心也軟了,對之前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的張禾也恢復了關愛之心。

  「多謝父親。」終於好了,明天就買宅,買好就搬,張禾已經迫不及待皇宮外面的生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