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相信緣分的故事
由於火車晚點,一直等到晚上十點多,這趟去昆明方向的旅客才能進站上車,來子竟會有意無意自然而然跟在邵東人背後擠上同一節車廂,那幾個茶陵老鄉則擠上了另一節車廂。
來子不清楚跟邵東人擠上同一節車廂會有什麼好處,但不得不承認有所用心,非同尋常,只模糊意識到跟邵東人擠上同一節車廂總有些好處,註定跟邵東人有一些緣份。緣份這東西往往認為有就會真的有,認為沒有那當然就沒有,往往又很像奇蹟,來子暗自想看看有沒有奇蹟發生,更不必擔心害怕什麼。
來子擠上車廂就看到車廂里擠滿了人,邋邋遢遢,破破落落,有位婦女竟還掏出奶子餵懷裡的小孩,一下子就感到暈暈乎乎,悶悶沉沉,心想這就是去雲南的與眾不同之處,邵東人則乾脆擠著躺在行子裡,習慣得很。
很快來子也就適應了車廂里的情景,並且想通了,覺得這既然是鄭州至昆明的火車,車廂里就只能是這種情景,哪能比得上去深圳的火車車廂里的情景,置身在這樣的車廂里,就覺得他成了佼佼者,一表人才,出類拔萃,鶴立雞群,等到昆明後何愁找不到活干,甚至想啊憑他的實力完全可以跑到雲南哪個山區的小學去毛遂自薦,要當一位小學教師,最起碼他可以指點那些山區的小學生怎麼做人,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真正是怎麼樣的,教他們說普通話,與他們一同學習,一同生活,平等對待,還想著他干麻不可以跑到雲南山區的某戶女兒家去自告奮勇要求上門入敷,試著過一種牛郎織女般地生活,隱姓埋名,銷聲匿跡。真是想入非非,這就是去雲南的好處。他的有些想法,是不用去做,就對他產生了影響,如同做了一樣。
來子靠站在行子裡過了兩個多小時後,就感到難以支撐下去,迷迷糊糊,暗自叫苦不迭,如果他一直要靠站到天明去,太難熬了,如何是好。
好像是快要達到永州站的時候,竟有一伙人肆無忌憚,明目張胆放風要賣他們的座位,誰出了錢他們就把座位讓給誰坐,這種現象來子還是頭一次見到,想買座位卻又有所顧忌,邵東人竟頭一個買了座位坐下來,稱心如意,就再沒第二個敢買座位,那一伙人還跟另一位坐著的人吵了幾句,十分囂張。
後來有人又出價十元問來子想不想買座位,邵東人也催促來子買座位,來子則還了一下價僅用五元錢就買到座位,與邵東人坐到一塊,後來就一直沒有第三個買座位的,來子以為這種買賣座位的現象是江湖規矩,應運而生,自自然然,有人願賣就有人願買,他僅用五元錢就買一個座位,就像買到促銷打折商品,實惠多多,特別又能跟邵東人坐到一塊,更是巧合的很。
火車好像到了永州站,那一夥賣坐位的人就下車去啦,來子這才恍然若悟,多少覺得有些受騙上當,但不管怎麼說有座位坐確實輕鬆了許多,坐著也心安理得,花五元錢買的座位跟擠到的座位就是不一樣,闊氣十足。
自從來子和邵東人坐到一塊後,就自然而然互相進一步加深了解,有了初步的友誼,來子雖然模糊覺得邵東人有一種說不出的不安全感,可他還是有意無意自自然然巴結新近邵東人似的,忘乎所以,盡情盡致,並不懷有什麼明確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天亮後,火車在廣西境內某個小站停住的時候。窗戶對面僅隔幾米遠也停了一趟火車。邵東人竟突然打開窗戶拿啤酒瓶狠狠的砸對面那趟火車。啤酒瓶砸在對面那趟火車的車皮上,砸的粉碎。邵東人才不在乎對面那趟火車上的旅客是怎樣看待他的這種行為呢?邵東人的品性由此也可見一斑,就不做分析。
來子當然還會隨心所欲,駕輕就熟,結識旁邊的其他旅客,左右逢緣,自自然然,其樂融融,特別是火車到柳州站後,有位從柳州站上來的旅客擠坐到來子的坐位對面,跟來子一見如故,十分投緣。
這位旅客是一位四五十歲的男子。是雲南陸良縣某農村人,淳樸善良,和藹可親。邵東人還戲稱他是不是去柳州販賣毒品的。來子則對他所在村子裡的情況特別感興趣,不恥下問,他也津津樂道,把他村裡的情況說得十分美好,令來子魂牽夢繞,心馳神往,要是能到他村里去生活一段時間或上門入贅那該多好呀。
這雲南人也還關問來子去昆明幹什麼,此前連邵東人都不甚了解來子去昆明幹嘛的,只當來子是一般的打工者,從今年開始不正搞西部大開發,來子多半是衝著搞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去昆明打工,而且看來子胸有成竹的樣子,很不簡單,一點都不擔心什麼。
然而雲南人、邵東人怎麼也想不到來子竟會認真而又輕鬆表決,他到昆明後就直接找工地上的活干,別無選擇。雲南人和邵東人乍一聽還以為來子說的是玩笑話,不置一詞,但聽完來子的強調解釋後,也就信以為真,反響不一。
來子解釋說今年不正開始搞西部大開發嗎?昆明做為西部的重要城市之一,肯定有好多的工程要上馬,他到工地上找活干,不必大費周折,輕而易舉就能搞定。昆明有春城的美喻,四季如春,最適宜在工地上幹活的,別看他這個樣子,其實他早就是在工地上幹活的高手,在廣州、深圳、海南島都幹過工地活,特別是在海南島天氣那麼熱,他都能在工地上熬過來,想必在昆明的那些工地上幹活十分舒適。他並不感到在工地上幹活很累人,反倒無拘無束,出點力也沒關係,他最受不了在工廠里做工,簡直坐牢一樣,沒日沒夜。其實他還只乘七十幾元錢啦,折騰不起,只有乖乖到工地上找活幹才是明智之舉,安全可靠,走其它路子都行不通,不願再做無謂冒險,有自知之明,實事求是,他以前每回落難都是在工地上找活幹才化險為夷,絕處逢生,他這種到工地上找活乾的求生之道,每次都很靈驗,受益非淺,駕輕就熟,成為他的拿手好戲,信心十足。
其實來子做出這種決定也是他在火車上經過反覆的思想鬥爭才這麼決定下來的,起初他誓死不願再到工地上找活干,以為是奇恥大辱,痛心疾首,他早就嘗夠了在工地上幹活的滋味,苟且偷生,苟延殘喘,難道他除了在工地上找活干就沒有別的求生之道嗎?他早就應該像戒毒一樣徹底戒掉這種求生之道,要不然他會嗜痂成癖,動不動就忍不住要跑到工地上找活干,庸庸碌碌,永無抬頭之日,可他又明確意識到按他的經驗來看,他到昆明如果不直接到工地上找活乾的話,折騰來折騰去很快又會落難,又會不得不到工地上找活干,狼狽不堪,慘不可言,心有餘悸,又何必要吃那麼多苦,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恐怕對他而言確實沒有比到工地上找活干更好的求生之道,教訓深刻,這種教訓幾乎可以申請專利,既然如此他何不到昆明後就乖乖地主動直接到工地上找活干,有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自由自在,盡情盡致,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也確實很有意思,會跟他以前到工地上找活乾的感受大不相同,算是新鮮嘗試,一心一意,蕭灑自如,免受許多折磨,權且當作是過度,等以後時機成熟再走其它路子。
雲南人聽完了來子的強調解釋後,對來子刮目相看,由衷敬佩,後生可畏,實實在在,勤勤懇懇,難能可貴,並依依呀呀,語重心長,隨聲附和說:昆明的氣侯確實適宜干工地上的活,相信來子輕易就能在昆明的工地上找到活干,對來子推心置腹,疼愛有加,視同莫逆之交,心有靈犀,深情祝願。
來子也倍感溫馨,視如知己,更加增強這種決定,再不用去想別的啦,只止這一條路是行得通的,但這並不能表明他去雲南的那些想法,就僅限於此,他還不敢保證他的實際行動到底會是怎樣的。一切要實事求是,不能死板硬套。
來子不清楚跟邵東人擠上同一節車廂會有什麼好處,但不得不承認有所用心,非同尋常,只模糊意識到跟邵東人擠上同一節車廂總有些好處,註定跟邵東人有一些緣份。緣份這東西往往認為有就會真的有,認為沒有那當然就沒有,往往又很像奇蹟,來子暗自想看看有沒有奇蹟發生,更不必擔心害怕什麼。
來子擠上車廂就看到車廂里擠滿了人,邋邋遢遢,破破落落,有位婦女竟還掏出奶子餵懷裡的小孩,一下子就感到暈暈乎乎,悶悶沉沉,心想這就是去雲南的與眾不同之處,邵東人則乾脆擠著躺在行子裡,習慣得很。
很快來子也就適應了車廂里的情景,並且想通了,覺得這既然是鄭州至昆明的火車,車廂里就只能是這種情景,哪能比得上去深圳的火車車廂里的情景,置身在這樣的車廂里,就覺得他成了佼佼者,一表人才,出類拔萃,鶴立雞群,等到昆明後何愁找不到活干,甚至想啊憑他的實力完全可以跑到雲南哪個山區的小學去毛遂自薦,要當一位小學教師,最起碼他可以指點那些山區的小學生怎麼做人,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真正是怎麼樣的,教他們說普通話,與他們一同學習,一同生活,平等對待,還想著他干麻不可以跑到雲南山區的某戶女兒家去自告奮勇要求上門入敷,試著過一種牛郎織女般地生活,隱姓埋名,銷聲匿跡。真是想入非非,這就是去雲南的好處。他的有些想法,是不用去做,就對他產生了影響,如同做了一樣。
來子靠站在行子裡過了兩個多小時後,就感到難以支撐下去,迷迷糊糊,暗自叫苦不迭,如果他一直要靠站到天明去,太難熬了,如何是好。
好像是快要達到永州站的時候,竟有一伙人肆無忌憚,明目張胆放風要賣他們的座位,誰出了錢他們就把座位讓給誰坐,這種現象來子還是頭一次見到,想買座位卻又有所顧忌,邵東人竟頭一個買了座位坐下來,稱心如意,就再沒第二個敢買座位,那一伙人還跟另一位坐著的人吵了幾句,十分囂張。
後來有人又出價十元問來子想不想買座位,邵東人也催促來子買座位,來子則還了一下價僅用五元錢就買到座位,與邵東人坐到一塊,後來就一直沒有第三個買座位的,來子以為這種買賣座位的現象是江湖規矩,應運而生,自自然然,有人願賣就有人願買,他僅用五元錢就買一個座位,就像買到促銷打折商品,實惠多多,特別又能跟邵東人坐到一塊,更是巧合的很。
火車好像到了永州站,那一夥賣坐位的人就下車去啦,來子這才恍然若悟,多少覺得有些受騙上當,但不管怎麼說有座位坐確實輕鬆了許多,坐著也心安理得,花五元錢買的座位跟擠到的座位就是不一樣,闊氣十足。
自從來子和邵東人坐到一塊後,就自然而然互相進一步加深了解,有了初步的友誼,來子雖然模糊覺得邵東人有一種說不出的不安全感,可他還是有意無意自自然然巴結新近邵東人似的,忘乎所以,盡情盡致,並不懷有什麼明確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天亮後,火車在廣西境內某個小站停住的時候。窗戶對面僅隔幾米遠也停了一趟火車。邵東人竟突然打開窗戶拿啤酒瓶狠狠的砸對面那趟火車。啤酒瓶砸在對面那趟火車的車皮上,砸的粉碎。邵東人才不在乎對面那趟火車上的旅客是怎樣看待他的這種行為呢?邵東人的品性由此也可見一斑,就不做分析。
來子當然還會隨心所欲,駕輕就熟,結識旁邊的其他旅客,左右逢緣,自自然然,其樂融融,特別是火車到柳州站後,有位從柳州站上來的旅客擠坐到來子的坐位對面,跟來子一見如故,十分投緣。
這位旅客是一位四五十歲的男子。是雲南陸良縣某農村人,淳樸善良,和藹可親。邵東人還戲稱他是不是去柳州販賣毒品的。來子則對他所在村子裡的情況特別感興趣,不恥下問,他也津津樂道,把他村裡的情況說得十分美好,令來子魂牽夢繞,心馳神往,要是能到他村里去生活一段時間或上門入贅那該多好呀。
這雲南人也還關問來子去昆明幹什麼,此前連邵東人都不甚了解來子去昆明幹嘛的,只當來子是一般的打工者,從今年開始不正搞西部大開發,來子多半是衝著搞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去昆明打工,而且看來子胸有成竹的樣子,很不簡單,一點都不擔心什麼。
然而雲南人、邵東人怎麼也想不到來子竟會認真而又輕鬆表決,他到昆明後就直接找工地上的活干,別無選擇。雲南人和邵東人乍一聽還以為來子說的是玩笑話,不置一詞,但聽完來子的強調解釋後,也就信以為真,反響不一。
來子解釋說今年不正開始搞西部大開發嗎?昆明做為西部的重要城市之一,肯定有好多的工程要上馬,他到工地上找活干,不必大費周折,輕而易舉就能搞定。昆明有春城的美喻,四季如春,最適宜在工地上幹活的,別看他這個樣子,其實他早就是在工地上幹活的高手,在廣州、深圳、海南島都幹過工地活,特別是在海南島天氣那麼熱,他都能在工地上熬過來,想必在昆明的那些工地上幹活十分舒適。他並不感到在工地上幹活很累人,反倒無拘無束,出點力也沒關係,他最受不了在工廠里做工,簡直坐牢一樣,沒日沒夜。其實他還只乘七十幾元錢啦,折騰不起,只有乖乖到工地上找活幹才是明智之舉,安全可靠,走其它路子都行不通,不願再做無謂冒險,有自知之明,實事求是,他以前每回落難都是在工地上找活幹才化險為夷,絕處逢生,他這種到工地上找活乾的求生之道,每次都很靈驗,受益非淺,駕輕就熟,成為他的拿手好戲,信心十足。
其實來子做出這種決定也是他在火車上經過反覆的思想鬥爭才這麼決定下來的,起初他誓死不願再到工地上找活干,以為是奇恥大辱,痛心疾首,他早就嘗夠了在工地上幹活的滋味,苟且偷生,苟延殘喘,難道他除了在工地上找活干就沒有別的求生之道嗎?他早就應該像戒毒一樣徹底戒掉這種求生之道,要不然他會嗜痂成癖,動不動就忍不住要跑到工地上找活干,庸庸碌碌,永無抬頭之日,可他又明確意識到按他的經驗來看,他到昆明如果不直接到工地上找活乾的話,折騰來折騰去很快又會落難,又會不得不到工地上找活干,狼狽不堪,慘不可言,心有餘悸,又何必要吃那麼多苦,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恐怕對他而言確實沒有比到工地上找活干更好的求生之道,教訓深刻,這種教訓幾乎可以申請專利,既然如此他何不到昆明後就乖乖地主動直接到工地上找活干,有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自由自在,盡情盡致,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也確實很有意思,會跟他以前到工地上找活乾的感受大不相同,算是新鮮嘗試,一心一意,蕭灑自如,免受許多折磨,權且當作是過度,等以後時機成熟再走其它路子。
雲南人聽完了來子的強調解釋後,對來子刮目相看,由衷敬佩,後生可畏,實實在在,勤勤懇懇,難能可貴,並依依呀呀,語重心長,隨聲附和說:昆明的氣侯確實適宜干工地上的活,相信來子輕易就能在昆明的工地上找到活干,對來子推心置腹,疼愛有加,視同莫逆之交,心有靈犀,深情祝願。
來子也倍感溫馨,視如知己,更加增強這種決定,再不用去想別的啦,只止這一條路是行得通的,但這並不能表明他去雲南的那些想法,就僅限於此,他還不敢保證他的實際行動到底會是怎樣的。一切要實事求是,不能死板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