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江城蕪湖
第一次坐火車,是去蕪湖。蕪湖與合肥相距三百多里,說遠不遠,說近不近。
記憶中,此時我還在上小學。此行是祖母帶著我去蕪湖的叔祖父家。第一次坐火車是什麼感覺,現在記不清了。記的清楚的是,火車到站後,旅客都下了車。因為去江對岸的蕪湖,需輪渡過去,人們要從二壩渡江。
江城蕪湖,在長江南岸,這一段長江江面寬闊。我隨祖母登上輪渡船,與眾多的旅客乘船橫渡過長江。
蕪湖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非常繁華,我的祖父、叔祖父曾在蕪湖謀生。江邊碼頭,商賈往來,只要有力氣,就能在這裡找到勞動機會養家餬口。叔祖父一家後來就在蕪湖定居了下來。過江後,我隨祖母一路去了叔祖父家。那個年代城區平房多,很多還是自建房。記得叔祖父家住的地方是冰凍街後來巷山頭多少號,他家住的是自建房,可能是他家自己蓋的,也有可能是後來買的。
我年紀太小,跟著祖母在叔祖父家住了兩天。第一次去蕪湖應該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大人們有大人們的事情,叔祖父家當時還有我的兩個堂姑姑、一個堂叔在家生活。印象深的是,他們說的話有幾個地方與合肥不同,比如大街的街發音是「該」,鞋子的鞋發音是「孩」等等。那個年代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尚未興起,很多城市多為平房的情況很普遍。
兩個堂姑姑與祖母很生疏,可能不是生活在一個地方,接觸少的原因。祖母問其中一位堂姑姑,認不認識她?堂姑姑好像當時也沒能說出祖母是誰。後來大一些才慢慢知道,因為當時叔祖父家住在WH市區里,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時常會有家鄉的親戚來,來的時候都要接待。其實他們家是極普通的人家,人來多了,多少也是一筆支出。而祖父是叔祖父的親哥哥,祖母是叔祖父的親嫂子,至親來了,有的成年侄女竟反而不認識了。
蕪是長滿亂草的意思,蕪湖這個地方建城其實很久。成年後我閱讀一些歷史書籍,從中可看見對蕪湖的一些記載。蕪湖依江而建,在公路、鐵路運輸不發達的年代,水運發達使城市繁榮一時。初去蕪湖,初見長江,渡江之後就是江南,給我幼時留下很深的印象。
記憶中,此時我還在上小學。此行是祖母帶著我去蕪湖的叔祖父家。第一次坐火車是什麼感覺,現在記不清了。記的清楚的是,火車到站後,旅客都下了車。因為去江對岸的蕪湖,需輪渡過去,人們要從二壩渡江。
江城蕪湖,在長江南岸,這一段長江江面寬闊。我隨祖母登上輪渡船,與眾多的旅客乘船橫渡過長江。
蕪湖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非常繁華,我的祖父、叔祖父曾在蕪湖謀生。江邊碼頭,商賈往來,只要有力氣,就能在這裡找到勞動機會養家餬口。叔祖父一家後來就在蕪湖定居了下來。過江後,我隨祖母一路去了叔祖父家。那個年代城區平房多,很多還是自建房。記得叔祖父家住的地方是冰凍街後來巷山頭多少號,他家住的是自建房,可能是他家自己蓋的,也有可能是後來買的。
我年紀太小,跟著祖母在叔祖父家住了兩天。第一次去蕪湖應該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大人們有大人們的事情,叔祖父家當時還有我的兩個堂姑姑、一個堂叔在家生活。印象深的是,他們說的話有幾個地方與合肥不同,比如大街的街發音是「該」,鞋子的鞋發音是「孩」等等。那個年代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尚未興起,很多城市多為平房的情況很普遍。
兩個堂姑姑與祖母很生疏,可能不是生活在一個地方,接觸少的原因。祖母問其中一位堂姑姑,認不認識她?堂姑姑好像當時也沒能說出祖母是誰。後來大一些才慢慢知道,因為當時叔祖父家住在WH市區里,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時常會有家鄉的親戚來,來的時候都要接待。其實他們家是極普通的人家,人來多了,多少也是一筆支出。而祖父是叔祖父的親哥哥,祖母是叔祖父的親嫂子,至親來了,有的成年侄女竟反而不認識了。
蕪是長滿亂草的意思,蕪湖這個地方建城其實很久。成年後我閱讀一些歷史書籍,從中可看見對蕪湖的一些記載。蕪湖依江而建,在公路、鐵路運輸不發達的年代,水運發達使城市繁榮一時。初去蕪湖,初見長江,渡江之後就是江南,給我幼時留下很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