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庫倫之戰(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平在草原上待了三天,給手下的工作組做了一個分地的示範後,他就返回了平山鎮。畢竟他現如今最主要的工作是當好一個「傳送帶」,真正具體的工作,他就只能交給下面的人去操作。

  按照他的要求,每一戶牧民都能分到最少三千畝的草場。如此一來,直接改變了這些牧民原來遊牧的生活模式。

  這麼做雖然有它的弊端,但對於穩定草原和牧民,還是有著極大的好處的。至於說固定的放牧形式對生態的破壞問題,這個可以放到以後慢慢規劃。

  現如今他走的是工業化的道路,因此對他來講,最最重要的是穩定的環境。不單單是政治上穩定,人口上穩定,最重要的是工業原材料的穩定。

  將以往遊動的牧民固定下來,將來再採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他們過度放牧,那這些穩定下來的牧民,將給他提供穩定的羊毛、肉製品、還有皮貨等重要原材料。這對何平當下的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更何況,這些遊牧的牧民過去的生活實在是太悲慘了,將他們固定下來,再給他們分上一塊草場,用不了幾年他們就能過上富足的生活。

  如此一來,整個草原上的牧民們都將奉他為主,那些以往的王公貴族或者頭人之類的,再也無法將他們從何平的戰車上拉下來。

  事實上,何平給牧民分草場的行動,獲得的效果比他預想的還要好,還要強烈。

  何平原來還覺得,這幫人大多數都是從對方那邊俘虜來的,這次跟他們的「故主」作戰,他們不幫倒忙就不錯了,肯定不會積極的朝著對方揮刀子的。

  但現實狠狠的給了何平「一巴掌」,就當何平弄去了一些牛羊馬匹「租給」這些牧民以後,這幫人爆發出來的熱情,簡直要把何平給淹死。

  就比如被何平賜了一把刀的哈木,最近就大呼小叫的要上戰場,幫助包頭軍狠狠的砍他們的敵人。

  分地工作組的人也很懵逼啊,心說那可是你原來的部族,你真下得去手?別是在這裡演苦肉計呢吧?

  但工作組的人還真的是想錯了,哈木不是在演戲,他是真的想幫助包頭軍上陣殺敵。

  一來對於此時的蒙古部族來講,他們心中是沒有國家這樣的概念的,最起碼是沒有後世國家的概念。

  再者,他們這群人在分到牧場以後,高興的同時,心中也總是惴惴不安,生怕現在的一切,都如同泡影一樣,隨著即將到來的大戰而結束了。

  他們不甘心啊,剛剛到手的牧場,牛羊,還有包括蒙古包在內的各種生活物資,他們實在不想失去,再重新去過以前那種不是人過的生活。

  在以往,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是沒有自己的牛羊的,那些都是屬於頭人的財產,他們終年放牧,忍受著這世間所有的苦難,但卻不一定能養的活自己的家人。

  草原上到處都是牛羊,但他和他的家人們,卻是極難吃到一塊肉。那些肉都是屬於頭人的,作為半奴隸的他們,根本就不允許有自己的財產。

  即便是有,那也是頭人賞給你的,你要是敢自己拿,等待你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懲罰。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對比,讓這些從「敵方」那邊「叛變」過來的勇士們,比包頭軍的眾人更想打贏這場戰爭。

  畢竟就算他們不為自己的這些財產著想,也得為自己的家人著想不是?

  他們出來打仗可是不會帶著妻兒老小的,因此現如今的好日子就在眼前了,他們怎麼可能不想把自己的家小都接來呢?

  畢竟,就算將來的日子再好,他們一個人也沒法過日子啊。

  消息傳到何平耳中,何平派人調查了其中的緣由後,沒有絲毫的猶豫,立馬就用這些人,組建了一支新的軍隊,名曰新蒙軍。

  這支軍隊一開始的時候只有不到一萬人,可到了這年六月份的時候,已經膨脹到了五萬人上下。

  很多新加入進來的士兵,他們自帶戰馬,兵器,乾糧,而對何平唯一的要求就是,只要他們打了勝仗,那就要給他們分牧場。

  這對何平來講也算個要求嗎?這明明何平渴求的好不好!

  畢竟他一開始給這些人分牧場的目的,可不是為了讓他們幫助他去打仗,而是希望他們能穩定下來,接受新式的放牧方式,為他提供足夠的肉食和羊毛的!

  也正因為如此,何平現如今是來者不拒,新蒙軍的實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壯大著。

  可儘管新蒙軍的數量越來越多,但何平並沒有將他們投入到一線作戰隊伍中去。


  開玩笑,現如今這些人可都是他的「寶貝」,將來都是最好的農牧民,平山堂的以後的發展,可是離不開這些人的,那能將之放到戰場上白白損失掉呢?

  再說了,現如今的「烏喇特騎兵」已經有了三個團一萬五千人馬了,這些武裝到了牙齒的軍隊,足夠應付接下來的大戰,因此實在沒有必要將新蒙軍投入到正面戰場上去。

  不過新蒙軍的作戰積極性非常高,要是一點不讓他們幫忙,也同樣不利於未來的對他們的組織。

  因此,何平再跟人商量過後,就將這支新軍拆成好幾個萬人隊,然後讓他們深入到各個部族的大後方,儘可能的襲擾對方,瓦解對方。用平山堂這邊的「優厚待遇」,儘可能的拉攏對方的牧民。

  他們的規模不大不小,畢竟一支萬人規模的騎兵部隊,對方想要幹掉他們也是極為不容易的。況且他們的領隊還是從包頭軍中的軍官,並且還裝備了無線電,因此他們這些隊伍在戰略戰術上就變得更加靈活。

  對方人少了那就打,人多了那就跑,讓後呼叫附近的友軍,伺機給對方來個反包圍。

  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方不得不抽調出本來已經集結在庫侖附近的人馬,趕回自己的地盤上驅逐這些煩人的騎兵。

  只不過他們的想法是美好的,但結果卻是悲慘的,由於這些隊伍中很多都是曾經生活在這裡的牧民,因此這些人「拉攏腐蝕」生活在這片草原上的牧民的速度非常快。

  他們的事隊伍越打越多,而敵人的隊伍,竟然發生了好幾次的集體「叛變」,搞得這幫頭人們惱火的不得了。

  只不過讓他們更加惱火的事情還在後面呢!

  隨著新蒙軍已經將對方的力量調動了起來,「烏喇特」騎兵團同樣選擇了在這個時候主動出擊,只用了不到五天的時間,三個騎兵團外加一個炮兵營的兵力,就到達了庫侖城的附近。

  大戰就此展開,這樣的情況,讓聚集在庫倫的蒙古王公們都有些猝不及防。

  事情有些不對頭啊,不是咱們要去搶烏喇特人的金礦嗎?現如今怎麼變成他們找上門來了?這特麼到底是誰要搶誰?

  可不管是誰搶誰,雙方的大軍已經擺開,那不打上一仗,自然是不可能善了的。

  於是,就在庫侖城的附近,就在滿清官員和沙俄特使的眼皮子底下,一場現代騎兵和古老騎兵的對決,變在這無邊的大草原上展開了。

  咸豐四年,六月初三。

  十幾萬的蒙古騎兵,排著隊形,浩浩蕩蕩朝烏喇特騎兵的陣地壓了過來。

  他們中的五萬大軍都裝備著平安步槍,是這支大軍的主力。剩下的七八萬人,則是作為後備力量,準備在主力將對方擊垮以後,進行衝鋒掩殺的。

  這天的上午十點左右,蒙古大軍已經運動到了烏喇特騎兵的陣地前三里的地方。

  雙方的主帥通過望遠鏡,都能看到對方的真實情況。就連在一旁觀戰的清朝官員和沙俄特使,也緊張的看著戰場上的情況。

  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騎兵對決。畢竟蒙古各部的聯軍有十數萬人馬,而烏喇特部這邊,只有區區的兩萬人。

  只不過沙俄這邊的特使再看到烏喇特部這邊的陣地的時候,心裡總是感覺有一絲絲的怪異。

  只見在他的望遠鏡里,對面的陣地中央是一排排的方方正正的東西。從那些東西都有輪子可以判斷的出來,那應該是一種車。

  只不過對方為什麼將這種車擺在陣地的中央,這一點就讓他想不明白了。

  難不成這些高大的車子,是被他們當成炮台一般的東西使用嗎?

  可他看了半天,也沒有在這些車子上看到一門大炮啊,那這些東西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蒙古聯軍的兵馬動了。

  他們第一次衝鋒就投入了將近四分之一的兵力,兩萬裝備了步槍的騎兵,在三萬手拿彎刀和弓箭的騎兵配合下,朝著烏喇特部得陣地發起了衝鋒。

  也就是在他們的剛剛往前沖了不到五百米的時候,對方得陣地後面就升起了一片白煙。

  沙俄得特使很清楚,這應該是對方的炮兵開炮了。

  從升起煙霧得地方判斷一下,對方裝備的火炮,最少也是歐洲二十四磅以上口徑得大炮,否則他們的炮彈根本就打不了這麼遠。

  而且更讓這位特使吃驚的是,對方的火炮竟然被安排在了陣線得後方,難不成他們就不怕誤傷了自己人嗎?

  只不過他的這個想法剛剛冒出來,緊接著發生的事情,就讓他根本沒時間再去理會剛剛的那個想法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