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氣運點以及懲罰機制上線
邱倫和石奎這兩個騰越州的掌權者已然喪命,騰越城也順利落入林昊手中。
然而,這不過是漫漫征途的開端,遠不意味著林昊已真正掌控騰越。
騰越境內各方勢力盤根錯節,想要將這些勢力徹底清理整合,絕非易事。
單說邱家和石家這兩個傳承一兩百年的土司家族,就足以成為林昊的心腹大患。
邱倫和石奎雖死,但邱、石兩家的根基並未遭受重創。
那些在衝突中損失的清兵,大多是原本的南明士兵以及後來徵召的本地百姓子弟,真正屬於兩家的家丁折損寥寥。
這兩家在騰越經營長達百年,早已根深蒂固,影響力不容小覷。
除了這兩家,騰越還有眾多豪紳大戶,如何妥善處理與他們的關係,是林昊當下亟待思考的難題。
林昊雖有著超越時代的見識,可他畢竟只是個從現代穿越而來的普通人,面對此類複雜的局勢,顯然缺乏足夠的經驗。
這些事情一旦處理不當,極有可能引發嚴重後果,屆時別說是徹底掌控騰越,能否繼續在這片土地上立足都成問題。
打天下,絕非單純依靠武力就能成事,否則呂布也不至於落得命喪白門樓的悽慘下場。
武力固然重要,但政治智慧同樣不可或缺,有時甚至更為關鍵。只懂得使用武力,不過是一介莽夫,而莽夫往往死得更快。
前夜,系統從二級升至三級,林昊察覺到系統發生了一些變化。
其一,在自己的領主面板上,多出了一個名為「氣運點」的新參數。
根據系統說明,氣運點可通過占領城池獲取,不同等級的城池,所產生的氣運點數量各不相同。
占領一座縣城,可獲得 1點氣運點;
占領一座州城,能得到 3點氣運點;
占領一座府城,則會產生 5點氣運點;
若占領省城,可收穫 30點氣運點;
而占領京城,更是能一次性獲得 500點氣運點。
這些氣運點以月為單位進行結算,只要城池始終掌控在林昊手中,每個月都會按照上述標準產生相應的氣運點。
而且,除了占領城池時直接獲得的氣運點,長期控制城池還能獲得額外獎勵。
例如,占領最低級的縣城超過三個月,便可額外獲得 3點氣運值,城池等級越高、占領時間越長,獲得的氣運點獎勵也就越多。
但氣運點並非只增不減,一旦林昊丟失城池,不僅之前獲得的獎勵會被扣除,甚至還會加倍扣除。
畢竟,很多事情遠非簡單的加減運算那麼容易。
至於氣運點的用途,首先,在系統升級時,氣運點是一個關鍵指標。
林昊若想將系統從三級升級到四級,除了需要一萬點的聲望值,還必須擁有五點氣運點。
如今,騰越城的占領讓林昊獲得了 3點氣運點。要湊齊5點氣運點,他要麼再占領兩座縣城,要麼將騰越城牢牢掌控超過一個月,等待下次結算時達到目標。
然而,這兩個條件都困難重重。騰越城失陷的消息勢必會迅速傳開,無論是騰越周邊城池的清兵,還是各地投降清廷的土司,亦或是遠在昆明的吳三桂,都極有可能有所行動。
最直接、最可能的反應就是派兵攻打騰越城,以林昊目前的實力,想要守住騰越城一個月絕非易事。
而另一個條件,再打下兩座縣城,同樣難度極大。
在尚未徹底掌控騰越的情況下,林昊分兵攻打其他城池,風險極高。
派出去的兵力過多,容易導致大本營空虛;兵力過少,又難以達成預期效果。
畢竟,他目前手中的嫡系人馬還不到一千人。
此外,氣運點還有另一個作用,系統並未明確說明,只提及會在特殊時期發揮作用,具體詳情林昊也不得而知。
系統的第二個變化,是聲望值的懲罰機制正式上線。
此前,聲望值只有增加的可能,不會減少,這使得林昊在發展過程中順風順水,一路勢如破竹。那時他的身份是「賊」,無論是山賊還是反賊,這一身份都賦予了他行事無所顧忌的「特權」,搶、殺等行為在世人眼中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但如今,他已成為騰越城的占領者,這座城池的新統治者,身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行事自然不能再像從前那樣毫無顧忌、隨心所欲。
無論是豪紳大戶、普通百姓,還是衙門裡的官員胥吏,都對他產生了一種天然的期許。
這種期許或許他們自己都未必能清晰感知,但卻實實在在地存在著,這是下位者對上位者的敬畏,也是被統治者對統治者的期待。
在這種情況下,林昊的每一個決策都必須深思熟慮、三思而後行。
若再像以前那樣肆意妄為,顯然是行不通的。
系統顯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為了促使林昊明確自己身份的轉變,引導他朝著合格統治者的方向發展,才上線了這個聲望值懲罰系統。
至於哪些行為會導致聲望值被扣除,系統並未列出具體細則,只會在他做出不恰當、不合適的舉動時發布懲罰通知。
因此,這個尺度只能由林昊自己去把握。
此刻,林昊坐在曾經邱倫的書房裡,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桌面,腦海中思緒萬千,這些紛繁複雜的問題讓他頭疼不已。
他如今終於深刻體會到謀士的重要性,若是身邊能有幾個謀士幕僚出謀劃策,自己必定能輕鬆許多。想到這裡,他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個人的身影。
「來人!」林昊高聲喊道。
很快,一名在門外站崗的親衛快步走進書房。
「去把那位羅通判請來。」林昊吩咐道。
這羅通判,便是知州衙門裡的通判羅翔,他是本州的最高司法官員,也是之前在勘察沐劍屏等人被劫走的現場時,敏銳發現林昊等人前往邱家莊子蹤跡的那個人。
「是!」親衛領命而去,沒過多久,便帶著一個乾瘦的男人走了進來。
然而,這不過是漫漫征途的開端,遠不意味著林昊已真正掌控騰越。
騰越境內各方勢力盤根錯節,想要將這些勢力徹底清理整合,絕非易事。
單說邱家和石家這兩個傳承一兩百年的土司家族,就足以成為林昊的心腹大患。
邱倫和石奎雖死,但邱、石兩家的根基並未遭受重創。
那些在衝突中損失的清兵,大多是原本的南明士兵以及後來徵召的本地百姓子弟,真正屬於兩家的家丁折損寥寥。
這兩家在騰越經營長達百年,早已根深蒂固,影響力不容小覷。
除了這兩家,騰越還有眾多豪紳大戶,如何妥善處理與他們的關係,是林昊當下亟待思考的難題。
林昊雖有著超越時代的見識,可他畢竟只是個從現代穿越而來的普通人,面對此類複雜的局勢,顯然缺乏足夠的經驗。
這些事情一旦處理不當,極有可能引發嚴重後果,屆時別說是徹底掌控騰越,能否繼續在這片土地上立足都成問題。
打天下,絕非單純依靠武力就能成事,否則呂布也不至於落得命喪白門樓的悽慘下場。
武力固然重要,但政治智慧同樣不可或缺,有時甚至更為關鍵。只懂得使用武力,不過是一介莽夫,而莽夫往往死得更快。
前夜,系統從二級升至三級,林昊察覺到系統發生了一些變化。
其一,在自己的領主面板上,多出了一個名為「氣運點」的新參數。
根據系統說明,氣運點可通過占領城池獲取,不同等級的城池,所產生的氣運點數量各不相同。
占領一座縣城,可獲得 1點氣運點;
占領一座州城,能得到 3點氣運點;
占領一座府城,則會產生 5點氣運點;
若占領省城,可收穫 30點氣運點;
而占領京城,更是能一次性獲得 500點氣運點。
這些氣運點以月為單位進行結算,只要城池始終掌控在林昊手中,每個月都會按照上述標準產生相應的氣運點。
而且,除了占領城池時直接獲得的氣運點,長期控制城池還能獲得額外獎勵。
例如,占領最低級的縣城超過三個月,便可額外獲得 3點氣運值,城池等級越高、占領時間越長,獲得的氣運點獎勵也就越多。
但氣運點並非只增不減,一旦林昊丟失城池,不僅之前獲得的獎勵會被扣除,甚至還會加倍扣除。
畢竟,很多事情遠非簡單的加減運算那麼容易。
至於氣運點的用途,首先,在系統升級時,氣運點是一個關鍵指標。
林昊若想將系統從三級升級到四級,除了需要一萬點的聲望值,還必須擁有五點氣運點。
如今,騰越城的占領讓林昊獲得了 3點氣運點。要湊齊5點氣運點,他要麼再占領兩座縣城,要麼將騰越城牢牢掌控超過一個月,等待下次結算時達到目標。
然而,這兩個條件都困難重重。騰越城失陷的消息勢必會迅速傳開,無論是騰越周邊城池的清兵,還是各地投降清廷的土司,亦或是遠在昆明的吳三桂,都極有可能有所行動。
最直接、最可能的反應就是派兵攻打騰越城,以林昊目前的實力,想要守住騰越城一個月絕非易事。
而另一個條件,再打下兩座縣城,同樣難度極大。
在尚未徹底掌控騰越的情況下,林昊分兵攻打其他城池,風險極高。
派出去的兵力過多,容易導致大本營空虛;兵力過少,又難以達成預期效果。
畢竟,他目前手中的嫡系人馬還不到一千人。
此外,氣運點還有另一個作用,系統並未明確說明,只提及會在特殊時期發揮作用,具體詳情林昊也不得而知。
系統的第二個變化,是聲望值的懲罰機制正式上線。
此前,聲望值只有增加的可能,不會減少,這使得林昊在發展過程中順風順水,一路勢如破竹。那時他的身份是「賊」,無論是山賊還是反賊,這一身份都賦予了他行事無所顧忌的「特權」,搶、殺等行為在世人眼中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但如今,他已成為騰越城的占領者,這座城池的新統治者,身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行事自然不能再像從前那樣毫無顧忌、隨心所欲。
無論是豪紳大戶、普通百姓,還是衙門裡的官員胥吏,都對他產生了一種天然的期許。
這種期許或許他們自己都未必能清晰感知,但卻實實在在地存在著,這是下位者對上位者的敬畏,也是被統治者對統治者的期待。
在這種情況下,林昊的每一個決策都必須深思熟慮、三思而後行。
若再像以前那樣肆意妄為,顯然是行不通的。
系統顯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為了促使林昊明確自己身份的轉變,引導他朝著合格統治者的方向發展,才上線了這個聲望值懲罰系統。
至於哪些行為會導致聲望值被扣除,系統並未列出具體細則,只會在他做出不恰當、不合適的舉動時發布懲罰通知。
因此,這個尺度只能由林昊自己去把握。
此刻,林昊坐在曾經邱倫的書房裡,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桌面,腦海中思緒萬千,這些紛繁複雜的問題讓他頭疼不已。
他如今終於深刻體會到謀士的重要性,若是身邊能有幾個謀士幕僚出謀劃策,自己必定能輕鬆許多。想到這裡,他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個人的身影。
「來人!」林昊高聲喊道。
很快,一名在門外站崗的親衛快步走進書房。
「去把那位羅通判請來。」林昊吩咐道。
這羅通判,便是知州衙門裡的通判羅翔,他是本州的最高司法官員,也是之前在勘察沐劍屏等人被劫走的現場時,敏銳發現林昊等人前往邱家莊子蹤跡的那個人。
「是!」親衛領命而去,沒過多久,便帶著一個乾瘦的男人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