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西域驚變起,何為孝 (新年快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任何一位皇帝的驟然離世都會對整個天下造成難以想像的影響。

  更何況是劉莊這種萬民敬仰的明君?

  蒼生泣血,山河同悲。

  自這一日起,整個大漢仿佛都被蓋上了一層陰霾,久久難以散去。

  但影響最大的;

  ——仍是西域。

  自劉莊再次重啟西域都護府之時,整個大漢便已經相當於在西域與北匈奴展開了正式的對弈。

  顧晟本就是一名天生的統帥。

  他不會浪費掉任何的機會,於整個西域不斷擴大大漢的影響力。

  尤其是在大漢治水城後的消息傳開之後。

  這種影響力成倍的提升。

  還不到一年時間,已經有數個小國相繼來投。

  顧晟自然不會拒絕這些人。

  但在這種狀況下,短時間內,整個西域都護府於西域的根基自然便會不穩。

  其實若是劉莊不死,大漢能準時出兵的話。

  這便不是什麼大問題。

  無論是西域列國亦或是北匈奴,都不可能承受住如今大漢的鐵蹄。

  但劉莊的突然崩世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焉耆國。

  當顧晟聽到劉莊病逝的消息時,整個人都呆住了。

  錯愕...難以相信...隨之而來的便是大悲。

  雖然就顧晟的政治能力遠遠不如顧康,但此時此刻他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劉莊的想法?

  多年鍛鍊,只為在將來能夠託付重任。

  如今...這個皇帝就這樣死了?

  無數的思緒在腦海中翻湧,緊接著顧晟便立刻察覺到了此事暗中的危險。

  北匈奴豈會放過這個機會?

  這段時間來,北匈奴本就一直在備戰,準備迎接大漢的大軍。

  期間雙方小摩擦不斷。

  若是讓他們知道了這個消息,他們豈會不前來圍攻?

  而若是西域都護府被攻破。

  頃刻之間,整個大漢這幾年來在西域重新建立的一切便都會土崩瓦解!

  一瞬間,顧晟表情大變。

  「傳令,立刻布防,準備迎敵!」

  這個消息是不可能瞞得住的,顧晟只能馬不停蹄的選擇整備大軍。

  聞言,眾將頓時一愣。

  但他們也都不是傻子,能在劉莊這種皇帝治下走到今天之人,哪個能沒有點真本事?

  只是片刻,他們便想通了一切。

  一個個表情瞬間大變。

  「將軍!」

  竇固朝著顧康拱了拱手,「我軍此時處境堪憂,何不趁敵人未曾察覺之際,撤回車師,乃至伊吾盧城?」

  沒錯,他現在反倒是成為了顧晟的部下。

  但這種事他也絲毫生不出什麼怨言。

  畢竟顧晟曾經給過他機會了。

  聽到這話,眾將眼神瞬間便是一亮。

  撤軍?

  這倒是個好主意啊!

  只要能退回伊吾盧城,那便有了援軍,且還無需再擔憂

  此話一出,眾將皆是有些意動。

  退軍確實是一個萬全之策。

  只要能退回伊吾盧城,那他們便有了保障,無需再擔憂被圍困此地的風險。

  但顧晟卻是直接搖了搖頭。

  「撤軍?」顧晟掃視眾將,嚴肅的道:「朝廷旨意未達之前,我等絕不可動。」

  「此次若是退兵。」

  「西域列國會怎麼想?」

  「他們會以為我大漢的天兵怕了北匈奴。」

  「若是如此,他日我大漢若想重新再掌西域,便是千難萬難。」

  「我等豈能如此?」

  顧晟的表情十分堅定。


  他說的確實不錯,如今的西域就是大漢與北匈奴兩方大勢力的角逐場。

  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方法在這行不通。

  唯有一直的強盛,才能讓更多的西域列國親近大漢。

  若是直接退去。

  北匈奴定會直接吃掉大漢如今現有的一切,並將其中培養起來的親漢勢力全都清除掉。

  此事若出...西域列國中斷難再有親漢之人。

  出了事就跑,誰還會願意追隨你?

  這可是關係著身家性命的選擇。

  這是大漢不可承受之重。

  「諸位,這可是我等千辛萬苦才建立下來的功勳。」

  「更何況如今敵軍未至?」

  「且我等難不成就註定會輸嘛?」

  顧康掃視眾人,格外嚴肅的說道:「敵軍若來,只要我等能守住。」

  「屆時朝廷援軍已到,我等便是潑天的功勞!」

  「記得少年我曾聽家父說過,當初光武皇帝於昆陽之時,面對數十萬大軍仍毫無懼色。」

  「更是曾說大丈夫豈能貪生怕死?」

  「如今我等在此,豈能退去?」

  「諸位放心,若我漢軍當真會有大敗的那一日,本將軍也定會死在諸位前面!」

  整個營內,一陣寂靜。

  眾將士看著嚴肅的顧晟,絲毫都不懷疑最後那句話的真實性。

  若是當真兵敗,顧晟絕對會死在他們的前面。

  因為他向來都是身先士卒。

  在場之人也都是上過戰場的漢子,話都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自然也便不再猶豫,紛紛點頭拱手應承了下來。

  顧晟的安排不僅僅如此。

  緊接著,他便要求眾將主動將皇帝病逝的消息告訴給麾下的甲士。

  但要告訴他們,朝廷仍然會派兵前來。

  並且,軍營上下一切如舊,不必掛喪布。

  在這種緊張的情況下,他對於大局的判斷力就完全彰顯了出來。

  消息既然瞞不住。

  那便不能讓它影響到了軍心。

  一定要讓將士們相信自己不是孤軍奮戰,若是不然哪怕就是那隻剩下八百餘人的中軍都會失去軍心。

  但對於最後一件事眾將士就有些猶豫了。

  不准掛喪布?

  一切如舊?

  皇帝殯天這可是國喪啊!

  若是傳出去,朝廷甚至可以直接以這種行為斷你要造反。

  哪怕就算你是顧氏子弟,兄長在朝中如日中天,但面對的彈劾卻也一定是少不了。

  這...

  但顧晟的態度卻十分堅定。

  「本將軍不僅僅要穩住軍心,同樣還要讓敵人摸不清我們的動向!」

  「等下我將親自帶人前去尋敵。」

  「爾等立刻行事,違者立斬!」

  雖然平日裡顧晟的性子大大咧咧,但當他到了軍營之中可就完全不同了。

  聽到這話,眾將也是不再敢多說什麼,連忙便紛紛拱手退了出去。

  顧晟深深的呼了口氣,待眾人離去。

  他先是寫信讓人送回洛陽,想問一問顧康的看法。

  隨後便喚來了一直追隨自己的中軍校尉,沉聲說道:

  「立刻派人前去通知仲華,他現在的處境十分危險,讓他立刻趕回來。」

  「喏!」

  校尉絲毫都不猶豫,直接離去。

  隨後,顧晟也是直接走出營帳,直接帶領著一千餘人馬殺了出去!

  .......

  班超如今確實距離大漢有些遙遠了。

  在平定了于闐國之後,他隨後便馬不停蹄的趕來了疏勒國。

  並通過自己平定于闐的餘威,加上大漢治水成功的消息,迅速掌控了整個疏勒國。


  甚至還直接廢掉了原本親匈奴的疏勒王。

  重新立了一個王。

  可謂是一片順風順水。

  但當他得知了這個消息後,整個人還是愣住了。

  「陛下病逝?」

  「兄長讓我立刻返回?」

  班超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面前的甲士,要不是他也在中軍內待了數年,見過此人,甚至都要開始懷疑他的身份了。

  可這怎麼可能的?

  這才過了多久呀!

  班超沉默了一下,旋即也是立刻意識到了此事的緊迫。

  當下便打算收拾行李與甲士一同離去。

  但,就在他走出房門的剎那。

  整個人瞬間便是一愣。

  只見如今的疏勒王忠正率領著疏勒群臣以及百姓,直接擋在了他的府門前。

  「漢使如果離開我們,我們必定會再次被北匈奴壓榨至滅亡。」

  「我實在不忍心看到漢使離去。」

  「漢使若去,今日我便自裁在您的面前。」

  說話之人是一個漢子,班超認得此人。

  乃是疏勒都尉黎弇。

  說罷,他竟是要直接拔劍自刎。

  班超連忙攔住了他。

  這時候,疏勒王忠也是同樣淚眼婆娑的開口:「我們已經收到了大漢國皇帝病逝的消息。」

  「難不成漢使真的要在這種時候拋棄我疏勒?」

  「我疏勒國可是真心想要依附大漢的。」

  「大漢豈能如此對待我等?」

  一聲聲嗚咽聲在這一刻逐漸響起,有老人...有孩子...

  這群人的臉上都是滿滿的恐懼。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班超整個人瞬間便是一愣。

  恍惚間,他仿佛看到了冥冥之中出現了兩個人。

  谷吉與張騫。

  這是他一直都極為敬仰的兩人。

  想想他們的經歷,又想了想當初那個覺著自己不應該只拿筆的少年。

  一瞬間,他緊繃的心弦忽然便送了下來。

  「爾等這是作甚?快快讓路!」

  前來此地送信的中軍將士立刻便想要為班超清出一條路來。

  但班超卻直接伸手擋住了他。

  「大人,你...」那甲士一愣。

  班超無比淡然的看向了他,平靜的問道:「我兄長他撤軍了嘛?」

  甲士本能搖頭,眼神之中閃過了一絲崇拜之色,「破虜將軍未曾撤軍,將與敵死戰。」

  「既如此,我又豈能丟了兄長的臉?」

  班超淡淡一笑,眼神無比清明。

  他轉過頭看向了那一個個跪在地上的百姓,整個人的眼神也是愈發堅定。

  聞言,那甲士瞬間一愣。

  但看著班超的背影,卻再也說不出來什麼。

  「漢使,您當真不走了嘛?」

  疏勒王忠一臉激動的看著班超問道,就連手都在隱隱的顫抖。

  沒辦法。

  對於他而言,唯一能依附的便只是大漢。

  若是班超一走,甚至都不需要外部勢力的影響可能疏勒國內的勢力便能直接吃了他。

  雖然如今班超只有三十餘人,但這對於他而言卻也是一個依靠。

  「不走了。」

  班超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

  一瞬間,那一個個百姓的臉上瞬間便露出了驚喜的笑容。

  對於他們而言,班超這漢使的身份,便勝過了一切!

  「漢使可知大漢會不會出兵?」

  疏勒王忠一臉興奮,期待的問道。

  「不知。」班超搖了搖頭。

  「那該如何應敵?我疏勒....」


  未等疏勒王忠說完,班超便直接打斷了他,看著眾人朗聲道:「如何應敵?」

  「既然為敵,那便只有一個選擇!」

  他頓了頓,目光掃視在場之人,緩緩抽出了腰間的挎刀:

  「打!」.....

  .........

  洛陽。

  顧康已經有多日未曾上朝了。

  自劉莊病逝之後,他整個人也是好像一下子就蒼老了許多。

  儘管身體並無大礙,但那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氣質,卻截然不同。

  從前的顧康,沉穩自信,仿佛世間萬物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沒有什麼困難是他無法克服的。

  但現在的顧康卻能讓人明顯的感覺出他老了。

  對此,顧易也是無奈。

  就如同當初的顧嘯劉秀一般,一對明君賢臣之間的感情是旁人難以想像的。

  而隨著劉莊喪事漸漸辦完。

  群臣也自然而然上奏起了出兵之事。

  劉莊其實早就已經做起了準備,距離出兵也只差一封詔令罷了。

  他還在的話,群臣自然不可能擋得住。

  但如今劉莊病逝了那可就不同了。

  面對劉炟這個才十四歲年紀的皇帝,群臣可謂是直接送了他一份大禮。

  紛紛上奏,以孝為由,勸劉炟將出兵之事完全壓下去。

  這一次,顧康來了。

  「何為孝?」

  朝堂之上。

  顧康身姿挺拔,站在群臣正中間,深邃的眼眸如寒星般掃視眾人,聲音洪亮,擲地有聲:

  「光武皇帝再興大漢,復劉氏社稷,此為孝。」

  「先帝承繼光武帝大業,一生只為百姓只為大漢天下,此亦為孝!」

  「當初先帝在世之時,曾多次說出自己心中偉業。」

  「如今先帝歸天,大業未竟。」

  「而廟堂的袞袞諸公,竟然想勸陛下罷兵。」

  「難不成爾等這是要讓陛下做不孝之人嘛?」

  鏗鏘之音,響徹全場。

  群臣的表情一下子就難看了起來,但卻終是沒有人開口。

  雖然如今劉莊死了。

  但顧康在朝堂上卻還是讓他們忌憚萬分。

  沒辦法,畢竟顧康的功勞擺在那呢,他們可都是從中受益者。

  最關鍵的是,大家同朝為官這麼多年了,對於顧康的手段,他們還是清楚的。

  可以說,這些年來但凡想對顧氏下手之人可謂是就沒一個能有好下場的。

  沒人願意得罪顧康。

  一時之間,整個殿內竟就這樣沉默了下來。

  劉炟看著在場眾人,心中還是有些猶豫。

  他的性格本就有些優柔寡斷。

  但回想著劉莊生前與他交代的一切,他又看了看顧康,想了想後,這才做出了決定。

  「大司徒說的有理...」

  「朕以為,先帝也定會想看到朕能完成他心中的偉業。」

  「既然如此,那便出兵吧。」

  劉炟的聲音雖然還是有些稚嫩,但卻並不影響對此事蓋棺定論。

  眾臣沉默,表情各異。

  唯有顧康朝著劉莊行了一禮。

  「陛下英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