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
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
與此同時。
參與測試的B52H轟炸機上。
第419空中測試中隊的中隊長尼科·鄧奈爾少校正手持一部相機,透過駕駛窗玻璃拍攝著X51A點火加速的場面。
就測試過程本身而言,他們飛機的左翼最外側安裝了一部廣角側視攝像機,可以捕捉到完整的發射過程。
但作為幾乎沒有機會參與實戰的試驗單位飛行員,鄧奈爾,或者整個419中隊的飛行員們,都有從駕駛艙視角留念的傳統。
當然,這也和美軍相對寬鬆的信息管理制度不無關係。
多數情況下,在這類測試過後,承包商或是五角大樓都會很快發布相關視頻和說明文件,自然也就無所謂多一段不同視角的視頻。
況且這年頭還沒有Tik Tok,這些私人錄像文件實際很少被流傳出去。
「報告指揮中心,我們已經完成武器投放,目視確認點火正常,測試目標正在爬升,已經從視野中消失……」
旁邊副駕駛位置上的傑克·馬賽爾正在通過無線電向位於愛德華茲基地的測試指揮中心匯報消息。
對於飛行員們來說,只要把武器成功丟下去,那麼剩下的事情就和他們無關了。
完成拍攝之後,鄧奈爾合上手中的DV,在面前的控制面板上取消了可以自動保持航線的轟炸導航模式,接著雙手推動盤式操縱杆,準備下降少許高度。
儘管通過專門改裝和減少燃油量的方式,讓飛機能夠在1.6萬米以上維持平飛,但飄飄忽忽的操作手感還是會讓飛行員感到非常噁心。
如今任務結束,自然是早些回到1.4萬米以下更好。
但就在這個時候,無線電中卻突然傳來聯隊長維克托·曼寧上校的聲音:
「看一下你們的雷達告警設備,有什麼顯示沒有?」
正在調整發動機推力的副駕駛馬賽爾只好分出心思,去看了一眼RWR顯示器上的情況。
這架飛機曾參與過AN/ALQ165機載自衛干擾機的早期測試,雖然整個項目最後無疾而終,但為此專門改造過的雷達告警系統卻被保留了下來。
「空域信號乾淨,只有兩點鐘方向的一個S波段信號源,沒能識別出型號特徵,但信號強度很弱而且處在正常的搜索模式下,研判為沒有威脅……」
說到這裡,馬賽爾自己都愣了一下:
「好奇怪……這附近有什麼大功率的S波段雷達麼?」
346雷達畢竟是剛剛服役沒幾年的新型號,一些非一線部隊如果沒輪到升級最新版本的資料庫,就會出現無法識別的情況。
而他的疑惑也很快得到了解答:
「是兩艘華夏海軍的飛彈驅逐艦,距離你們大約160海里。」
聽到前半句話的時候,鄧奈爾差點把手裡的操縱盤給甩出去——
起飛之前可沒聽說過有這麼一遭,現在這一架孤零零的轟炸機飛在天上,所處高度連大坡度轉彎都費勁,然後你告訴我被兩艘區域防空艦給盯上了?
好在緊隨其後的距離信息讓他鬆了口氣。
160海里,那確實可以認為完全沒威脅。
但緊隨其後的,又是另外一種震驚的感覺:
「可是等一下,這裡已經接近西海岸了……」
他幾乎是脫口而出地問道:
「為什麼會有華夏海軍能抵達這個位置?海軍在幹什麼?」
測試空域位於太平洋中部偏東,即便是在二戰當中,日軍艦隊都沒能到過如此接近美國本土的地方。
「少校,這裡是公海……海軍最多把他們擋在劃出來的警告區域之外,不可能阻止別人在公海上正常航行……」
無線電裡面傳出來的聲音帶著些無奈:
「好了,你們的任務已經順利完成,結束對話,儘快返航……」
而另外一邊,放下無線電通訊器的曼寧上校旋即轉過身,看向坐在後面的幾名參聯會高官:
「將軍,已經通過載機再次確認過了,除去那支已經開始遠離測試區域的艦隊以外,範圍內沒有其它可疑輻射源,不必擔心數據泄露問題。」
其實在半小時前,空軍就已經用衛星重新進行過一次搜索,所以才放心地啟動了測試。
再說這會兒都已經把驗證機給發射出去了,就算真發現什麼新的信號也來不及。
只不過是為了打消莫斯利將軍神經質一般的擔憂,所以才重新確認了一遍。
而就在他們和轟炸機飛行員進行溝通的時候,彈載傳感器也早已經通過中繼通信飛機將自身數據回傳到了指揮中心上。
組合飛行體此時已經在火箭助推器的推動下飛行了25秒,達到18.7km高度和馬赫數4.7的速度,並且仍然在持續爬升和加速。
位於前部吻切錐下方的二元進氣道也開始對超音速來流進行壓縮,為即將啟動的SJX61-1超燃衝壓發動機提供足夠的運行條件。
只不過,代表「准許啟動」的信號燈仍然呈現黃色,表明目前並未達到啟動條件,但仍然處在預計窗口範圍當中。
一眾人緊盯著大屏幕上的幾個數字,幾乎快要忘記了呼吸。
又是10秒鐘過去。
根據飛行計劃,助推火箭已經進入工作末端,而組合體的速度也來到了十分接近預期的5.2馬赫。
而柯林傑的眼角卻猛地一抽——
位於右下角不太起眼的加速度曲線突然開始波動,雖然仍舊維持在0以上,但根據他的經驗,這卻是出現燃燒室壓力震盪的表現。
35秒的有效工作時間。
雖然確實比最初的29秒強了很多,但距離地面測試時的結果仍然存在大約4秒鐘的差異。
受此影響,進氣道所產生的來流壓縮效果也開始出現小幅度震盪,並且有逐漸發散的趨勢。
由於風洞測試進行得不夠完善,所以柯林傑在設定計劃時,就對這第一次測試放低了預期。
請...您....收藏6...9...書....吧....!
但如果要是連衝壓發動機點火都沒能完成,那可就徹底玩完了。
他甚至已經湊到話筒前面,準備讓工作人員手動拋掉助推器,並提前強行啟動主發動機。
好在,下一秒,信號燈由黃轉綠,顯示衝壓發動機已經達成了最基本的啟動條件,助推段分離。
柯林傑身後的看台上頓時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讓他有些拿不準情況,但聽著周圍的一片鼓掌和叫好聲,他也只好硬著頭皮繼續等待下去。
超燃衝壓發動機所需要的直接啟動條件並非速度而是壓力,只不過按照事前的計算,需要大約5.4-5.5馬赫才能達到這一壓力要求。
現在提前亮起綠燈,也不排除是計算過程中餘量留得太大所導致……
又是一秒鐘的滑行過後,燃料閉環系統將JP7A燃料充入燃燒室,SJX61-1發動機的工作窗口內同時出現了第一個工作點。
然而,在周遭一片歡慶的氛圍當中,柯林傑卻愈發感覺到有些笑不出來。
由於目前尚不可知的原因,發動機工作參數跟此前的地面測試對不上號,說明要麼他的計算出了問題,要麼這台貌似處在正常工作當中的發動機出了問題……
無論哪個,都不是什麼好消息。
偏偏這個時候,空軍參謀長莫斯利又徑直走到了柯林傑旁邊:
「博士,啟動成功了,飛行器的速度正在上升!」
「是啊……不過還需要觀察發動機的具體運行情況……」
後者此時已經被架住有點下不來台,只好一邊應付,一邊在心裡祈禱發動機能穩住接下來的270秒工作時間,為他積累出足夠多的數據。
30秒……
60秒……
90秒……
在突破5.4馬赫之後,飛行器的每一次加速都顯得相當掙扎,直到120秒的時候,仍然沒能達到5.5馬赫的速度。
不過,這至少已經邁過了高超音速的門檻。
只要能穩定飛完全程,就完全可以說已經達到了預定的設計參數。
但就在柯林傑以為,接下來的150秒也會這樣平平淡淡度過的時候。
139秒,超燃衝壓發動機的工作曲線突然出現波動,並在隨後的兩秒鐘內呈現出正反饋。
142秒,包括燃油系統和控制系統在內的多個系統開始高溫報警。
在所有人反應過來之前。
143秒,數據竟然完全消失在了大屏幕上……
(本章完)
與此同時。
參與測試的B52H轟炸機上。
第419空中測試中隊的中隊長尼科·鄧奈爾少校正手持一部相機,透過駕駛窗玻璃拍攝著X51A點火加速的場面。
就測試過程本身而言,他們飛機的左翼最外側安裝了一部廣角側視攝像機,可以捕捉到完整的發射過程。
但作為幾乎沒有機會參與實戰的試驗單位飛行員,鄧奈爾,或者整個419中隊的飛行員們,都有從駕駛艙視角留念的傳統。
當然,這也和美軍相對寬鬆的信息管理制度不無關係。
多數情況下,在這類測試過後,承包商或是五角大樓都會很快發布相關視頻和說明文件,自然也就無所謂多一段不同視角的視頻。
況且這年頭還沒有Tik Tok,這些私人錄像文件實際很少被流傳出去。
「報告指揮中心,我們已經完成武器投放,目視確認點火正常,測試目標正在爬升,已經從視野中消失……」
旁邊副駕駛位置上的傑克·馬賽爾正在通過無線電向位於愛德華茲基地的測試指揮中心匯報消息。
對於飛行員們來說,只要把武器成功丟下去,那麼剩下的事情就和他們無關了。
完成拍攝之後,鄧奈爾合上手中的DV,在面前的控制面板上取消了可以自動保持航線的轟炸導航模式,接著雙手推動盤式操縱杆,準備下降少許高度。
儘管通過專門改裝和減少燃油量的方式,讓飛機能夠在1.6萬米以上維持平飛,但飄飄忽忽的操作手感還是會讓飛行員感到非常噁心。
如今任務結束,自然是早些回到1.4萬米以下更好。
但就在這個時候,無線電中卻突然傳來聯隊長維克托·曼寧上校的聲音:
「看一下你們的雷達告警設備,有什麼顯示沒有?」
正在調整發動機推力的副駕駛馬賽爾只好分出心思,去看了一眼RWR顯示器上的情況。
這架飛機曾參與過AN/ALQ165機載自衛干擾機的早期測試,雖然整個項目最後無疾而終,但為此專門改造過的雷達告警系統卻被保留了下來。
「空域信號乾淨,只有兩點鐘方向的一個S波段信號源,沒能識別出型號特徵,但信號強度很弱而且處在正常的搜索模式下,研判為沒有威脅……」
說到這裡,馬賽爾自己都愣了一下:
「好奇怪……這附近有什麼大功率的S波段雷達麼?」
346雷達畢竟是剛剛服役沒幾年的新型號,一些非一線部隊如果沒輪到升級最新版本的資料庫,就會出現無法識別的情況。
而他的疑惑也很快得到了解答:
「是兩艘華夏海軍的飛彈驅逐艦,距離你們大約160海里。」
聽到前半句話的時候,鄧奈爾差點把手裡的操縱盤給甩出去——
起飛之前可沒聽說過有這麼一遭,現在這一架孤零零的轟炸機飛在天上,所處高度連大坡度轉彎都費勁,然後你告訴我被兩艘區域防空艦給盯上了?
好在緊隨其後的距離信息讓他鬆了口氣。
160海里,那確實可以認為完全沒威脅。
但緊隨其後的,又是另外一種震驚的感覺:
「可是等一下,這裡已經接近西海岸了……」
他幾乎是脫口而出地問道:
「為什麼會有華夏海軍能抵達這個位置?海軍在幹什麼?」
測試空域位於太平洋中部偏東,即便是在二戰當中,日軍艦隊都沒能到過如此接近美國本土的地方。
「少校,這裡是公海……海軍最多把他們擋在劃出來的警告區域之外,不可能阻止別人在公海上正常航行……」
無線電裡面傳出來的聲音帶著些無奈:
「好了,你們的任務已經順利完成,結束對話,儘快返航……」
而另外一邊,放下無線電通訊器的曼寧上校旋即轉過身,看向坐在後面的幾名參聯會高官:
「將軍,已經通過載機再次確認過了,除去那支已經開始遠離測試區域的艦隊以外,範圍內沒有其它可疑輻射源,不必擔心數據泄露問題。」
其實在半小時前,空軍就已經用衛星重新進行過一次搜索,所以才放心地啟動了測試。
再說這會兒都已經把驗證機給發射出去了,就算真發現什麼新的信號也來不及。
只不過是為了打消莫斯利將軍神經質一般的擔憂,所以才重新確認了一遍。
而就在他們和轟炸機飛行員進行溝通的時候,彈載傳感器也早已經通過中繼通信飛機將自身數據回傳到了指揮中心上。
組合飛行體此時已經在火箭助推器的推動下飛行了25秒,達到18.7km高度和馬赫數4.7的速度,並且仍然在持續爬升和加速。
位於前部吻切錐下方的二元進氣道也開始對超音速來流進行壓縮,為即將啟動的SJX61-1超燃衝壓發動機提供足夠的運行條件。
只不過,代表「准許啟動」的信號燈仍然呈現黃色,表明目前並未達到啟動條件,但仍然處在預計窗口範圍當中。
一眾人緊盯著大屏幕上的幾個數字,幾乎快要忘記了呼吸。
又是10秒鐘過去。
根據飛行計劃,助推火箭已經進入工作末端,而組合體的速度也來到了十分接近預期的5.2馬赫。
而柯林傑的眼角卻猛地一抽——
位於右下角不太起眼的加速度曲線突然開始波動,雖然仍舊維持在0以上,但根據他的經驗,這卻是出現燃燒室壓力震盪的表現。
35秒的有效工作時間。
雖然確實比最初的29秒強了很多,但距離地面測試時的結果仍然存在大約4秒鐘的差異。
受此影響,進氣道所產生的來流壓縮效果也開始出現小幅度震盪,並且有逐漸發散的趨勢。
由於風洞測試進行得不夠完善,所以柯林傑在設定計劃時,就對這第一次測試放低了預期。
請...您....收藏6...9...書....吧....!
但如果要是連衝壓發動機點火都沒能完成,那可就徹底玩完了。
他甚至已經湊到話筒前面,準備讓工作人員手動拋掉助推器,並提前強行啟動主發動機。
好在,下一秒,信號燈由黃轉綠,顯示衝壓發動機已經達成了最基本的啟動條件,助推段分離。
柯林傑身後的看台上頓時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讓他有些拿不準情況,但聽著周圍的一片鼓掌和叫好聲,他也只好硬著頭皮繼續等待下去。
超燃衝壓發動機所需要的直接啟動條件並非速度而是壓力,只不過按照事前的計算,需要大約5.4-5.5馬赫才能達到這一壓力要求。
現在提前亮起綠燈,也不排除是計算過程中餘量留得太大所導致……
又是一秒鐘的滑行過後,燃料閉環系統將JP7A燃料充入燃燒室,SJX61-1發動機的工作窗口內同時出現了第一個工作點。
然而,在周遭一片歡慶的氛圍當中,柯林傑卻愈發感覺到有些笑不出來。
由於目前尚不可知的原因,發動機工作參數跟此前的地面測試對不上號,說明要麼他的計算出了問題,要麼這台貌似處在正常工作當中的發動機出了問題……
無論哪個,都不是什麼好消息。
偏偏這個時候,空軍參謀長莫斯利又徑直走到了柯林傑旁邊:
「博士,啟動成功了,飛行器的速度正在上升!」
「是啊……不過還需要觀察發動機的具體運行情況……」
後者此時已經被架住有點下不來台,只好一邊應付,一邊在心裡祈禱發動機能穩住接下來的270秒工作時間,為他積累出足夠多的數據。
30秒……
60秒……
90秒……
在突破5.4馬赫之後,飛行器的每一次加速都顯得相當掙扎,直到120秒的時候,仍然沒能達到5.5馬赫的速度。
不過,這至少已經邁過了高超音速的門檻。
只要能穩定飛完全程,就完全可以說已經達到了預定的設計參數。
但就在柯林傑以為,接下來的150秒也會這樣平平淡淡度過的時候。
139秒,超燃衝壓發動機的工作曲線突然出現波動,並在隨後的兩秒鐘內呈現出正反饋。
142秒,包括燃油系統和控制系統在內的多個系統開始高溫報警。
在所有人反應過來之前。
143秒,數據竟然完全消失在了大屏幕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