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逆流而上
實驗過後,星曜把此次成功發射的結果和失敗兩種結果分別記錄成了報告後,開始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著分析。
「除了冷卻系統的功率外,整體炮體的材質也需要進一步得到提升不然系統越做越巨大沉重,不僅增加了整體的負擔,反而容易出錯。」
從這個角度來說,星曜主持的這台1500米級別的終極武器實際上還是經過不斷改進後的濃縮版,可即使這樣依然需要做到如此巨大,可見這種戰略武器的級別之高,實力之強。
第一階段的工作完成後,星曜也開始對其進行著反思,雪沁對於他這種拼命三郎的作風還是沒有料到,剛立項的工程就已經進行得爐火純青,整體研發速度也比先前預想得快得多。
「你這個人還真是怎麼說也不聽,我還以為你這裡剛開始設想,結果連大型模塊都開建了。
不是叮囑你先休息一段時間嗎?」
以一種無可奈何的目光看著星曜,就連自己都快要跟不上速度的感覺。
「對你星曜而言,終極武器和戰略項目的研發只要被確定立項後,我倒是覺得你就像是跌入米缸的老鼠那樣,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所以我一直很想不通,你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多種原因的結合吧,你讓我一個個說,我倒是覺得比研發新式武器更難。」
「我看你這就是藉口,這種話說多了,要不是你當別人傻,要麼就是別人當你傻,你說呢?」
「哈哈,別人哪敢呢,還不是只有你雪沁啊。。。。」
他放緩著語速,面對雪沁略帶失望的調侃,內心卻心如止水,總之就是他可以接受雪沁的一切,更別說那只是以一種有些無奈的方式勸說星曜不要過於勞累了。
「行了,你自己注意吧,別太過勞累了,我看你的腦袋轉得就不帶停的。。。。」
「這你就不懂了,就像列高速行駛的列車,你讓它始終保持這樣的速度,實際上它只會越來越快,越來越穩定,但是它要是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一會兒又停,這樣的話反而是最傷機體的,人也是一樣的,當確定一個項目後,它內部是一環扣一環的,尤其是當主要的設計思路被理清之際,不趁熱打鐵,一氣呵成,那麼後面只會產生更多的問題。
不過在我看來,即便是失敗,也不能停下,我們可以總結,可以改進,但就是不能停下,這也是這麼多年來,為什麼每當有重大戰略工程時,我總是能夠以相對高效快速地去完成,除了先期的各種準備外,就是養成了這樣一種習慣!」
一番解答後,雪沁被刷新認知,先前還是無言以對的她在這一刻,已經開始對星曜的習慣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仍然提醒他需要注意勞逸結合。
SVS材料研究中心的戴凌柱那裡傳來消息,對新材料的研發重點主要集中在耐超高溫和極低溫的變化之間,且近期近期就會取得突破
得知這個消息後的星曜第一時間趕到了目的地,他看見位於研究中心的中央場地,一個大型容器中,一小段金屬塊正被安置在內部。
控制中心的顯示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被實驗對象內部的狀態,溫度,壓力,粒子活性度等一系列數據。
而研究中心此次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確定這種特種金屬在極高溫環境下和極低溫環境下是否能夠抗造。
當這兩輪實驗順利過關後,還會迎來最苛刻的實驗,那就是從設定的最高溫度,一下子降至極凍溫度的環境後,觀察它的變化是否能夠經受住這種極端的考驗。
「已經準備就緒,實驗開始!」
「環境模擬系統,啟動!」
戴凌柱下達命令後,設備內部開始迅速升溫,星曜站在了安全線內,在工程團隊的示意下全程觀摩此次實驗過程,他那聚精會神的樣子,給人感覺他看的不是什麼新材料,簡直是比新生命的降生還令人期待似的。
待系統穩定後,星曜來到控制台前,關注著那上面數據的變化,第一輪的溫度設定在了零下220攝氏度至12萬攝氏度這個區間內。
當內部開始增加溫度時,室內沒有任何變化,實際上目前的操作已經把這種力量禁錮在了特定的力場之中,而隨著溫度的不斷增加,達到八萬攝氏度時,那塊材料只是表面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當繼續升高突破10萬攝氏度時,其表面居然開始生成了一種新的物質,緊接著開始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開始。
「好傢夥,那是發生了新的反應嗎?」
星曜瞪大了眼睛,繼續將其突破至15萬,此時的目標並沒有發生變化。
「好,現在開始降溫,看看它會不會有什麼變化!」
「如果從15萬攝氏度直接降至零下200攝氏度,機器不會發生什麼問題吧!」
在正式操作前,星曜補問了一句看似多餘實則出於對安全性著想的問題,以確保實驗的萬無一失。
「這是專門為此類實驗而開發的安全等級最高的系統,足以模擬最極端惡劣的情況。」
說著,機器上的溫度讀數開始迅速下降,在接近冰點後繼續下跌,星曜關注著那個材料的變化,不過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那團新材料並沒有動搖,從分子結構的排列來看似乎更縝密了。
最終溫度回到正常狀態後,材料被取出的那一刻,研發團隊對此感到驚訝,那是因為它經受住了這一輪的極限考驗。
「這麼說我們能夠使用這種材料打造終極武器!」
「不,還遠沒有達到我們的標準,另外它的形態發生變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研究人員回到控制的量子電腦前進行測試記錄的調閱後向星曜報告那是從八萬度到12萬度的區間的節點。
隨後,星曜示意繼續取以一塊同等材料,在溫度升至八萬攝氏度,沒有發生變化之前直接跌破零下200攝氏度,而結果卻和第一次完全不同。
「碎了——!」
研究人員驚訝地喊到,星曜過來看時卻發現只有一攤冰晶,不過他馬上意識到一定是這種材料在特點的高溫下,會變得更強的特性是裡面的粒子完成分解增加了它的密度,而沒有升溫到那個地步時,也就沒有把它的潛能激發出來。
「那好,這是一個相當關鍵的發現,不過對於我們而言絕對不是終點!」
「很久以前,大發明家愛迪生在成功點亮燈泡之前,他的失敗次數足足達到數千次,換句話說今天這種超級旗艦,即使它的材料達到了某一個方面的極限,若是綜合實力不達標,那也是不合格的!」
「對於今天的我們而言,雖說已經在多個戰略領域有了突破,但研發一種終極戰略武器的難度,依然是巨大的,因為任何一個細節的缺失都可能造成整個計劃走向失敗。」
星曜的精益求精和對細節的把控要求之高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尤其是他親自主抓的戰略級項目上,他清楚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必然會影響著人類的未來和命運。
在他的堅持下,開始以新材料的階段性測試為主,每一次根據材料的整體延展性和最大安全抗性得到的數據,在木衛三加尼米德基地表面逐漸增加主炮的全長和其他系統的對應尺寸,以相對加快整個終極武器系統的研發進程。
SVS和平聯盟地球總部內,木衛三加尼米德基地的SUMWSTAR的進程也被持續得到關注,現在是就算調用了所有的力量也必須要加快其部署。
許嘉明,李文軍和胡格涅斯三人碰頭後,就星曜這段時間主持終極武器系統的研發一事談及他們的看法。
談及他的過往,胡格涅斯對他依然有著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那時候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特種部隊能夠在他的帶領下進入魔窟全面搗毀卡爾魯亞機械變異首領的老巢,放在當時來看也是不可思議的。
不過今天回想起來,卡爾魯亞機械手裡對於卡洛克斯變異體而言更像是不堪一擊的機械玩具而已。
「想到卡爾魯亞戰役,我就想起當時的馬克將軍,原本是一名英勇善戰的戰將,最終卻和幕後勢力穿上一條褲子,不得不被星曜解決,這是最令我感到唏噓的。」
「總有這樣的人,或許我們能夠認為與敵人同流合污不是他們的本意,但不論如何這都不是做出這種無底線背叛的理由!」
對於奸細,不論在何時何地,都是令人唾棄的存在,GDF的陳伽辛,以及馬克將軍等前車之鑑,正在不斷為人類敲響警鐘。
這麼多年來SVS和平聯盟所做的這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除了對抗卡洛克斯變異體外,實際上他們也受到不少來自內部的議論,不解甚至是異樣的目光。
但難能可貴的是就算是如此困難險阻下,他們也沒有放棄,依然逆風前進,不斷刷新自身的力量和高度,並且儘可能幫助更多的人。
到了他們這群奮鬥者的高度,或許已經無欲無求了,尤其是對所謂的金錢和名利,但是SVS人的內驅力和肩負使命之心,是什麼時候都不曾動搖的。
「除了冷卻系統的功率外,整體炮體的材質也需要進一步得到提升不然系統越做越巨大沉重,不僅增加了整體的負擔,反而容易出錯。」
從這個角度來說,星曜主持的這台1500米級別的終極武器實際上還是經過不斷改進後的濃縮版,可即使這樣依然需要做到如此巨大,可見這種戰略武器的級別之高,實力之強。
第一階段的工作完成後,星曜也開始對其進行著反思,雪沁對於他這種拼命三郎的作風還是沒有料到,剛立項的工程就已經進行得爐火純青,整體研發速度也比先前預想得快得多。
「你這個人還真是怎麼說也不聽,我還以為你這裡剛開始設想,結果連大型模塊都開建了。
不是叮囑你先休息一段時間嗎?」
以一種無可奈何的目光看著星曜,就連自己都快要跟不上速度的感覺。
「對你星曜而言,終極武器和戰略項目的研發只要被確定立項後,我倒是覺得你就像是跌入米缸的老鼠那樣,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所以我一直很想不通,你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多種原因的結合吧,你讓我一個個說,我倒是覺得比研發新式武器更難。」
「我看你這就是藉口,這種話說多了,要不是你當別人傻,要麼就是別人當你傻,你說呢?」
「哈哈,別人哪敢呢,還不是只有你雪沁啊。。。。」
他放緩著語速,面對雪沁略帶失望的調侃,內心卻心如止水,總之就是他可以接受雪沁的一切,更別說那只是以一種有些無奈的方式勸說星曜不要過於勞累了。
「行了,你自己注意吧,別太過勞累了,我看你的腦袋轉得就不帶停的。。。。」
「這你就不懂了,就像列高速行駛的列車,你讓它始終保持這樣的速度,實際上它只會越來越快,越來越穩定,但是它要是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一會兒又停,這樣的話反而是最傷機體的,人也是一樣的,當確定一個項目後,它內部是一環扣一環的,尤其是當主要的設計思路被理清之際,不趁熱打鐵,一氣呵成,那麼後面只會產生更多的問題。
不過在我看來,即便是失敗,也不能停下,我們可以總結,可以改進,但就是不能停下,這也是這麼多年來,為什麼每當有重大戰略工程時,我總是能夠以相對高效快速地去完成,除了先期的各種準備外,就是養成了這樣一種習慣!」
一番解答後,雪沁被刷新認知,先前還是無言以對的她在這一刻,已經開始對星曜的習慣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仍然提醒他需要注意勞逸結合。
SVS材料研究中心的戴凌柱那裡傳來消息,對新材料的研發重點主要集中在耐超高溫和極低溫的變化之間,且近期近期就會取得突破
得知這個消息後的星曜第一時間趕到了目的地,他看見位於研究中心的中央場地,一個大型容器中,一小段金屬塊正被安置在內部。
控制中心的顯示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被實驗對象內部的狀態,溫度,壓力,粒子活性度等一系列數據。
而研究中心此次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確定這種特種金屬在極高溫環境下和極低溫環境下是否能夠抗造。
當這兩輪實驗順利過關後,還會迎來最苛刻的實驗,那就是從設定的最高溫度,一下子降至極凍溫度的環境後,觀察它的變化是否能夠經受住這種極端的考驗。
「已經準備就緒,實驗開始!」
「環境模擬系統,啟動!」
戴凌柱下達命令後,設備內部開始迅速升溫,星曜站在了安全線內,在工程團隊的示意下全程觀摩此次實驗過程,他那聚精會神的樣子,給人感覺他看的不是什麼新材料,簡直是比新生命的降生還令人期待似的。
待系統穩定後,星曜來到控制台前,關注著那上面數據的變化,第一輪的溫度設定在了零下220攝氏度至12萬攝氏度這個區間內。
當內部開始增加溫度時,室內沒有任何變化,實際上目前的操作已經把這種力量禁錮在了特定的力場之中,而隨著溫度的不斷增加,達到八萬攝氏度時,那塊材料只是表面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當繼續升高突破10萬攝氏度時,其表面居然開始生成了一種新的物質,緊接著開始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開始。
「好傢夥,那是發生了新的反應嗎?」
星曜瞪大了眼睛,繼續將其突破至15萬,此時的目標並沒有發生變化。
「好,現在開始降溫,看看它會不會有什麼變化!」
「如果從15萬攝氏度直接降至零下200攝氏度,機器不會發生什麼問題吧!」
在正式操作前,星曜補問了一句看似多餘實則出於對安全性著想的問題,以確保實驗的萬無一失。
「這是專門為此類實驗而開發的安全等級最高的系統,足以模擬最極端惡劣的情況。」
說著,機器上的溫度讀數開始迅速下降,在接近冰點後繼續下跌,星曜關注著那個材料的變化,不過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那團新材料並沒有動搖,從分子結構的排列來看似乎更縝密了。
最終溫度回到正常狀態後,材料被取出的那一刻,研發團隊對此感到驚訝,那是因為它經受住了這一輪的極限考驗。
「這麼說我們能夠使用這種材料打造終極武器!」
「不,還遠沒有達到我們的標準,另外它的形態發生變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研究人員回到控制的量子電腦前進行測試記錄的調閱後向星曜報告那是從八萬度到12萬度的區間的節點。
隨後,星曜示意繼續取以一塊同等材料,在溫度升至八萬攝氏度,沒有發生變化之前直接跌破零下200攝氏度,而結果卻和第一次完全不同。
「碎了——!」
研究人員驚訝地喊到,星曜過來看時卻發現只有一攤冰晶,不過他馬上意識到一定是這種材料在特點的高溫下,會變得更強的特性是裡面的粒子完成分解增加了它的密度,而沒有升溫到那個地步時,也就沒有把它的潛能激發出來。
「那好,這是一個相當關鍵的發現,不過對於我們而言絕對不是終點!」
「很久以前,大發明家愛迪生在成功點亮燈泡之前,他的失敗次數足足達到數千次,換句話說今天這種超級旗艦,即使它的材料達到了某一個方面的極限,若是綜合實力不達標,那也是不合格的!」
「對於今天的我們而言,雖說已經在多個戰略領域有了突破,但研發一種終極戰略武器的難度,依然是巨大的,因為任何一個細節的缺失都可能造成整個計劃走向失敗。」
星曜的精益求精和對細節的把控要求之高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尤其是他親自主抓的戰略級項目上,他清楚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必然會影響著人類的未來和命運。
在他的堅持下,開始以新材料的階段性測試為主,每一次根據材料的整體延展性和最大安全抗性得到的數據,在木衛三加尼米德基地表面逐漸增加主炮的全長和其他系統的對應尺寸,以相對加快整個終極武器系統的研發進程。
SVS和平聯盟地球總部內,木衛三加尼米德基地的SUMWSTAR的進程也被持續得到關注,現在是就算調用了所有的力量也必須要加快其部署。
許嘉明,李文軍和胡格涅斯三人碰頭後,就星曜這段時間主持終極武器系統的研發一事談及他們的看法。
談及他的過往,胡格涅斯對他依然有著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那時候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特種部隊能夠在他的帶領下進入魔窟全面搗毀卡爾魯亞機械變異首領的老巢,放在當時來看也是不可思議的。
不過今天回想起來,卡爾魯亞機械手裡對於卡洛克斯變異體而言更像是不堪一擊的機械玩具而已。
「想到卡爾魯亞戰役,我就想起當時的馬克將軍,原本是一名英勇善戰的戰將,最終卻和幕後勢力穿上一條褲子,不得不被星曜解決,這是最令我感到唏噓的。」
「總有這樣的人,或許我們能夠認為與敵人同流合污不是他們的本意,但不論如何這都不是做出這種無底線背叛的理由!」
對於奸細,不論在何時何地,都是令人唾棄的存在,GDF的陳伽辛,以及馬克將軍等前車之鑑,正在不斷為人類敲響警鐘。
這麼多年來SVS和平聯盟所做的這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除了對抗卡洛克斯變異體外,實際上他們也受到不少來自內部的議論,不解甚至是異樣的目光。
但難能可貴的是就算是如此困難險阻下,他們也沒有放棄,依然逆風前進,不斷刷新自身的力量和高度,並且儘可能幫助更多的人。
到了他們這群奮鬥者的高度,或許已經無欲無求了,尤其是對所謂的金錢和名利,但是SVS人的內驅力和肩負使命之心,是什麼時候都不曾動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