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大漢高后:假造天啟,成就大漢
(作者註: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說劉邦屁股上生奇特黑痣,意圖在於指明劉邦是天命聖人。黑痣長在私密之處,世人無法證偽。最符合邏輯的推論,是這偽造天啟謠傳的源頭在於呂雉。)
大漢高后:假造天啟,成就大漢
兩千多年前,華夏大地被一層神秘而莊重的信仰所籠罩,人們信奉的宇宙真理叫「敬天明命」。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一點星火便能成燎原之勢,掀起改天換地的巨浪。
「狐夜鳴,大楚興」,陳涉揭竿而起,他深知要想煽動人心、聚集力量,首先策劃的必須是這第一等大事。利用神秘天象、怪異現象來為造反披上一層天命所歸的外衣,讓那些久被壓迫、渴望改變的百姓們看到希望,認為這是上天降下的旨意,反抗暴秦乃是順應天道。這一招,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層浪,無數不甘命運擺布的人開始蠢蠢欲動。
不久之後,劉邦,這個泗水亭長,也動了別樣心思。他看著陳涉起義後一呼百應,心中那份不安分的因子被徹底點燃。可這劉邦,雖說平日裡有些混不吝的機靈勁兒,真到謀劃大事的時候,卻犯了難。他抓耳撓腮,絞盡腦汁,頭都想痛了,也沒憋出啥名堂。無奈之下,他瞅見路邊一條死蛇,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跟旁人吹牛道:「乃翁用劍砍死了一條蛇,是白色的蛇呢!厲害不?牛叉否?」在他心裡,覺著這事兒夠稀奇,能唬住一些人,可在旁人聽來,不過是這劉老三又在胡咧咧。
劉邦這所謂的「起義」,起初實在沒什麼章法,事實也就是四處咋呼一下而已,就像後來的阿 Q革命那般,吆喝幾句,過過嘴癮。他與幾個狐朋狗友,像樊噲、夏侯嬰之流,躲藏在高山叢林裡。剛開始,他們還覺著新鮮刺激,可沒幾日,在石洞躺屍躺得厭煩了,又不敢下山大張旗鼓,便幹些掏個鳥蛋、烤個田鼠這類上不得台面的破事,勉強果腹,打發時間。
色字頭上一把刀,劉邦再怎麼混,也清楚造反要是被捕,那腦袋可就保不住了。但他心心念念著家中的呂雉,在夜黑風高之時,還是偷偷摸下山來見呂雉姐。呂雉見他這般狼狽模樣,又聽他眉飛色舞地講著自編自導的殺白蛇的事兒,心中是又氣又笑。
「這傻逼!拿條死蛇誑人,虧他想得出來!俺們貧下中農,誰一生不弄死過千把百條蛇的?」呂雉暗自腹誹。可她畢竟不是尋常女子,嫁雞隨雞,嫁個豬頭也得認,既上了這賊船,橫豎是搏命了。呂氏心中一盤算,便有了主意:「那姐就大格局玩吧。」
於是乎,呂雉在她的閨蜜群中廣發信息。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女子之間的口口相傳,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她神秘兮兮地說道:「咱家小哥哥劉邦的左邊屁股上有七十二顆黑痣,構成七星北斗圖形。」這消息就像長了翅膀,在鄉野間迅速傳開。眾人聽聞,皆是驚愕不已,這等奇異相貌,豈是凡人能有的?在他們心中,漸漸將劉邦與天命聯繫起來。
與此同時,樊噲那賊婆娘,也是個機靈角色,每日守在村口,跟個把門將軍似的。只要逮著人,就拉著人家,唾沫橫飛地說:「聖人寫的書里說,北斗?那叫帝車。」她還真擺出數百年前先人寫的竹簡,證據確鑿,讓人不得不信。村裡的老學究瞧了那竹簡,搖頭晃腦地解釋著其中深意,說這是上天暗示,有帝星下凡,將主宰乾坤。如此這般,劉邦身上的神秘光環愈發耀眼。
隨著傳言愈演愈烈,投奔劉邦的人漸漸多了起來。起初是些青皮無賴,想著跟著劉邦混口飯吃,說不定還能撈些好處。後來,一些略有見識、對秦朝暴政心懷不滿的小吏也來了,他們看到劉邦身上聚集的天命之氣,覺得這是個能成事的主兒。劉邦的隊伍,從寥寥數人,慢慢發展成一支小有規模的力量。
呂雉這邊,可沒閒著。她深知,光有這些民間傳言還不夠,要想真正讓劉邦站穩腳跟,還得拉攏一些有勢力的家族。她想起了沛縣的豪族呂氏本家,雖說自己嫁出去了,可血脈親情還在。於是,呂雉帶著厚禮,回娘家拜訪各位長輩。她言辭懇切,將劉邦的種種「天命跡象」一一道來,又說如今秦朝無道,正是豪傑並起之時,若呂氏家族能助劉邦一臂之力,日後必能共享榮華富貴。呂氏家族中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輩,聽了呂雉的話,心中也有所動。他們暗中觀察劉邦,見此人雖出身低微,卻有一股豪爽之氣,身邊又聚攏了些人,再加上那些神乎其神的傳聞,覺得不妨一試。於是,呂氏家族開始在財力、物力上給予劉邦支持,還幫他疏通關係,讓劉邦在沛縣一帶的名聲愈發響亮。
劉邦這邊,有了人馬和物資,也開始學著像模像樣地打仗。可他畢竟沒什麼軍事經驗,初次對陣秦軍,差點吃了大虧。隊伍被打散,死傷不少,劉邦灰頭土臉地逃回來,士氣低落。呂雉得知後,趕忙跑來安慰眾人。她站在眾人面前,眼神堅定,大聲說道:「大家莫要灰心!我家劉邦身負天命,這不過是上天對咱們的小小考驗。那秦始皇雖看似強大,可他逆天而行,殘暴不仁,早已失了民心。咱們順應天命,為百姓謀福祉,遲早能推翻暴秦,成就大業!」她的一番話,如同冬日裡的暖陽,驅散了眾人心中的陰霾,讓大家重新燃起鬥志。
在呂雉的鼓舞下,劉邦開始反思自己的作戰策略。他虛心向隊伍里幾個曾當過兵的兄弟請教,學習排兵布陣、安營紮寨之法。同時,他也意識到,要想成事,單靠武力不行,還得有智謀之士輔佐。於是,劉邦四處打聽,聽聞有個叫張良的青年才俊,足智多謀,心懷反秦大志。劉邦費了好大週摺,終於找到了張良,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張良被劉邦的豪爽和那份天命所歸的氣勢所吸引,決定追隨劉邦,為他出謀劃策。
有了張良的加入,劉邦的隊伍如虎添翼。他們接連打了幾場勝仗,攻克了幾座小城池,勢力範圍逐漸擴大。而每一次勝利,呂雉都會巧妙地利用機會,宣傳劉邦的天命之說。她讓士兵們在城中傳唱民謠:「沛公起,天命系,七星高照定天地,白蛇斬,帝車啟,百姓安康樂無際。」這朗朗上口的民謠,隨著百姓的口口相傳,讓劉邦的威名傳遍四方。
秦朝朝廷得知劉邦一夥勢力漸大,派大軍前來圍剿。面對強敵,劉邦有些慌了神。張良冷靜分析局勢,建議劉邦暫避鋒芒,退入深山,以待時機。劉邦雖心有不甘,但也知道此時硬拼無異於以卵擊石,便聽從張良建議,率軍撤退。
呂雉卻不這麼想,她覺得一味退縮只會讓人心離散,士氣低落。於是,在大軍撤退途中,呂雉策劃了一場「神啟」之事。她提前安排一個心腹之人,扮作神秘老者,在大軍必經之路的山洞中等待。當劉邦等人進入山洞休息時,那老者突然出現,口中念念有詞:「吾乃天庭使者,特來告知沛公,此番磨難乃上天考驗,只需堅守初心,待七星連珠之時,便是大業功成之日。」眾人聽了,驚嘆不已,紛紛跪地拜謝。劉邦心中也暗自慶幸,覺得有上天庇佑,定能度過難關。經此一事,隊伍的士氣不僅沒有低落,反而更加高漲,大家緊密團結在劉邦周圍,對未來充滿信心。
隨著局勢變化,各路反秦義軍紛紛崛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洪流。劉邦在張良、呂雉等人的輔佐下,勢力愈發壯大,成為反秦義軍中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然而,天下大亂之際,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爭權奪利之事時有發生。劉邦的隊伍內部,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有幾個將領,自恃戰功赫赫,開始不服劉邦管束,私下裡拉幫結派,妄圖謀取更高地位。呂雉得知後,不動聲色。她先是暗中觀察,摸清這些人的底細和動向,然後精心布局。她以犒勞將士之名,擺下酒宴,邀請所有將領參加。酒過三巡,眾人都有些微醺之時,呂雉突然起身,目光冷冽地掃過眾人,緩緩說道:「諸位將軍,如今咱們一同舉事,為的是推翻暴秦,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家劉邦身負天命,這是大家都知曉的事。如今大業未成,內部卻有了嫌隙,這豈是上天所願看到的?若是有人妄圖破壞這大好局面,逆天而行,恐怕會遭天譴啊!」她的話如同一把利劍,懸在眾人頭頂,那些心懷不軌的將領,聽了呂雉這番話,心中驚恐,冷汗直冒。他們深知呂雉的手段,也忌憚劉邦的天命之說,當下紛紛表態,願忠心耿耿,追隨劉邦到底。
在呂雉的智謀化解下,劉邦隊伍內部的危機得以平息。此後,他們一路高歌猛進,與項羽的楚軍相互配合,終於攻破咸陽,推翻了秦朝統治。然而,天下並未就此太平,劉邦與項羽之間,又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楚漢爭霸。
項羽自恃武力過人,又出身名門,對劉邦這個昔日的小混混頗為不屑。鴻門宴上,項羽本有機會一舉除掉劉邦,卻因婦人之仁,讓劉邦逃脫。此後,劉邦在張良、韓信等一眾謀士武將的輔佐下,與項羽展開長期周旋。
呂雉深知項羽的厲害,也明白劉邦此時處境艱難。她一方面在後方安撫百姓,組織生產,為前線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持;另一方面,繼續利用天命之說,為劉邦爭取民心。她讓文人墨客撰寫文章,宣揚劉邦是上天選定的真命天子,進入咸陽後,約法三章,秋毫無犯,是百姓的救星。而項羽,雖勇猛無敵,卻嗜殺成性,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如此對比之下,越來越多的人倒向劉邦這邊。
楚漢相爭多年,雙方互有勝負,僵持不下。關鍵時刻,韓信在北方戰場取得重大勝利,對項羽形成合圍之勢。項羽腹背受敵,漸漸陷入絕境。而劉邦這邊,在眾人齊心協力下,終於迎來了決戰時刻。垓下之戰,楚軍大敗,項羽烏江自刎,楚漢爭霸落下帷幕。
劉邦登基稱帝,建立大漢王朝。呂雉作為皇后,功不可沒。她站在漢宮高處,回望一路走來的艱辛,心中感慨萬千。她用自己的智謀,將一個泗水亭長打造成一代帝王,讓「敬天明命」的傳說成為劉邦登基的助力。從編造黑痣天命傳聞,到一次次危機中的巧妙化解,再到利用輿論為劉邦造勢,呂雉堪稱千古文宣第一人。她的名字,也隨著大漢的興盛,被載入史冊,成為後世傳頌的傳奇。
在漢宮的歲月里,呂雉並未停下腳步。她深知初立的大漢王朝千瘡百孔,內有各方勢力暗流涌動,外有邊疆少數民族虎視眈眈。於是,她繼續施展自己的政治智慧,協助劉邦治理天下,為大漢的繁榮昌盛奠定堅實基礎。而她與劉邦之間的故事,那些充滿智謀與傳奇色彩的過往,也在漢宮的宮牆內,被人們悄悄傳頌著,成為大漢歷史開篇最精彩的篇章。
大漢高后:假造天啟,成就大漢
兩千多年前,華夏大地被一層神秘而莊重的信仰所籠罩,人們信奉的宇宙真理叫「敬天明命」。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一點星火便能成燎原之勢,掀起改天換地的巨浪。
「狐夜鳴,大楚興」,陳涉揭竿而起,他深知要想煽動人心、聚集力量,首先策劃的必須是這第一等大事。利用神秘天象、怪異現象來為造反披上一層天命所歸的外衣,讓那些久被壓迫、渴望改變的百姓們看到希望,認為這是上天降下的旨意,反抗暴秦乃是順應天道。這一招,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層浪,無數不甘命運擺布的人開始蠢蠢欲動。
不久之後,劉邦,這個泗水亭長,也動了別樣心思。他看著陳涉起義後一呼百應,心中那份不安分的因子被徹底點燃。可這劉邦,雖說平日裡有些混不吝的機靈勁兒,真到謀劃大事的時候,卻犯了難。他抓耳撓腮,絞盡腦汁,頭都想痛了,也沒憋出啥名堂。無奈之下,他瞅見路邊一條死蛇,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跟旁人吹牛道:「乃翁用劍砍死了一條蛇,是白色的蛇呢!厲害不?牛叉否?」在他心裡,覺著這事兒夠稀奇,能唬住一些人,可在旁人聽來,不過是這劉老三又在胡咧咧。
劉邦這所謂的「起義」,起初實在沒什麼章法,事實也就是四處咋呼一下而已,就像後來的阿 Q革命那般,吆喝幾句,過過嘴癮。他與幾個狐朋狗友,像樊噲、夏侯嬰之流,躲藏在高山叢林裡。剛開始,他們還覺著新鮮刺激,可沒幾日,在石洞躺屍躺得厭煩了,又不敢下山大張旗鼓,便幹些掏個鳥蛋、烤個田鼠這類上不得台面的破事,勉強果腹,打發時間。
色字頭上一把刀,劉邦再怎麼混,也清楚造反要是被捕,那腦袋可就保不住了。但他心心念念著家中的呂雉,在夜黑風高之時,還是偷偷摸下山來見呂雉姐。呂雉見他這般狼狽模樣,又聽他眉飛色舞地講著自編自導的殺白蛇的事兒,心中是又氣又笑。
「這傻逼!拿條死蛇誑人,虧他想得出來!俺們貧下中農,誰一生不弄死過千把百條蛇的?」呂雉暗自腹誹。可她畢竟不是尋常女子,嫁雞隨雞,嫁個豬頭也得認,既上了這賊船,橫豎是搏命了。呂氏心中一盤算,便有了主意:「那姐就大格局玩吧。」
於是乎,呂雉在她的閨蜜群中廣發信息。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女子之間的口口相傳,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她神秘兮兮地說道:「咱家小哥哥劉邦的左邊屁股上有七十二顆黑痣,構成七星北斗圖形。」這消息就像長了翅膀,在鄉野間迅速傳開。眾人聽聞,皆是驚愕不已,這等奇異相貌,豈是凡人能有的?在他們心中,漸漸將劉邦與天命聯繫起來。
與此同時,樊噲那賊婆娘,也是個機靈角色,每日守在村口,跟個把門將軍似的。只要逮著人,就拉著人家,唾沫橫飛地說:「聖人寫的書里說,北斗?那叫帝車。」她還真擺出數百年前先人寫的竹簡,證據確鑿,讓人不得不信。村裡的老學究瞧了那竹簡,搖頭晃腦地解釋著其中深意,說這是上天暗示,有帝星下凡,將主宰乾坤。如此這般,劉邦身上的神秘光環愈發耀眼。
隨著傳言愈演愈烈,投奔劉邦的人漸漸多了起來。起初是些青皮無賴,想著跟著劉邦混口飯吃,說不定還能撈些好處。後來,一些略有見識、對秦朝暴政心懷不滿的小吏也來了,他們看到劉邦身上聚集的天命之氣,覺得這是個能成事的主兒。劉邦的隊伍,從寥寥數人,慢慢發展成一支小有規模的力量。
呂雉這邊,可沒閒著。她深知,光有這些民間傳言還不夠,要想真正讓劉邦站穩腳跟,還得拉攏一些有勢力的家族。她想起了沛縣的豪族呂氏本家,雖說自己嫁出去了,可血脈親情還在。於是,呂雉帶著厚禮,回娘家拜訪各位長輩。她言辭懇切,將劉邦的種種「天命跡象」一一道來,又說如今秦朝無道,正是豪傑並起之時,若呂氏家族能助劉邦一臂之力,日後必能共享榮華富貴。呂氏家族中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輩,聽了呂雉的話,心中也有所動。他們暗中觀察劉邦,見此人雖出身低微,卻有一股豪爽之氣,身邊又聚攏了些人,再加上那些神乎其神的傳聞,覺得不妨一試。於是,呂氏家族開始在財力、物力上給予劉邦支持,還幫他疏通關係,讓劉邦在沛縣一帶的名聲愈發響亮。
劉邦這邊,有了人馬和物資,也開始學著像模像樣地打仗。可他畢竟沒什麼軍事經驗,初次對陣秦軍,差點吃了大虧。隊伍被打散,死傷不少,劉邦灰頭土臉地逃回來,士氣低落。呂雉得知後,趕忙跑來安慰眾人。她站在眾人面前,眼神堅定,大聲說道:「大家莫要灰心!我家劉邦身負天命,這不過是上天對咱們的小小考驗。那秦始皇雖看似強大,可他逆天而行,殘暴不仁,早已失了民心。咱們順應天命,為百姓謀福祉,遲早能推翻暴秦,成就大業!」她的一番話,如同冬日裡的暖陽,驅散了眾人心中的陰霾,讓大家重新燃起鬥志。
在呂雉的鼓舞下,劉邦開始反思自己的作戰策略。他虛心向隊伍里幾個曾當過兵的兄弟請教,學習排兵布陣、安營紮寨之法。同時,他也意識到,要想成事,單靠武力不行,還得有智謀之士輔佐。於是,劉邦四處打聽,聽聞有個叫張良的青年才俊,足智多謀,心懷反秦大志。劉邦費了好大週摺,終於找到了張良,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張良被劉邦的豪爽和那份天命所歸的氣勢所吸引,決定追隨劉邦,為他出謀劃策。
有了張良的加入,劉邦的隊伍如虎添翼。他們接連打了幾場勝仗,攻克了幾座小城池,勢力範圍逐漸擴大。而每一次勝利,呂雉都會巧妙地利用機會,宣傳劉邦的天命之說。她讓士兵們在城中傳唱民謠:「沛公起,天命系,七星高照定天地,白蛇斬,帝車啟,百姓安康樂無際。」這朗朗上口的民謠,隨著百姓的口口相傳,讓劉邦的威名傳遍四方。
秦朝朝廷得知劉邦一夥勢力漸大,派大軍前來圍剿。面對強敵,劉邦有些慌了神。張良冷靜分析局勢,建議劉邦暫避鋒芒,退入深山,以待時機。劉邦雖心有不甘,但也知道此時硬拼無異於以卵擊石,便聽從張良建議,率軍撤退。
呂雉卻不這麼想,她覺得一味退縮只會讓人心離散,士氣低落。於是,在大軍撤退途中,呂雉策劃了一場「神啟」之事。她提前安排一個心腹之人,扮作神秘老者,在大軍必經之路的山洞中等待。當劉邦等人進入山洞休息時,那老者突然出現,口中念念有詞:「吾乃天庭使者,特來告知沛公,此番磨難乃上天考驗,只需堅守初心,待七星連珠之時,便是大業功成之日。」眾人聽了,驚嘆不已,紛紛跪地拜謝。劉邦心中也暗自慶幸,覺得有上天庇佑,定能度過難關。經此一事,隊伍的士氣不僅沒有低落,反而更加高漲,大家緊密團結在劉邦周圍,對未來充滿信心。
隨著局勢變化,各路反秦義軍紛紛崛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洪流。劉邦在張良、呂雉等人的輔佐下,勢力愈發壯大,成為反秦義軍中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然而,天下大亂之際,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爭權奪利之事時有發生。劉邦的隊伍內部,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有幾個將領,自恃戰功赫赫,開始不服劉邦管束,私下裡拉幫結派,妄圖謀取更高地位。呂雉得知後,不動聲色。她先是暗中觀察,摸清這些人的底細和動向,然後精心布局。她以犒勞將士之名,擺下酒宴,邀請所有將領參加。酒過三巡,眾人都有些微醺之時,呂雉突然起身,目光冷冽地掃過眾人,緩緩說道:「諸位將軍,如今咱們一同舉事,為的是推翻暴秦,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家劉邦身負天命,這是大家都知曉的事。如今大業未成,內部卻有了嫌隙,這豈是上天所願看到的?若是有人妄圖破壞這大好局面,逆天而行,恐怕會遭天譴啊!」她的話如同一把利劍,懸在眾人頭頂,那些心懷不軌的將領,聽了呂雉這番話,心中驚恐,冷汗直冒。他們深知呂雉的手段,也忌憚劉邦的天命之說,當下紛紛表態,願忠心耿耿,追隨劉邦到底。
在呂雉的智謀化解下,劉邦隊伍內部的危機得以平息。此後,他們一路高歌猛進,與項羽的楚軍相互配合,終於攻破咸陽,推翻了秦朝統治。然而,天下並未就此太平,劉邦與項羽之間,又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楚漢爭霸。
項羽自恃武力過人,又出身名門,對劉邦這個昔日的小混混頗為不屑。鴻門宴上,項羽本有機會一舉除掉劉邦,卻因婦人之仁,讓劉邦逃脫。此後,劉邦在張良、韓信等一眾謀士武將的輔佐下,與項羽展開長期周旋。
呂雉深知項羽的厲害,也明白劉邦此時處境艱難。她一方面在後方安撫百姓,組織生產,為前線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持;另一方面,繼續利用天命之說,為劉邦爭取民心。她讓文人墨客撰寫文章,宣揚劉邦是上天選定的真命天子,進入咸陽後,約法三章,秋毫無犯,是百姓的救星。而項羽,雖勇猛無敵,卻嗜殺成性,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如此對比之下,越來越多的人倒向劉邦這邊。
楚漢相爭多年,雙方互有勝負,僵持不下。關鍵時刻,韓信在北方戰場取得重大勝利,對項羽形成合圍之勢。項羽腹背受敵,漸漸陷入絕境。而劉邦這邊,在眾人齊心協力下,終於迎來了決戰時刻。垓下之戰,楚軍大敗,項羽烏江自刎,楚漢爭霸落下帷幕。
劉邦登基稱帝,建立大漢王朝。呂雉作為皇后,功不可沒。她站在漢宮高處,回望一路走來的艱辛,心中感慨萬千。她用自己的智謀,將一個泗水亭長打造成一代帝王,讓「敬天明命」的傳說成為劉邦登基的助力。從編造黑痣天命傳聞,到一次次危機中的巧妙化解,再到利用輿論為劉邦造勢,呂雉堪稱千古文宣第一人。她的名字,也隨著大漢的興盛,被載入史冊,成為後世傳頌的傳奇。
在漢宮的歲月里,呂雉並未停下腳步。她深知初立的大漢王朝千瘡百孔,內有各方勢力暗流涌動,外有邊疆少數民族虎視眈眈。於是,她繼續施展自己的政治智慧,協助劉邦治理天下,為大漢的繁榮昌盛奠定堅實基礎。而她與劉邦之間的故事,那些充滿智謀與傳奇色彩的過往,也在漢宮的宮牆內,被人們悄悄傳頌著,成為大漢歷史開篇最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