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士悲歌之十九
讓生命大放異彩之際,卻象正在迎著春風、艷陽盛開的鮮花,遺憾地夭折於風狂雨暴中。過早地撒手塵寰、毅然決然地御風飛升的奉孝!」
曹操一面悲訴,一面情不能自已地連連用拳頭捶打著胸膛。眾人見得,連忙趕上前去制止他。只見他兩腿一軟,又昏厥在,趕上前去的隨從的懷裡。
在眾侍從的緊急救護下,在眾人的緊張關注的神態中,過了一段不短的時間,曹操方才緩緩地甦醒過來。看著曹操,緩々地開啟著眼瞼,眾人的那緊繃著的心弦,方才鬆懈了下來。
眾人面對著郭嘉的靈柩,眼看著悲痛欲絕的曹操,讓他們又一次真正地體悟到,人的生命,其實脆弱得,就像飄搖在風雨中的花朵,不論曾經是何等的鮮艷、何等的芬芳,在殘風肆虐之中,在雨打枝頭之際,隨時都會凋零於風雨之中。無論是掙扎,抑或是哀嘆,都難以逃脫,這風雨無常的摧殘。
眼看到,剛從昏迷中甦醒過來的曹操,臉色蒼白、氣若遊絲,他們的緊繃著的心弦,只是略微鬆了一些。以他們對曹操的了解,知道曹操的情緒,還在波動之中。不敢想像,往後的曹操,究竟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感變化。
「大人,你差不多就嚇死我們了!在當時,我們實在不敢想像,究竟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尤其是我,可是把一顆心提到了喉嚨。一旦出現了不測,我們郭家的罪惡可就深重了!」一看到曹操,從昏迷之甦醒過來,神智在慢慢地恢復著,郭嘉的兒子趕到了曹操的面前,滿帶著不安地對曹操說,「是小生一時的疏忽,差點就領我,辜了先父的囑託。眼前,我要感謝上天給了我機會,總算可以告慰先父了。
先父曾在臨終前,鄭重地告誠我說,作為曾經寒窗十餘載的一介布衣書生來說,儘管,他略具才學。在浩翰世間,他只是微不足道的蒼海一粟。多一個他、抑或是少一個他,也只如蒼野之間的一粒砂石,原野上的一株小草。只有依靠著自身的不懈努力,以彰顯自己的存在。一個人的命運,無異於一枚飄浮於水面的浮萍,生死榮辱,何足道哉!
所以,對於生死榮辱,他是看淡了的。感謝大人,為他提供了生命有為的空間;讓他真切切地感受到活著的意義。在人生行將沒落之際,他真正體味到,活著的彌足珍貴。他並不是貪生,而是作為負有使命感和責任心的人,還有著很多的想法沒有實現,還有著很多的理念沒有完成。只恨人力難勝天,讓自己的生命,還有著不少讓人遺憾的缺陷。他總是哀嘆說,與天爭壽,他輸了。儘管,他為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感念著生命的漸逝愈難得。方才感覺到生命的彌足珍貴。所以,他不希望有人步他的後塵。眼看到自己期盼著,卻因為命運的安排,無法完成的事業。只有帶著滿腔的遺憾,無可奈何地抱恨獨赴黃泉。這是為人的莫大的悲哀。因為世人都樂意追求完美,面對著生命,也不會例外。
所以,在場的諸公,是應該引以為誡的。先父一再告誠說,臨界於生死之間,才真正讓他認識到,活著的彌足珍貴。因為只要活著,也只有活著,方才一切都有可能。他一再哀嘆著,面對這個多災多難的世界,尊長們都還在為「拯救蒼生,匡扶社稷」的使命,而勞碌奔波。正值壯年的他,卻在半途拋下了所鍾情的一切,撒手塵寰了。他總是哀嘆說,他一念及到這些,就情不自禁地感到痛心疾首。只恨世事無常,大限將至,一切的一切都只有空自哀嘆。
他還對我們說,面對著死亡,儘管有著說不盡的傷悲,儘管有著滿腹的無奈。如果一昧地沉浸其中,也是人生的大不幸。儘管知道了,生命就要走到盡頭,還在碌碌無為中荒度時日。能在臨終之際獲得頓悟,如果還有心智,沒準會增重遺憾。能給他人以借鑑,也算是讓他的生命,獲得了一點作為。在生命的最後時日,在回首往事之際,儘管在悲哀里,因為生命歷程中,能有所作為,而獲得一些慰籍,少給自己留一點遺憾。
活著——活著,只有「作」,才能成其為「活」的表現。無「作」的「活」,只是行屍走肉。他還說,他儘管在壯年之際就抱憾而終,還是為,對朝廷和黎民蒼生,作過一點有益的事,沒有完全虛度此生,而獲得了一些慰籍。作為一個普通書生,這是拜大人所賜的結果。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姜太公八十歲遇到了文王,方才獲得了鳳鳴歧山的機會。所以,他是幸運的。
同時,他還提到文若先生。是文若先生的舉薦、和大人的抬愛,改變了他的命運。當然,他也沒有忘記在座的諸公、和與他共事過的同事們。是你們的寬容和大度,替他營造了,能讓他不負所學、施展抱負的場所。容他在這個特別空間裡發揮所長,以報答大人的知遇之恩、和文若先生的舉薦大義於萬一。讓他獲得了,這人生歷程中的豐富多彩的十有一年。讓他感受到,人生在世的實實在在的意義。令他擁了一個完整,也算充實的生命。
他還認為,儘管他的生命堪稱完美。距離圓滿還遠,更遑論完美了。因為這個世界,距離他所期盼的,國泰民安的境界,儘管有進步,畢竟有限。他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更是微弱。眼前,同仁們還在為此力排艱險、共赴國難。由於命運的安排,他只好抱憾等待宿命的安排。回天乏術的他,就不得不偷懶了!」
郭公子說到這裡,從胸部貼身的內衣口袋裡,掏出了一封封了口的書信,雙手捧著,恭恭敬敬地遞到曹操的面前。接著說,「大人,這是先父在臨終之前,強撐著病體,寫給大人你的信。先父一再叮囑我,一定要親手轉交到大人你的手上」
聽得郭公子所轉訴的,郭嘉在臨終之前,向他傾訴的,這一番肺腑之言。在字字句句中,飽含著情深意厚的良苦用心。曹操的心中,從中也獲得了不少的安慰。他還是在努力地控制著,在內心中不斷地翻湧著的情感。儘管,這些善言良語,融進他的心中,象是一口口苦澀的酒。入口細細品來,有著五味雜陳的感覺。對他來說,所轉化成的,除了安慰外,還有著悲苦辛酸。
這是一個臨終之際的知己,所表現出來的拳拳赤心。為了能夠安慰郭嘉的在天之靈,繼續著郭嘉的宏願,望著縹緲在前面的遠方,他的心中,不由自主地澎湃起來。是郭嘉的這顆拳拳之心;所蘊含著的濃沈情意,重新激活了他的
曹操一面悲訴,一面情不能自已地連連用拳頭捶打著胸膛。眾人見得,連忙趕上前去制止他。只見他兩腿一軟,又昏厥在,趕上前去的隨從的懷裡。
在眾侍從的緊急救護下,在眾人的緊張關注的神態中,過了一段不短的時間,曹操方才緩緩地甦醒過來。看著曹操,緩々地開啟著眼瞼,眾人的那緊繃著的心弦,方才鬆懈了下來。
眾人面對著郭嘉的靈柩,眼看著悲痛欲絕的曹操,讓他們又一次真正地體悟到,人的生命,其實脆弱得,就像飄搖在風雨中的花朵,不論曾經是何等的鮮艷、何等的芬芳,在殘風肆虐之中,在雨打枝頭之際,隨時都會凋零於風雨之中。無論是掙扎,抑或是哀嘆,都難以逃脫,這風雨無常的摧殘。
眼看到,剛從昏迷中甦醒過來的曹操,臉色蒼白、氣若遊絲,他們的緊繃著的心弦,只是略微鬆了一些。以他們對曹操的了解,知道曹操的情緒,還在波動之中。不敢想像,往後的曹操,究竟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感變化。
「大人,你差不多就嚇死我們了!在當時,我們實在不敢想像,究竟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尤其是我,可是把一顆心提到了喉嚨。一旦出現了不測,我們郭家的罪惡可就深重了!」一看到曹操,從昏迷之甦醒過來,神智在慢慢地恢復著,郭嘉的兒子趕到了曹操的面前,滿帶著不安地對曹操說,「是小生一時的疏忽,差點就領我,辜了先父的囑託。眼前,我要感謝上天給了我機會,總算可以告慰先父了。
先父曾在臨終前,鄭重地告誠我說,作為曾經寒窗十餘載的一介布衣書生來說,儘管,他略具才學。在浩翰世間,他只是微不足道的蒼海一粟。多一個他、抑或是少一個他,也只如蒼野之間的一粒砂石,原野上的一株小草。只有依靠著自身的不懈努力,以彰顯自己的存在。一個人的命運,無異於一枚飄浮於水面的浮萍,生死榮辱,何足道哉!
所以,對於生死榮辱,他是看淡了的。感謝大人,為他提供了生命有為的空間;讓他真切切地感受到活著的意義。在人生行將沒落之際,他真正體味到,活著的彌足珍貴。他並不是貪生,而是作為負有使命感和責任心的人,還有著很多的想法沒有實現,還有著很多的理念沒有完成。只恨人力難勝天,讓自己的生命,還有著不少讓人遺憾的缺陷。他總是哀嘆說,與天爭壽,他輸了。儘管,他為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感念著生命的漸逝愈難得。方才感覺到生命的彌足珍貴。所以,他不希望有人步他的後塵。眼看到自己期盼著,卻因為命運的安排,無法完成的事業。只有帶著滿腔的遺憾,無可奈何地抱恨獨赴黃泉。這是為人的莫大的悲哀。因為世人都樂意追求完美,面對著生命,也不會例外。
所以,在場的諸公,是應該引以為誡的。先父一再告誠說,臨界於生死之間,才真正讓他認識到,活著的彌足珍貴。因為只要活著,也只有活著,方才一切都有可能。他一再哀嘆著,面對這個多災多難的世界,尊長們都還在為「拯救蒼生,匡扶社稷」的使命,而勞碌奔波。正值壯年的他,卻在半途拋下了所鍾情的一切,撒手塵寰了。他總是哀嘆說,他一念及到這些,就情不自禁地感到痛心疾首。只恨世事無常,大限將至,一切的一切都只有空自哀嘆。
他還對我們說,面對著死亡,儘管有著說不盡的傷悲,儘管有著滿腹的無奈。如果一昧地沉浸其中,也是人生的大不幸。儘管知道了,生命就要走到盡頭,還在碌碌無為中荒度時日。能在臨終之際獲得頓悟,如果還有心智,沒準會增重遺憾。能給他人以借鑑,也算是讓他的生命,獲得了一點作為。在生命的最後時日,在回首往事之際,儘管在悲哀里,因為生命歷程中,能有所作為,而獲得一些慰籍,少給自己留一點遺憾。
活著——活著,只有「作」,才能成其為「活」的表現。無「作」的「活」,只是行屍走肉。他還說,他儘管在壯年之際就抱憾而終,還是為,對朝廷和黎民蒼生,作過一點有益的事,沒有完全虛度此生,而獲得了一些慰籍。作為一個普通書生,這是拜大人所賜的結果。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姜太公八十歲遇到了文王,方才獲得了鳳鳴歧山的機會。所以,他是幸運的。
同時,他還提到文若先生。是文若先生的舉薦、和大人的抬愛,改變了他的命運。當然,他也沒有忘記在座的諸公、和與他共事過的同事們。是你們的寬容和大度,替他營造了,能讓他不負所學、施展抱負的場所。容他在這個特別空間裡發揮所長,以報答大人的知遇之恩、和文若先生的舉薦大義於萬一。讓他獲得了,這人生歷程中的豐富多彩的十有一年。讓他感受到,人生在世的實實在在的意義。令他擁了一個完整,也算充實的生命。
他還認為,儘管他的生命堪稱完美。距離圓滿還遠,更遑論完美了。因為這個世界,距離他所期盼的,國泰民安的境界,儘管有進步,畢竟有限。他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更是微弱。眼前,同仁們還在為此力排艱險、共赴國難。由於命運的安排,他只好抱憾等待宿命的安排。回天乏術的他,就不得不偷懶了!」
郭公子說到這裡,從胸部貼身的內衣口袋裡,掏出了一封封了口的書信,雙手捧著,恭恭敬敬地遞到曹操的面前。接著說,「大人,這是先父在臨終之前,強撐著病體,寫給大人你的信。先父一再叮囑我,一定要親手轉交到大人你的手上」
聽得郭公子所轉訴的,郭嘉在臨終之前,向他傾訴的,這一番肺腑之言。在字字句句中,飽含著情深意厚的良苦用心。曹操的心中,從中也獲得了不少的安慰。他還是在努力地控制著,在內心中不斷地翻湧著的情感。儘管,這些善言良語,融進他的心中,象是一口口苦澀的酒。入口細細品來,有著五味雜陳的感覺。對他來說,所轉化成的,除了安慰外,還有著悲苦辛酸。
這是一個臨終之際的知己,所表現出來的拳拳赤心。為了能夠安慰郭嘉的在天之靈,繼續著郭嘉的宏願,望著縹緲在前面的遠方,他的心中,不由自主地澎湃起來。是郭嘉的這顆拳拳之心;所蘊含著的濃沈情意,重新激活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