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建築機器人中樞核心
「拜託你了陸所長,我們願意以相應的技術作為交換條件。」
掛斷電話後,陸陽想起技術就頭疼。
之前通過全視之眼,他獲得了核聚變反應爐的藍圖和相關技術知識。
避難所只能加工一部分零件,剩下的全都交給其他避難所代工。
這還是柒玖挑選出,以當前東煌,或者說藍星科技可以加工的零件。
這些零件占據反應爐的93%。
至於剩下的7%的零件和材料,以東煌的技術,沒有十幾年的時間絕對搞不出來。
相關技術知識他都有,但是有知識不代表能夠製造出來了。
技術知識是理論依據,而加工製作則是實踐。
二者之間需要一個過渡期。
他嘗試過用系統升級,缺少的7%的零件,竟然需要兩千多的點數才能彌補。
最近為了支持李立誠和姜宏在南極的行動,以及游隼超音速無人機。
他的褲兜已經窮的叮噹響。
不過還有一種辦法。
只要他自己搞懂剩下7%零件相關知識,然後使用系統升級出相應的製作設備。
根據之前的經驗來看,需要的點數能夠控制在一千以內。
同時還能夠徹底掌握反應爐的製作方法,實現完全的自主生產。
於是,他將所剩不多的點數全部投入睡眠學習艙。
【深度潛意識學習艙】
【屬性:效率Lv2、速度Lv2、能耗Lv1】
【功率:140千瓦】
【使用人數:1人】
【能夠將輸入的電子書、視頻課程轉化為腦電波,讓人在夢境中學習】
僅僅是核聚變反應爐的相關技術知識,體積就接近32.2T。
內部包含大量的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好在都是中文。
除此之外,柒玖還幫陸陽從藍星上搜集了大量的資料,以確保二者可以相互融合。
科學院的劉波院士雖然不清楚實情,但也拿出大量的內部資料作為參考。
一共856T的資料,等待陸陽的學習。
體積最大的自然是藍星上的資料,畢竟沒人知道哪些是對,哪些是錯。
因此只能給陸陽全部整上。
從開始學習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周,陸陽現在每天晚上都要進入學習。
學習艙的夢境,也從初戀的誘惑,變成異世界戀愛大冒險。
陸陽最順利的一次,同時攻略並獲得2138名異世界後宮。
其中不限於黑白精靈、各種獸耳、大小妖精……。
然而許博超教授的到來,讓他突然意識到。
自己可以將學習艙分析拆解後,給其他人用啊。
何必讓自己一個笨比苦苦奮戰。
但是核聚變反應爐的製作技術事關重大,絕對不能讓其他人知道。
必須拆解開給其他人學習。
核聚變技術足以改變世界的發展和變化。
所以在有足夠的自保能力之前,他是不會向外人展示核聚變反應爐。
而且學習艙也只能將升級後的第一代給他們使用。
包括丁海在內工程師尚不知道,自己以後白天上班,晚上還要被逼著學習。
不過被初戀誘惑學習,那能叫逼嗎?
至於千科島避難所柳所長的要求,也不難解決。
來到工具間,給二次元機器狗裝上特製的八爪機械臂。
在柒玖的協助下,陸陽藉助這段時間學習的知識,組裝出一個橢圓形的餅。
這個餅的周圍,裝有16根筆直的天線。
【建築機器人中樞核心】
【屬性:數量Lv1、內存Lv1、範圍Lv1、信號Lv1、智能Lv1】
【數量上限:140台】
【藍圖內存:128G】
【信號範圍:3千米(半徑)】
【最大信號強度:-22dbm】
【智能:39.5型智能系統】
現在依靠人力操控建築機器人,一個人最多同時操控兩台就已經接近極限。
少數天賦異稟能夠操控三台。
而建築機器人中樞核心的作用,就是通過無線信號控制建築機器人。
讓一個人能夠同時操控多台建築機器人,且最大上限140台。
在此過程中,操作者只需要盯著中樞核心即可,其餘的操作全部交給39.5型智能系統來完成。
一旦建築機器人出現39.5型智能系統無法解決的問題,操作者可以選擇手動介入。
中樞核心的設計,同時借鑑了信鴿的可拓展單元。
假若施工範圍超過一台中樞核心的信號範圍,那麼可以將兩台中樞核心使用線材連接在一起,將施工的信號範圍擴大。
在中樞核心的協調下,建築機器人可以隨意穿梭兩台中樞核心的信號區域。
不會發生因為信號中樞核心切換,機器人需要重新連接,導致出現信號斷聯的情況。
至於智能系統為什麼叫39.5型,因為39.5型只有79的一半。
系統是柒玖設計的,陸陽自然聽柒玖。
近期避難所的發展建設速度非常快,建築機器人的性能有些跟不上。
除了中樞核心,陸陽也順手將建築機器人升級。
【建築機器人HS1z型】
【屬性:能耗Lv1、載荷Lv1、續航Lv1】
【最大功率:260千瓦】
【重量:587kg】
【載荷:1020kg】
【續航時間:28h】
和最初具備多種工具的建築機器人相比,HS1z型的特點是載荷高。
它可以舉起遠超自身重量的大型貨物。
兩種不同型號的建築機器人,一個負責技術,一個負責出力。
軍方給千島湖避難所提供了三處搬遷地,
其中一處因為位於山區,交通不便被早早排除。
剩下的兩個位置,一處是內陸平原的舊防空洞,一處是沿海地區的避難所。
沿海地區是軍方新修建避難所,原本計劃作為駐地使用。
結構結實能夠抗彈,內部空間寬闊,並且設備較新。
而內陸平原的舊防空洞,舊東西沒啥可說的。
結構舊、空間小、設備老化、還不防彈。
千島湖避難所需要的原材料,大多是通過海運,在內陸不方便運輸。
而且陸地上的劫匪如雨後春筍,一個個的都冒出來,連軍車都敢搶。
道路運輸要是不僱傭護衛,那就是去送快遞。
如果不是米國莫名其妙掀起戰爭,柳先生肯定選擇沿海地區的避難所。
可是一旦東煌在海上失敗,沿海地區就會成為前線,變為人間煉獄。
改造舊防空洞不難,讓陸陽隨便派幾個人帶上一堆建築機器人過去。
將中樞核心安置好,材料準備齊全,輸入圖紙就完事了。
至於僱傭護衛的問題,陸陽準備向柳先生好好介紹一下。
自己避難所生產的哮天犬、紅蜂、信天翁等大寶貝。
掛斷電話後,陸陽想起技術就頭疼。
之前通過全視之眼,他獲得了核聚變反應爐的藍圖和相關技術知識。
避難所只能加工一部分零件,剩下的全都交給其他避難所代工。
這還是柒玖挑選出,以當前東煌,或者說藍星科技可以加工的零件。
這些零件占據反應爐的93%。
至於剩下的7%的零件和材料,以東煌的技術,沒有十幾年的時間絕對搞不出來。
相關技術知識他都有,但是有知識不代表能夠製造出來了。
技術知識是理論依據,而加工製作則是實踐。
二者之間需要一個過渡期。
他嘗試過用系統升級,缺少的7%的零件,竟然需要兩千多的點數才能彌補。
最近為了支持李立誠和姜宏在南極的行動,以及游隼超音速無人機。
他的褲兜已經窮的叮噹響。
不過還有一種辦法。
只要他自己搞懂剩下7%零件相關知識,然後使用系統升級出相應的製作設備。
根據之前的經驗來看,需要的點數能夠控制在一千以內。
同時還能夠徹底掌握反應爐的製作方法,實現完全的自主生產。
於是,他將所剩不多的點數全部投入睡眠學習艙。
【深度潛意識學習艙】
【屬性:效率Lv2、速度Lv2、能耗Lv1】
【功率:140千瓦】
【使用人數:1人】
【能夠將輸入的電子書、視頻課程轉化為腦電波,讓人在夢境中學習】
僅僅是核聚變反應爐的相關技術知識,體積就接近32.2T。
內部包含大量的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好在都是中文。
除此之外,柒玖還幫陸陽從藍星上搜集了大量的資料,以確保二者可以相互融合。
科學院的劉波院士雖然不清楚實情,但也拿出大量的內部資料作為參考。
一共856T的資料,等待陸陽的學習。
體積最大的自然是藍星上的資料,畢竟沒人知道哪些是對,哪些是錯。
因此只能給陸陽全部整上。
從開始學習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周,陸陽現在每天晚上都要進入學習。
學習艙的夢境,也從初戀的誘惑,變成異世界戀愛大冒險。
陸陽最順利的一次,同時攻略並獲得2138名異世界後宮。
其中不限於黑白精靈、各種獸耳、大小妖精……。
然而許博超教授的到來,讓他突然意識到。
自己可以將學習艙分析拆解後,給其他人用啊。
何必讓自己一個笨比苦苦奮戰。
但是核聚變反應爐的製作技術事關重大,絕對不能讓其他人知道。
必須拆解開給其他人學習。
核聚變技術足以改變世界的發展和變化。
所以在有足夠的自保能力之前,他是不會向外人展示核聚變反應爐。
而且學習艙也只能將升級後的第一代給他們使用。
包括丁海在內工程師尚不知道,自己以後白天上班,晚上還要被逼著學習。
不過被初戀誘惑學習,那能叫逼嗎?
至於千科島避難所柳所長的要求,也不難解決。
來到工具間,給二次元機器狗裝上特製的八爪機械臂。
在柒玖的協助下,陸陽藉助這段時間學習的知識,組裝出一個橢圓形的餅。
這個餅的周圍,裝有16根筆直的天線。
【建築機器人中樞核心】
【屬性:數量Lv1、內存Lv1、範圍Lv1、信號Lv1、智能Lv1】
【數量上限:140台】
【藍圖內存:128G】
【信號範圍:3千米(半徑)】
【最大信號強度:-22dbm】
【智能:39.5型智能系統】
現在依靠人力操控建築機器人,一個人最多同時操控兩台就已經接近極限。
少數天賦異稟能夠操控三台。
而建築機器人中樞核心的作用,就是通過無線信號控制建築機器人。
讓一個人能夠同時操控多台建築機器人,且最大上限140台。
在此過程中,操作者只需要盯著中樞核心即可,其餘的操作全部交給39.5型智能系統來完成。
一旦建築機器人出現39.5型智能系統無法解決的問題,操作者可以選擇手動介入。
中樞核心的設計,同時借鑑了信鴿的可拓展單元。
假若施工範圍超過一台中樞核心的信號範圍,那麼可以將兩台中樞核心使用線材連接在一起,將施工的信號範圍擴大。
在中樞核心的協調下,建築機器人可以隨意穿梭兩台中樞核心的信號區域。
不會發生因為信號中樞核心切換,機器人需要重新連接,導致出現信號斷聯的情況。
至於智能系統為什麼叫39.5型,因為39.5型只有79的一半。
系統是柒玖設計的,陸陽自然聽柒玖。
近期避難所的發展建設速度非常快,建築機器人的性能有些跟不上。
除了中樞核心,陸陽也順手將建築機器人升級。
【建築機器人HS1z型】
【屬性:能耗Lv1、載荷Lv1、續航Lv1】
【最大功率:260千瓦】
【重量:587kg】
【載荷:1020kg】
【續航時間:28h】
和最初具備多種工具的建築機器人相比,HS1z型的特點是載荷高。
它可以舉起遠超自身重量的大型貨物。
兩種不同型號的建築機器人,一個負責技術,一個負責出力。
軍方給千島湖避難所提供了三處搬遷地,
其中一處因為位於山區,交通不便被早早排除。
剩下的兩個位置,一處是內陸平原的舊防空洞,一處是沿海地區的避難所。
沿海地區是軍方新修建避難所,原本計劃作為駐地使用。
結構結實能夠抗彈,內部空間寬闊,並且設備較新。
而內陸平原的舊防空洞,舊東西沒啥可說的。
結構舊、空間小、設備老化、還不防彈。
千島湖避難所需要的原材料,大多是通過海運,在內陸不方便運輸。
而且陸地上的劫匪如雨後春筍,一個個的都冒出來,連軍車都敢搶。
道路運輸要是不僱傭護衛,那就是去送快遞。
如果不是米國莫名其妙掀起戰爭,柳先生肯定選擇沿海地區的避難所。
可是一旦東煌在海上失敗,沿海地區就會成為前線,變為人間煉獄。
改造舊防空洞不難,讓陸陽隨便派幾個人帶上一堆建築機器人過去。
將中樞核心安置好,材料準備齊全,輸入圖紙就完事了。
至於僱傭護衛的問題,陸陽準備向柳先生好好介紹一下。
自己避難所生產的哮天犬、紅蜂、信天翁等大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