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楊博士的題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銀河獎之後,譚凱在聽取、又分別與多分溝通交流後,心裡產生一種強烈的付諸於筆下的衝動。

  他要為華夏科幻發聲!鳴不平!

  兩個月的時間,他一有時間就修修改改,計劃本周完稿寄出。

  聽到楊霄和陸奇的計劃後,譚凱打算今晚回去熬熬夜,明天寄出。

  第二天,譚凱得意洋洋帶來大作《「灰姑娘」為何隱退》,請社裡眾人過目。

  聽過但沒看過的陸奇大受震撼:「譚老師,你的速度怎麼那麼快!簡直就是一個快槍手!」

  譚凱自得地表示:「這你就不懂了吧。我為這篇稿子花了兩個月的時間!」

  楊霄看完之後,頻頻表揚:「困境還得靠老譚,頭鐵,敢說!」

  陸奇接過來一看。

  原來譚凱在文章中批判來自蘇聯的「伊林模式」——科普作家伊林於20世紀30年代提出「用文藝普及科學知識」的理論。

  文中表示,此模式適用於科學小品、散文、考察等作品,但要用科幻小說這種「文藝」來普及科學知識,乃「強人所難」!

  特別是他在文中還借用了楊博士的話:「沒有哪一個科學家是通過看科幻小說來學習科學知識的,但科幻小說的確能開拓廣闊的思維空間!」

  就差明著說:「灰姑娘」沒有必要挑起「普及科學知識」的重擔!

  最讓陸奇佩服的一點,文中說《星球大戰》、《E.T.外星人》和《島國沉沒》等影響力巨大的科幻電影,本身沒有多少科學意義,但得到市場和觀眾的喜歡。

  只因為它們所展示的幻想非常大膽!

  陸奇豎起大拇指夸道:「不愧是《科幻文藝》的譚凱兄!」

  譚凱廣交天下朋友,朋友來信皆稱他:「譚凱兄!」

  向紀純、莫書清、徐開洪等表示:科幻雄文!

  譚凱將文章裝進信封中,交給徐開洪。

  陸奇眼尖,看到信封寫著《光明日報》,一臉驚訝:

  「譚老師,不是寄給《人民日報》?」

  譚凱笑了笑:「前不久《光明日報》剛刊登了鮑倡老師的文章,熟門熟路。文章上報的把握更大一點!」

  原來如此!

  陸奇以為是自己穿越帶來的蝴蝶效應,也就沒有理會。

  隔天,李里老爺子身體康復回來上班,依舊打理得一絲不苟。

  見到陸奇,開心的像個老孩子,拉著手說:

  「楊霄、譚凱他們早就盼著你來上班。住的怎麼樣?吃的怎麼樣?」

  一連串噓寒問暖讓陸奇心中感動:「挺好的,比家裡住的還好。」

  然後看到山珍大禮包的老爺子,滿臉慈祥地張羅分給大家:

  「謝謝小陸,不過我一個小老頭,吃不了那麼多,你們帶點回去。」

  一個小老頭?

  陸奇跟譚凱打聽老爺子的消息,聽到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原來老爺子年輕時候有一個優秀的女朋友,本來到談婚論嫁的階段,因為他被劃為右派,怕耽誤女友前程,主動切斷關係。

  後來女友出國定居,一直未嫁。李里平反後,朋友們都撮合他們談「黃昏戀」。

  老爺子猶豫再三表示:「我人老珠黃,眼珠子都黃了,頭髮也全白了,一照鏡子,啥子信心都沒得了。」

  「我還記得她年輕時候的樣子,相信她也記得我年輕時候的樣子,彼此都有美好的印象。這個美好印象,一見面就會被破壞……藏在心裡就好!」

  向紀純又補充:「李爺爺是個老好人!工作兢兢業業,主要負責社裡的編務工作,送稿下印刷廠。工作了十餘年,無論印刷廠如何調整,工作對接沒有費過周折。」

  莫書清也笑著補充一點:「你知道我們為何叫他李爺爺麼?因為老向的女兒喜歡喊他李爺爺。」

  「還有,李爺爺上下班固定一條公交線路,所以售票員都熟悉他。只要有人讓座,老爺子必然鞠躬道謝。於是售票員們一見他上車,都主動幫忙喊一聲「哪一位乘客給這位老爺子讓個座」。如此一來,老爺子總有座位。」

  陸奇肅然起敬,笑著勸他:「老爺子你就不用分了,等回頭我再從家裡帶些過來。這些東西也吃不了多久。」


  李里聽了,臉上的笑容更加慈祥,但依舊堅持給大家分一分。

  眾人沒轍,只好收下。

  -----------

  周五,楊霄站在編輯室興高采烈的宣布:

  「同志們,戰友們,楊博士給《科學文藝》題詞。」

  「新聞里說,楊博士很喜歡國內科幻雜誌《科學文藝》,並題詞「幻想和夢想不同」。」

  「楊博士解釋:幻想和夢想不同。夢是無序無意識的,相當複雜;幻想,是有序有意識的思維活動。幻想有了一定科學根據,便成為科幻!」

  「沒有幻想,就沒有人類的進步!科幻,常常是創造發明的先導。」

  「作為一個物理學家,最重要的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

  當楊霄激情的朗讀結束時,編輯室里響起熱烈的掌聲。

  譚凱、向紀純等人皆表示:「主編,厲害!」

  就在陸奇高興、好奇為何見報那麼快時,譚凱追著問:「主編,快說說是怎麼回事?」

  楊霄才詳細說起事情的經過。

  原來她委託川大陪同的校領導幫忙遞雜誌。

  與大家預計的一樣,省內多家雜誌社都委託別人幫忙遞雜誌,希望能得到楊博士的青睞。

  據說,楊博士曾對國內書攤上擺著的「暢銷書」感慨: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太多,科技方面的報導很少,科幻小說寥寥無幾,有點不堪設想。建設現代化強國,不能不重視科學技術的報導,不能不重視科幻小說。這是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環節。

  所以這次楊博士從一堆雜誌中翻出一本科幻雜誌,看了之後非常高興:「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沒想到川省還有這麼好的一本雜誌。」

  楊霄又說:「報社記者在新聞中也幫了一個大忙。」

  陸奇估計所謂的大忙肯定是指文章中穿插了《科學文藝》的軟GG,不,硬GG。

  因為,這是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對雜誌的認可!

  對於深陷低谷的雜誌社眾人,以及包括國內所有的科幻相關人員,都是一個極大的鼓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