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暴躁的季臨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
季臨看了下時間,已經下午3點半了。
他和這個憨憨黃毛的交談,其實並沒有用多長時間。
主要是在路程上,花了很多時間。
從南門區、河東區到濱江新區,大概得花將近兩個小時哩。
他沒打算立即回學校,而是去超市買了一些菜,準備先回家一趟。
剛剛來濱江新區的路上,他和他老媽在微信上交流了。
今天她不坐急診班,所以等季臨回到家的時候,他老媽也就差不多要回來了。
就這樣,季臨提著大包小包的肉蛋蔬菜,回到了燕趙區的家。
他家這一大幫子,在這個區生活,也是有情懷因素加成的。
季臨他爺爺,是1932年生人,在家裡排行老大。
當時由於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了,他爹便把他從燕趙農村,趕了出去。
最後老爺子靠著偷學的木匠活兒,在津城站穩了腳跟。
後來鑑於思念家鄉,他便在津城的燕趙區落了戶。
他爺爺有四個孩子。
如今,除了遠嫁到浙省的三閨女外,其他仨兒子,都住在在燕趙區。
老爺子現在每每回想過去,都唏噓不已。
他這大半輩子,因為是外地人的緣故,在津城過得倍感艱難。
不僅體現在工作上。
他幹的都是人家不想乾的髒活兒累活兒,既難又費勁,還賺不到錢。
還是體現在生活住宿上。
當初他一家六口人,為生活所迫,無奈蝸居在一個十幾平小房間內,何其艱難?
就連上廁所,都是去的公廁,有一次,他三閨女(季臨他姑)夜裡上完廁所後,回來哭著說,
「爹,女廁里有個臭流氓,溜進去偷看我。」
老爺子只能用沉默以對。
「……」
當初季臨也被帶到過那個小房間,在他眼中,真的可以說是破爛不堪。
比燕趙老家裡,二爺爺住的土胚房還要破。
——唉,都破!都破啊!
但也這麼熬過來了。
不僅如此。
而正因為他爺爺拼死拼活的努力,才讓自己留在了津城,
也才得到了在華夏被當做統z工具的津城戶籍。
也才讓他大伯這個60後,在燕趙老家裡二叔的弟弟妹妹們,還在地里拔草的時候,
能夠在七十年代末的學校裡面,上高中,在八十年代裡上南門大學。
季臨曾經問過老爺子,「你被從燕趙老家趕出來的時候,恨不恨長輩?」
他捂著紅腫的眼睛,依舊鄉音不改說道:
「怎能不恨?都是兒子,為什麼會這樣對俺?
當俺被當地人吐痰罵鄉下狗的時候,當俺連著餓了兩三天的時候,當俺被包工頭死命踹的時候,俺恨極了……但又有什麼辦法?」
季臨又問:
「你看著現在咱們這一大家子,比二爺爺那一大家子,過得好的不止一截時候,你慶幸嗎?」
他沉默了片刻,說道:
「確實慶幸,但更多的是哭笑不得……俺不詛咒俺弟弟,他那時候還小……俺現在希望他好,但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又顛倒得這麼大?」
是的。
為什麼反倒差距這麼大?
老爺子不懂經濟,他的思想還停留在小農經濟的層面上。
但季臨懂。
要知道,每個國家的崛起,都是需要剝削一代,乃至數代人而起來的。
西方國家剝削的大多是殖民地國家,而華夏因為崛起的晚,無地可殖民。
只能對下,靠著工農剪刀差,只能對內,靠著血汗工廠,完成積累。
當然了,只有這些,差距依舊沒有這麼大。
是WTO,給華夏的商品插上了翅膀,讓其在商品過剩之餘,也使得同等拼命城市工人,要比工農剪刀差下的農民,賺錢的多。
是通貨膨脹,外匯結餘與大放水,也讓官方欽點的接水工具——房子插上了翅膀,
這使得可商品化、可棚戶化改造的城市房屋,要比農村的宅基地要性感的多。
哦對了,每當你看到老外拍視頻稱讚,華夏基礎建設有多發達,公共運輸有多完備的時候,
你先不要驕傲。
因為你要清楚,是各地城投公司,是各地高速鐵道公司,拿著你存入銀行的錢,把這一切建造起來的。
——這些以後是要還的,只還利息也成。
所以這才使得城市,在看上去和實質上,都要比農村發達的多。
「……」
季臨這樣一邊想著,一邊切菜炒菜。
忽然間,廚房的門打開了,一個看上去四五十歲,留著長辮,帶著眼鏡,但還是能夠看出幾分年輕時的美人骨相的婦女,探出頭來。
她驚喜道,「呀,兒子,你啥時候回來的?咋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你都開始做飯了?」
「這不想你了嗎?回家來看看。」
季臨一邊將西紅柿炒蛋盛入盤中,一邊說道,「今天一時技癢,炒兩道菜讓你嘗嘗。」
對季媽來說,今天還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
她太清楚了,她兒子會炒菜,也會做飯,但不到非不得已,是不會做的。
君子遠庖廚,這五個字,更是經常被他掛在嘴中。
若你非逼著他做飯吧,他會拿出綺夢做反例,說,
「你說綺夢她一個女孩子,她奶奶都不讓她做飯,我有爺有奶,還有爹有媽,憑什麼讓我做?我都爹媽死了嗎?」
他這話一出去,直接就把所有人都噎住了。
眾人只能罵道,
這小王八蛋羔子,咋啥話都從嘴裡往外蹦!
隨後便不再逼迫。
不過你還真別說,季臨和賈長江在這一點還是有共同之處的,不過那小子成為「曹操第二」的理想,能認乾爹認乾媽。(然後再負掉)
季臨則不行。
畢竟才把天天嘲諷他,踩他頭,甚至留給家裡一大筆負債的老爹送走了,他有病啊,還找罪受?
「媽,吃菜吃菜。」季臨夾了白菜炒肉,放在了季媽碗中。
季媽盯著他這個舉動,緩了好久才說道,「兒子,你創業破產了?有困難就給媽媽說。」
「哪有,就不能盼著點我好了?」季臨被逗笑了,
「你放心,咱家欠的錢,現在就能還一半了,但現在把錢抽出來,我的項目就現金流斷裂兩千,等到明年年中,保准能還完。」
「不著急,兒子,不著急,」
季媽搖了搖頭,
「創業不比打工,風險係數太高,我是怕你一著急,把項目攪黃了……
你爸就是太想在股市里賺一把大錢,開了配資才鬧了個……
你就根據你的計劃一步步來,一步一個腳印……這欠的錢,就算讓媽我想辦法就行。」
季媽說的還真不錯。
都說知子莫若母,季臨就是在13年,14年的時候,就是太著急賺錢了。
這導致他團隊沒帶好、市場沒找對、再加上分錢不均,最後項目潰爛,他才一頭扎進股市的。
要知道,雖說季臨對他爸,多是詆毀。
但在性格上,他還是遺傳他爸的居多……甚至在部分事情上,他要更加暴躁。
後來等到2015年股災來臨的時候,當時同樣玩配資的他,雖然也走了他老爸的老路,幾年積蓄一朝化為烏有。
但在對這災難性事件的回應上,兩人卻不相同。
當時他爸是雙手冰涼,全身顫抖,每一天都被噩夢驚醒;
而季臨呢,則更多是暴怒。
對,就是暴怒!也可以說是無能狂怒……
那天股災後,他暴躁,他嚎叫,他摔碎了家裡面的大多數物品,等到樓下樓上來提醒時,他都恨不得把他們也打一頓。
直到季媽回來後,她抱著季臨痛哭道:
「兒子,錢沒了還可以再賺,還可以再賺,還有媽,還有媽呢……媽的錢都給你,都給你……」
季臨看了下時間,已經下午3點半了。
他和這個憨憨黃毛的交談,其實並沒有用多長時間。
主要是在路程上,花了很多時間。
從南門區、河東區到濱江新區,大概得花將近兩個小時哩。
他沒打算立即回學校,而是去超市買了一些菜,準備先回家一趟。
剛剛來濱江新區的路上,他和他老媽在微信上交流了。
今天她不坐急診班,所以等季臨回到家的時候,他老媽也就差不多要回來了。
就這樣,季臨提著大包小包的肉蛋蔬菜,回到了燕趙區的家。
他家這一大幫子,在這個區生活,也是有情懷因素加成的。
季臨他爺爺,是1932年生人,在家裡排行老大。
當時由於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了,他爹便把他從燕趙農村,趕了出去。
最後老爺子靠著偷學的木匠活兒,在津城站穩了腳跟。
後來鑑於思念家鄉,他便在津城的燕趙區落了戶。
他爺爺有四個孩子。
如今,除了遠嫁到浙省的三閨女外,其他仨兒子,都住在在燕趙區。
老爺子現在每每回想過去,都唏噓不已。
他這大半輩子,因為是外地人的緣故,在津城過得倍感艱難。
不僅體現在工作上。
他幹的都是人家不想乾的髒活兒累活兒,既難又費勁,還賺不到錢。
還是體現在生活住宿上。
當初他一家六口人,為生活所迫,無奈蝸居在一個十幾平小房間內,何其艱難?
就連上廁所,都是去的公廁,有一次,他三閨女(季臨他姑)夜裡上完廁所後,回來哭著說,
「爹,女廁里有個臭流氓,溜進去偷看我。」
老爺子只能用沉默以對。
「……」
當初季臨也被帶到過那個小房間,在他眼中,真的可以說是破爛不堪。
比燕趙老家裡,二爺爺住的土胚房還要破。
——唉,都破!都破啊!
但也這麼熬過來了。
不僅如此。
而正因為他爺爺拼死拼活的努力,才讓自己留在了津城,
也才得到了在華夏被當做統z工具的津城戶籍。
也才讓他大伯這個60後,在燕趙老家裡二叔的弟弟妹妹們,還在地里拔草的時候,
能夠在七十年代末的學校裡面,上高中,在八十年代裡上南門大學。
季臨曾經問過老爺子,「你被從燕趙老家趕出來的時候,恨不恨長輩?」
他捂著紅腫的眼睛,依舊鄉音不改說道:
「怎能不恨?都是兒子,為什麼會這樣對俺?
當俺被當地人吐痰罵鄉下狗的時候,當俺連著餓了兩三天的時候,當俺被包工頭死命踹的時候,俺恨極了……但又有什麼辦法?」
季臨又問:
「你看著現在咱們這一大家子,比二爺爺那一大家子,過得好的不止一截時候,你慶幸嗎?」
他沉默了片刻,說道:
「確實慶幸,但更多的是哭笑不得……俺不詛咒俺弟弟,他那時候還小……俺現在希望他好,但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又顛倒得這麼大?」
是的。
為什麼反倒差距這麼大?
老爺子不懂經濟,他的思想還停留在小農經濟的層面上。
但季臨懂。
要知道,每個國家的崛起,都是需要剝削一代,乃至數代人而起來的。
西方國家剝削的大多是殖民地國家,而華夏因為崛起的晚,無地可殖民。
只能對下,靠著工農剪刀差,只能對內,靠著血汗工廠,完成積累。
當然了,只有這些,差距依舊沒有這麼大。
是WTO,給華夏的商品插上了翅膀,讓其在商品過剩之餘,也使得同等拼命城市工人,要比工農剪刀差下的農民,賺錢的多。
是通貨膨脹,外匯結餘與大放水,也讓官方欽點的接水工具——房子插上了翅膀,
這使得可商品化、可棚戶化改造的城市房屋,要比農村的宅基地要性感的多。
哦對了,每當你看到老外拍視頻稱讚,華夏基礎建設有多發達,公共運輸有多完備的時候,
你先不要驕傲。
因為你要清楚,是各地城投公司,是各地高速鐵道公司,拿著你存入銀行的錢,把這一切建造起來的。
——這些以後是要還的,只還利息也成。
所以這才使得城市,在看上去和實質上,都要比農村發達的多。
「……」
季臨這樣一邊想著,一邊切菜炒菜。
忽然間,廚房的門打開了,一個看上去四五十歲,留著長辮,帶著眼鏡,但還是能夠看出幾分年輕時的美人骨相的婦女,探出頭來。
她驚喜道,「呀,兒子,你啥時候回來的?咋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你都開始做飯了?」
「這不想你了嗎?回家來看看。」
季臨一邊將西紅柿炒蛋盛入盤中,一邊說道,「今天一時技癢,炒兩道菜讓你嘗嘗。」
對季媽來說,今天還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
她太清楚了,她兒子會炒菜,也會做飯,但不到非不得已,是不會做的。
君子遠庖廚,這五個字,更是經常被他掛在嘴中。
若你非逼著他做飯吧,他會拿出綺夢做反例,說,
「你說綺夢她一個女孩子,她奶奶都不讓她做飯,我有爺有奶,還有爹有媽,憑什麼讓我做?我都爹媽死了嗎?」
他這話一出去,直接就把所有人都噎住了。
眾人只能罵道,
這小王八蛋羔子,咋啥話都從嘴裡往外蹦!
隨後便不再逼迫。
不過你還真別說,季臨和賈長江在這一點還是有共同之處的,不過那小子成為「曹操第二」的理想,能認乾爹認乾媽。(然後再負掉)
季臨則不行。
畢竟才把天天嘲諷他,踩他頭,甚至留給家裡一大筆負債的老爹送走了,他有病啊,還找罪受?
「媽,吃菜吃菜。」季臨夾了白菜炒肉,放在了季媽碗中。
季媽盯著他這個舉動,緩了好久才說道,「兒子,你創業破產了?有困難就給媽媽說。」
「哪有,就不能盼著點我好了?」季臨被逗笑了,
「你放心,咱家欠的錢,現在就能還一半了,但現在把錢抽出來,我的項目就現金流斷裂兩千,等到明年年中,保准能還完。」
「不著急,兒子,不著急,」
季媽搖了搖頭,
「創業不比打工,風險係數太高,我是怕你一著急,把項目攪黃了……
你爸就是太想在股市里賺一把大錢,開了配資才鬧了個……
你就根據你的計劃一步步來,一步一個腳印……這欠的錢,就算讓媽我想辦法就行。」
季媽說的還真不錯。
都說知子莫若母,季臨就是在13年,14年的時候,就是太著急賺錢了。
這導致他團隊沒帶好、市場沒找對、再加上分錢不均,最後項目潰爛,他才一頭扎進股市的。
要知道,雖說季臨對他爸,多是詆毀。
但在性格上,他還是遺傳他爸的居多……甚至在部分事情上,他要更加暴躁。
後來等到2015年股災來臨的時候,當時同樣玩配資的他,雖然也走了他老爸的老路,幾年積蓄一朝化為烏有。
但在對這災難性事件的回應上,兩人卻不相同。
當時他爸是雙手冰涼,全身顫抖,每一天都被噩夢驚醒;
而季臨呢,則更多是暴怒。
對,就是暴怒!也可以說是無能狂怒……
那天股災後,他暴躁,他嚎叫,他摔碎了家裡面的大多數物品,等到樓下樓上來提醒時,他都恨不得把他們也打一頓。
直到季媽回來後,她抱著季臨痛哭道:
「兒子,錢沒了還可以再賺,還可以再賺,還有媽,還有媽呢……媽的錢都給你,都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