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拜謝陛下聖恩!
第154章 拜謝陛下聖恩!
童貫居中,定親之事在忙。
蘇武已然沒有父母長輩在世,自是一切皆由程萬里與童貫來操持。
也如程萬里昔日心中所想,蘇武這般女婿,便是再好不過,無牽無掛,孑然一身,事情一定,反而是蘇武自就成了程家之人。
定親其實也複雜,又要過書,又要送聘……
倒是蘇武自己沒有忙碌這些,自是程萬里一人操持了兩邊。
蘇武忙著從濟州弄來賊寇,從各處去籌糧草,糧草得多籌,東京糧貴,多帶一點,便是多省一點,不論錢從哪裡來,省下來的都是錢。
也還催促濟州那邊第一時間把一些人審了判了,比如吳用、朱仝、阮氏兄弟等人。
吳用等人,臉上刺完字,自是直接讓人送到東平府來,半送半押。
然後蘇武便見了這五人,吳用自然留在東平府,留在蘇武身邊,多多少少有押為人質的意思。
再把朱仝與阮氏兄弟入了廂軍之籍,派回濟州去接手船隻,如此,水軍立馬就有了雛形,水軍以朱仝為主,如此定妥。
臨走之前,蘇武還特地私下招朱仝來再見一番。
蘇武坐衙,朱仝來了,蘇武看著朱仝臉上的刺字,其實不新,他與吳用等人不一樣,他以往就已然是囚徒的身份,臉上的刺字早就有了。
只看朱仝拱手大拜:「拜謝將軍大恩大德,將軍之恩,猶如再造,卑下感念不盡,自當效死,不敢懈怠。」
蘇武招他來,自就是為了聽這番話,有時候,話語很重要。
蘇武點著頭,說道:「我知你從來不願從賊,那李逵已然慘死,你心中自也平順,此番你說是再造,自也不假,如今雖然黥了面,但兜兜轉轉,又得官身,當珍惜珍視,來之不易!」
朱仝又是一禮大拜,蘇武並不去扶,只是端坐安然接受。
只聽朱仝再語:「卑下深知將軍之大恩,萬萬不敢再行作奸犯科之事,定當恪盡職守,以報將軍此番之恩情!」
「好了,話語到此了,你心中知曉就是,以往你我也打過交道,此番信你一次,此去濟州籌建掌管水軍,莫使辜負!」
蘇武已然不多言,只管如此一番話語,不算什麼敲打,只是兩人互相有個真正的交流,朱仝這人,對於情義之事,從來看重,其實蘇武心中,很是信任。
朱仝只管再拜:「萬萬不敢辜負將軍再造之恩,這水軍之事,在下便是死,也當為將軍為朝廷,辦得妥妥噹噹!」
「去吧……」蘇武擺著手,就看朱仝躬身慢慢後退出門,這份姿態,自不用說。
水軍此時很重要,人員馬匹糧草物資,從北到南,沒有什麼比水路更方便快捷省事省錢省力,江南水網縱橫,打仗之時,更要倚仗。
到時候,只管命令一到,水軍必然要南下。
真在江南有了巨大的收穫,也當是船隻來運往東平府,亦或者說來日,與金之大戰,但有水軍船隊在,江南永遠都可以是蘇武的大後方。
那時候便是家國大義,朱仝自更不會有什麼二心了。
處理完水軍之事,只待第二天大早,大軍已然就開拔,入京
童貫此番,不再騎馬,而是坐車,六十多歲的老頭,著實經不住馬背上的顛簸,程萬里與童貫同行坐車。
車架往西南,蘇武在最頭前。
五千人,其中騎兵兩千,步卒三千,但皆騎馬,還有車架無數,其中還有串綁的賊人一千有餘,許多人都是各地官府海捕公文里有名有姓之人。
隊列在官道上綿延而去,一眼哪裡看得到盡頭?
蘇武打馬在前,那吳用就在身側,轉頭去,還能看到吳用臉上那新鮮未脫血痂的刺字。
蘇武心中有念,這刺字在吳用臉上,倒是……挺合適,他就該有這個東西在臉上。
吳用自己,好似也並不遮掩,想來是與賊寇在一起久了,許多人臉上都有,便是宋押司臉上都有,他興許也有那麼一點習慣了。
倒是吳用現在,也混成了吳押司,在都虞侯朱武手下聽用。
「吳押司,你去過東京嗎?」蘇武忽然如此一問。
吳用搖搖頭,擠出一點笑來:「回將軍,說來慚愧,卑下還真不曾去過東京之地。」
「此番去東京,吳押司倒也是初次見世面,當高興一些才是……」蘇武閒聊。
吳用自是更多擠出幾分笑容來答:「幸事幸事,自是多謝將軍之恩,還容得卑下一個罪人此生還能去一次東京。」
蘇武忽然語氣一變:「吳押司,你說某這一走,留得那阮氏兄弟在水軍里,不會出什麼事吧?」
吳用聞言,立馬面色一白,連忙說道:「萬萬不會,將軍此番如此大恩,阮家兄弟三人,向來皆是忠義之輩,自是銘感五內,一心效死。」
「當真?」蘇武非要問。
「卑下之語,句句當真,發自肺腑。」吳用連連點頭。
「哦……那萬一要是出得什麼事來呢?畢竟朱仝是個實誠人,沒有那麼多心思,也怕朱仝在水軍里教人欺負矇騙了。」
蘇武顯然是故意之語。
吳用還能說什麼?立馬就道:「將軍放心,卑下用性命擔保,若是阮氏兄弟生出事端來,備下自是人頭落地。」
蘇武聽得這一言,卻又笑著擺手:「誒,這是哪裡話,那阮家兄弟是阮家兄弟,吳押司是吳押司,他們若是生出事端來,自是與吳押司無礙,豈能讓吳押司以項上人頭來擔保,大可不必……」
此番話語一聽,吳用自是更加尷尬,他豈能不明白蘇武之意?
又要他吳用擔保不出事端,又要他吳用自己莫要惹事,莫要把手伸出去。
就是要他吳用老老實實的。
吳用只管來答:「一切皆聽將軍吩咐,既是軍中效力,卑下自當一心為公,做好分內之事,為將軍出謀劃策,以報將軍之恩!」
「好,聽聞吳押司有智多星之名,某自也期待來日吳押司智計百出,為國效力。」蘇武把頭回過去了,只看前方道路。
吳用終於鬆了一口氣去,還答:「萬萬不敢懈怠藏私。」
頭前蘇武,只點點頭。
吳用抹了抹額頭,左邊去看看,是那許貫忠,他一臉笑容點頭致意。
右邊去看看,是那朱武,朱武也是臉上有笑,微微點頭,看起來客氣非常。
吳用自也擠出笑臉左右拱手,頭前馬背,一個碩大身形,左右兩邊,兩個智計之輩,便是這一瞬間,吳用只感覺壓力山大,心中發緊。
大軍在行,蘇武只看這道路往南,越往南,便是綠色越多,仿佛南邊的林草樹木都比北邊的更顯幾分鬱鬱蔥蔥。
官道兩邊,皆是良田,一眼望去,千頃萬頃,良田裡勞作的農夫,星星點點,此時此刻,正都拄著鋤頭,遠遠來望官道上的這彪雄壯軍馬。
什麼是江山?什麼社稷?
其實就都在這道路兩旁了。
便是那一日來,鐵蹄從這麼好的良田之上踐踏而去,便是國破家亡。
東京不遠,五百里路。
蘇武走過一次,又走一次,不遠。
那高聳雄偉的城牆,能有多廣?圍去一圈,是六七十里的長度,從北到南貫穿整個城池,要走近二十里路,便是城牆之外,也還有無數聚居之地。
還有內城宮城,更不必說。
一百多萬人口,沒有高樓,全部以一兩層樓的房屋平鋪在此,還有那南來的北往的不知幾何。
天子趙佶所能見,便是這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巨大繁華,所以,他以為他的江山,就是這般,就是這眼前巨大的繁華……
所以,那如小山一般的太湖石運一運算得什麼?那天下各處尋來的珍奇異獸、奇花異石,又算得什麼?
不過是天子小小的雅趣,這點雅趣,與眼前天下巨大的繁華來說,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眼前,又有一場巨大的喜事,便是事情還沒來,宮城大慶門處,已然隆重非常,要洗淨整條大街與廣場上的塵埃,四處都要布置布置,盡顯天朝上國之風範。
人們忙忙碌碌,猶如螞蟻一般。
大軍入城來,帶著那不知天恩、不知好歹的賊人,如此天下,不去勤儉勞作,卻做賊寇劫掠,豈能不受天子之威?
街道儼然,萬人空巷,天子在城樓之高,左右百官列齊,鴻臚寺更是把各國使節皆請來。
遼國自不必說,大理國也有,乃至高麗使節,倭國使節……都有常駐之人在京。
童樞密早早上了城樓,與天子站在一處,便是一聲令下。
大軍獻俘,慢慢往大慶門下走來。
旌旗大纛,鮮艷非常,馬匹軍漢,更是雄壯威武,甲冑再披,熠熠生輝,皆是洗了又洗,擦了又擦。
天子冕旒在頭,猛龍在身,身形姿態,那是動都不動,便是天子之威嚴。
卻是天子臉上有笑,問著身旁童貫:「童樞密,這彪人馬,當真雄壯!」
童樞密在旁躬身:「皆是官家之恩德也,本是大敗在前,軍心低糜,只待臣一到,把聖恩一言,眾多軍將無不軍心大振,個個都說,要報天子恩典,上陣也呼報答天子之語,那是如狼似虎,奮勇非常,猶以那軍將蘇武為最,更是身先士卒,當時啊,臣在當場,看得幾欲落淚!」
天子微微點頭,冕旒稍稍擺動,慢慢抬起手來致意一二,也有話語:「童樞密費心勞力,軍將皆是忠勇,朕心甚慰。」
「官家若是心中寬慰,便是我等做臣子的幸事。」童貫臉上微微有笑。
「你啊,已然老邁,卻還如此為國奔走,不易。」天子當真心中感動,不是那場面話語。
「臣蒙聖恩,不知幾多,便是殘軀來報,也不及萬一。」
天子點了點頭,問:「那個頭前打馬之威武軍將,就是蘇武?」
童貫一直在側面關注著天子,並未看城下,此時看去一眼,才答:「回稟官家,正是蘇武。」
「好一員軍將!」天子點頭。
「猛將拔於卒伍,古言向來不假。」童貫這麼來接。
「如何賞賜?」天子問。
「皆聽聖意。」童貫躬身。
「見一見他再說。」天子點著頭。
「官家召見,當真是那蘇武無上的福分。」
一旁遠處,還有程萬里,時不時看一眼中間那天子與童貫,看得是心中羨慕不已,卻也在想,自己何時能與天子站得這麼近?
只看鐵甲大軍慢慢行來,頭前串綁賊寇千餘,一個個壓跪當場,給天子磕頭認錯認罪。
那蘇武更是下馬躬身大拜,拜天子隆恩浩蕩,拜天子聖體安康,拜社稷萬年長久。
其實蘇武與天子,隔得遠,蘇武之語,天子也聽不到,天子只管端正姿態,抬手一語:「平身就是。」
蘇武也聽不到天子說什麼,只管把台詞一次說盡,站定當場,再把那俘虜壓跪上前,獻給天子。
然後就聽得城樓上有人拉開一個捲軸在念,也聽不真切什麼,只是那話語之長,讓蘇武站得許久。
想來,不外乎也是先說祖輩之榮光,說天地乾坤之鑑,說江山社稷之綿長,說天子之威嚴恩德,說軍將之奮勇效死,再展天朝上國之威勢,又斥賊寇之罪大惡極。
許久許久,終於說完了,鼓也響,號也鳴。
天子退去,軍令也來,著大軍入軍營暫居,著賊寇入開封府關押,只待行刑。
蘇武個人,等在左掖門外,等那天子相召。
又等許久,來了幾個宦官,帶著蘇武往那皇城裡進。
宮牆也高,夾著宮道,猶如峽谷一般,左右去看,天似一線。
過左掖門,過日華門,過宣佑門,從拱辰門外往西走,是那龍亭,有水有溪有湖,有怪石,有奇木,有那錦鯉在游,有奇花異草左右。
奇木之下,有一片草坪,草坪之上,有幾個人,都是落座,雕花小椅,漆木小台,台上有琴。
一人在撫琴,當面幾人都在聽。
一時間,蘇武竟是分不出哪個是天子……
請...您....收藏6...9...書....吧....!
自也是無人穿戴那冕旒與龍袍,蘇武往前去,頭前帶路之人也不出聲,蘇武自也不出聲,只管近前,蘇武還穿得一身甲冑,兵刃被左掖門處的護衛留下了,就這麼站在一旁。
一時間,蘇武只覺得,此情此景,當真雅致,只是不像那君臣議事之景,反倒像是幾個好友聚那雅會。
那琴音也著實清新淡雅,仿佛能安人神魂,蘇武在猜,到底哪個是天子?剛才在那大慶門下,其實沒看到天子長什麼樣子。
童貫與程萬里,蘇武認識,頭前撫琴的……應該也不是,哪裡有天子別人撫琴的?
那再看還有兩人,一個人年歲不小,卻無鬍鬚,當是宦官,當也不是……
再看一人,長相……
猜著猜著,忽然琴音一止,那童樞密開口說話了:「官家此曲,當真天上才有,一曲聽罷,便洗淨了臣這一身從沙場歸來的殺伐血氣,只教人神魂皆淨,好似靈魂飛升。」
這一言聽來,蘇武便是一愣,原來撫琴的才是天子趙佶!
蘇武稍稍看去,這人一身道袍寬大,氣質也顯出塵,絲毫無有天子威嚴。
轉念一想,這不就是趙佶嗎?不是他還能是誰?剛才怎能猜錯呢?
卻看天子輕輕點頭:「雅樂與知音。」
「拜謝官家賞下此曲。」童貫起身一禮。
天子轉頭來看,自是看一身甲冑雄壯非常的蘇武。
蘇武自是拱手拜見,話語未說,就聽天子先言:「蘇武蘇子卿,好軍將啊,此番你剿賊奮勇,已晉全功,也聽聞你自小也讀書,能行一手不差的詩詞,此情此景,豈不填上一曲?」
蘇武明白,童貫與程萬里是想盡辦法抬舉自己,也是投天子所好。
蘇武看了一眼童貫與程萬里去,兩人皆是點頭。
蘇武立馬搜腸刮肚,但也先說謙虛:「回稟陛下,末將武夫之輩,只怕貽笑大方。」
天子和善在笑:「無妨……」
「那末將獻醜……」蘇武答著,便是開口:「今日慶功獻俘,願為童樞相與程相公填一曲。」
童貫聞言有些意外,立馬有笑:「官家,子卿自是感念臣下之恩情,他以武夫自居,倒是謙恭,便聽一聽武夫填詞……」
「好,只管說來。」天子當真起了興趣。
蘇武哪裡會怯場?直接開口:「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蘇武知道,童貫其人,配不上此曲,程萬里也是不夠。
但蘇武所想,既然投天子所好,又得兩人這般盡力抬舉,那就有來有往。
蘇武更知,而今里,若真得天子看重青睞,那一切事情,都會事半功倍,已是時不我待之局,唯有使勁渾身解數,方有那力挽狂瀾的一點點機會。
若是真能力挽狂瀾,那是辛棄疾之所念已然達成,來日辛棄疾,也就不必再作此鬱郁之詞了。
那時的辛棄疾,當是一個意氣風發的辛棄疾。
就聽得蘇武簡短几句《破陣子》一出,童貫霎時間,好似老淚就在盈眶,那程萬里更是抬頭來看蘇武,看得是目瞪口呆。
一旁還有那個被蘇武差點猜成天子的人,竟是俯身轉頭來看。
天子驚訝之下,卻是兩手一擊,開口說話:「好好好,此曲,訴說生平之奮戰,也有老驥伏櫪千里之志,說那忠心為國之情懷,更說年邁老去之無奈,此曲,大開大合,有蘇門學士之風,好啊!」
童貫隨後來說:「官家,子卿知我也!」
天子便又來接:「子卿與你一般,乃沙場出來之人,豈能不知你?年紀輕輕,卻是感懷深重,大才,著實大才!」
蘇武顯然把這一局穩穩接下了,且接得極好,只管躬身叉手一禮:「陛下謬讚。」
天子已然起身,抬手一招:「備茶食來!著樂班來唱《破陣子》。」
自有宦官宮女忙碌。
天子竟是走向蘇武,拍了拍高大壯碩的蘇武肩膀,又是一夸:「好軍將,文武兼備,皆造詣不凡,來日必是不可限量。」
蘇武只管客套:「陛下謬讚,末將小臣,愧不敢當。」
天子笑著擺手:「不必拘禮,不必客套,且坐去吃茶。」
這天子啊,人真不錯,但凡不當天子,那真是一個好人。
蘇武點頭去坐,童貫卻又起身來,也走向蘇武,先說一言:「你這一曲,真入我心也,直教人幾欲潸然淚下,子卿啊,來日你定是不可限量。」
「更是此番樞相不易,歷歷在目,方有感懷。」蘇武深切知道今日自己是幹什麼來的,為的就是權柄在手,更為名望要起。
「來來來……」童貫直接拉起蘇武的手往一邊行去,也是給蘇武介紹:「這位是當朝王相公。」
原來是宰相王黼,蘇武剛才差點以為他是天子。
蘇武自然是一禮:「見過王相公!」
王黼點著頭,場面話語來說:「好好好,儒將也!」
童貫拉著蘇武的手再走:「這位是梁太尉。」
大太監梁師成。
蘇武便也叉手拱去:「拜見梁太尉。」
這位就是到處說自己是蘇軾私生子的梁師成,蘇武還知道一件事,說起來不可置信,從小就當了太監的梁師成,竟是進士及第,還是甲科。
只問為何?他能自己把自己的名字加在進士名單里,天子還默許這件事,天子之寵信如斯,放眼上下五千年,也是極為炸裂的操作。
要不說趙佶是個「好人」呢?好得有點過分!
卻看梁師成滿臉是笑:「你竟也姓蘇,許你我五百年前還是同宗,你也好詞文,不愧蘇門姓氏。」
蘇武聽來,只覺得這都哪跟哪呢?
童貫便是拉回蘇武去坐,那茶食早已來了,樂班此時也到。
只管去唱蘇武剛才那曲《破陣子》,曲在唱,那童貫當真聽得認真,聽得那是潸然淚下。
那天子卻也在共情,共情得抬手拂眼,共情得深入非常。
程萬里更是在一旁,激動不已。
蘇武看來看去,心中只有一念:這都什麼朝廷?
其實蘇武懂得,這朝廷,少了嚴肅,國之大事,從來嚴肅。
卻非要多幾分溫情,嚴肅之事,豈能如此?溫情豈能治國?
當真有一種錯亂之感。
只待曲罷,天子紅著眼眶,看著童貫:「不易啊……」
這天子感情,當真不作假。
童貫拱手:「官家之恩,如何也報答不了。」
天子看向蘇武,只道:「議一議吧……」
童貫開口:「臣之所念,子卿昔日為差充京東兩路兵馬副總管,從五品游騎將軍,此番大功,當擢升為京東兩路兵馬都總管,定遠將軍!」
天子聞言,稍稍皺眉:「你啊,真是苛刻。這般,京東兩路兵馬都總管就不變了,從四品宣威將軍,再領樞密院都承旨,入京可在樞密院行走,可列班上朝。」
蘇武心中已然就喜,今日這一局,接得實在是好,成了,大成。
這天子,真會以喜好封官,換句話來說,就是感性,會以情緒感情來處理政務。
說完,天子往程萬里看去,又道:「程卿……」
程萬里立馬激動起身,身形都在微微顫抖,只管來答:「臣在!」
天子慢慢來言:「也聽說蘇將軍乃是你的女婿,是你從縣都頭一路提拔擢升,你慧眼識珠,有不拘一格降人才之功,此番剿賊之戰,又有你坐鎮指揮調度之功,朕欲……」
說到這裡,天子頓了頓,便是在想。
程萬里已然激動不已,面色不顯,卻是身心越發顫抖。
天子看了看童貫,再說:「朕欲抬舉你為京東兩路安撫招討經略制置使,加正奉大夫,龍圖閣待制。」
程萬里躬身而下,話語顫抖:「拜謝陛下聖恩,臣當鞠躬盡瘁,以報君恩。」
蘇武也躬身叉手,說武夫之語:「陛下隆恩浩蕩,臣來日再上陣,自當死戰來報!」
程萬里當真激動,身形顫抖不止,今日此番,哪哪都意外,正兒八經的封疆大吏,卻還加了「經略」兩個字,便是回到東平府去再開府,那就是「經略府」,軍政一把抓,儼然是京東兩路,任何事情,所有事情,盡皆在手,此其一也。
其二,正奉大夫,雖然是個名頭,但這是正四品,程萬里這一步邁去極大,已然就是權力核心的外圍了,若是再邁一步去,那就是朝廷真正大員,便是御史中丞,或者知開封府,也不過從三品而已。
其三,龍圖閣待制,這榮譽頭銜,再邁一步,那就是學士,學士之尊,在這大宋,那就是最頂級的榮譽,是對一個文臣最大的褒獎。
程萬里哪哪都只差一步了,真是已然抬手就要摸到了天花板。
卻聽天子還問:「王卿,如此可好?」
天子已然如此說了,宰相王黼,只管點頭:「陛下聖明,如此,甚好!」
「好,備宴入席!」天子起身在走,今日當真開懷,竟是還讓宮中備宴同吃。
童貫今日收穫巨大,一邊與天子說著話語,一邊頻頻來看蘇武,那讚賞的眼神絲毫不收斂。
倒是那王黼與梁師成稍稍對視了幾眼……
(這章寫得慢,字也略少,今夜熬一熬,當再補一個大章,一併把欠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兄弟的欠章補了。)
(本章完)
童貫居中,定親之事在忙。
蘇武已然沒有父母長輩在世,自是一切皆由程萬里與童貫來操持。
也如程萬里昔日心中所想,蘇武這般女婿,便是再好不過,無牽無掛,孑然一身,事情一定,反而是蘇武自就成了程家之人。
定親其實也複雜,又要過書,又要送聘……
倒是蘇武自己沒有忙碌這些,自是程萬里一人操持了兩邊。
蘇武忙著從濟州弄來賊寇,從各處去籌糧草,糧草得多籌,東京糧貴,多帶一點,便是多省一點,不論錢從哪裡來,省下來的都是錢。
也還催促濟州那邊第一時間把一些人審了判了,比如吳用、朱仝、阮氏兄弟等人。
吳用等人,臉上刺完字,自是直接讓人送到東平府來,半送半押。
然後蘇武便見了這五人,吳用自然留在東平府,留在蘇武身邊,多多少少有押為人質的意思。
再把朱仝與阮氏兄弟入了廂軍之籍,派回濟州去接手船隻,如此,水軍立馬就有了雛形,水軍以朱仝為主,如此定妥。
臨走之前,蘇武還特地私下招朱仝來再見一番。
蘇武坐衙,朱仝來了,蘇武看著朱仝臉上的刺字,其實不新,他與吳用等人不一樣,他以往就已然是囚徒的身份,臉上的刺字早就有了。
只看朱仝拱手大拜:「拜謝將軍大恩大德,將軍之恩,猶如再造,卑下感念不盡,自當效死,不敢懈怠。」
蘇武招他來,自就是為了聽這番話,有時候,話語很重要。
蘇武點著頭,說道:「我知你從來不願從賊,那李逵已然慘死,你心中自也平順,此番你說是再造,自也不假,如今雖然黥了面,但兜兜轉轉,又得官身,當珍惜珍視,來之不易!」
朱仝又是一禮大拜,蘇武並不去扶,只是端坐安然接受。
只聽朱仝再語:「卑下深知將軍之大恩,萬萬不敢再行作奸犯科之事,定當恪盡職守,以報將軍此番之恩情!」
「好了,話語到此了,你心中知曉就是,以往你我也打過交道,此番信你一次,此去濟州籌建掌管水軍,莫使辜負!」
蘇武已然不多言,只管如此一番話語,不算什麼敲打,只是兩人互相有個真正的交流,朱仝這人,對於情義之事,從來看重,其實蘇武心中,很是信任。
朱仝只管再拜:「萬萬不敢辜負將軍再造之恩,這水軍之事,在下便是死,也當為將軍為朝廷,辦得妥妥噹噹!」
「去吧……」蘇武擺著手,就看朱仝躬身慢慢後退出門,這份姿態,自不用說。
水軍此時很重要,人員馬匹糧草物資,從北到南,沒有什麼比水路更方便快捷省事省錢省力,江南水網縱橫,打仗之時,更要倚仗。
到時候,只管命令一到,水軍必然要南下。
真在江南有了巨大的收穫,也當是船隻來運往東平府,亦或者說來日,與金之大戰,但有水軍船隊在,江南永遠都可以是蘇武的大後方。
那時候便是家國大義,朱仝自更不會有什麼二心了。
處理完水軍之事,只待第二天大早,大軍已然就開拔,入京
童貫此番,不再騎馬,而是坐車,六十多歲的老頭,著實經不住馬背上的顛簸,程萬里與童貫同行坐車。
車架往西南,蘇武在最頭前。
五千人,其中騎兵兩千,步卒三千,但皆騎馬,還有車架無數,其中還有串綁的賊人一千有餘,許多人都是各地官府海捕公文里有名有姓之人。
隊列在官道上綿延而去,一眼哪裡看得到盡頭?
蘇武打馬在前,那吳用就在身側,轉頭去,還能看到吳用臉上那新鮮未脫血痂的刺字。
蘇武心中有念,這刺字在吳用臉上,倒是……挺合適,他就該有這個東西在臉上。
吳用自己,好似也並不遮掩,想來是與賊寇在一起久了,許多人臉上都有,便是宋押司臉上都有,他興許也有那麼一點習慣了。
倒是吳用現在,也混成了吳押司,在都虞侯朱武手下聽用。
「吳押司,你去過東京嗎?」蘇武忽然如此一問。
吳用搖搖頭,擠出一點笑來:「回將軍,說來慚愧,卑下還真不曾去過東京之地。」
「此番去東京,吳押司倒也是初次見世面,當高興一些才是……」蘇武閒聊。
吳用自是更多擠出幾分笑容來答:「幸事幸事,自是多謝將軍之恩,還容得卑下一個罪人此生還能去一次東京。」
蘇武忽然語氣一變:「吳押司,你說某這一走,留得那阮氏兄弟在水軍里,不會出什麼事吧?」
吳用聞言,立馬面色一白,連忙說道:「萬萬不會,將軍此番如此大恩,阮家兄弟三人,向來皆是忠義之輩,自是銘感五內,一心效死。」
「當真?」蘇武非要問。
「卑下之語,句句當真,發自肺腑。」吳用連連點頭。
「哦……那萬一要是出得什麼事來呢?畢竟朱仝是個實誠人,沒有那麼多心思,也怕朱仝在水軍里教人欺負矇騙了。」
蘇武顯然是故意之語。
吳用還能說什麼?立馬就道:「將軍放心,卑下用性命擔保,若是阮氏兄弟生出事端來,備下自是人頭落地。」
蘇武聽得這一言,卻又笑著擺手:「誒,這是哪裡話,那阮家兄弟是阮家兄弟,吳押司是吳押司,他們若是生出事端來,自是與吳押司無礙,豈能讓吳押司以項上人頭來擔保,大可不必……」
此番話語一聽,吳用自是更加尷尬,他豈能不明白蘇武之意?
又要他吳用擔保不出事端,又要他吳用自己莫要惹事,莫要把手伸出去。
就是要他吳用老老實實的。
吳用只管來答:「一切皆聽將軍吩咐,既是軍中效力,卑下自當一心為公,做好分內之事,為將軍出謀劃策,以報將軍之恩!」
「好,聽聞吳押司有智多星之名,某自也期待來日吳押司智計百出,為國效力。」蘇武把頭回過去了,只看前方道路。
吳用終於鬆了一口氣去,還答:「萬萬不敢懈怠藏私。」
頭前蘇武,只點點頭。
吳用抹了抹額頭,左邊去看看,是那許貫忠,他一臉笑容點頭致意。
右邊去看看,是那朱武,朱武也是臉上有笑,微微點頭,看起來客氣非常。
吳用自也擠出笑臉左右拱手,頭前馬背,一個碩大身形,左右兩邊,兩個智計之輩,便是這一瞬間,吳用只感覺壓力山大,心中發緊。
大軍在行,蘇武只看這道路往南,越往南,便是綠色越多,仿佛南邊的林草樹木都比北邊的更顯幾分鬱鬱蔥蔥。
官道兩邊,皆是良田,一眼望去,千頃萬頃,良田裡勞作的農夫,星星點點,此時此刻,正都拄著鋤頭,遠遠來望官道上的這彪雄壯軍馬。
什麼是江山?什麼社稷?
其實就都在這道路兩旁了。
便是那一日來,鐵蹄從這麼好的良田之上踐踏而去,便是國破家亡。
東京不遠,五百里路。
蘇武走過一次,又走一次,不遠。
那高聳雄偉的城牆,能有多廣?圍去一圈,是六七十里的長度,從北到南貫穿整個城池,要走近二十里路,便是城牆之外,也還有無數聚居之地。
還有內城宮城,更不必說。
一百多萬人口,沒有高樓,全部以一兩層樓的房屋平鋪在此,還有那南來的北往的不知幾何。
天子趙佶所能見,便是這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巨大繁華,所以,他以為他的江山,就是這般,就是這眼前巨大的繁華……
所以,那如小山一般的太湖石運一運算得什麼?那天下各處尋來的珍奇異獸、奇花異石,又算得什麼?
不過是天子小小的雅趣,這點雅趣,與眼前天下巨大的繁華來說,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眼前,又有一場巨大的喜事,便是事情還沒來,宮城大慶門處,已然隆重非常,要洗淨整條大街與廣場上的塵埃,四處都要布置布置,盡顯天朝上國之風範。
人們忙忙碌碌,猶如螞蟻一般。
大軍入城來,帶著那不知天恩、不知好歹的賊人,如此天下,不去勤儉勞作,卻做賊寇劫掠,豈能不受天子之威?
街道儼然,萬人空巷,天子在城樓之高,左右百官列齊,鴻臚寺更是把各國使節皆請來。
遼國自不必說,大理國也有,乃至高麗使節,倭國使節……都有常駐之人在京。
童樞密早早上了城樓,與天子站在一處,便是一聲令下。
大軍獻俘,慢慢往大慶門下走來。
旌旗大纛,鮮艷非常,馬匹軍漢,更是雄壯威武,甲冑再披,熠熠生輝,皆是洗了又洗,擦了又擦。
天子冕旒在頭,猛龍在身,身形姿態,那是動都不動,便是天子之威嚴。
卻是天子臉上有笑,問著身旁童貫:「童樞密,這彪人馬,當真雄壯!」
童樞密在旁躬身:「皆是官家之恩德也,本是大敗在前,軍心低糜,只待臣一到,把聖恩一言,眾多軍將無不軍心大振,個個都說,要報天子恩典,上陣也呼報答天子之語,那是如狼似虎,奮勇非常,猶以那軍將蘇武為最,更是身先士卒,當時啊,臣在當場,看得幾欲落淚!」
天子微微點頭,冕旒稍稍擺動,慢慢抬起手來致意一二,也有話語:「童樞密費心勞力,軍將皆是忠勇,朕心甚慰。」
「官家若是心中寬慰,便是我等做臣子的幸事。」童貫臉上微微有笑。
「你啊,已然老邁,卻還如此為國奔走,不易。」天子當真心中感動,不是那場面話語。
「臣蒙聖恩,不知幾多,便是殘軀來報,也不及萬一。」
天子點了點頭,問:「那個頭前打馬之威武軍將,就是蘇武?」
童貫一直在側面關注著天子,並未看城下,此時看去一眼,才答:「回稟官家,正是蘇武。」
「好一員軍將!」天子點頭。
「猛將拔於卒伍,古言向來不假。」童貫這麼來接。
「如何賞賜?」天子問。
「皆聽聖意。」童貫躬身。
「見一見他再說。」天子點著頭。
「官家召見,當真是那蘇武無上的福分。」
一旁遠處,還有程萬里,時不時看一眼中間那天子與童貫,看得是心中羨慕不已,卻也在想,自己何時能與天子站得這麼近?
只看鐵甲大軍慢慢行來,頭前串綁賊寇千餘,一個個壓跪當場,給天子磕頭認錯認罪。
那蘇武更是下馬躬身大拜,拜天子隆恩浩蕩,拜天子聖體安康,拜社稷萬年長久。
其實蘇武與天子,隔得遠,蘇武之語,天子也聽不到,天子只管端正姿態,抬手一語:「平身就是。」
蘇武也聽不到天子說什麼,只管把台詞一次說盡,站定當場,再把那俘虜壓跪上前,獻給天子。
然後就聽得城樓上有人拉開一個捲軸在念,也聽不真切什麼,只是那話語之長,讓蘇武站得許久。
想來,不外乎也是先說祖輩之榮光,說天地乾坤之鑑,說江山社稷之綿長,說天子之威嚴恩德,說軍將之奮勇效死,再展天朝上國之威勢,又斥賊寇之罪大惡極。
許久許久,終於說完了,鼓也響,號也鳴。
天子退去,軍令也來,著大軍入軍營暫居,著賊寇入開封府關押,只待行刑。
蘇武個人,等在左掖門外,等那天子相召。
又等許久,來了幾個宦官,帶著蘇武往那皇城裡進。
宮牆也高,夾著宮道,猶如峽谷一般,左右去看,天似一線。
過左掖門,過日華門,過宣佑門,從拱辰門外往西走,是那龍亭,有水有溪有湖,有怪石,有奇木,有那錦鯉在游,有奇花異草左右。
奇木之下,有一片草坪,草坪之上,有幾個人,都是落座,雕花小椅,漆木小台,台上有琴。
一人在撫琴,當面幾人都在聽。
一時間,蘇武竟是分不出哪個是天子……
請...您....收藏6...9...書....吧....!
自也是無人穿戴那冕旒與龍袍,蘇武往前去,頭前帶路之人也不出聲,蘇武自也不出聲,只管近前,蘇武還穿得一身甲冑,兵刃被左掖門處的護衛留下了,就這麼站在一旁。
一時間,蘇武只覺得,此情此景,當真雅致,只是不像那君臣議事之景,反倒像是幾個好友聚那雅會。
那琴音也著實清新淡雅,仿佛能安人神魂,蘇武在猜,到底哪個是天子?剛才在那大慶門下,其實沒看到天子長什麼樣子。
童貫與程萬里,蘇武認識,頭前撫琴的……應該也不是,哪裡有天子別人撫琴的?
那再看還有兩人,一個人年歲不小,卻無鬍鬚,當是宦官,當也不是……
再看一人,長相……
猜著猜著,忽然琴音一止,那童樞密開口說話了:「官家此曲,當真天上才有,一曲聽罷,便洗淨了臣這一身從沙場歸來的殺伐血氣,只教人神魂皆淨,好似靈魂飛升。」
這一言聽來,蘇武便是一愣,原來撫琴的才是天子趙佶!
蘇武稍稍看去,這人一身道袍寬大,氣質也顯出塵,絲毫無有天子威嚴。
轉念一想,這不就是趙佶嗎?不是他還能是誰?剛才怎能猜錯呢?
卻看天子輕輕點頭:「雅樂與知音。」
「拜謝官家賞下此曲。」童貫起身一禮。
天子轉頭來看,自是看一身甲冑雄壯非常的蘇武。
蘇武自是拱手拜見,話語未說,就聽天子先言:「蘇武蘇子卿,好軍將啊,此番你剿賊奮勇,已晉全功,也聽聞你自小也讀書,能行一手不差的詩詞,此情此景,豈不填上一曲?」
蘇武明白,童貫與程萬里是想盡辦法抬舉自己,也是投天子所好。
蘇武看了一眼童貫與程萬里去,兩人皆是點頭。
蘇武立馬搜腸刮肚,但也先說謙虛:「回稟陛下,末將武夫之輩,只怕貽笑大方。」
天子和善在笑:「無妨……」
「那末將獻醜……」蘇武答著,便是開口:「今日慶功獻俘,願為童樞相與程相公填一曲。」
童貫聞言有些意外,立馬有笑:「官家,子卿自是感念臣下之恩情,他以武夫自居,倒是謙恭,便聽一聽武夫填詞……」
「好,只管說來。」天子當真起了興趣。
蘇武哪裡會怯場?直接開口:「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蘇武知道,童貫其人,配不上此曲,程萬里也是不夠。
但蘇武所想,既然投天子所好,又得兩人這般盡力抬舉,那就有來有往。
蘇武更知,而今里,若真得天子看重青睞,那一切事情,都會事半功倍,已是時不我待之局,唯有使勁渾身解數,方有那力挽狂瀾的一點點機會。
若是真能力挽狂瀾,那是辛棄疾之所念已然達成,來日辛棄疾,也就不必再作此鬱郁之詞了。
那時的辛棄疾,當是一個意氣風發的辛棄疾。
就聽得蘇武簡短几句《破陣子》一出,童貫霎時間,好似老淚就在盈眶,那程萬里更是抬頭來看蘇武,看得是目瞪口呆。
一旁還有那個被蘇武差點猜成天子的人,竟是俯身轉頭來看。
天子驚訝之下,卻是兩手一擊,開口說話:「好好好,此曲,訴說生平之奮戰,也有老驥伏櫪千里之志,說那忠心為國之情懷,更說年邁老去之無奈,此曲,大開大合,有蘇門學士之風,好啊!」
童貫隨後來說:「官家,子卿知我也!」
天子便又來接:「子卿與你一般,乃沙場出來之人,豈能不知你?年紀輕輕,卻是感懷深重,大才,著實大才!」
蘇武顯然把這一局穩穩接下了,且接得極好,只管躬身叉手一禮:「陛下謬讚。」
天子已然起身,抬手一招:「備茶食來!著樂班來唱《破陣子》。」
自有宦官宮女忙碌。
天子竟是走向蘇武,拍了拍高大壯碩的蘇武肩膀,又是一夸:「好軍將,文武兼備,皆造詣不凡,來日必是不可限量。」
蘇武只管客套:「陛下謬讚,末將小臣,愧不敢當。」
天子笑著擺手:「不必拘禮,不必客套,且坐去吃茶。」
這天子啊,人真不錯,但凡不當天子,那真是一個好人。
蘇武點頭去坐,童貫卻又起身來,也走向蘇武,先說一言:「你這一曲,真入我心也,直教人幾欲潸然淚下,子卿啊,來日你定是不可限量。」
「更是此番樞相不易,歷歷在目,方有感懷。」蘇武深切知道今日自己是幹什麼來的,為的就是權柄在手,更為名望要起。
「來來來……」童貫直接拉起蘇武的手往一邊行去,也是給蘇武介紹:「這位是當朝王相公。」
原來是宰相王黼,蘇武剛才差點以為他是天子。
蘇武自然是一禮:「見過王相公!」
王黼點著頭,場面話語來說:「好好好,儒將也!」
童貫拉著蘇武的手再走:「這位是梁太尉。」
大太監梁師成。
蘇武便也叉手拱去:「拜見梁太尉。」
這位就是到處說自己是蘇軾私生子的梁師成,蘇武還知道一件事,說起來不可置信,從小就當了太監的梁師成,竟是進士及第,還是甲科。
只問為何?他能自己把自己的名字加在進士名單里,天子還默許這件事,天子之寵信如斯,放眼上下五千年,也是極為炸裂的操作。
要不說趙佶是個「好人」呢?好得有點過分!
卻看梁師成滿臉是笑:「你竟也姓蘇,許你我五百年前還是同宗,你也好詞文,不愧蘇門姓氏。」
蘇武聽來,只覺得這都哪跟哪呢?
童貫便是拉回蘇武去坐,那茶食早已來了,樂班此時也到。
只管去唱蘇武剛才那曲《破陣子》,曲在唱,那童貫當真聽得認真,聽得那是潸然淚下。
那天子卻也在共情,共情得抬手拂眼,共情得深入非常。
程萬里更是在一旁,激動不已。
蘇武看來看去,心中只有一念:這都什麼朝廷?
其實蘇武懂得,這朝廷,少了嚴肅,國之大事,從來嚴肅。
卻非要多幾分溫情,嚴肅之事,豈能如此?溫情豈能治國?
當真有一種錯亂之感。
只待曲罷,天子紅著眼眶,看著童貫:「不易啊……」
這天子感情,當真不作假。
童貫拱手:「官家之恩,如何也報答不了。」
天子看向蘇武,只道:「議一議吧……」
童貫開口:「臣之所念,子卿昔日為差充京東兩路兵馬副總管,從五品游騎將軍,此番大功,當擢升為京東兩路兵馬都總管,定遠將軍!」
天子聞言,稍稍皺眉:「你啊,真是苛刻。這般,京東兩路兵馬都總管就不變了,從四品宣威將軍,再領樞密院都承旨,入京可在樞密院行走,可列班上朝。」
蘇武心中已然就喜,今日這一局,接得實在是好,成了,大成。
這天子,真會以喜好封官,換句話來說,就是感性,會以情緒感情來處理政務。
說完,天子往程萬里看去,又道:「程卿……」
程萬里立馬激動起身,身形都在微微顫抖,只管來答:「臣在!」
天子慢慢來言:「也聽說蘇將軍乃是你的女婿,是你從縣都頭一路提拔擢升,你慧眼識珠,有不拘一格降人才之功,此番剿賊之戰,又有你坐鎮指揮調度之功,朕欲……」
說到這裡,天子頓了頓,便是在想。
程萬里已然激動不已,面色不顯,卻是身心越發顫抖。
天子看了看童貫,再說:「朕欲抬舉你為京東兩路安撫招討經略制置使,加正奉大夫,龍圖閣待制。」
程萬里躬身而下,話語顫抖:「拜謝陛下聖恩,臣當鞠躬盡瘁,以報君恩。」
蘇武也躬身叉手,說武夫之語:「陛下隆恩浩蕩,臣來日再上陣,自當死戰來報!」
程萬里當真激動,身形顫抖不止,今日此番,哪哪都意外,正兒八經的封疆大吏,卻還加了「經略」兩個字,便是回到東平府去再開府,那就是「經略府」,軍政一把抓,儼然是京東兩路,任何事情,所有事情,盡皆在手,此其一也。
其二,正奉大夫,雖然是個名頭,但這是正四品,程萬里這一步邁去極大,已然就是權力核心的外圍了,若是再邁一步去,那就是朝廷真正大員,便是御史中丞,或者知開封府,也不過從三品而已。
其三,龍圖閣待制,這榮譽頭銜,再邁一步,那就是學士,學士之尊,在這大宋,那就是最頂級的榮譽,是對一個文臣最大的褒獎。
程萬里哪哪都只差一步了,真是已然抬手就要摸到了天花板。
卻聽天子還問:「王卿,如此可好?」
天子已然如此說了,宰相王黼,只管點頭:「陛下聖明,如此,甚好!」
「好,備宴入席!」天子起身在走,今日當真開懷,竟是還讓宮中備宴同吃。
童貫今日收穫巨大,一邊與天子說著話語,一邊頻頻來看蘇武,那讚賞的眼神絲毫不收斂。
倒是那王黼與梁師成稍稍對視了幾眼……
(這章寫得慢,字也略少,今夜熬一熬,當再補一個大章,一併把欠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兄弟的欠章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