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節後清冷
李勃回到所里,本來想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沒想到遭遇的卻是節後的清冷。
沒有想像中的那種熱火朝天的工作局面,只有冷冷清清的庭院,夾雜著偶爾傳出的「跳馬」、「出車」的喊殺聲,還有「西風」、「發財」的麻將撞擊聲,也有「對三」、「倆尖」的甩牌聲。
各個辦公室都是一夫當關,甚至唱起「空城計」。即便是打牌、下棋者聚在了一起,略微顯得熱鬧一些,但也很少像以往那樣有多人圍觀了。
天晴得依然很好,風猶大,稍有減弱。人似乎還沒有從過年的醉酒夢中醒來,大都酒氣尚存,精神萎靡不振。還有人藉機大發酒瘋,不知為何,在院內大喊大叫起來,接著就是一陣哭鬧聲。
快樂的只有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操場邊的枯草地成了他們的樂園,摸、爬、滾、打、鬧,玩得轟轟烈烈,嬉笑聲傳出很遠,甚至壓過了風吹樹梢的吼聲。這才顯出一點生機,希望還是在孩子們身上。
李勃覺得無聊,騎車到十八里河街上轉了一圈。集貿市場裡還沒有人開張,臨街的商店大多還沒有開門,吃穿住用也只能先湊合著了。只能等到正月初十以後,才能恢復往日的喧鬧,應時的商品才會重新琳琅滿目。因為,正月十五還是中國人另外一個重要的節日——元宵節,人們還是要準備一些消費品的。
有些事本來不該忘卻,但每每被忘得一乾二淨,怎麼也想不起來;有些事本該忘卻,卻時時刻刻縈繞心頭,搞得人憂心忡忡,想盡辦法也難以解脫。怎樣使該忘的忘記,不該忘的牢記,似乎應該有秘方,只是目前尚未找到而已。如果偶爾觸動一點靈感,找到其中的一個平衡點,那該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啊!
曾經抱怨靈寶山上生活條件極差的呂海偉,並沒有放棄外派的那份工作,一直堅守到春節放假,終於回所里來了。
還是錢這東西威力大,能改變一個人的形象和地位。目前的當下,有錢人最吃香,大街上的乞丐最令人討厭。去靈寶雖說吃點苦,但經濟收入卻相當可觀。呂海偉這次回來,就有了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
在所里儘管沒什麼大事,也吃不了什麼苦,但苦熬下去,又會怎麼樣?被人家甩在後邊的,還不是這些靠工資苦熬的人?
經濟學家揭示的經濟規律顯示,收入可以轉化成資本積聚,錢又可以生錢。長期下去,必然富者更富,窮者更窮,貧富差距會越拉越大,形成兩極分化。
李勃在想,自己和人家的收入已經拉開了差距,如果不趁年輕時迎頭趕上,年老時豈不會望著別人的後背而慨嘆?
「夥計,我還記得,去年借過你20塊錢,今個還給你。」呂海偉推門進來,手裡拿著兩張嶄新的「大團結」,直接往李勃手裡塞。
「這,這,啥時候的事了,你還沒有忘記啊?」李勃接住錢,笑著說。
「都是我記性太差,都一年多了,今個才突然想起。」呂海偉不好意思地說。
「噢,是這樣。你如今財大氣粗,也不長點利息?」李勃開玩笑似地說。
「嗨,夥計!我給你,你敢要嗎?你不會變成當代黃世仁吧!」呂海偉也哈哈笑起來。
又到了周末,李勃因為起床晚了,吃過早飯就到九點鐘了。好在,上班沒人查考勤,總是能混過去的。
所里安排燒鍋爐洗澡,女同志優先,行政科規定上午十點鐘男女「換防」。
可是,到了「換防」時間點,聽得韋友德科長又在澡堂外大喊起來:「你們這是幹嘛子呀,到點也不出來,是不是得把你們一個個都扯出來?」
李勃故意逗這個老廣說:「人家不洗完,洗舒服了,誰敢叫出來?誰敢進去?誰有辦法?韋科長,你真敢嗎?」
韋科長往後退了兩步,搖搖頭說:「這幫老娘們,我是沒辦法,過把嘴癮就去求了。真敢闖進去,那不是耍流氓喲!」
每次洗澡,都是很緊張。李勃記得,上次洗澡,也是挨到了天黑,洗過以後還感覺身上有點癢,不知是不是會感染病毒,反正危險性是客觀存在的,不可不防。
這次也是剛吃過飯就洗澡,但時機還是不能錯過。等到天黑瞎摸,又無法洗衣服了,這怎麼能行呢?
也許是春天春氣萌動,洗澡也有了異樣的感覺。本想洗個透,最好洗淨肌膚,再通透及骨,再舒舒服服地走出來。可令人氣惱的是,洗頭膏買到了假冒偽劣產品,用再多也搓不出泡沫。洗了一會兒,頭也好像承受不了熱浪的衝擊,暈乎了起來。
人少了一些,從澡堂上方的窗戶縫裡,忽地吹進澡堂一股冷風,讓正在搓身子的李勃打了一個寒噤。
原來李勃是不怕冷的,不知為何,今年得了一次感冒,就突然怕起冷來了。
人好像就是這樣,毛病不知什麼時候就生出來了。
李勃不敢再在澡堂里久呆,匆忙用熱水沖了幾下,趕緊用干毛巾擦乾身子,穿上衣服逃離。
所里清冷,李勃就想去市里尋找熱鬧。
好長時間沒有去市內街上逛了,周日這一去,特別有新奇感,準備好好轉轉,尋找一些新感覺,遣散心中無法描述的抑鬱。
騎車到緯一路和經五路交叉口,停下來推著車往北走,先看地攤上過期的雜誌,也沒看出哪裡有吸引人的。
行至省電台服務部,短枝棉花的GG吸引住李勃的目光。
記得上次元好佳的一個同學來信讓買這個品種,那時還沒到貨,這次遇上,應該認真看一看。
按照有關報刊介紹,這種棉花是最新研發出來的最好的品種了,但價格卻貴的驚人,每斤10元錢,每畝用3斤,就是30元,再加上些肥料錢,投入也太大了點。
現在還沒法決定要還是不要,李勃覺得還是等元好佳回來再做決定吧。
按電台GG的說法,廣播父母學校的全套教材優惠到19元。李勃想,呂海偉歸還的20元索性用在這方面。智力投資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特別重要的,關係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可是,人家今天休息,著實讓人失望。
買了大米和芹菜、菠菜,李勃再也無心逛街,回頭往所里趕。路過絲釘廠門口,突然想起郎遠志在此上班,不妨去拜訪一下。
沒有想像中的那種熱火朝天的工作局面,只有冷冷清清的庭院,夾雜著偶爾傳出的「跳馬」、「出車」的喊殺聲,還有「西風」、「發財」的麻將撞擊聲,也有「對三」、「倆尖」的甩牌聲。
各個辦公室都是一夫當關,甚至唱起「空城計」。即便是打牌、下棋者聚在了一起,略微顯得熱鬧一些,但也很少像以往那樣有多人圍觀了。
天晴得依然很好,風猶大,稍有減弱。人似乎還沒有從過年的醉酒夢中醒來,大都酒氣尚存,精神萎靡不振。還有人藉機大發酒瘋,不知為何,在院內大喊大叫起來,接著就是一陣哭鬧聲。
快樂的只有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操場邊的枯草地成了他們的樂園,摸、爬、滾、打、鬧,玩得轟轟烈烈,嬉笑聲傳出很遠,甚至壓過了風吹樹梢的吼聲。這才顯出一點生機,希望還是在孩子們身上。
李勃覺得無聊,騎車到十八里河街上轉了一圈。集貿市場裡還沒有人開張,臨街的商店大多還沒有開門,吃穿住用也只能先湊合著了。只能等到正月初十以後,才能恢復往日的喧鬧,應時的商品才會重新琳琅滿目。因為,正月十五還是中國人另外一個重要的節日——元宵節,人們還是要準備一些消費品的。
有些事本來不該忘卻,但每每被忘得一乾二淨,怎麼也想不起來;有些事本該忘卻,卻時時刻刻縈繞心頭,搞得人憂心忡忡,想盡辦法也難以解脫。怎樣使該忘的忘記,不該忘的牢記,似乎應該有秘方,只是目前尚未找到而已。如果偶爾觸動一點靈感,找到其中的一個平衡點,那該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啊!
曾經抱怨靈寶山上生活條件極差的呂海偉,並沒有放棄外派的那份工作,一直堅守到春節放假,終於回所里來了。
還是錢這東西威力大,能改變一個人的形象和地位。目前的當下,有錢人最吃香,大街上的乞丐最令人討厭。去靈寶雖說吃點苦,但經濟收入卻相當可觀。呂海偉這次回來,就有了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
在所里儘管沒什麼大事,也吃不了什麼苦,但苦熬下去,又會怎麼樣?被人家甩在後邊的,還不是這些靠工資苦熬的人?
經濟學家揭示的經濟規律顯示,收入可以轉化成資本積聚,錢又可以生錢。長期下去,必然富者更富,窮者更窮,貧富差距會越拉越大,形成兩極分化。
李勃在想,自己和人家的收入已經拉開了差距,如果不趁年輕時迎頭趕上,年老時豈不會望著別人的後背而慨嘆?
「夥計,我還記得,去年借過你20塊錢,今個還給你。」呂海偉推門進來,手裡拿著兩張嶄新的「大團結」,直接往李勃手裡塞。
「這,這,啥時候的事了,你還沒有忘記啊?」李勃接住錢,笑著說。
「都是我記性太差,都一年多了,今個才突然想起。」呂海偉不好意思地說。
「噢,是這樣。你如今財大氣粗,也不長點利息?」李勃開玩笑似地說。
「嗨,夥計!我給你,你敢要嗎?你不會變成當代黃世仁吧!」呂海偉也哈哈笑起來。
又到了周末,李勃因為起床晚了,吃過早飯就到九點鐘了。好在,上班沒人查考勤,總是能混過去的。
所里安排燒鍋爐洗澡,女同志優先,行政科規定上午十點鐘男女「換防」。
可是,到了「換防」時間點,聽得韋友德科長又在澡堂外大喊起來:「你們這是幹嘛子呀,到點也不出來,是不是得把你們一個個都扯出來?」
李勃故意逗這個老廣說:「人家不洗完,洗舒服了,誰敢叫出來?誰敢進去?誰有辦法?韋科長,你真敢嗎?」
韋科長往後退了兩步,搖搖頭說:「這幫老娘們,我是沒辦法,過把嘴癮就去求了。真敢闖進去,那不是耍流氓喲!」
每次洗澡,都是很緊張。李勃記得,上次洗澡,也是挨到了天黑,洗過以後還感覺身上有點癢,不知是不是會感染病毒,反正危險性是客觀存在的,不可不防。
這次也是剛吃過飯就洗澡,但時機還是不能錯過。等到天黑瞎摸,又無法洗衣服了,這怎麼能行呢?
也許是春天春氣萌動,洗澡也有了異樣的感覺。本想洗個透,最好洗淨肌膚,再通透及骨,再舒舒服服地走出來。可令人氣惱的是,洗頭膏買到了假冒偽劣產品,用再多也搓不出泡沫。洗了一會兒,頭也好像承受不了熱浪的衝擊,暈乎了起來。
人少了一些,從澡堂上方的窗戶縫裡,忽地吹進澡堂一股冷風,讓正在搓身子的李勃打了一個寒噤。
原來李勃是不怕冷的,不知為何,今年得了一次感冒,就突然怕起冷來了。
人好像就是這樣,毛病不知什麼時候就生出來了。
李勃不敢再在澡堂里久呆,匆忙用熱水沖了幾下,趕緊用干毛巾擦乾身子,穿上衣服逃離。
所里清冷,李勃就想去市里尋找熱鬧。
好長時間沒有去市內街上逛了,周日這一去,特別有新奇感,準備好好轉轉,尋找一些新感覺,遣散心中無法描述的抑鬱。
騎車到緯一路和經五路交叉口,停下來推著車往北走,先看地攤上過期的雜誌,也沒看出哪裡有吸引人的。
行至省電台服務部,短枝棉花的GG吸引住李勃的目光。
記得上次元好佳的一個同學來信讓買這個品種,那時還沒到貨,這次遇上,應該認真看一看。
按照有關報刊介紹,這種棉花是最新研發出來的最好的品種了,但價格卻貴的驚人,每斤10元錢,每畝用3斤,就是30元,再加上些肥料錢,投入也太大了點。
現在還沒法決定要還是不要,李勃覺得還是等元好佳回來再做決定吧。
按電台GG的說法,廣播父母學校的全套教材優惠到19元。李勃想,呂海偉歸還的20元索性用在這方面。智力投資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特別重要的,關係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可是,人家今天休息,著實讓人失望。
買了大米和芹菜、菠菜,李勃再也無心逛街,回頭往所里趕。路過絲釘廠門口,突然想起郎遠志在此上班,不妨去拜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