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生理想
第二天。
山北村傳來了急促的敲鑼聲。
村民們都站在了陡峭的山崖下,圍在曾經的土地廟前,此刻這裡已經被滾滾巨石淹沒,趙家三戶十七口人全部被掩埋。
「這是報應,報應吶,土地公公顯靈了!」
「趙家的這些傢伙,真是死有餘辜,當初上門吃絕戶,逼得小蔓母女二人流落街頭,後來又把她們當成了僕人使喚,咱們現在都是大乾國子民了,還搞這一套,我呸,死了活該!」
「說不定是小蔓化為厲鬼,回來報仇了呢?」
「別胡說,小蔓是去河神宮享清福去了……」
北山村趙家三戶十七口人之死,只能算是自然天災,這在剛剛經歷了灘河大洪災的華安鎮,實在是算不上太過於值得注意的事,很快便被遺忘。
半個月後。
一直關心李默身心健康師兄們,得到了曲河鎮整頓治安告一段落的消息。
於是他們當即向馮老提出了建議,暫將李默調遣至曲河鎮的濟民堂工作。
「曲河鎮?」
馮老若有所思之色,最終點了點頭。
「也好,這孩子確實需要出去走一走了,換一個新的環境,也許能讓他更好的成長,唉。」
數日後。
華安鎮濟民堂傳出消息,曲河鎮濟民堂急缺人手,李默將遠走他鄉懸壺濟世,短時間內不再回來了。
王盼面露不舍道:「到了那邊,有什麼好吃的,以後可要多帶一些回來給我,我還沒有出過鎮子呢,聽說山路可難走了,還有山精水怪作祟,你在路上可一定要小心,儘量多走大路。」
「一定!」
李默與之擁抱後,與師兄們揮手告別。
……
乾元聖君建立大乾國後,迅速統一了乾國的度量衡。
曾經。
各國都採用所謂的大周禮祭尺度,當時的一尺約為如今的三分之二左右,這也就有了所謂的七尺男兒說法。
但隨著大乾國的建立,朝廷頒布了度量衡規範,規定十寸為一尺,十尺為一丈。
不過民間在描述人、動物之類的活物時,仍習慣於用周祭尺度,比如身高七尺、身高八尺之類,而當描述不可移動的死物時,或者客觀的高度、距離時,則往往會用大乾律法尺度,這時的七尺就變成了三分之二丈。
也有人說這背後涉及到某些陰謀,似乎有關於天地秩序、人文法度話語權之類,說得神乎其神。
大乾國朝廷的地方行政制度,可分為州、郡、縣三級制。
九州三十六郡之中,以牧州面積最大,人口卻最為稀少,也是最貧瘠的一州,但卻是與魯國交戰的邊陲要地。
牧州治下有四郡,分別為鹿泉、安北、上風、漳河。
李默所在的百安縣,則是位於安北郡內。
百安縣原本只是安北郡下岌岌無名的一個下屬轄區,境內有四個超大面積的邊陲重鎮,但隨著幾年前併入了華安、曲河、桐巢三鎮,人口、面積暴增,並按照乾國的邊塞歸化政策,建立了鄉約衙門這個次級官府衙門,地位在安北郡內迅速升提升,成為安北郡的重中之重。
李默步行了小半個月時間,至今仍未能離開百安縣範圍。
這讓他不禁有些羨慕那些騎馬之人,速度不知道快了多少,可惜一匹馬至少要幾十兩銀子,他實在是買不起,也不會騎,只能繼續步行下去。
牧州地廣人稀。
對於生活在這裡的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往往一生也不會離開一鎮之地。
而據說那些相對富饒的內陸州郡,面積相對則要小了許多,建立了許多城市,有人說牧州一鎮甚至比京州一縣還要大。
夕陽西下,又到了忌時。
趕路稍顯疲憊的李默,先是抬頭看了眼天空,他的雙瞳微微一縮,身體短暫僵直後很快若無其事的恢復,隨即他注意到遠處路邊有一家麵館,決定暫時在此歇息。
待兩碗陽春麵下肚,他面露意足之色。
「小二,再拿四個炊餅,一併結帳。」
「來嘍,客官,一共十八文錢。」
李默點頭,從錢袋裡掏出銅板,細數後放在了桌子上,然後拿走熱騰騰的炊餅放入懷中,留作明天的乾糧。
就在這時。
一個人撞在李默的身上,地面發出一聲脆響。
「小子,你走路沒長眼睛啊,這下好了,二爺的財神像壞了,今天不把事情說清楚,你可別想走了。」
幾個無賴圍了上來。
為首的漢子袒胸露乳,露出濃密的胸毛和肥肉,他用手扒開李默的斗笠,放肆地大笑道:「小小年紀,學人闖蕩江湖,快叫你家大人過來賠錢,最少三兩銀子!」
周圍食客紛紛望了過來。
李默雖然初入江湖,但半年多來跟隨濟民堂的師兄們在各地行醫,已經增長了不少見識,他知道這是遇到碰瓷的了,這種潑皮華安鎮也有,一般出沒於偏遠酒館,欺負一下外鄉人。
沒想到自己竟然被盯上了。
李默心中惱怒,拔出腰間利劍。
「讓開!」
牛二見此,先是一愣,隨即竟是與幾名潑皮對視一眼後,發出哄然大笑,絲毫不把李默放在眼中的樣子。
他竟是主動上前,伸出脖子。
「來,來,砍我呀,照著這裡,二爺要是躲一下就不叫好漢!」
李默見此人如此潑皮無賴,心中殺氣騰騰。
但好在理智尚在,他強行壓制著心中戾氣,想要儘快一走了之,免得做出無可挽回之事,然而這幾個無賴卻又圍了上來。
「想走?」
漢子用作嘔姿態阻攔道:「你是真不把牛二大爺放在眼裡啊?你也不去打聽一下,你牛二大爺在曲河鎮犯下的事兒,在你這麼大的時候,你牛二爺爺就已經在縣衙里蹲大牢了,敢在我面前耍無賴,今天不留下銀子,我打斷你的腿!」
李默幾次推搡,都沒能掙脫這些無賴。
隨著他心中愈發憤怒,就在李默右手再次輕握在劍柄上,眼神也漸漸淡漠之時,這些起鬨推搡的潑皮無賴似乎察覺到危險,竟是紛紛停下了動作,表情變得僵硬起來。
牛二更猛地退後了一步,震驚地看向李默,眼神中有些恐懼。
這是煞氣!
沾染了煞氣,便是江湖中人。
牛二隻是街頭潑皮無賴,只能依仗自己命賤,依仗大乾國的治安好,欺負一下外鄉的老實人,真碰上殺人不眨眼的江湖中人,他頓時就慫了。
好在這時,兩名捕快騎馬路過,注意到這邊的情況。
「牛二!」
一名捕快喝斥道:「是不是又在干無賴勾當了?」
牛二回過神來,趕忙笑臉相迎。
「原來是王捕頭,我已經改過自新了,怎麼敢吶,剛剛只是和這位小兄弟有些誤會而已,正準備離開呢!」
其他幾名無賴也紛紛換上笑臉,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哼,你最好老實點兒,曲河鎮可不是藏污納垢的地方。」
這名捕快警告完後,另一名捕快看向李默道:「小兄弟,你沒事吧?」
「沒事。」
李默也有些緊張,剛剛他差點就要忍不住動手了。
如果是曾經,他還沒有掌握武功的時候,只是一位遊方郎中的話,遇到這種事他別無他法,只會嘗試講道理,最後多半被這幾位無賴得逞,但如今他看到這幾個潑皮在自己面前耍無賴,他很容易就被激怒了,心中不斷生出拔劍殺死這幾人的想法。
此刻他陡然驚醒,意識到自己受到煞氣影響,已經不可能再回到曾經的平靜生活了。
這便是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跨出那一步後,就再也無可挽回了。
而根據張勤大哥所說,捕快似乎是能夠感應到這種煞氣的,這讓李默不由得有些緊張。
這名捕快聞言,向身後指了一下。
「前面三十里左右,就到曲河鎮了。」
「多謝。」
李默抱拳後匆匆離去。
兩名捕快又警告了一番牛二等人後,才再次騎馬遠去,途中個子較高的寬臉捕快,越想越是感覺不對勁兒。
「你有沒有感覺到他身上的煞氣?」
煞氣是一種能夠影響性情的氣息,習武之人在經過江湖仇殺後,往往便會沾染上煞氣,會變得極其易怒,普通人很難感應到這種東西,但長期和江湖中人打交道的無賴、捕快,卻隱約能夠察覺到。
另一人聞言,愣了一下。
隨即他大吃一驚道:「似乎的確如此,剛剛牛二那廝觸怒他的時候,的確有些古怪。」
兩人對視了一眼,竟是同時停馬,掉頭朝李默離開的方向追去。
不過李默並未再繼續趕大路,前往所謂的曲河鎮。
一念之差,他竟是離開了大道,走進了通往十八山的小路!
「既然華安鎮上的人都不知道該如何成為修士,那麼曲河鎮上的人,也多半不會知曉,不如去十八山碰碰運氣,那些江洋大盜們的消息更加靈通,肯定會知道一些!」
李默的腳步愈發堅定。
「而相較於遊方郎中的行醫救人,成為巡查使後的行俠救世,才能真正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這裡雖是十八山,卻並非只有十八座山,而是一個籠統的地域概念。
當初他跟隨丁解行醫,聽到了不少江湖故事,知道這裡因為地勢複雜,地廣人稀,又是水路要地,因此江湖幫派林立,乃是江洋大盜們的匯聚之地,以劫掠過往商船為生。
官府雖然每隔幾年便會發起圍剿,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旦風頭過去,這些江洋大盜們便會再次聚集。
山路荊棘叢生、崎嶇難走。
好在因為天氣寒冷,蚊蟲休眠,李默找了一塊平緩之地後,用火摺子點燃篝火,就地休息。
看著面前搖曳的火焰,李默心中的種種雜念一晃而過,沉沉睡去。
站在一望無際的亘古荒蕪大地上,天空烏雲洶湧翻滾,李默知道自己又進入飄渺夢境了。
他看向自己的雙手,仍然是影子形態。
不過他現在已經習以為常。
於是接下來李默先是習慣性地做了縱身躍、後移閃、左右擺這三種《三合劍法》的強身健體之法,作為以後在現實中訓練時正確呼吸發力方式的參照對比,然後又開始練習各種組合劍招,以求達到隨心所欲、靈活萬變的境界。
不知過了多久。
李默感覺自己有些累了。
他停下了動作,坐在飄渺夢境的亘古荒蕪大地上休息,抬頭看向了天空不斷翻滾的烏雲,偶爾有龐大的陰影滑過。
「雲霧上的陰影是什麼?」
李默的心中有些好奇,可惜他不會飛,沒辦法去看看。
許久後。
李默搖了搖頭,他暗暗發誓,不論《飄渺盒》會給他帶來怎樣的危險,他都不會像那位癲狂獵人一樣選擇放棄。
如果放棄了《飄渺盒》,他也許會得到安寧,但與之相對,他也將重新回歸於平凡。
如果小蔓還在的話,他也許會選擇放棄。
但現在的他已經無所畏懼,哪怕是死亡。
隨著李默收回目光,他突然發現周圍的大地上,竟是出現了絲絲縷縷的雲霧,呈現出乳白色,只是相較於天空要淡薄了一些而已,這讓他不由得愣了一下。
李默嘗試用雙手捧起這些雲霧,卻發現這些雲霧則猶如無形流水,從他手心迅速飄散。
夢境中又多出了一些奇異景象。
李默不知是好是壞,他與飄渺盒的契合似乎又加深了。
山北村傳來了急促的敲鑼聲。
村民們都站在了陡峭的山崖下,圍在曾經的土地廟前,此刻這裡已經被滾滾巨石淹沒,趙家三戶十七口人全部被掩埋。
「這是報應,報應吶,土地公公顯靈了!」
「趙家的這些傢伙,真是死有餘辜,當初上門吃絕戶,逼得小蔓母女二人流落街頭,後來又把她們當成了僕人使喚,咱們現在都是大乾國子民了,還搞這一套,我呸,死了活該!」
「說不定是小蔓化為厲鬼,回來報仇了呢?」
「別胡說,小蔓是去河神宮享清福去了……」
北山村趙家三戶十七口人之死,只能算是自然天災,這在剛剛經歷了灘河大洪災的華安鎮,實在是算不上太過於值得注意的事,很快便被遺忘。
半個月後。
一直關心李默身心健康師兄們,得到了曲河鎮整頓治安告一段落的消息。
於是他們當即向馮老提出了建議,暫將李默調遣至曲河鎮的濟民堂工作。
「曲河鎮?」
馮老若有所思之色,最終點了點頭。
「也好,這孩子確實需要出去走一走了,換一個新的環境,也許能讓他更好的成長,唉。」
數日後。
華安鎮濟民堂傳出消息,曲河鎮濟民堂急缺人手,李默將遠走他鄉懸壺濟世,短時間內不再回來了。
王盼面露不舍道:「到了那邊,有什麼好吃的,以後可要多帶一些回來給我,我還沒有出過鎮子呢,聽說山路可難走了,還有山精水怪作祟,你在路上可一定要小心,儘量多走大路。」
「一定!」
李默與之擁抱後,與師兄們揮手告別。
……
乾元聖君建立大乾國後,迅速統一了乾國的度量衡。
曾經。
各國都採用所謂的大周禮祭尺度,當時的一尺約為如今的三分之二左右,這也就有了所謂的七尺男兒說法。
但隨著大乾國的建立,朝廷頒布了度量衡規範,規定十寸為一尺,十尺為一丈。
不過民間在描述人、動物之類的活物時,仍習慣於用周祭尺度,比如身高七尺、身高八尺之類,而當描述不可移動的死物時,或者客觀的高度、距離時,則往往會用大乾律法尺度,這時的七尺就變成了三分之二丈。
也有人說這背後涉及到某些陰謀,似乎有關於天地秩序、人文法度話語權之類,說得神乎其神。
大乾國朝廷的地方行政制度,可分為州、郡、縣三級制。
九州三十六郡之中,以牧州面積最大,人口卻最為稀少,也是最貧瘠的一州,但卻是與魯國交戰的邊陲要地。
牧州治下有四郡,分別為鹿泉、安北、上風、漳河。
李默所在的百安縣,則是位於安北郡內。
百安縣原本只是安北郡下岌岌無名的一個下屬轄區,境內有四個超大面積的邊陲重鎮,但隨著幾年前併入了華安、曲河、桐巢三鎮,人口、面積暴增,並按照乾國的邊塞歸化政策,建立了鄉約衙門這個次級官府衙門,地位在安北郡內迅速升提升,成為安北郡的重中之重。
李默步行了小半個月時間,至今仍未能離開百安縣範圍。
這讓他不禁有些羨慕那些騎馬之人,速度不知道快了多少,可惜一匹馬至少要幾十兩銀子,他實在是買不起,也不會騎,只能繼續步行下去。
牧州地廣人稀。
對於生活在這裡的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往往一生也不會離開一鎮之地。
而據說那些相對富饒的內陸州郡,面積相對則要小了許多,建立了許多城市,有人說牧州一鎮甚至比京州一縣還要大。
夕陽西下,又到了忌時。
趕路稍顯疲憊的李默,先是抬頭看了眼天空,他的雙瞳微微一縮,身體短暫僵直後很快若無其事的恢復,隨即他注意到遠處路邊有一家麵館,決定暫時在此歇息。
待兩碗陽春麵下肚,他面露意足之色。
「小二,再拿四個炊餅,一併結帳。」
「來嘍,客官,一共十八文錢。」
李默點頭,從錢袋裡掏出銅板,細數後放在了桌子上,然後拿走熱騰騰的炊餅放入懷中,留作明天的乾糧。
就在這時。
一個人撞在李默的身上,地面發出一聲脆響。
「小子,你走路沒長眼睛啊,這下好了,二爺的財神像壞了,今天不把事情說清楚,你可別想走了。」
幾個無賴圍了上來。
為首的漢子袒胸露乳,露出濃密的胸毛和肥肉,他用手扒開李默的斗笠,放肆地大笑道:「小小年紀,學人闖蕩江湖,快叫你家大人過來賠錢,最少三兩銀子!」
周圍食客紛紛望了過來。
李默雖然初入江湖,但半年多來跟隨濟民堂的師兄們在各地行醫,已經增長了不少見識,他知道這是遇到碰瓷的了,這種潑皮華安鎮也有,一般出沒於偏遠酒館,欺負一下外鄉人。
沒想到自己竟然被盯上了。
李默心中惱怒,拔出腰間利劍。
「讓開!」
牛二見此,先是一愣,隨即竟是與幾名潑皮對視一眼後,發出哄然大笑,絲毫不把李默放在眼中的樣子。
他竟是主動上前,伸出脖子。
「來,來,砍我呀,照著這裡,二爺要是躲一下就不叫好漢!」
李默見此人如此潑皮無賴,心中殺氣騰騰。
但好在理智尚在,他強行壓制著心中戾氣,想要儘快一走了之,免得做出無可挽回之事,然而這幾個無賴卻又圍了上來。
「想走?」
漢子用作嘔姿態阻攔道:「你是真不把牛二大爺放在眼裡啊?你也不去打聽一下,你牛二大爺在曲河鎮犯下的事兒,在你這麼大的時候,你牛二爺爺就已經在縣衙里蹲大牢了,敢在我面前耍無賴,今天不留下銀子,我打斷你的腿!」
李默幾次推搡,都沒能掙脫這些無賴。
隨著他心中愈發憤怒,就在李默右手再次輕握在劍柄上,眼神也漸漸淡漠之時,這些起鬨推搡的潑皮無賴似乎察覺到危險,竟是紛紛停下了動作,表情變得僵硬起來。
牛二更猛地退後了一步,震驚地看向李默,眼神中有些恐懼。
這是煞氣!
沾染了煞氣,便是江湖中人。
牛二隻是街頭潑皮無賴,只能依仗自己命賤,依仗大乾國的治安好,欺負一下外鄉的老實人,真碰上殺人不眨眼的江湖中人,他頓時就慫了。
好在這時,兩名捕快騎馬路過,注意到這邊的情況。
「牛二!」
一名捕快喝斥道:「是不是又在干無賴勾當了?」
牛二回過神來,趕忙笑臉相迎。
「原來是王捕頭,我已經改過自新了,怎麼敢吶,剛剛只是和這位小兄弟有些誤會而已,正準備離開呢!」
其他幾名無賴也紛紛換上笑臉,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哼,你最好老實點兒,曲河鎮可不是藏污納垢的地方。」
這名捕快警告完後,另一名捕快看向李默道:「小兄弟,你沒事吧?」
「沒事。」
李默也有些緊張,剛剛他差點就要忍不住動手了。
如果是曾經,他還沒有掌握武功的時候,只是一位遊方郎中的話,遇到這種事他別無他法,只會嘗試講道理,最後多半被這幾位無賴得逞,但如今他看到這幾個潑皮在自己面前耍無賴,他很容易就被激怒了,心中不斷生出拔劍殺死這幾人的想法。
此刻他陡然驚醒,意識到自己受到煞氣影響,已經不可能再回到曾經的平靜生活了。
這便是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跨出那一步後,就再也無可挽回了。
而根據張勤大哥所說,捕快似乎是能夠感應到這種煞氣的,這讓李默不由得有些緊張。
這名捕快聞言,向身後指了一下。
「前面三十里左右,就到曲河鎮了。」
「多謝。」
李默抱拳後匆匆離去。
兩名捕快又警告了一番牛二等人後,才再次騎馬遠去,途中個子較高的寬臉捕快,越想越是感覺不對勁兒。
「你有沒有感覺到他身上的煞氣?」
煞氣是一種能夠影響性情的氣息,習武之人在經過江湖仇殺後,往往便會沾染上煞氣,會變得極其易怒,普通人很難感應到這種東西,但長期和江湖中人打交道的無賴、捕快,卻隱約能夠察覺到。
另一人聞言,愣了一下。
隨即他大吃一驚道:「似乎的確如此,剛剛牛二那廝觸怒他的時候,的確有些古怪。」
兩人對視了一眼,竟是同時停馬,掉頭朝李默離開的方向追去。
不過李默並未再繼續趕大路,前往所謂的曲河鎮。
一念之差,他竟是離開了大道,走進了通往十八山的小路!
「既然華安鎮上的人都不知道該如何成為修士,那麼曲河鎮上的人,也多半不會知曉,不如去十八山碰碰運氣,那些江洋大盜們的消息更加靈通,肯定會知道一些!」
李默的腳步愈發堅定。
「而相較於遊方郎中的行醫救人,成為巡查使後的行俠救世,才能真正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這裡雖是十八山,卻並非只有十八座山,而是一個籠統的地域概念。
當初他跟隨丁解行醫,聽到了不少江湖故事,知道這裡因為地勢複雜,地廣人稀,又是水路要地,因此江湖幫派林立,乃是江洋大盜們的匯聚之地,以劫掠過往商船為生。
官府雖然每隔幾年便會發起圍剿,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旦風頭過去,這些江洋大盜們便會再次聚集。
山路荊棘叢生、崎嶇難走。
好在因為天氣寒冷,蚊蟲休眠,李默找了一塊平緩之地後,用火摺子點燃篝火,就地休息。
看著面前搖曳的火焰,李默心中的種種雜念一晃而過,沉沉睡去。
站在一望無際的亘古荒蕪大地上,天空烏雲洶湧翻滾,李默知道自己又進入飄渺夢境了。
他看向自己的雙手,仍然是影子形態。
不過他現在已經習以為常。
於是接下來李默先是習慣性地做了縱身躍、後移閃、左右擺這三種《三合劍法》的強身健體之法,作為以後在現實中訓練時正確呼吸發力方式的參照對比,然後又開始練習各種組合劍招,以求達到隨心所欲、靈活萬變的境界。
不知過了多久。
李默感覺自己有些累了。
他停下了動作,坐在飄渺夢境的亘古荒蕪大地上休息,抬頭看向了天空不斷翻滾的烏雲,偶爾有龐大的陰影滑過。
「雲霧上的陰影是什麼?」
李默的心中有些好奇,可惜他不會飛,沒辦法去看看。
許久後。
李默搖了搖頭,他暗暗發誓,不論《飄渺盒》會給他帶來怎樣的危險,他都不會像那位癲狂獵人一樣選擇放棄。
如果放棄了《飄渺盒》,他也許會得到安寧,但與之相對,他也將重新回歸於平凡。
如果小蔓還在的話,他也許會選擇放棄。
但現在的他已經無所畏懼,哪怕是死亡。
隨著李默收回目光,他突然發現周圍的大地上,竟是出現了絲絲縷縷的雲霧,呈現出乳白色,只是相較於天空要淡薄了一些而已,這讓他不由得愣了一下。
李默嘗試用雙手捧起這些雲霧,卻發現這些雲霧則猶如無形流水,從他手心迅速飄散。
夢境中又多出了一些奇異景象。
李默不知是好是壞,他與飄渺盒的契合似乎又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