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傳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師父,他們沒把您怎麼著吧?」

  「沒事,一群二流子能使什麼手段?咋咋呼呼那一套,當年我跟著你師公走江湖的時候,什麼沒見過,小場面。」

  師徒兩人在客廳坐定,沏好茉莉花茶,老頭給自己續上一杯。

  「倒是你,旭子,這次是怎麼惹上人的?什麼恩怨?」

  「我也說不清楚。」

  李旭也不知道從何說起:「他們背後是慶氏,勢大財雄,對付不了我,就找您了。」

  「我說呢,難怪我找治安,治安非說你師父是歲數大了老年痴呆,自己走丟了。」

  師娘氣鼓鼓地給李旭端來一盤瓜子花生。

  「孩兒,吃沒吃啊,師娘給你下碗面。」

  「不用了,師娘。」

  李旭打開書包,從裡面碼出來十五疊紅紙。

  「師父,這點錢算是他們賠咱的。」

  從那幾個慶氏集團的打手家裡一共搜出來十六萬塊多一點,李旭把這個大頭送給師父,算是壓驚。

  「這什麼錢?」

  「賠禮的錢。」

  「狗屁,他們會賠禮道歉的話還會綁我?是不是你拿自己的錢。」

  「真不是。」

  李旭笑了笑,然而老頭還是不信。

  師娘在廚房張羅晚飯,而師父則是從屋裡取出來一個厚厚的冊子。

  「這幾天他們弄著我,我也想了挺多事。這個太清堂是村裡的公產,是區里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子孫廟,不能私相授受。」

  「這套冊子,本來也不是什麼能見光的東西,早就該毀了,但是幾代人都捨不得。」

  師父將全是黃紙的冊子推到李旭面前。

  「仙拳這玩意,就是神打,我也上過學,沒有一天把這個東西當真過。咱們門裡面有真的有假的,有半真半假的。真的是拳術,是槍法,假的就是這些。」

  「我本來想著,這些東西到我這一代就該絕了。科學昌明,社會進步,別說打仗用不著咱們這一套了,就是防身,養生,也都沒用了。」

  李旭有些黯然,師父其實這些話早說過好多次,只是自己從來沒有往心裡去過。

  只當是老頭執拗。

  有道是「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不弄點神神鬼鬼玄之又玄的東西,單單去講拳理,放在舊社會,那師父都餓死了。

  沒想到這些居然成了老頭的心事。

  「這冊子以後我傳給你,你就是太清堂的主人家,以後走南闖北碰見個把同門,你也算有個身份。」

  老頭說著往前一推。

  李旭看到書面上寫著《聞香秘錄》四個字,下面還有個「國禎」。

  筆力如虬,端得不凡。

  這兩個字怎麼看怎麼眼熟。

  「師父,咱們這一路里也有位祖師叫國禎?」

  「是啊,當年有一位會首叫李國禎,說起來還跟咱們有些親戚。」

  李國禎?

  李旭強自壓下心裡的震撼,聽師父講起了以前的事情。

  這個李國禎也是一個奇人,他少年即是神童,三歲能文,五六歲便是下筆千言,十一歲便過了童子試,成了一位茂才公。

  家中更是富豪,良田百畝,更包山種樹,放牛牧羊,可謂是吃穿不愁。

  以前那個時候,流行一個「起會」。

  不管是修橋鋪路,還是賑濟孤貧,都要大傢伙一起出錢,有多幫多,有少幫少。

  至於修塔蓋廟這樣的大事業,因為營造項目多,又講究,更是要花費許多功夫,非有能有力之人不能為之。

  李國禎他們家就是這麼個會首的角色,他祖上在村中修了一座供奉東嶽的天齊廟,從此之後代代都是天齊會的會首。

  當然,他還有個身份,就是聞香教的傳人。

  聞香教若論祖宗,能追到著名的白蓮教身上去,可謂是代代有好漢,時時有人傑。什麼方臘、劉福通、韓林兒、朱元璋,都是這一路出身。

  有能耐的一掃胡腥為天子,沒能耐的扒皮抽筋作教訓。


  到了明末,有個徐鴻儒,更是起兵謀反。

  甲申國亂,天下鼎變之後,更是一路衍生出來洪教、羅教、無為教、老官齋、悄悄會、金丹道、學好教、齋教。

  至今各種變體還頗有生命力,原因無他,這教門勸人吃齋行善,不跟人爭,天津衛還有個變體叫「理教」,專門要信徒講道理,而且要戒菸戒酒。

  這東西一下子就有了欺騙性。

  說回李國禎,這位則有點不一樣的意思。他是個讀書人,深深知道真假二字,於是乎對這個會首的位置並不在意。

  只是有一次,他去泰山看姑子廟。

  有道是「揚州瘦馬,泰山尼姑,大同婆姨,揚州船娘」,這都是多少年來有口碑的老品牌,少年人青春萌動,去找個刺激。

  這一去刺激是真刺激了。

  按照門內的說法,這位在蒿里山見到了「神仙」。

  頭戴朝天冠,身穿黑綢紗衣,白巾蒙面,看不出形象,只是在那黑綢之下見得千手千眼。

  李國禎說是他見到了神仙,而按照李旭的理解,這根本就是個怪物。

  畢竟描述里這位「神仙」沒有具體的形體概念,只是隱隱約約感覺到有一個白巾蒙面的腦袋,腦袋上面是個高冠。

  然後就是紗衣之下,不斷扭動,彼此緊緊相連的一隻隻眼睛和手……

  這不是怪物是什麼?

  李國禎同行一共十三人,除了他以外,所有人都發惡疾而死,死的時候,都是臉上長滿了眼睛一樣的肉瘤。

  而李國禎按照他自己的描述則是得「靈丹」之妙,「從此方知月上有真仙」,「睜眼所及,見天外有天,海內有海」,「力增無窮,一飯百斤」。

  總而言之,這位李國禎也算不得是人了。

  讀過書的師父覺得這都是當年老騙子們瞎編,根本不當一回事,但是李旭聽了個真真的。

  「這個李國禎算是咱們李家的親戚。」

  「這麼說,咱們也是從安豆村搬來的?」

  「是啊,以前都住在安豆村,後來不知道從哪一代起遵祖訓就搬走了,所以咱們在村里其實是外姓,要不這麼多年選不上村長嘛。」

  「那這個李國禎後來呢?」

  「後來他回來傳法,建了七十二處香堂,跟南來北往的人都有了聯繫,巴蜀的袍哥,西北的刀客,南邊的洪門、天地會,都通了字號,排了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