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一念之善入天門
囚龍澗水底,那隻巨大的魚龍通體閃爍著紅光,將水底世界照的通明。
李承道持劍懸停在那魚龍旁邊,探頭朝前望去。
但見百丈開外,下方有一個圓形的深坑,徑寬幾十丈,緊鄰著陡峭的絕壁,形同一個低洼的山谷。
谷底鄭重,橫陳著兩具幾十丈長的骸骨,如龍蛇盤踞,骨質潔白,溫潤如玉。
脊柱如房梁,肋骨似廊柱,僅那獠牙參差的顱骨就有一間房大小,頭頂兩根鹿角猶如參差的小樹。
在那顱頂正中,兩根犄角之間有一個磨盤大的凸起,此時正閃爍著的淡淡的光明。
「這是魚龍的骸骨!其顱中玄晶尚在,一枚水屬,一枚火屬,倒是省了我許多廝殺功夫!」
李承道心中喜悅,用腳一踏池水,便要下去破開顱骨,取得玄晶。
卻聽一聲清亮的龍吟,方才帶他前來的那隻龍魚將身子一擺,又攔在了他的前面。
李承道眉頭一皺,按劍道:「怎麼?你帶我來此,卻不讓我取這兩枚玄晶?」
那魚龍也不知聽懂了沒有,只是一邊低鳴,一邊在前方幾丈外來回遊動,巨大的身軀攪得水中暗流奔涌。
李承道聽了片刻,只是不解其意,於是又輕喝一聲:「我取了玄晶後就不必再殺你了,你還不願意怎地?」
說著將太乙斬劫劍橫在身前,伸出兩根手指在劍刃上一彈。
「叮!」一股鋒銳之意在水中彌散開來,猶如一道寒潮朝那頭巨大的魚龍涌了過去。
龍魚遊走的動作一停,體外籠罩的紅光一陣閃爍。
正當李承道以為這魚龍要讓開道路的時候,卻見它將那龍頭一晃,開口發出一聲悠長的龍吟。
聲浪滾滾在水中散開,李承道從其中聽出幾分焦急的意味。
「昂!!」另一聲龍吟從遠處傳來,似是象鳴,又如牛吼,和李承道面前這條魚龍遙相呼應。
「嘩啦!」四周的水流一起翻卷,晃動。
李承道忙持劍防備,就覺視野一暗,另一條魚龍遊了過來。
這是一條通體漆黑的水屬魚龍,和先前那條火屬魚龍一樣,身軀都有十餘丈長。
一黑一紅兩條魚龍停在前方,口中發出陣陣低吟。
李承道面對這兩個龐然大物,整個視野都遮蔽個嚴實。
「……只是不知它們除了力大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手段……」
李承道目光慎重朝前望去,手中太乙斬劫劍上寒光流轉:「爾等再不讓路,我可要動手了!」
他臨敵一貫先下手,此刻見兩隻魚龍不讓路,心中殺念又蹭蹭冒了上來。
兩條魚龍感應到殺機臨頭,也沒有做出什麼攻擊的動作,只是口中低吟愈發急促。
李承道剛欲祭出飛劍,突然目光一停,發現了兩條魚龍的不同之處。
二者都是龍頭魚身,麟甲如玉,但那條火屬龍魚前方兩隻魚鰭上,居然長出了鋒銳的龍爪!
李承道腦海中有靈光一閃,稍一思索就反應過來:「原來是討要好處來了……」
將手中長劍一收,解下腰間的青玉葫蘆,傾倒出七八粒青碧色的丹丸:「你們是要這黃芽丹?」
黃芽丹有改善根骨,純淨血脈之效,正是兩條魚龍欲得之物。
裊裊藥香在水中散開,兩條龍魚聞了頓時興奮起來,口中龍吟聲也變得更加高昂,清澈。
李承道哈哈大笑,猛一轉身,抬手一拋,幾顆黃芽丹似流光一樣朝後方飛去。
兩條巨大的魚龍低吼一聲,揮動魚鰭追了出去,速度快的只能看見殘影。
李承道面前再無阻礙,連忙收好葫蘆,一路下潛到那山谷中。
到了兩具骸骨犄角中間,用太乙斬劫劍劃開顱頂,取了水火兩枚玄晶。
兩顆玄晶一紅一白,都有棗兒大小,晶瑩剔透如寶石,氣機匯聚成兩條寸許長的龍影,在手掌間盤旋遊動。
「五行玄晶齊備,只要尋到那龍龜,問明《玉清九轉大還丹訣》的下落,便可依法點化玄光了!」
李承道心中微喜,將水火玄晶收好之後,站在那兩隻犄角前朝四處打量。
臨近山谷的絕壁之後,是一條十來丈寬的甬道,仿佛一條幽深的峽谷。
「先前有石壁阻隔,倒是未發現這個去處……」
李承道心中隱隱生出感應,當下再不遲疑,衣袖一震,捲起一道洪流,托著自己朝那峽谷中游去。
又行十餘里,前方便沒了路,原來已經到了峽谷盡頭。
一座巍峨的石門佇立在峽谷中央,門戶兩邊都是厚重的石壁,上方不可見其頂。
石壁正中銘刻了四個磨盤大小的朱紅篆字「大爭之門」,門前是九層開闊的青石台階。
李承道降落地面,邁步拾階而上,頓覺一種古樸、厚重的氣息撲面而來。
臨的近些才發現厚重的石門正中還銘刻了一個巨大的太極圖。
陰陽雙魚抱負交疊,極陽、極陰兩個圓點正落在兩扇門上。
太極圖外圍環繞著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卦象。
李承道仔細看了幾眼,卻發現坤卦處在乾卦之上,不由笑道:「我宗以大爭之道立教,欲入此門,便需有扭轉乾坤之心。」
他知曉這是掌門真人設下的考驗,門後便是真正的登天之階。
於是再不遲疑,朝前邁出一步,雙手大張,按在極陰、極陽兩個點上。
但見他咬緊牙關,五指如鉤,幾欲釘入岩石之中,雙臂如環日月。
李承道如今真氣渾厚,一身怪力可敵龍象,這一發力便見功果!
「轟隆!」石門上的陰陽魚兒開始旋轉起來。
八個卦象也跟著轉動,乾坤二卦一點一點回復原位。
石門也跟著發出「隆隆」的大響,似乎下一刻就要洞開。
李承道心中剛升起喜意,就聽「嘭!」一聲巨響,陰陽輪轉之勢一停。
此刻距離那乾坤歸位尚有一指寬的距離,李承道深吸一口氣,再次轉動陰陽魚。
卻發現手中仿佛抓著兩座大山,任他如何發力都不能移動分毫:「怎會如此……」
李承道試了幾次都無濟於事,只好雙手緊緊按在門上,不敢有絲毫鬆懈。
「得道之機可一不可再,只要此時一鬆手,那《玉清九轉大還丹訣》就同我無緣了!」
李承道心中焦急,突聽身後傳來兩聲清亮,悠長的龍吟。
一道紅光,一道黑光,如兩條蜿蜒的絲帶延伸而來,落在極陰、極陽兩個點上。
「轟隆隆隆隆!」大爭之門緩緩開啟,李承道不由鬆了口氣。
還未來得及看一眼門後的景象,就見眼前一片金光閃爍。
「非爭不能承道,無善不足煉真!」
幾個金色篆字憑空顯化在身前,隨著水波微微蕩漾。
這才是掌門真正的考驗。
若他方才殺了那兩條魚龍,固然可以取得水火玄晶,但卻失去了打開大爭之門的機會。
善惡一念,因果相隨,瞬息之間便有驗證,一念之差便與大道無緣。
「大爭之念,仁善之念,二者陰陽抱負,相輔相成,掌門這是在傳法前特意點化與我。」
李承道嘆息一聲,將這番感悟記在心裡,抬頭往石門中望去。
這正是:生與殺,勿需言,念動之間恆自然,劍鋒之上留一線,此即是神仙。
(跪謝守一真人10200點角色打賞,莫呼洛迦500點打賞,磕一個)
李承道持劍懸停在那魚龍旁邊,探頭朝前望去。
但見百丈開外,下方有一個圓形的深坑,徑寬幾十丈,緊鄰著陡峭的絕壁,形同一個低洼的山谷。
谷底鄭重,橫陳著兩具幾十丈長的骸骨,如龍蛇盤踞,骨質潔白,溫潤如玉。
脊柱如房梁,肋骨似廊柱,僅那獠牙參差的顱骨就有一間房大小,頭頂兩根鹿角猶如參差的小樹。
在那顱頂正中,兩根犄角之間有一個磨盤大的凸起,此時正閃爍著的淡淡的光明。
「這是魚龍的骸骨!其顱中玄晶尚在,一枚水屬,一枚火屬,倒是省了我許多廝殺功夫!」
李承道心中喜悅,用腳一踏池水,便要下去破開顱骨,取得玄晶。
卻聽一聲清亮的龍吟,方才帶他前來的那隻龍魚將身子一擺,又攔在了他的前面。
李承道眉頭一皺,按劍道:「怎麼?你帶我來此,卻不讓我取這兩枚玄晶?」
那魚龍也不知聽懂了沒有,只是一邊低鳴,一邊在前方幾丈外來回遊動,巨大的身軀攪得水中暗流奔涌。
李承道聽了片刻,只是不解其意,於是又輕喝一聲:「我取了玄晶後就不必再殺你了,你還不願意怎地?」
說著將太乙斬劫劍橫在身前,伸出兩根手指在劍刃上一彈。
「叮!」一股鋒銳之意在水中彌散開來,猶如一道寒潮朝那頭巨大的魚龍涌了過去。
龍魚遊走的動作一停,體外籠罩的紅光一陣閃爍。
正當李承道以為這魚龍要讓開道路的時候,卻見它將那龍頭一晃,開口發出一聲悠長的龍吟。
聲浪滾滾在水中散開,李承道從其中聽出幾分焦急的意味。
「昂!!」另一聲龍吟從遠處傳來,似是象鳴,又如牛吼,和李承道面前這條魚龍遙相呼應。
「嘩啦!」四周的水流一起翻卷,晃動。
李承道忙持劍防備,就覺視野一暗,另一條魚龍遊了過來。
這是一條通體漆黑的水屬魚龍,和先前那條火屬魚龍一樣,身軀都有十餘丈長。
一黑一紅兩條魚龍停在前方,口中發出陣陣低吟。
李承道面對這兩個龐然大物,整個視野都遮蔽個嚴實。
「……只是不知它們除了力大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手段……」
李承道目光慎重朝前望去,手中太乙斬劫劍上寒光流轉:「爾等再不讓路,我可要動手了!」
他臨敵一貫先下手,此刻見兩隻魚龍不讓路,心中殺念又蹭蹭冒了上來。
兩條魚龍感應到殺機臨頭,也沒有做出什麼攻擊的動作,只是口中低吟愈發急促。
李承道剛欲祭出飛劍,突然目光一停,發現了兩條魚龍的不同之處。
二者都是龍頭魚身,麟甲如玉,但那條火屬龍魚前方兩隻魚鰭上,居然長出了鋒銳的龍爪!
李承道腦海中有靈光一閃,稍一思索就反應過來:「原來是討要好處來了……」
將手中長劍一收,解下腰間的青玉葫蘆,傾倒出七八粒青碧色的丹丸:「你們是要這黃芽丹?」
黃芽丹有改善根骨,純淨血脈之效,正是兩條魚龍欲得之物。
裊裊藥香在水中散開,兩條龍魚聞了頓時興奮起來,口中龍吟聲也變得更加高昂,清澈。
李承道哈哈大笑,猛一轉身,抬手一拋,幾顆黃芽丹似流光一樣朝後方飛去。
兩條巨大的魚龍低吼一聲,揮動魚鰭追了出去,速度快的只能看見殘影。
李承道面前再無阻礙,連忙收好葫蘆,一路下潛到那山谷中。
到了兩具骸骨犄角中間,用太乙斬劫劍劃開顱頂,取了水火兩枚玄晶。
兩顆玄晶一紅一白,都有棗兒大小,晶瑩剔透如寶石,氣機匯聚成兩條寸許長的龍影,在手掌間盤旋遊動。
「五行玄晶齊備,只要尋到那龍龜,問明《玉清九轉大還丹訣》的下落,便可依法點化玄光了!」
李承道心中微喜,將水火玄晶收好之後,站在那兩隻犄角前朝四處打量。
臨近山谷的絕壁之後,是一條十來丈寬的甬道,仿佛一條幽深的峽谷。
「先前有石壁阻隔,倒是未發現這個去處……」
李承道心中隱隱生出感應,當下再不遲疑,衣袖一震,捲起一道洪流,托著自己朝那峽谷中游去。
又行十餘里,前方便沒了路,原來已經到了峽谷盡頭。
一座巍峨的石門佇立在峽谷中央,門戶兩邊都是厚重的石壁,上方不可見其頂。
石壁正中銘刻了四個磨盤大小的朱紅篆字「大爭之門」,門前是九層開闊的青石台階。
李承道降落地面,邁步拾階而上,頓覺一種古樸、厚重的氣息撲面而來。
臨的近些才發現厚重的石門正中還銘刻了一個巨大的太極圖。
陰陽雙魚抱負交疊,極陽、極陰兩個圓點正落在兩扇門上。
太極圖外圍環繞著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卦象。
李承道仔細看了幾眼,卻發現坤卦處在乾卦之上,不由笑道:「我宗以大爭之道立教,欲入此門,便需有扭轉乾坤之心。」
他知曉這是掌門真人設下的考驗,門後便是真正的登天之階。
於是再不遲疑,朝前邁出一步,雙手大張,按在極陰、極陽兩個點上。
但見他咬緊牙關,五指如鉤,幾欲釘入岩石之中,雙臂如環日月。
李承道如今真氣渾厚,一身怪力可敵龍象,這一發力便見功果!
「轟隆!」石門上的陰陽魚兒開始旋轉起來。
八個卦象也跟著轉動,乾坤二卦一點一點回復原位。
石門也跟著發出「隆隆」的大響,似乎下一刻就要洞開。
李承道心中剛升起喜意,就聽「嘭!」一聲巨響,陰陽輪轉之勢一停。
此刻距離那乾坤歸位尚有一指寬的距離,李承道深吸一口氣,再次轉動陰陽魚。
卻發現手中仿佛抓著兩座大山,任他如何發力都不能移動分毫:「怎會如此……」
李承道試了幾次都無濟於事,只好雙手緊緊按在門上,不敢有絲毫鬆懈。
「得道之機可一不可再,只要此時一鬆手,那《玉清九轉大還丹訣》就同我無緣了!」
李承道心中焦急,突聽身後傳來兩聲清亮,悠長的龍吟。
一道紅光,一道黑光,如兩條蜿蜒的絲帶延伸而來,落在極陰、極陽兩個點上。
「轟隆隆隆隆!」大爭之門緩緩開啟,李承道不由鬆了口氣。
還未來得及看一眼門後的景象,就見眼前一片金光閃爍。
「非爭不能承道,無善不足煉真!」
幾個金色篆字憑空顯化在身前,隨著水波微微蕩漾。
這才是掌門真正的考驗。
若他方才殺了那兩條魚龍,固然可以取得水火玄晶,但卻失去了打開大爭之門的機會。
善惡一念,因果相隨,瞬息之間便有驗證,一念之差便與大道無緣。
「大爭之念,仁善之念,二者陰陽抱負,相輔相成,掌門這是在傳法前特意點化與我。」
李承道嘆息一聲,將這番感悟記在心裡,抬頭往石門中望去。
這正是:生與殺,勿需言,念動之間恆自然,劍鋒之上留一線,此即是神仙。
(跪謝守一真人10200點角色打賞,莫呼洛迦500點打賞,磕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