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青蓮故友今欲見
即使已經過去了三千多年,青蓮道人在北辰道宗依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科舉不第,中年入道,僅三百年而成洞天,修為精進之快,實亘古之未有。
其後爭位失利,被一眾玄門世家排擠,單人獨劍連敗七八位洞天真人,攻破護派大陣而去。
後來更是在諸多大派盤踞的玄洲南部,硬生生殺出來一絲間隙,占得仙山靈脈,立下太白劍派。
又用三千年,教授出數位洞天境界的弟子,而後斬破虛空,飛升而去。
時至今日,太白劍派已和神霄派、樓觀派、上清派等並列為七派名門之一。
北辰道宗弟子提及青蓮道人,雖多斥之為「數典忘祖」「叛教賊首」,但言語之間也多流露出傾佩、仰慕之情。
道宗之中許多世家的衰落,溯其源頭,都和蘇氏一樣,是由自家洞天老祖敗於青蓮道人而始。
故而蘇文命提及青蓮道人,言辭間也語氣也極為複雜。
李承道又聽了一遍「青蓮道人叛教」的往事,心中嘀咕:
「這事兒怎麼聽起來有些玄乎,當時上任掌門太微祖師也在,就任憑青蓮道人和那些洞天真人混戰?」
「就算現在,那太白劍派號稱名門,其實力在我宗面前也不夠看,我派還縱容他們來搶奪弟子……」
卻聽蘇文命話頭一轉:「小友見諒,方才蘇某思及家祖,故而扯遠了些,小友方才問及玄龜之事便和青蓮道人有關。」
李承道連忙回神,拱手道:「還請蘇先生細說一二,貧道感激不盡。」
「些許傳聞而已,當不得甚麼感激。」蘇文命擺擺手,客氣了一句,繼續說道:
「當年青蓮道人受我宗玉虛真君引渡入門,在他金丹境界時,曾率我派弟子前往北地抗擊妖魔。」
「後來他從戰場上擒獲一隻老龜,不知怎麼就和人家聊對了脾氣,不顧眾人反對,帶回門派之中。」
「宗門對這等從戰場上俘獲的妖獸,要麼殺之取丹,煉成丹藥,法器,要麼鍊度為力士天丁,留在門下聽用。」
「青蓮道人卻異想天開,居然向自家師父引薦,要讓這玄龜拜入玉虛真君門下。」
李承道不由笑道:「青蓮道人果如傳聞一般,行事不拘禮法,只憑自家好惡。」
蘇文命點頭:「玉虛真君也是愛他天資絕代,耐不住他苦求就答應了下來。」
「那老龜本以極北陰煞之氣結成了妖丹,玉虛真君便耗費法力助他散了修為,重塑根基,傳下玄門正法。」
「自此青蓮道人便和那老龜以師兄弟相稱,他二人一起遨遊天下,感情十分深厚。」
「後來青蓮道人破門而出,這老龜也欲跟隨,只是青蓮道人被七位洞天真人圍攻,無力將他接走。」
「最後其師玉虛真君出面,將這老龜擒下,本欲殺之,是掌門真人求情,才將他封印了起來。」
李承道思索片刻,疑惑道:「如蘇先生所說,那靈龜被青蓮道人引渡入門時只有結丹修為,應該年歲不大。」
「就算他如今被掌門真人鎮壓了三千年,按理也不該壽逾八千載才是,何以稱得上『玄龜』呢?」
蘇文命笑著解釋:「小友不知,這精怪之屬和人不同,他們本身壽元越久,入道後修為進境也就越慢。」
「這鰲魚、靈龜之類,是出了名的壽元長久,那老龜能成金丹,非耗費七八千年苦修不可。」
李承道聽到此處,心中隱隱有一種直覺,自己欲要尋找的《玉清九轉大還丹訣》極可能就和那老龜有關。
於是問道:「敢問蘇先生,那掌門真人封印玄龜之處……」
蘇文命歉然道:「此事我也是聽幼時聽家中長輩提及,這封印之地我卻不知了……」
似乎覺得有些過意不去,蘇文命遲疑片刻,又建言道:
「小友不妨去問一問洞玄真人,他老人家當年曾目睹過那一場紛爭……蘇某大意了,小友現在倒是不便和洞玄真人見面……」
「搖光峰乾元觀門口也有隻老龜,雖然壽數未至八千,但五六千載應該也是有的……小友可試試他口中靈涎勘作藥引否?」
李承道點了點頭:「蘇先生所言不差,稍後我便往搖光峰上走一遭。」
隨後二人便不再談及玄龜之事,飲茶論道,興盡而散。
待蘇文命告辭離去之後,李承道出了廳堂,同清風童子叮囑幾句,隨後就出了寶塔,御風而起往搖光峰而來。
搖光峰上依舊如平和,寧靜,童子採藥,道士煉丹,一派怡然的道家修行聖地。
李承道順著石階,穿過松柏雲霧,到了山頂乾元觀門前。
青玄童子早已等在門口,見了李承道後稽首道,歉然道:「見過小師叔,祖師說您不必進去。」
李承道暗自嘆息一聲,垂手朝那駝碑老龜一指:「不敢叨擾師父,我此來是有事兒問一問這隻神龜。」
青玄童子一低頭,見那馱碑老龜已經把腦袋縮到殼裡去了:「小師叔,您看這……」
李承道微微一笑,伸手在袖中一摸,拿出一面巴掌大小的銅鏡遞給青玄童子:「這個小物件童子拿去玩吧。」
青玄童子面色一喜,雙手接過銅鏡:「多謝小師叔賞賜,不知這寶貝有何妙用?」
李承道笑道:「此乃畫骨境,是我從一個世家子弟手中所得,只是個逗趣兒的小玩意兒罷了。」
「你白日裡拿此鏡照一下別人,到了晚上再用它來照自己,你就可變化成別人的模樣,無論面相、身量、聲音都絲毫不差。」
「當然,這種變化也不能持久,日光一照就散了,若是修有法眼神通之人也能窺破。」
青玄童子聽了兩眼放光,拿著銅鏡翻來覆去把玩,眼睛一轉,舉起鏡子朝李承道照了過來。
李承道一伸手捂住鏡面:「童子莫要玩鬧,且把神龜喊出來,我實有話要問。」
青玄童子連忙答應,將銅鏡收入懷裡,然後蹲下來在龜殼上敲了兩記:「老龜!快出來回話,答不好今日的伙食就沒有了!」
老龜從殼裡伸出頭來,懶洋洋地看了李承道一眼:「小娃娃,何故攪吾清夢?」
李承道將要問之事細細說了,老龜晃了晃腦袋:「你說的那個玄龜呀,他得玉虛真君傳法,已經修出了龍相,如今應該叫龍龜了!」
「敢問龜仙,是否知曉掌門真人將那龍龜封印在何處了?」李承道連忙拱手請教。
老龜瞥了李承道一眼:「封印之地離得也不遠,翠微三峰北麓,那囚龍澗里便是了。」
李承道恍然:「囚龍澗,原來囚禁的不是真龍,而是這隻龍龜?」
老龜見李承道走神,於是開口提醒:「那老龜被封印了三千來年,誰知道會不會被關出了脾氣來?」
「你不如先去天工院領了內門弟子的法袍和七星令牌,見了那龍龜也好說話。」
李承道忙躬身拱手:「多謝龜仙指點,貧道這便往天工院正了名分,然後再去見一見這位青蓮道人的故友。」
(感謝二百斤的橘貓大佬的10000幣打賞,小撲街何德何能……唯有感激涕零!磕一個!)
科舉不第,中年入道,僅三百年而成洞天,修為精進之快,實亘古之未有。
其後爭位失利,被一眾玄門世家排擠,單人獨劍連敗七八位洞天真人,攻破護派大陣而去。
後來更是在諸多大派盤踞的玄洲南部,硬生生殺出來一絲間隙,占得仙山靈脈,立下太白劍派。
又用三千年,教授出數位洞天境界的弟子,而後斬破虛空,飛升而去。
時至今日,太白劍派已和神霄派、樓觀派、上清派等並列為七派名門之一。
北辰道宗弟子提及青蓮道人,雖多斥之為「數典忘祖」「叛教賊首」,但言語之間也多流露出傾佩、仰慕之情。
道宗之中許多世家的衰落,溯其源頭,都和蘇氏一樣,是由自家洞天老祖敗於青蓮道人而始。
故而蘇文命提及青蓮道人,言辭間也語氣也極為複雜。
李承道又聽了一遍「青蓮道人叛教」的往事,心中嘀咕:
「這事兒怎麼聽起來有些玄乎,當時上任掌門太微祖師也在,就任憑青蓮道人和那些洞天真人混戰?」
「就算現在,那太白劍派號稱名門,其實力在我宗面前也不夠看,我派還縱容他們來搶奪弟子……」
卻聽蘇文命話頭一轉:「小友見諒,方才蘇某思及家祖,故而扯遠了些,小友方才問及玄龜之事便和青蓮道人有關。」
李承道連忙回神,拱手道:「還請蘇先生細說一二,貧道感激不盡。」
「些許傳聞而已,當不得甚麼感激。」蘇文命擺擺手,客氣了一句,繼續說道:
「當年青蓮道人受我宗玉虛真君引渡入門,在他金丹境界時,曾率我派弟子前往北地抗擊妖魔。」
「後來他從戰場上擒獲一隻老龜,不知怎麼就和人家聊對了脾氣,不顧眾人反對,帶回門派之中。」
「宗門對這等從戰場上俘獲的妖獸,要麼殺之取丹,煉成丹藥,法器,要麼鍊度為力士天丁,留在門下聽用。」
「青蓮道人卻異想天開,居然向自家師父引薦,要讓這玄龜拜入玉虛真君門下。」
李承道不由笑道:「青蓮道人果如傳聞一般,行事不拘禮法,只憑自家好惡。」
蘇文命點頭:「玉虛真君也是愛他天資絕代,耐不住他苦求就答應了下來。」
「那老龜本以極北陰煞之氣結成了妖丹,玉虛真君便耗費法力助他散了修為,重塑根基,傳下玄門正法。」
「自此青蓮道人便和那老龜以師兄弟相稱,他二人一起遨遊天下,感情十分深厚。」
「後來青蓮道人破門而出,這老龜也欲跟隨,只是青蓮道人被七位洞天真人圍攻,無力將他接走。」
「最後其師玉虛真君出面,將這老龜擒下,本欲殺之,是掌門真人求情,才將他封印了起來。」
李承道思索片刻,疑惑道:「如蘇先生所說,那靈龜被青蓮道人引渡入門時只有結丹修為,應該年歲不大。」
「就算他如今被掌門真人鎮壓了三千年,按理也不該壽逾八千載才是,何以稱得上『玄龜』呢?」
蘇文命笑著解釋:「小友不知,這精怪之屬和人不同,他們本身壽元越久,入道後修為進境也就越慢。」
「這鰲魚、靈龜之類,是出了名的壽元長久,那老龜能成金丹,非耗費七八千年苦修不可。」
李承道聽到此處,心中隱隱有一種直覺,自己欲要尋找的《玉清九轉大還丹訣》極可能就和那老龜有關。
於是問道:「敢問蘇先生,那掌門真人封印玄龜之處……」
蘇文命歉然道:「此事我也是聽幼時聽家中長輩提及,這封印之地我卻不知了……」
似乎覺得有些過意不去,蘇文命遲疑片刻,又建言道:
「小友不妨去問一問洞玄真人,他老人家當年曾目睹過那一場紛爭……蘇某大意了,小友現在倒是不便和洞玄真人見面……」
「搖光峰乾元觀門口也有隻老龜,雖然壽數未至八千,但五六千載應該也是有的……小友可試試他口中靈涎勘作藥引否?」
李承道點了點頭:「蘇先生所言不差,稍後我便往搖光峰上走一遭。」
隨後二人便不再談及玄龜之事,飲茶論道,興盡而散。
待蘇文命告辭離去之後,李承道出了廳堂,同清風童子叮囑幾句,隨後就出了寶塔,御風而起往搖光峰而來。
搖光峰上依舊如平和,寧靜,童子採藥,道士煉丹,一派怡然的道家修行聖地。
李承道順著石階,穿過松柏雲霧,到了山頂乾元觀門前。
青玄童子早已等在門口,見了李承道後稽首道,歉然道:「見過小師叔,祖師說您不必進去。」
李承道暗自嘆息一聲,垂手朝那駝碑老龜一指:「不敢叨擾師父,我此來是有事兒問一問這隻神龜。」
青玄童子一低頭,見那馱碑老龜已經把腦袋縮到殼裡去了:「小師叔,您看這……」
李承道微微一笑,伸手在袖中一摸,拿出一面巴掌大小的銅鏡遞給青玄童子:「這個小物件童子拿去玩吧。」
青玄童子面色一喜,雙手接過銅鏡:「多謝小師叔賞賜,不知這寶貝有何妙用?」
李承道笑道:「此乃畫骨境,是我從一個世家子弟手中所得,只是個逗趣兒的小玩意兒罷了。」
「你白日裡拿此鏡照一下別人,到了晚上再用它來照自己,你就可變化成別人的模樣,無論面相、身量、聲音都絲毫不差。」
「當然,這種變化也不能持久,日光一照就散了,若是修有法眼神通之人也能窺破。」
青玄童子聽了兩眼放光,拿著銅鏡翻來覆去把玩,眼睛一轉,舉起鏡子朝李承道照了過來。
李承道一伸手捂住鏡面:「童子莫要玩鬧,且把神龜喊出來,我實有話要問。」
青玄童子連忙答應,將銅鏡收入懷裡,然後蹲下來在龜殼上敲了兩記:「老龜!快出來回話,答不好今日的伙食就沒有了!」
老龜從殼裡伸出頭來,懶洋洋地看了李承道一眼:「小娃娃,何故攪吾清夢?」
李承道將要問之事細細說了,老龜晃了晃腦袋:「你說的那個玄龜呀,他得玉虛真君傳法,已經修出了龍相,如今應該叫龍龜了!」
「敢問龜仙,是否知曉掌門真人將那龍龜封印在何處了?」李承道連忙拱手請教。
老龜瞥了李承道一眼:「封印之地離得也不遠,翠微三峰北麓,那囚龍澗里便是了。」
李承道恍然:「囚龍澗,原來囚禁的不是真龍,而是這隻龍龜?」
老龜見李承道走神,於是開口提醒:「那老龜被封印了三千來年,誰知道會不會被關出了脾氣來?」
「你不如先去天工院領了內門弟子的法袍和七星令牌,見了那龍龜也好說話。」
李承道忙躬身拱手:「多謝龜仙指點,貧道這便往天工院正了名分,然後再去見一見這位青蓮道人的故友。」
(感謝二百斤的橘貓大佬的10000幣打賞,小撲街何德何能……唯有感激涕零!磕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