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始皇歸來
從扶蘇的宮殿回來,
陳遠青在廊下看書,準確的說,是看家裡種糧食的帳目。
一畝的畝產是一石,種的粟和菽,
這兩種作物收成很高。
除此之外,陳府擁有的田產,還有七十畝閒置的宅地,按秦律,宅地只能用來建造庭院和宅邸,所以一直閒置著。
僕從喜走進來,身後跟著一個庶人梁。
梁在陳遠青的府上有十一年,商鞅變法時,秦國使用授田制分給黔首耕種,僕從梁是楚國人,六國征戰時逃入秦國,並沒有獲得土地。
僕從梁微微躬身,說道:「公子,小人在漆地分到了公田,以後就不來公子府上了。」
漆地是京畿下轄的縣。
內史騰免除了他的徭役。
陳遠青看著他。
能在府上服役十年以上的庶人,大多精通農事,知道時令,這樣的庶人離開是可惜的。
他微微點點頭。
張蒼沿著廊道走進來,看了一眼走出去的僕從,來到矮案前跽坐下來。
「先生吃了嗎?」
「身體無恙嗎?」
「這樣新鮮的牛肉,怎麼不用來孝敬母?」坐下來的時候,陳遠青看到張蒼手裡提著肉。
張蒼把肉放在矮案上,憨厚撓了撓頭:「先生幫我清算出咸陽城的田畝,我怎麼能不感激?」
「有受傷的牛送到內史府,我請內史府的屬吏切了一塊。」
把肉拿下去,僕從喜端著炙烤好的牛肉上來,倒上兩碗茶,一人一碗,推到張蒼和陳遠青面前。
張蒼說道:「我聽說,先生讓內史騰用繩子代替秦尺,蒼怎麼沒有想到這樣的方法?」
陳遠青看到他懷裡抱著一卷竹簡,於是問道:
「你在看什麼?」
張蒼把懷裡的竹簡拿出來,在地上攤開,果然是九數。
「還在鑽研圓的積里嗎?」
「嗯!」
「蒼啊,先前說的是方田,你知道栗米嗎?」
「栗米?」張蒼問道。
「栗米率五十,稻、栗、脾之間也有一個數,可以像栗米一樣,使稻化成米。」
「稻率六十、糲米三十、豉六十。」
栗米,是九章的第二個數。
它當初被創造,是用於穀物糧食的折換,用於交易和流通。
張蒼問道:「先生是怎麼推算出來的?」
其實張蒼自秦漢起,一直在修補九數,陳遠青說道:
「我問你,今有栗十斗,欲為糲米,問得幾何?」
「六斗。」
不愧是精通算術的啊,這麼快就算出來了,陳遠青繼續說道:「今有稻米十斗,得米六斗,問率幾何?」
對啊!
如果栗米知道,得到糲米知道,率是如何知道的;如果稻知道,米知道,率如何得出來的。
張蒼看著手中的竹簡,說道:「所以率是六十。」
「是這樣。」
張蒼有些得意。
陳遠青說了一個比較難的。
「稻十斗,粟率六十,粟率五十,問得糲米幾何?」
這題里,只有粟和稻的比例,粟和糲米的比例,沒有稻換糲米的比例,所以要問稻換糲米多少。
答案是能換八斗糲米。
張蒼想了想,這是不簡單的,秦人常常用栗米換算其他的穀物,或者先換算成秦幣,
卻很少用其他穀物之間相互換算。
陳遠青繼續說道:「並不是栗米如此,金石一石,得金一斤,問率幾何?」
先生果然知道啊。
「先生,這是什麼道理呢?」
「率,是金,除以金石之數。」
「先生是怎麼推演出來的?」
張蒼看向廊道的盡頭、陳遠青的書房,雖然先生總說書房中沒有經籍,可他總想進去看看。
「蒼啊,能推演出來?」陳遠青問道。
用稻米除以粟米,所得的數就是率。
這就是它們之間的道理。
栗米,確實比方田難,主要是不好進行直觀的計算。
張蒼想了想,看著矮案靜坐了許久,然後對著不遠處的僕從喜說道:「府上有什麼糧食?」
僕從喜聞言,看向陳遠青,「府上有稻、菽、黍和荅。」
「能拿一些稻給我嗎?」
僕從喜看向陳遠青,後者點點頭,他才轉身去府後面的倉庫,搬來一袋麻袋,抓起來稻。
放在張蒼的前面。
張蒼拿起碗,把稻研磨破,大約過了一刻鐘,把碗裡的碎米倒出來,然後繼續這樣的步驟。
直到出現一大碗稻碎和米碎。
把米分成一小堆,把稻分成和米一樣的大小,可以分出三堆。
「先生,是不是這樣的道理?」
「不是。」
張蒼憨憨地摸了摸頭,看著眼前堆砌成小堆的稻和米。
「先生,那是什麼道理?」
陳遠青對著僕從喜說道:「拿稻和米來。」
等到僕從喜抓來一把稻和米,陳遠青把稻撒在矮案上,分成一堆:「稻和米,若是率五十。」
說完把稻分成一堆,小半米又分成一堆,分別對應。
「這是對的。」
張蒼感覺有了啟發,打算回去再推演,拿起竹簡,不知從哪裡拿出筆,把剛才寫的話全都寫在竹簡上。
「等我推演出來,就寫進九數里。」
陳遠青看著乘在釜上的肉,這是青銅器,保溫效果,可想而知。
「蒼啊,肉涼了。」
張蒼置若罔聞,好像壓根就沒聽見陳遠青說話一樣,全神貫注寫著手裡的竹簡。
張蒼的缺點就是太痴迷算數,有時連律法也不顧。
陳遠青說道:「內史府的田,都分發下去了嗎?」
張蒼把竹簡放在一邊:「我聽說,咸陽成荒廢的田地太多,隱官中一部分奴產子,也被下令耕種公田?」
隱官啊?
隱官是收容犯人的地方,身體遭遇肉刑有殘缺的人,就會被收容到那裡。
也歸內史管轄。
平日在隱官里做工匠的事,朝廷對奴隸是很嚴苛的,戰爭先徵發,徭役先徵發,如果沒有人可以頂替時,
會叫奴隸做任何事。
北地郡的鶉觚縣,環境艱苦,大部分土地,屬於土壤歸類中的白壤。
這樣種出來的土地,收成很低。
陳遠青吩咐喜把肉端下去。
重新熱一熱。
僕從喜把釜端上來。
陳遠青說道:「蒼啊,身為監獄史,也要熟讀秦律,怎麼能整天只做算數的事呢?」
張蒼點點頭:「先生,我聽說君上的王車到京畿了。」
陳遠青在廊下看書,準確的說,是看家裡種糧食的帳目。
一畝的畝產是一石,種的粟和菽,
這兩種作物收成很高。
除此之外,陳府擁有的田產,還有七十畝閒置的宅地,按秦律,宅地只能用來建造庭院和宅邸,所以一直閒置著。
僕從喜走進來,身後跟著一個庶人梁。
梁在陳遠青的府上有十一年,商鞅變法時,秦國使用授田制分給黔首耕種,僕從梁是楚國人,六國征戰時逃入秦國,並沒有獲得土地。
僕從梁微微躬身,說道:「公子,小人在漆地分到了公田,以後就不來公子府上了。」
漆地是京畿下轄的縣。
內史騰免除了他的徭役。
陳遠青看著他。
能在府上服役十年以上的庶人,大多精通農事,知道時令,這樣的庶人離開是可惜的。
他微微點點頭。
張蒼沿著廊道走進來,看了一眼走出去的僕從,來到矮案前跽坐下來。
「先生吃了嗎?」
「身體無恙嗎?」
「這樣新鮮的牛肉,怎麼不用來孝敬母?」坐下來的時候,陳遠青看到張蒼手裡提著肉。
張蒼把肉放在矮案上,憨厚撓了撓頭:「先生幫我清算出咸陽城的田畝,我怎麼能不感激?」
「有受傷的牛送到內史府,我請內史府的屬吏切了一塊。」
把肉拿下去,僕從喜端著炙烤好的牛肉上來,倒上兩碗茶,一人一碗,推到張蒼和陳遠青面前。
張蒼說道:「我聽說,先生讓內史騰用繩子代替秦尺,蒼怎麼沒有想到這樣的方法?」
陳遠青看到他懷裡抱著一卷竹簡,於是問道:
「你在看什麼?」
張蒼把懷裡的竹簡拿出來,在地上攤開,果然是九數。
「還在鑽研圓的積里嗎?」
「嗯!」
「蒼啊,先前說的是方田,你知道栗米嗎?」
「栗米?」張蒼問道。
「栗米率五十,稻、栗、脾之間也有一個數,可以像栗米一樣,使稻化成米。」
「稻率六十、糲米三十、豉六十。」
栗米,是九章的第二個數。
它當初被創造,是用於穀物糧食的折換,用於交易和流通。
張蒼問道:「先生是怎麼推算出來的?」
其實張蒼自秦漢起,一直在修補九數,陳遠青說道:
「我問你,今有栗十斗,欲為糲米,問得幾何?」
「六斗。」
不愧是精通算術的啊,這麼快就算出來了,陳遠青繼續說道:「今有稻米十斗,得米六斗,問率幾何?」
對啊!
如果栗米知道,得到糲米知道,率是如何知道的;如果稻知道,米知道,率如何得出來的。
張蒼看著手中的竹簡,說道:「所以率是六十。」
「是這樣。」
張蒼有些得意。
陳遠青說了一個比較難的。
「稻十斗,粟率六十,粟率五十,問得糲米幾何?」
這題里,只有粟和稻的比例,粟和糲米的比例,沒有稻換糲米的比例,所以要問稻換糲米多少。
答案是能換八斗糲米。
張蒼想了想,這是不簡單的,秦人常常用栗米換算其他的穀物,或者先換算成秦幣,
卻很少用其他穀物之間相互換算。
陳遠青繼續說道:「並不是栗米如此,金石一石,得金一斤,問率幾何?」
先生果然知道啊。
「先生,這是什麼道理呢?」
「率,是金,除以金石之數。」
「先生是怎麼推演出來的?」
張蒼看向廊道的盡頭、陳遠青的書房,雖然先生總說書房中沒有經籍,可他總想進去看看。
「蒼啊,能推演出來?」陳遠青問道。
用稻米除以粟米,所得的數就是率。
這就是它們之間的道理。
栗米,確實比方田難,主要是不好進行直觀的計算。
張蒼想了想,看著矮案靜坐了許久,然後對著不遠處的僕從喜說道:「府上有什麼糧食?」
僕從喜聞言,看向陳遠青,「府上有稻、菽、黍和荅。」
「能拿一些稻給我嗎?」
僕從喜看向陳遠青,後者點點頭,他才轉身去府後面的倉庫,搬來一袋麻袋,抓起來稻。
放在張蒼的前面。
張蒼拿起碗,把稻研磨破,大約過了一刻鐘,把碗裡的碎米倒出來,然後繼續這樣的步驟。
直到出現一大碗稻碎和米碎。
把米分成一小堆,把稻分成和米一樣的大小,可以分出三堆。
「先生,是不是這樣的道理?」
「不是。」
張蒼憨憨地摸了摸頭,看著眼前堆砌成小堆的稻和米。
「先生,那是什麼道理?」
陳遠青對著僕從喜說道:「拿稻和米來。」
等到僕從喜抓來一把稻和米,陳遠青把稻撒在矮案上,分成一堆:「稻和米,若是率五十。」
說完把稻分成一堆,小半米又分成一堆,分別對應。
「這是對的。」
張蒼感覺有了啟發,打算回去再推演,拿起竹簡,不知從哪裡拿出筆,把剛才寫的話全都寫在竹簡上。
「等我推演出來,就寫進九數里。」
陳遠青看著乘在釜上的肉,這是青銅器,保溫效果,可想而知。
「蒼啊,肉涼了。」
張蒼置若罔聞,好像壓根就沒聽見陳遠青說話一樣,全神貫注寫著手裡的竹簡。
張蒼的缺點就是太痴迷算數,有時連律法也不顧。
陳遠青說道:「內史府的田,都分發下去了嗎?」
張蒼把竹簡放在一邊:「我聽說,咸陽成荒廢的田地太多,隱官中一部分奴產子,也被下令耕種公田?」
隱官啊?
隱官是收容犯人的地方,身體遭遇肉刑有殘缺的人,就會被收容到那裡。
也歸內史管轄。
平日在隱官里做工匠的事,朝廷對奴隸是很嚴苛的,戰爭先徵發,徭役先徵發,如果沒有人可以頂替時,
會叫奴隸做任何事。
北地郡的鶉觚縣,環境艱苦,大部分土地,屬於土壤歸類中的白壤。
這樣種出來的土地,收成很低。
陳遠青吩咐喜把肉端下去。
重新熱一熱。
僕從喜把釜端上來。
陳遠青說道:「蒼啊,身為監獄史,也要熟讀秦律,怎麼能整天只做算數的事呢?」
張蒼點點頭:「先生,我聽說君上的王車到京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