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內部形勢
烈火老道之前對鹿鳴山在這件事上拖拖拉拉非常不滿。
結果龍虎派的道士前腳剛到,鹿鳴山高修的行程就確定了。
「早有這效率,老道我現在已經在剝蛇皮了。」老道忿忿不平的說。
話題一轉,又開始催促起陳泰:「想好沒有?如今郡城的地皮緊俏的很,不論是烏龍山還是青竹嶺都想趁機把手伸進來,觀內目前也不好阻攔,你現在不在這建觀收徒,等此事了了就不好再有此等良機了。」
...搞的好像你不是靈鹿觀修士一樣。
這種話題陳泰也不好接,他還不太想把自己栓在這。
便隨口問及錢氏相關以及靈鹿觀法門為何如此駁雜不成系統。
「嗨,這有什麼不好理解的。」
老道把腿一盤,滿不在乎的解釋道:
「法術修行,說白了就是講究傳承。」
「比如我靈鹿觀師承鹿鳴山雜傳,借靈鹿入道,所以觀內傳承也多以配合靈鹿修行為主。」
「錢氏的機關術、盧氏的水法幻術、還有老道我的火術都得自前人洞府,他們兩家都有嫡傳在鹿鳴山築基,這道法也就傳了下來,雖然掛著靈鹿觀的名頭,可也從不外傳他姓。」
「如果老道我或者劣徒能憑火術築基,我韓氏也便有了獨門法術,不依賴觀中靈鹿與靈煞了。」
「觀中靈鹿每十年只有二三十頭,供人築基的靈煞為數更少,不少弟子從韓喻那個年紀就開始排隊,像那田鏡老道一把年紀了都排不上。」
老道說著說著,就像敞開了話匣子一樣把滿腹的牢騷都倒了出來。
「陳國就這麼屁大點的地方,資源就這麼多,還要拿出大半去供奉鹿鳴山,剩下那一丟丟你多占一些別人自然就少占一些。」
「再往下落落,給到附屬門派的,那不就只能剩下練氣法門,哪怕是這樣,功法與劍法也是一層一層一式一式的教,多出來的那都是要花錢、拼命去換的。」
「你只看到他們手上只有一門劍術,一把鐵劍,稍微好點的會畫幾道靈符,對你的龜甲趨之若鶩,一個個混的兜比臉都乾淨,一年到頭也吃不到幾顆靈丹。」
「你也不想想,修行之中哪一樣不要錢?平時寶器保養要不要錢?壞了要不要修?受傷了要不要治?平時要不要備上一些藥丸?」
「外出探寶一無所獲太尋常不過,耽誤的時間怎麼辦?」
「說不定遇到妖物一不小心就死了呢。」
「老道我混了大幾十年,還不一樣兩袖清風,跟他們比又能好到哪去?」
老道轉過頭看著陳泰:「反倒是有些人,遇到壞事能逢凶化吉甚至拿到好處。」
「明明看起來什麼都不懂,法術原理一竅不通,又有一身精純的真炁,還不時能拿出各種秘術。」
「你說莫非他是誰家大能轉世歷劫?」
陳泰被他眼神盯的發毛,但也知老道這是好心提醒。
看來自己還是不夠低調,修為也差了些,若當初選擇在城外結廬而居就好了,與韓道士師徒長期接觸,不免被對方看出來一些端倪。
也幸好對方算是名門正派,願意為自己遮掩。
但話說回來,韓喻那廝也因此得了福報,無論是高爐法的獎勵,還是火鴉壺的陣法,甚至還有之前被他私吞的『觀中女眷送的禮物』,都最終墊成他在大比中表現出色進入鹿鳴山學法。
而烈火老道甚至有希望跟龍虎派搭上線,從而獲得築基的機緣。
他們結善因得善果。
而之前那便宜師父,又想用自己煉丹,又想奪舍,也因此身亡,便是惡因惡果了。
...
之後與老道又一番對話,為陳泰揭開了靈鹿觀內部的一些隱秘。
鹿鳴山、靈鹿觀之所以在大澤征伐一事上磨磨蹭蹭,歸其緣由除了洞神、水族老妖這些外因,主要還是內部爭奪大澤資源分配的內因。
盧氏在數百年前最開始對大澤的征伐中機緣巧合下獲得了水法與幻術,於是在後續的大澤開拓中占了頭籌,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其他世家除了在郡中的寶棧與沿岸碼頭商路以外,對內水的開拓幾乎都被盧氏把持。
其他四大世家中錢氏有傀儡秘術可以超然於外。
韓氏與陳氏王族為盟,但幾年前韓喻獻上了得自陳泰的高爐法,雖然讓韓氏在兵械上獲得了部分份額,掙了一波顏面,但同時也搶占了原本幾乎是王族專營的領域,因此遭人嫉恨,大比中的對戰順序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田氏隱隱有依附於盧氏,所以在大澤中也有一定的份額,田鏡老道等就以此駐在臨水縣中,而且在澤中占了不少島嶼,而不像烈火老道只能在郡中被人指使到處救火。
但相對的,在這次水府反撲中,其受損也最為嚴重,死的幾個年輕些的練氣後期內門弟子大部分都姓田,只有一個出身盧氏。
陳氏王族逐漸落寂,但仗著身份地位還可以支撐。
這也是以烈火老道資深練氣後期修士的身份,也只能獨身在大澤中打工的原因,韓氏的手伸不進來,只能賣賣兵器。
但這次水族的反撲力度太強,哪怕只暴露出幾條惡蛟,也不是盧氏能獨自應付的,算上田氏也稱得上『力薄勢孤』。
之前幾方一直在角力。
韓氏陳氏請求鹿鳴山直接支援高修對水府犁庭掃穴,大隊人馬殺進去,自己也可以在大澤中順勢分一杯羹。
盧氏田氏受損的反而主張徐徐圖之,強調自己熟悉水澤,希望控制衝突規模,一言以蔽之就是希望資源繼續向自己家族傾斜。
錢氏作壁上觀。
最後結果出來,比較偏向於盧氏與田氏的意思。
卻沒想到烏龍山接到『不明人士』投書,於是引來了龍虎派『復仇者』的到來。
形勢也變得愈發波譎雲詭一發不可收拾。
一直覬覦大澤的烏龍山與青竹嶺暫且不提,從梁國來的旁門與南平的修士最近也有增加的跡象。
這種情況下錢氏也順勢起了些小心思再正常不過。
「你正常做生意就好,不過錢氏子弟有些....,你屆時自行體會吧。」
結果龍虎派的道士前腳剛到,鹿鳴山高修的行程就確定了。
「早有這效率,老道我現在已經在剝蛇皮了。」老道忿忿不平的說。
話題一轉,又開始催促起陳泰:「想好沒有?如今郡城的地皮緊俏的很,不論是烏龍山還是青竹嶺都想趁機把手伸進來,觀內目前也不好阻攔,你現在不在這建觀收徒,等此事了了就不好再有此等良機了。」
...搞的好像你不是靈鹿觀修士一樣。
這種話題陳泰也不好接,他還不太想把自己栓在這。
便隨口問及錢氏相關以及靈鹿觀法門為何如此駁雜不成系統。
「嗨,這有什麼不好理解的。」
老道把腿一盤,滿不在乎的解釋道:
「法術修行,說白了就是講究傳承。」
「比如我靈鹿觀師承鹿鳴山雜傳,借靈鹿入道,所以觀內傳承也多以配合靈鹿修行為主。」
「錢氏的機關術、盧氏的水法幻術、還有老道我的火術都得自前人洞府,他們兩家都有嫡傳在鹿鳴山築基,這道法也就傳了下來,雖然掛著靈鹿觀的名頭,可也從不外傳他姓。」
「如果老道我或者劣徒能憑火術築基,我韓氏也便有了獨門法術,不依賴觀中靈鹿與靈煞了。」
「觀中靈鹿每十年只有二三十頭,供人築基的靈煞為數更少,不少弟子從韓喻那個年紀就開始排隊,像那田鏡老道一把年紀了都排不上。」
老道說著說著,就像敞開了話匣子一樣把滿腹的牢騷都倒了出來。
「陳國就這麼屁大點的地方,資源就這麼多,還要拿出大半去供奉鹿鳴山,剩下那一丟丟你多占一些別人自然就少占一些。」
「再往下落落,給到附屬門派的,那不就只能剩下練氣法門,哪怕是這樣,功法與劍法也是一層一層一式一式的教,多出來的那都是要花錢、拼命去換的。」
「你只看到他們手上只有一門劍術,一把鐵劍,稍微好點的會畫幾道靈符,對你的龜甲趨之若鶩,一個個混的兜比臉都乾淨,一年到頭也吃不到幾顆靈丹。」
「你也不想想,修行之中哪一樣不要錢?平時寶器保養要不要錢?壞了要不要修?受傷了要不要治?平時要不要備上一些藥丸?」
「外出探寶一無所獲太尋常不過,耽誤的時間怎麼辦?」
「說不定遇到妖物一不小心就死了呢。」
「老道我混了大幾十年,還不一樣兩袖清風,跟他們比又能好到哪去?」
老道轉過頭看著陳泰:「反倒是有些人,遇到壞事能逢凶化吉甚至拿到好處。」
「明明看起來什麼都不懂,法術原理一竅不通,又有一身精純的真炁,還不時能拿出各種秘術。」
「你說莫非他是誰家大能轉世歷劫?」
陳泰被他眼神盯的發毛,但也知老道這是好心提醒。
看來自己還是不夠低調,修為也差了些,若當初選擇在城外結廬而居就好了,與韓道士師徒長期接觸,不免被對方看出來一些端倪。
也幸好對方算是名門正派,願意為自己遮掩。
但話說回來,韓喻那廝也因此得了福報,無論是高爐法的獎勵,還是火鴉壺的陣法,甚至還有之前被他私吞的『觀中女眷送的禮物』,都最終墊成他在大比中表現出色進入鹿鳴山學法。
而烈火老道甚至有希望跟龍虎派搭上線,從而獲得築基的機緣。
他們結善因得善果。
而之前那便宜師父,又想用自己煉丹,又想奪舍,也因此身亡,便是惡因惡果了。
...
之後與老道又一番對話,為陳泰揭開了靈鹿觀內部的一些隱秘。
鹿鳴山、靈鹿觀之所以在大澤征伐一事上磨磨蹭蹭,歸其緣由除了洞神、水族老妖這些外因,主要還是內部爭奪大澤資源分配的內因。
盧氏在數百年前最開始對大澤的征伐中機緣巧合下獲得了水法與幻術,於是在後續的大澤開拓中占了頭籌,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其他世家除了在郡中的寶棧與沿岸碼頭商路以外,對內水的開拓幾乎都被盧氏把持。
其他四大世家中錢氏有傀儡秘術可以超然於外。
韓氏與陳氏王族為盟,但幾年前韓喻獻上了得自陳泰的高爐法,雖然讓韓氏在兵械上獲得了部分份額,掙了一波顏面,但同時也搶占了原本幾乎是王族專營的領域,因此遭人嫉恨,大比中的對戰順序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田氏隱隱有依附於盧氏,所以在大澤中也有一定的份額,田鏡老道等就以此駐在臨水縣中,而且在澤中占了不少島嶼,而不像烈火老道只能在郡中被人指使到處救火。
但相對的,在這次水府反撲中,其受損也最為嚴重,死的幾個年輕些的練氣後期內門弟子大部分都姓田,只有一個出身盧氏。
陳氏王族逐漸落寂,但仗著身份地位還可以支撐。
這也是以烈火老道資深練氣後期修士的身份,也只能獨身在大澤中打工的原因,韓氏的手伸不進來,只能賣賣兵器。
但這次水族的反撲力度太強,哪怕只暴露出幾條惡蛟,也不是盧氏能獨自應付的,算上田氏也稱得上『力薄勢孤』。
之前幾方一直在角力。
韓氏陳氏請求鹿鳴山直接支援高修對水府犁庭掃穴,大隊人馬殺進去,自己也可以在大澤中順勢分一杯羹。
盧氏田氏受損的反而主張徐徐圖之,強調自己熟悉水澤,希望控制衝突規模,一言以蔽之就是希望資源繼續向自己家族傾斜。
錢氏作壁上觀。
最後結果出來,比較偏向於盧氏與田氏的意思。
卻沒想到烏龍山接到『不明人士』投書,於是引來了龍虎派『復仇者』的到來。
形勢也變得愈發波譎雲詭一發不可收拾。
一直覬覦大澤的烏龍山與青竹嶺暫且不提,從梁國來的旁門與南平的修士最近也有增加的跡象。
這種情況下錢氏也順勢起了些小心思再正常不過。
「你正常做生意就好,不過錢氏子弟有些....,你屆時自行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