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教書即修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25章 教書即修行

  書院之中。

  許宣繼續上課。

  修行真的是件很殘酷的事情,竟然可以讓人做到兩班倒還精神奕奕。

  不過夜晚的塔中風光甚是美好,倒也不算難受,還可以和白老師學習各種知識。

  和修行界頂級大佬朝夕相處半個月,放在以前都可以算是仙緣。

  作為一個純粹的和尚有這種珍惜時光的想法不過分吧。

  「許師又遇到那個女人了!」

  「哪個女人?」

  「就是始亂終棄的那個!」

  「你怎麼知道?」

  「那條雙層透雕玉帶就是..::

  咻哆!

  一把刻刀戳在季瑞的書案上,寒光閃爍。

  「季漢卿,回答問題。」

  許教習覺得這個學生有點像是黑粉頭子,天天在底下我。

  等到季同學磕磕巴巴的回答完後才戰戰兢兢的坐了下去。

  可以啊,這傢伙的學識還真見漲,既然有進步就少收拾幾下吧。

  整理了一下表情,開始一套絲滑的勸學流程。

  都是常規流程,希望學生們好好學習,爭取早日高中。

  這般認真的態度倒也不全是愛崗敬業,除了領導誰會喜歡上班呢。

  更不是對不起月俸福利的心理作票,

  許某人自認為整個書院都沒有如他這樣性價比高的可怕的老師。

  主要還是...教書也是修行。

  接近兩年的時間,他已經放棄了最開始那種苟到神功大成,橫推一世的想法。

  不現實。

  咱這身份就像是錐處囊中,隨時可能因為過於優秀而被人發覺。

  再說白蓮法相最活躍的時候不是靜修十六景,更不是伸手吃飯頃刻煉化的絕殺時間。

  而是在智慧中汲取力量的時刻。

  此時課堂之上是整個江南近幾十年最優秀的年輕學子,他們有學識,有見解,有氣運,有靈感,有無限的未來。

  不斷的碰撞之下會有很多思想的火花出現,落入心相世界成為修行的資糧。

  覺者不是閉門而成,而是歷經世事後的大徹大悟。

  即便人間對於仙神是最大的懲罰,可歷劫重生也是諸多大佬最常用的方式。

  人站到山頂是仙,可攀登的過程也很重要。

  書院的積累就是普通人能接觸到的最大最光明的道路。

  除了前人的智慧,也需要點當代人的感悟。

  這就是一種集眾修行的思路。

  起碼比吸收各種願力要純粹多了,願力這個東西沒有權柄和不朽金性在身的仙神都會墮落在人世之中。

  正是因為入世如此之深,才有些了解白蓮聖母的可怕,以及她在教內推行神魂道的原因。

  真空家鄉可以包容任何願力,卻又不會污染到最高的身上。

  可見其中多少人會成為聖母的祭品。

  簡直就是在世魔。

  可怕,可怕,希望我以後也能有這麼可怕。

  ....倒也不是不行。

  若是可以度化了崇綺所有學子,截斷文脈幾十年氣運,白蓮法可能會也會有無法想像的突破。

  當然在突破之前會先被書院的氣運給震死,然後面對人道氣運的絞殺,接著還有諸多需要功德傍身的大佬的圍獵。

  所以一頓飽和頓頓飽還是要分清的。

  還不如老老實實的教書來的性價比大。

  收回胡思亂想的念頭。

  許宣一邊教學,一邊督促新同學進步,這些都是我進步的階梯啊。

  「梁同學這個問題回答一下....」

  1

  梁山伯,一個很有潛力的學生。

  是指可以向三傑靠攏,屬於常規書生的典範。


  有原則,有根基,心智堅韌,顏值不錯,看似開朗實則有些遷腐。

  是個為了光耀門讓家族重新崛起而努力的傳統書生。

  高中之後也許會成為一個清官,也許會經歷幾十年風雨後失去初心,反正就::普普通通。

  對於一個處於封建時代的書生而言,也沒有做錯什麼。

  可能許宣的眼光被拔高了很多,總覺得這麼優秀的人才需要一些更...有意思的目標。

  所以在日常課程中對於梁同學的照顧還是比較多的,希望能激發他更多的潛力,畢竟也算是秉承著一種批判的命運。

  下課後梁山伯找到了許教習遞上了一份謝禮,一卷古樸的竹簡。

  「這是為何?」

  許宣驚訝,我可是正經老師,你搞社會上的這一套豈不是害我?

  再說哪有光天化日之下行賄,太業餘了。

  正要嚴詞拒絕的時候對方道出了原委。

  原來是上次許教習給他看病開藥的謝禮,藥效很好的緩解了家傳的肺疾。

  梁母得知此事後哭成了淚人,感激不已。

  梁父就是因為肺疾發作突然暴斃,導致本就落寞的寒門雪上加霜,只剩點家底也是搖搖欲墜。

  若是梁山伯再出了事,那麼梁家就徹底斷了香火。

  世家傳承最怕的就是就個,哪怕過繼也要維持著家姓。

  在許宣看來順手為之的小事,改變了一個家族的命運,這等大恩大德不報不能心安啊。

  只是家裡確實沒有俗物可以拿得出手,於是咬牙從祖宅中取出了家傳的藏書來。

  一是感激,二是交好。

  許教習的威名已經開始在江南傳播,對於現在的梁家來說算是剛剛好的助力。

  於是梁山伯坦然的請許宣去食堂吃了一頓好的,吃完之後...就散了。

  除了感激之外啥也沒說這孩子看上去似乎不拘小節的樣子,實際內心還是非常傲氣的,著實幹不出送禮交好師長的事情。

  許宣有些無語,學生是好學生,就是有些可惜浪費了梁母的一片苦心。

  不過正是如此,作為老師才有存在的必要。

  「梁同學,去書庫領一卷《孟子·公孫丑下》,再領一卷《莊子·雜篇·外物》。」

  梁山伯有些不理解,可也知道這是一件好事。

  於是躬身行禮而去。

  看著年輕的背影遠去,許宣希望他能突破之前的內心束縛。

  只記得君子之交淡如水,得了一番清名。

  卻忘了泛愛眾而親仁,更是忘了得道者多助的本意。

  否則也不會讓一個沒出面的馬文才給翹了牆角。

  背靠書院的梁同學能藉助的隱形資源還是很多的,只是婚姻之事本就是私事,講究個父母之命媒之言。

  你日常關係不到位,自然也不會有人支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