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二 人造天神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知道。」維爾京說。

  他能如此直截了當大言不慚地說出這句話,是周培毅始料未及的。

  「你們不是在拉提夏和卡里斯馬都做過實驗嗎?」周培毅問,「拉提夏的那個實驗體,那個怪物,不是『短暫觸碰』到了八等能力者的邊界嗎?」

  維爾京搖頭:「那是取巧之法,正常人類能力者的晉升,不可能使用那種辦法。我們在卡里斯馬和拉提夏的兩次實驗,與其說是想要塑造八等能力者,不如說,是想要模仿世界樹,來人造不死者。」

  瓦盧瓦拿出自己的徽章,在周培毅面前展示了一番。

  「世界樹呢,就是我們這些人,對於世界底層邏輯的最終理解。」她說,「無論是最初成為騎士王的那位先祖能力者,還是後來以阿斯特里奧為基地,在東伊洛波不斷傳承下來的我們,都以世界樹為信仰。」

  「我們在拉提夏和卡里斯馬的實驗,就是希望模仿世界樹。」維爾京說。

  「見識過了你們的『傑作』。」周培毅還記得這兩處實驗帶給他的震撼,「所以你們希望藉助模仿世界樹,來人為創造出完美的能力者嗎?」

  「是,這是我們在百年前進行的兩場實驗,它們互為對照組。」維爾京說。

  藤蔓在他手中生長,一棵參天巨樹被微縮成一個成人的高度,展示在這個房間裡,開始與那具人偶連結。

  「吾王,剛剛我們已經向您匯報,在我們的理解中呢,人類的神經系統就是與神明,或者說星門之後的天界,進行連通的信號器。」瓦盧瓦指著維爾京所展示的畫面說,「我們認為,這個世界之上還有更高的維度,還有超越現實的世界。」

  人類的意識可以與更高層的意志產生共鳴,人類的願望可以藉助更高維度的力量,來改變現實。而更高維度的生命,或者意志,或者存在,在神教騎士團這些人的理解中,並不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神明,更接近於無處不在的龐大根系。

  這就是所謂世界樹。

  瓦盧瓦又說:「但聖城裡的神子,和他們忠實的信徒,並不同意我們的看法。就在這裡,神教內部開始產生分歧。」

  維爾京接力,繼續解釋:「聖城的神子,他們能看到星宮之上更深邃處的天空,他們認為世界只有一個維度,但因為星宮的限制,伊洛波世界與其他世界並不聯通。只要登臨神座之上,成為超越凡塵俗世的神明,就可以擁有世間一切的主宰權,打破我們伊洛波人的牢籠。這是神明留給我們凡人的考驗。」

  「你認為你們誰是對的?」周培毅問。

  「不知道,所以我們在不斷試驗。」維爾京答道,「兩次模仿世界樹,是互為對照組的兩組實驗。我們希望找到人類場能的源頭。」

  瓦盧瓦在周培毅的耳畔,故作玄虛地小聲說:「好孩子要捂住耳朵,接下來的部分會涉及道德的底線,人類的禁忌,死亡和屠殺哦~」

  周培毅像是趕蒼蠅一樣揮手,對維爾京問道:「你們是如何做的?」

  維爾京向周培毅展示著,與世界樹緊密連接起來的人偶,嘴裡解釋說:「我們兩方都認同,大腦存儲名為意識的電信號,認同心臟是能力者的電池和發動機,也認同神經系統是信號的接收器與發送器。

  「我們的分歧在於,場能的源頭。聖城神子們認為,能力來自於恩賜。我們騎士團認為,能力來自於共鳴。」

  瓦盧瓦攬著周培毅的胳膊,在他身邊溫柔地解釋說:「恩賜的意思呢,就是認為,場能被儲存在世界樹之內,在星門之後,在星宮中。我們這些凡人呢,只能通過恩賜,以神經系統接收信號,來獲得能量。而共鳴呢,是指我們的世界無處不存在著場能,人類可以與世界本身共鳴,將這些場能納入自己的掌控。吾王,這其中的區別,對您來說不難看懂吧?」

  前者認為能力者是得到神賜的人,能夠得到多少力量,來自於神明有多麼慷慨。所以神子作為凡塵俗世的最強者,自然會產生一種天命所歸的宿命感。

  後者則認為所有能力者,都是從世界本身吸取養分,自行將彌散在世界中的能量轉化為場能的生產者。等他們成長為七等能力者,無孔不入的世界樹則會將成熟的果實收割,品嘗他們的美味。

  周培毅不禁陷入長考。

  難怪聖城和神教騎士團會產生教義上的分歧。他們對於神明本身的理解有著天壤之別,對於如何從神明的天啟中得到超越凡塵俗世的能量更是各持已見。

  神子們認為這些龐大的意志和力量,這些超越了人類理解範疇的改變現實的能力,應該有一個固定的載體。祂不一定是人形,不一定可以用語言和文字溝通交流,但可以用造物主、神明之類的詞彙去代指。

  而所有神子的最終宿命,他們得到救贖的唯一方式,就是要坐上神座,成為那個無所不能的神明。

  這與周培毅從神子試煉中得到的見聞一致。歷代神子,都認為補全星宮,就能打開最後的星門。打開最後的星門,就能解放所有被禁錮的靈魂,也能讓伊洛波世界得到最終的自由。

  但初代神子也說,世界樹的理解沒有錯。他作為被禁錮在星宮之中的執念,真切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根系收割著一代又一代的神子與騎士。

  星宮以神子骨血鑄造,星門以騎士誓言開啟。既是天命,也是養分。

  能力者的力量究竟是祝福還是詛咒,是恩賜還是責任,人類是被豢養的家畜,還是註定登上神座的未來,兩方千年間爭論不休。而這一切問題想要得到答案,首先要探索場能的來源。

  周培毅結束了思考,看向維爾京和他展示出的世界樹與人偶,問道:「所以你們是如何實驗的?能力者場能的來源,有結論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