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小峰,水電站那邊……」
看到兒子回家,林豐年老兩口也是非常高興的,但同時也是關心起了這個事情。
畢竟,為了承包這座水電站,他們林家可以說是掏空了所有的家底,還把所有的親戚全部都借了一遍,哪怕當初是以給林正峰結婚的名義借的錢,但這麼一大筆錢終究是要還的,尤其是林正峰還辭掉了原先的鐵飯碗工作,沒有了其他的收入來源。
「已經正式接手了,從今天起,就開始發電收錢了!」
看著父母那擔心的模樣,林正峰卻心態很平和,此時也笑呵呵的回應道。
不需要說那麼多的廢話,只要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就夠了,「我今天在站里待了大半天,粗略估計了一下,一天收入一百塊左右。」
「一天……一百!!!」
儘管之前被兒子說服的時候,他們就知道這座水電站會很賺錢,可是當林正峰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他們老兩口依舊被狠狠的震驚了一下。
一百塊是什麼概念?
大米一斤0.14元,可以買700多斤,
麵粉一斤0.12元,可以買800多斤,
豬肉一斤1.8元,可以買50多斤,
收音機80元一台,二八大槓自行車260元、熊貓14寸電視機1300元……
一百塊在這個時代的購買力是相當驚人的,
日入一百,月入三千,
也就是說,僅僅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兒子林正峰的收入不僅可以讓家裡人有飯吃、有肉吃,甚至連各種農村極為稀罕的家用電器都能給配置上。
「爸、媽,這事兒你們自己知道就行,暫時不要往外說!」
父母的震驚在預料之中,但林正峰也是提前給他們打了一個預防針。
父母、姐姐們都已經知道了他林正峰要發達了,而且林正峰也已經在慢慢的回饋他們了,
當初借錢的親戚們,林正峰也同樣會想辦法幫著他們發家致富,
「放心吧,這個我們比你懂!」
別看之前林正峰和鄉政府簽約的時候,林豐年坐在下面那叫一個開心、得意,回到村里也是該吹噓的吹噓、但該低調的時候他比誰都低調。
在農村,有些村民純樸的是真純樸,但有些村民刁是真的刁,還有一些村民那真的用壞都不足以形容。
林正峰和劉穎談對象的時候,村里就有人背地裡各種陰陽怪氣的說風涼話了,諷刺林正峰抱大腿、攀高枝、想要當倒插門女婿云云,
等到林正峰和劉穎分手的消息傳來,又還是這些人嘲諷林正峰不自量力,被人一腳踹了,
再等到林正峰放棄鄉供電所的工作,當個體戶承包水電站,又是這些人……
總之這幾個月的時間,林正峰在小河村那絕對算是熱搜沒斷過,各種各樣的說辭、謠言層出不窮,有好的、更有壞的,連林正峰都不知道自己在村里居然會這麼的有名……
「還有您二老能不能別那麼省電?」
「這水電站都是咱家的,用電又不花錢,你們還這麼省電有什麼意思?」
「家裡該裝燈的地方全部都裝上,儘量換上大瓦數的燈泡,這樣你們老兩口晚上也不需要摸黑……」
「等回頭我再給你們把電視機、收音機都配上,這樣你們閒暇時也能有點事做!」
「等到明年我手頭寬裕了,咱直接把這老房子扒了,給您老二蓋一棟新房,蓋一棟二層小樓!到時候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在鄉里住習慣了,回到老家這邊確實各種不方便,林正峰也是笑著吐槽道。
倒不是嫌棄這裡嫌棄那裡,而是希望父母能夠住的更好一些。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這是五六十年代就提出來的口號,可惜二三十年過去了,全國都還沒有幾個農村人實現,
哪怕是馬上很快就要發家致富的林正峰,短期之內都很難實現。
樓上樓下沒什麼問題,電燈也沒問題,
可就是這電話比較費勁……
整個梁河鄉除了各機關單位外,個人家庭電話的數量估計掰著手指頭都能數的過來,連鄉里街道距離普及都還差了不知道多少,更別說這鄉下農村了,那是想都不用想,頂多大隊部裝了那麼一部,平常也是接多打少。
在林正峰的記憶中,一直到九十年代,家用電話才真正的下鄉,
而且高達五六千元的電話初裝費、一分鐘幾毛一塊的花費,也只有那些相對富裕的家庭才能裝得起、用得起,
一時之間,家用電話也成了身份、地位、財富的象徵。
而現在才八十年代中,距離九十年代還早著呢,在鄉里街道上或許還有可能裝一部家用電話,但是在這村里是基本還沒可能的。
「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我看你是有錢燒的!」
聽著林正峰的吐槽,林豐年也是沒好氣的反駁了一句。
「我就覺得兒子說得對,等有錢了,是得蓋一棟新房,不然他這找對象結婚都麻煩!」
倒是老太太很是護短的白了老頭一眼,很是贊同兒子的說法。
儘管現在的農村依舊比較窮,但也已經存在了貧富差距,村裡有不少人家早就蓋上青磚瓦房了,而他們家還是這種光照條件極差的土胚房,
這種條件在農村不能算最差,但也絕對算不上好,
一些比較挑剔的女孩,確實對這條件很有意見。
之前劉穎要求在鄉里街道買房子,林豐年老兩口為啥借錢也要答應,就是覺得人家鄉里條件好的姑娘,確實很難忍受農村這種住宿條件。
「媽,我現在只想賺錢,暫時不想談對象!」
「至於蓋新房,那就是給您二老準備的……算了,你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對於老太太有用談對象、結婚的字眼來點自己,林正峰也是忍不住想要反對,前世的婚姻不幸讓他對結婚這件事極為抗拒,但是看看老兩口眼神之中的渴望,他也只能捏著鼻子先認下,反正他們不管怎麼折騰,最終自己不點頭也是沒用的。
自己也還年輕,結不結婚的也並不著急,但是給父母老兩口重新蓋房子的事情,林正峰記在了心裡,列上了日程。
不過,這事兒說急很急,說不急也不太著急。
他打算等到85年的下半年,等到他林正峰真正的富裕起來,那麼他這個連村里戶口都沒有的「偽村民」在村裡的話語權提高了,到時候很多事情就好辦多了。
其中就包括一個根本躲不掉的宅基地問題——
看到兒子回家,林豐年老兩口也是非常高興的,但同時也是關心起了這個事情。
畢竟,為了承包這座水電站,他們林家可以說是掏空了所有的家底,還把所有的親戚全部都借了一遍,哪怕當初是以給林正峰結婚的名義借的錢,但這麼一大筆錢終究是要還的,尤其是林正峰還辭掉了原先的鐵飯碗工作,沒有了其他的收入來源。
「已經正式接手了,從今天起,就開始發電收錢了!」
看著父母那擔心的模樣,林正峰卻心態很平和,此時也笑呵呵的回應道。
不需要說那麼多的廢話,只要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就夠了,「我今天在站里待了大半天,粗略估計了一下,一天收入一百塊左右。」
「一天……一百!!!」
儘管之前被兒子說服的時候,他們就知道這座水電站會很賺錢,可是當林正峰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他們老兩口依舊被狠狠的震驚了一下。
一百塊是什麼概念?
大米一斤0.14元,可以買700多斤,
麵粉一斤0.12元,可以買800多斤,
豬肉一斤1.8元,可以買50多斤,
收音機80元一台,二八大槓自行車260元、熊貓14寸電視機1300元……
一百塊在這個時代的購買力是相當驚人的,
日入一百,月入三千,
也就是說,僅僅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兒子林正峰的收入不僅可以讓家裡人有飯吃、有肉吃,甚至連各種農村極為稀罕的家用電器都能給配置上。
「爸、媽,這事兒你們自己知道就行,暫時不要往外說!」
父母的震驚在預料之中,但林正峰也是提前給他們打了一個預防針。
父母、姐姐們都已經知道了他林正峰要發達了,而且林正峰也已經在慢慢的回饋他們了,
當初借錢的親戚們,林正峰也同樣會想辦法幫著他們發家致富,
「放心吧,這個我們比你懂!」
別看之前林正峰和鄉政府簽約的時候,林豐年坐在下面那叫一個開心、得意,回到村里也是該吹噓的吹噓、但該低調的時候他比誰都低調。
在農村,有些村民純樸的是真純樸,但有些村民刁是真的刁,還有一些村民那真的用壞都不足以形容。
林正峰和劉穎談對象的時候,村里就有人背地裡各種陰陽怪氣的說風涼話了,諷刺林正峰抱大腿、攀高枝、想要當倒插門女婿云云,
等到林正峰和劉穎分手的消息傳來,又還是這些人嘲諷林正峰不自量力,被人一腳踹了,
再等到林正峰放棄鄉供電所的工作,當個體戶承包水電站,又是這些人……
總之這幾個月的時間,林正峰在小河村那絕對算是熱搜沒斷過,各種各樣的說辭、謠言層出不窮,有好的、更有壞的,連林正峰都不知道自己在村里居然會這麼的有名……
「還有您二老能不能別那麼省電?」
「這水電站都是咱家的,用電又不花錢,你們還這麼省電有什麼意思?」
「家裡該裝燈的地方全部都裝上,儘量換上大瓦數的燈泡,這樣你們老兩口晚上也不需要摸黑……」
「等回頭我再給你們把電視機、收音機都配上,這樣你們閒暇時也能有點事做!」
「等到明年我手頭寬裕了,咱直接把這老房子扒了,給您老二蓋一棟新房,蓋一棟二層小樓!到時候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在鄉里住習慣了,回到老家這邊確實各種不方便,林正峰也是笑著吐槽道。
倒不是嫌棄這裡嫌棄那裡,而是希望父母能夠住的更好一些。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這是五六十年代就提出來的口號,可惜二三十年過去了,全國都還沒有幾個農村人實現,
哪怕是馬上很快就要發家致富的林正峰,短期之內都很難實現。
樓上樓下沒什麼問題,電燈也沒問題,
可就是這電話比較費勁……
整個梁河鄉除了各機關單位外,個人家庭電話的數量估計掰著手指頭都能數的過來,連鄉里街道距離普及都還差了不知道多少,更別說這鄉下農村了,那是想都不用想,頂多大隊部裝了那麼一部,平常也是接多打少。
在林正峰的記憶中,一直到九十年代,家用電話才真正的下鄉,
而且高達五六千元的電話初裝費、一分鐘幾毛一塊的花費,也只有那些相對富裕的家庭才能裝得起、用得起,
一時之間,家用電話也成了身份、地位、財富的象徵。
而現在才八十年代中,距離九十年代還早著呢,在鄉里街道上或許還有可能裝一部家用電話,但是在這村里是基本還沒可能的。
「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我看你是有錢燒的!」
聽著林正峰的吐槽,林豐年也是沒好氣的反駁了一句。
「我就覺得兒子說得對,等有錢了,是得蓋一棟新房,不然他這找對象結婚都麻煩!」
倒是老太太很是護短的白了老頭一眼,很是贊同兒子的說法。
儘管現在的農村依舊比較窮,但也已經存在了貧富差距,村裡有不少人家早就蓋上青磚瓦房了,而他們家還是這種光照條件極差的土胚房,
這種條件在農村不能算最差,但也絕對算不上好,
一些比較挑剔的女孩,確實對這條件很有意見。
之前劉穎要求在鄉里街道買房子,林豐年老兩口為啥借錢也要答應,就是覺得人家鄉里條件好的姑娘,確實很難忍受農村這種住宿條件。
「媽,我現在只想賺錢,暫時不想談對象!」
「至於蓋新房,那就是給您二老準備的……算了,你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對於老太太有用談對象、結婚的字眼來點自己,林正峰也是忍不住想要反對,前世的婚姻不幸讓他對結婚這件事極為抗拒,但是看看老兩口眼神之中的渴望,他也只能捏著鼻子先認下,反正他們不管怎麼折騰,最終自己不點頭也是沒用的。
自己也還年輕,結不結婚的也並不著急,但是給父母老兩口重新蓋房子的事情,林正峰記在了心裡,列上了日程。
不過,這事兒說急很急,說不急也不太著急。
他打算等到85年的下半年,等到他林正峰真正的富裕起來,那麼他這個連村里戶口都沒有的「偽村民」在村裡的話語權提高了,到時候很多事情就好辦多了。
其中就包括一個根本躲不掉的宅基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