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改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梁河水電站的承包合同正式簽訂,林正峰就已經算是名義上的承包人了,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裡,他會和鄉供電所這邊進行一個簡單的交接,從元旦那一天起,水電站的每一分錢的收入都將是林正峰的了。

  「趙哥,我這大外甥以後交給你了!」

  「小傑,還不快叫師傅!」

  交接的過程中,大外甥徐傑也正式頂了林正峰的崗,進入鄉供電所當學徒工,

  只不過,林正峰不可能真的讓自己的大外甥放在那裡就不管不問了,而是將他安排到了小梁河水電站,並且還給他找了一個師傅。

  在這個年代,想要學到真本事,那還真得認一個師傅,

  徐傑年紀不大,剛剛初中畢業且沒有任何基礎,單靠自己買一些電力方面的書籍自學,真的有點太為難他了,

  林正峰索性給他找一個資深的老電工手把手的教導,這樣學得快、學得多,還能儘快上手,對於他以後在供電所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趙建國對於自己莫名的多了一個徒弟,倒也沒有不樂意,

  徐傑這孩子一看就老實、聽話,而且還是小梁河水電站的新老闆林正峰的親外甥,這關係要是處好了,他趙建國自然是少不了好處的。

  於是呢,林正峰牽了線,趙建國也是樂呵呵的收了徒弟,三方共贏、其樂融融。

  「趙哥,這邊人員調整完畢之後,你就是這裡的站長,所有的工作安排都由你來負責,供電所那邊的編制我一個外人肯定沒法過問,但在我這邊,你每個月的工資補助加10塊!」

  聊完了徐傑拜師的事情後,林正峰特意將跟趙建國交了一個底兒。

  原本小梁河水電站這邊的10名員工,林正峰是不打算變動的,

  可耐不住有些人不樂意自己的頭上多了一個個體戶老闆,主動選擇調回供電所,一下子空出了幾個位置,林正峰想不變動都不行了。

  好在離開的那幾個,都是供電所的關係戶,

  而留下來的都是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工作的,倒是讓林正峰省心了不少。

  趙建國和林正峰的關係本來就不錯,現在又是他大外甥的師傅,這關係自然是更進一步,安排他來當這個站長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

  趙建國的哥哥趙解放是荷花村的大隊書記,而且林正峰沒記錯的話,他還在這個位置上一坐就是二十年,在荷花村的威望極高,說一不二的那種。

  林正峰接下來會有點小動作,需要和趙解放拉一拉關係,現在提拔趙建國也是一種提前的示好。

  對於自己的「升職漲薪」,趙建國當然是非常高興的,直接就拍著自己的胸膛表示以後這小梁河水電站的一切工作,他都會辦得妥妥噹噹、服服帖帖的,絕對不給林正峰留下一丁點的紕漏云云。

  這一點,林正峰自然是深信不疑的。

  因為前世的承包人也同樣是這樣安排的。

  只不過,前世的趙百萬本身就是荷花村的人,和趙建國還是本家的同輩兄弟,等於是天然的自己人,

  而現在變成了林正峰提拔趙建國,在趙建國看來就是看重了他的個人能力以及兩人之間良好且親近的關係,意義完全不一樣。

  現在的趙建國,都有那麼點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

  至此,小梁河水電站這邊的交接和過渡,算是順利的完成了。

  留下的供電所員工們在從林正峰的口中明確知曉,他們的工資待遇一分錢都不會減少、甚至水電站賺錢還會額外多發獎金之後,他們對於頭上多了一個個體戶老闆這個事情,倒是沒有太大的牴觸,也基本算是默認了水電站所有權從供電所到林正峰的平穩過渡。

  反正他們的編制還在供電所,乾的也還是原先的活兒,拿的工資只多不少,那又何必給林正峰這個新老闆添堵、給自己惹麻煩呢?

  對於水電站這邊的平穩過渡,林正峰其實一開始就並不擔心,

  真正讓他有點不太放心的,其實是小梁河水電站所覆蓋的那個五個村子的電工——

  因為收電費難、偷電嚴重等問題,村裡的電工為了自己不虧錢,一般都是採用漲電價的方式來彌補自己可能存在的損失,

  電工是沒有損失了,但是正常用電交電費的村民就有損失了,


  電費太貴,就會倒逼自家少用電,

  少用了電,也就等於是減少了小梁河水電站的電費收入,

  這就等於是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雖說理智讓林正峰不要去攙和這個事情,但作為一個幾十年的電力人,以及用電用戶,他還是讓人將這五個村子的電工都叫到了小梁河水電站這邊來,

  一方面是雙方認識一下,做一個簡單的交接,

  一方面林正峰打算對這個電費問題進行一個簡單的調整。

  「林……林老闆,你確定要這樣?」

  當林正峰提出自己的整改方案的時候,在場的五個電工都完全震驚了。

  原因無他,實在是這個整改方案太瘋狂了,

  這年頭大家都很窮,尤其是農村更是窮的叮噹響,

  哪怕是當初的集體、大鍋飯的年代,他們也只見過往自己兜里拼命撈錢,可真沒見過從自己兜里往外掏、大撒幣的。

  但他們今天卻見到了。

  作為小梁河水電站的新老闆,林正峰居然打算將每個村電費的10%拿出來,作為他們這些電工的收入。

  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錢,是這些電工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收入。

  作為村里幹了很多年的電工,他們對於村里每個月的電費總額多少是很清楚的,

  這五個村子的規模都差不多,每個村子大約1500戶,月平均供電量在3000度左右,折算下來電費就是480塊,

  那麼10%就是48塊了,

  這要是都進了電工的口袋,那收入比趙建國這種供電所的老員工的工資加獎金都要高不少了,更是村里這些電工原先收入的三倍以上,

  當然,這筆錢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他們這些電工除了正常的收電費且不准亂漲價之外,還需要認真的維護村裡的輸配電設備、維護電力安全等等,還要解決村民們的用電難題,力求提供最好的服務,

  比如誰家燈壞了、保險絲燒了,需要他幫忙的時候,他得負責上門幫忙維修,

  比如配電房的閘刀被人偷了導致停電,他得第一時間趕過去重新裝上、保證通電……

  要幹的事情比之前多了一些,但這收入也翻了好幾倍,

  這幹活的積極性一下子就提升了十倍不止。

  「我非常確定以及肯定!」

  在六個農村電工無比渴望的眼神注視下,林正峰給予了一個非常肯定的答覆。

  方案是他自己親口提出來的,那就沒有光說不練,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道理。

  況且農村這點用電量本身也不是他真正關注的重點,但在真正的大客戶到來之前,稍稍穩定了一下收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也給自己在家鄉撈一個好名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