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6、發現隱情,窯灣探秘
次日午時,胖掌柜的兄弟送菜來了,一輛馬車上落著十來個竹簍,竹簍裡面裝的都是應季蔬菜。
卸過菜後,胖掌柜為他點了錢,他的兄弟也沒多停留就準備返回了。這時,胖掌柜將蘇碧菡介紹給他的兄弟:「這位客官想去窯灣你們正好同路,他希望與你同伴一起前行。」
「好!好!好!」胖掌柜的兄弟十分客氣地點點頭,「我們一同走吧!」
胖掌柜的兄弟在前面吆喝著馬車,蘇碧菡騎著馬跟在他的後面向西奔去。
路上,通過閒聊,蘇碧菡知胖掌柜的兄弟名叫吳秀,胖掌柜叫吳俊。在窯灣村,三分之一的人姓吳,三分之二的人是雜姓。姓吳的是一個大家族,住在窯灣的人只是他們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分散在外郡,分在外郡的人多是官員和商人。這個地方的鄉民多以種菜和捕魚為生,少數人從事商業。
不知不覺他們到了窯灣村,展眼一望,果然如胖掌柜所說,三面環水,一面是陸地。看慣了北方荒漠草原的蘇碧菡震撼不已,這裡可真是人間仙境啊!只見大運河與駱馬湖的水,從村子的邊緣潺潺流過,好似兩條飄動著的銀白色玉帶,婀娜多姿。沿著河邊是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房屋,房屋依勢而建,錯落有致。青石板鋪成的路面上是川流不息的人群。路兩邊是飄著各色小旗的商鋪,琳琅滿目,十分繁榮。時時飄過的烏篷船在運河與駱馬河裡游來游去,漁夫們在撒網捕魚,到處是一片安享靜謐的景象。
望著圖畫般的美景蘇碧菡十分感嘆:「如果沒有戰爭沒有殺戮人們就可以享受這圖畫般的生活。」
吳秀在一個清新幽雅的小院前停下了,他客氣地請蘇碧菡到他家作客,蘇碧菡欣然同意。
吳秀家的房子是建在山坡上的,敲開兩邊掛有兩個銅鈴的黑色木門,白牆黑瓦的簡樸房屋聳立在眼前。紗窗外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地,上面長著小白菜和油菜,另外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綠色蔬菜。菜園子的四圍是茂密的灌木叢,緊挨著灌木叢的是竹籬。門前一隻慵懶的貓趴在地上打盹,一條見有生人進來的小黃狗開始汪汪地叫個不停。
「坐!坐!坐!」吳秀滿臉笑意地讓蘇碧菡坐在窗邊的木椅上,並熱情地為她沏了茶。「每隔兩天我就會到城裡送菜,客棧所需要的蔬菜都是我在供給。」
「你的菜園的菜都供給客棧了?」
「我家的菜園裡菜是不夠的,我還採購鄰居家的。」
「啊……這裡的鄉民離城市很近,生活水平還是可以的吧?」
「還算可以。」吳秀將沏好的茶放在蘇碧菡的身旁,向她介紹窯灣人的生活狀況,「這裡的人很勤快,他們很多人都在捕魚,他們的主業幾乎就是捕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啦!」
「是的!」
兩個人一邊悠閒地喝著茶,一邊熱絡地聊著天。通過談話,蘇碧菡了解到窯灣村大約有一百多戶人家,是一個大村莊。因為地勢的原因,這裡很少有戰火。
「這裡其實就是一個世外桃源!」蘇碧菡有感而發,她發現窯灣這個地方太適合無所求的人居住,這裡滿足了農家的衣食住行的簡單生活條件。
「確實是一個很幽靜的地方。」吳秀也有同感,「一些戰火是燒不到這個地方的,這裡的人過得還算清爽。」
「沒有人向外發展嗎?」
「很少有人去外面漂泊,也就是有錢的那幾戶人家的子女有了文化就去尋求官宦之路。」
「都是吳家的人嗎?」
「不都是,姓吳的多一些。」
「他們的家裡都很富裕?」
「那當然,不富裕哪有銀子去供他們讀書啊!」
「你們吳姓的家族,哪一家門面更大,官階更高一些?」
「吳江雄。」
「吳江雄?」
「嘿,他的兒子可厲害。」
聞聽此言,蘇碧菡心頭一振,難不成吳秀口中所說的最厲害的人就是吳階嗎?她定了定神,穩了穩激動不已的自己,裝作很淡然地問:「他的兒子是朝中的大官吧?」
「後夏的丞相!」
「啊……」蘇碧菡一驚,「吳階啊?」
「吳階。」
吳秀的這句話如一聲霹靂震動了蘇碧菡的所有神經,她愣在那裡不知是喜是悲是樂是愁,她甚至想大哭。她震顫的身子不停地搖晃著有些失控。
吳秀發現了蘇碧菡的不正常,很是驚詫:「大俠身子不舒服嗎?」
「頭有點暈,可能是這幾日遊山玩水太累了。」蘇碧菡不好意思地說,「事實上我今日應該在客棧休息。」
「啊,大俠要不要躺一會兒?」
「不用!就那麼一陣現在好多了。」
「喝茶!」吳秀又為蘇碧菡滿上一杯茶,「多喝點茶腦袋就清楚了。」
「哎,謝賢弟。」
「不客氣!」
一杯茶過後,蘇碧菡覺得自己神情穩定多了,馬上又接過剛才的話題:「吳階現在可能不是丞相了,他後來當上了徐州刺史。」
「哎呀,他這個官啊可沒當好。他當徐州刺史正趕上後涼的呼延況打徐州,他棄城逃走了。」
「逃走了?」
「啊,逃走了。」
「放下老百姓不管不顧自己卻逃走了,這當的是什麼官呀?」
他本是文官打仗的事一竅不通,他怕城破之後性命不保先就逃了。」
「真夠了可恥的!也不怕徐州的百姓罵他?」
「罵他何用?也當不了徐州城破。」
「城破之後,你們受影響了嗎?」
「我們窯灣沒多大影響,後涼將徐州換給了南陳,得了一些綾羅綢緞,金銀財寶和茶葉後就撤兵了。」
「這麼說吳階也不敢在徐州呆了,準是逃到遠處去了?」
「不會太遠,也就在徐州附近。」
「在徐州南面?」
「是,聽說在後夏他得罪了不少人,他怕後夏的人報復。」
「窯灣村還有他的家人嗎?」
「有,一大家子人呢!」
「是他的至親嗎?」
「不是!基本上都是遠房。他的大哥是東海郡的教諭,他的弟弟是廣陵郡的主簿。」
「哥仨都是當官的?」
「都是!」
「東海郡和廣陵郡離這兒不遠吧?」
「不遠,東海郡在徐州附近,廣陵郡在揚州那個地方。」
喝了幾杯茶後,蘇碧菡神清氣爽,她牢牢記住了兩個地名:東海郡、廣陵郡。她知道,這兩個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卸過菜後,胖掌柜為他點了錢,他的兄弟也沒多停留就準備返回了。這時,胖掌柜將蘇碧菡介紹給他的兄弟:「這位客官想去窯灣你們正好同路,他希望與你同伴一起前行。」
「好!好!好!」胖掌柜的兄弟十分客氣地點點頭,「我們一同走吧!」
胖掌柜的兄弟在前面吆喝著馬車,蘇碧菡騎著馬跟在他的後面向西奔去。
路上,通過閒聊,蘇碧菡知胖掌柜的兄弟名叫吳秀,胖掌柜叫吳俊。在窯灣村,三分之一的人姓吳,三分之二的人是雜姓。姓吳的是一個大家族,住在窯灣的人只是他們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分散在外郡,分在外郡的人多是官員和商人。這個地方的鄉民多以種菜和捕魚為生,少數人從事商業。
不知不覺他們到了窯灣村,展眼一望,果然如胖掌柜所說,三面環水,一面是陸地。看慣了北方荒漠草原的蘇碧菡震撼不已,這裡可真是人間仙境啊!只見大運河與駱馬湖的水,從村子的邊緣潺潺流過,好似兩條飄動著的銀白色玉帶,婀娜多姿。沿著河邊是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房屋,房屋依勢而建,錯落有致。青石板鋪成的路面上是川流不息的人群。路兩邊是飄著各色小旗的商鋪,琳琅滿目,十分繁榮。時時飄過的烏篷船在運河與駱馬河裡游來游去,漁夫們在撒網捕魚,到處是一片安享靜謐的景象。
望著圖畫般的美景蘇碧菡十分感嘆:「如果沒有戰爭沒有殺戮人們就可以享受這圖畫般的生活。」
吳秀在一個清新幽雅的小院前停下了,他客氣地請蘇碧菡到他家作客,蘇碧菡欣然同意。
吳秀家的房子是建在山坡上的,敲開兩邊掛有兩個銅鈴的黑色木門,白牆黑瓦的簡樸房屋聳立在眼前。紗窗外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地,上面長著小白菜和油菜,另外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綠色蔬菜。菜園子的四圍是茂密的灌木叢,緊挨著灌木叢的是竹籬。門前一隻慵懶的貓趴在地上打盹,一條見有生人進來的小黃狗開始汪汪地叫個不停。
「坐!坐!坐!」吳秀滿臉笑意地讓蘇碧菡坐在窗邊的木椅上,並熱情地為她沏了茶。「每隔兩天我就會到城裡送菜,客棧所需要的蔬菜都是我在供給。」
「你的菜園的菜都供給客棧了?」
「我家的菜園裡菜是不夠的,我還採購鄰居家的。」
「啊……這裡的鄉民離城市很近,生活水平還是可以的吧?」
「還算可以。」吳秀將沏好的茶放在蘇碧菡的身旁,向她介紹窯灣人的生活狀況,「這裡的人很勤快,他們很多人都在捕魚,他們的主業幾乎就是捕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啦!」
「是的!」
兩個人一邊悠閒地喝著茶,一邊熱絡地聊著天。通過談話,蘇碧菡了解到窯灣村大約有一百多戶人家,是一個大村莊。因為地勢的原因,這裡很少有戰火。
「這裡其實就是一個世外桃源!」蘇碧菡有感而發,她發現窯灣這個地方太適合無所求的人居住,這裡滿足了農家的衣食住行的簡單生活條件。
「確實是一個很幽靜的地方。」吳秀也有同感,「一些戰火是燒不到這個地方的,這裡的人過得還算清爽。」
「沒有人向外發展嗎?」
「很少有人去外面漂泊,也就是有錢的那幾戶人家的子女有了文化就去尋求官宦之路。」
「都是吳家的人嗎?」
「不都是,姓吳的多一些。」
「他們的家裡都很富裕?」
「那當然,不富裕哪有銀子去供他們讀書啊!」
「你們吳姓的家族,哪一家門面更大,官階更高一些?」
「吳江雄。」
「吳江雄?」
「嘿,他的兒子可厲害。」
聞聽此言,蘇碧菡心頭一振,難不成吳秀口中所說的最厲害的人就是吳階嗎?她定了定神,穩了穩激動不已的自己,裝作很淡然地問:「他的兒子是朝中的大官吧?」
「後夏的丞相!」
「啊……」蘇碧菡一驚,「吳階啊?」
「吳階。」
吳秀的這句話如一聲霹靂震動了蘇碧菡的所有神經,她愣在那裡不知是喜是悲是樂是愁,她甚至想大哭。她震顫的身子不停地搖晃著有些失控。
吳秀發現了蘇碧菡的不正常,很是驚詫:「大俠身子不舒服嗎?」
「頭有點暈,可能是這幾日遊山玩水太累了。」蘇碧菡不好意思地說,「事實上我今日應該在客棧休息。」
「啊,大俠要不要躺一會兒?」
「不用!就那麼一陣現在好多了。」
「喝茶!」吳秀又為蘇碧菡滿上一杯茶,「多喝點茶腦袋就清楚了。」
「哎,謝賢弟。」
「不客氣!」
一杯茶過後,蘇碧菡覺得自己神情穩定多了,馬上又接過剛才的話題:「吳階現在可能不是丞相了,他後來當上了徐州刺史。」
「哎呀,他這個官啊可沒當好。他當徐州刺史正趕上後涼的呼延況打徐州,他棄城逃走了。」
「逃走了?」
「啊,逃走了。」
「放下老百姓不管不顧自己卻逃走了,這當的是什麼官呀?」
他本是文官打仗的事一竅不通,他怕城破之後性命不保先就逃了。」
「真夠了可恥的!也不怕徐州的百姓罵他?」
「罵他何用?也當不了徐州城破。」
「城破之後,你們受影響了嗎?」
「我們窯灣沒多大影響,後涼將徐州換給了南陳,得了一些綾羅綢緞,金銀財寶和茶葉後就撤兵了。」
「這麼說吳階也不敢在徐州呆了,準是逃到遠處去了?」
「不會太遠,也就在徐州附近。」
「在徐州南面?」
「是,聽說在後夏他得罪了不少人,他怕後夏的人報復。」
「窯灣村還有他的家人嗎?」
「有,一大家子人呢!」
「是他的至親嗎?」
「不是!基本上都是遠房。他的大哥是東海郡的教諭,他的弟弟是廣陵郡的主簿。」
「哥仨都是當官的?」
「都是!」
「東海郡和廣陵郡離這兒不遠吧?」
「不遠,東海郡在徐州附近,廣陵郡在揚州那個地方。」
喝了幾杯茶後,蘇碧菡神清氣爽,她牢牢記住了兩個地名:東海郡、廣陵郡。她知道,這兩個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