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虬髯客的重量
第149章 虬髯客的重量
軌道上的戰鬥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雙方都在互相投射以驚人的火力,雙方也都各地派出了斗航和沖梭進行跳幫戰。渤海國的修仙者與天軍的練氣士絞殺在一起,修仙者清一色修煉的都是雷法,而練氣士則以強韌的道鎧與兵器還擊。
戰場上五光十色的天雷和刀兵都成一片。而作為統師的虱髯客在最初的叫陣後,卻也一直坐鎮中軍。
他在細細思考。
雖然對方是和自己積怨已久的熊津都督高仙芝,但客也不覺得他能輕而易舉地跟著自己的人一路潛行過來。
實際上,在知道楊林等人決定進入巫山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調兵了。如果楊林沒有在預定的時間內出來,他真的會用強制手段突破進去一一想要完好無損地取出奇點固然很難,但要使整個黑洞失能,這並非渤海國拼盡一國之力做不到的事。
他言出必行,如果楊林出不來,那他的行動就要開始了,而且會準時開始。
渤海國在此地已經是老行家了,就算是大規模調兵也從沒被盯上過。而他們能一路追到巫山來,這顯然更不合理1
果不其然,他在敵陣之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那是只雙角被齊根斷的龍,
正是流虱國的虱龍王。
「小泥鰍,我看你是想死了。你做的這些事,你家祖宗知道嗎?」
遠處的虱龍王猛地搖頭。一邊搖頭,他身上的鎖鏈就叮五六地響。
高仙芝在信道里喊話道:「你就算了他的角,他也不敢件逆你。是我用捆龍鎖套住了他,他才被逼著帶路來的。這其實也和你沒什麼關係,我是奉了白玉京的聖旨來追查天波的亂黨,只是正好撞上了你而已。如果早知道你在這裡,我就應該分兵去拿下扶餘城,讓你出得來回不去。」
「既然你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你敢不敢出來和我斗將?」
高仙芝並未直接回答一一他也不可能回答,因為他並非練氣土,他和白玉京上的許多人一樣,都是貨真價實的凡人。
雖然軍鎮之內確實是以練氣士為尊,但高仙芝指揮的熊津都督府並非軍鎮,
而是安東都護府下轄的「軍事行政機構」。就像在練氣士統轄的區域,練氣士會攝奪民政一樣。在都護府這樣的朝廷掌握權威的地方,即使是軍政也可以被民州掌握。
高仙芝就是這麼一位都護將軍。他早先在安西都護府任職,香積寺之戰後調到安東都護府下轄的擔任熊津都督。他自始至終都是凡人,只因為戰功卓著得到了多年的延壽醫療和封凍備戰,這才能讓700餘歲的他直到今日都精力充沛。以凡人的標準來說,他甚至可以說相當健康。
若論壽命,他已經比許多練氣士都要長壽了一一畢竟練氣士的一生都無法離開戰場,在壽命尚未活過凡人該有的壽數之前就有可能戰死。不過就算高仙芝接受了如此多的延壽醫療,他也並未因為這些醫療手段而獲得一丁點神力。因為封神榜上沒有他的名字。
人活得越大,有時候就越是惜命。高仙芝就更是惜命,因為星漢的延壽醫療水平相當不錯,700歲的他依舊保持了50歲的身體狀態。雖然頭髮斑白,但他依舊可以享受五品朝臣該有的生活質量,身體裡大部分零件都還是原裝的。在這種情況下,他還不想死得這麼早。
要是真的和虱髯客出來單挑,哪怕是一萬個他都不夠髯客一招。
更何況,虱客的實力並不能用尋常的練氣士的實力來衡量。因為他並非封神榜上承受天的天兵天將,而是貨真價實的修仙者。
當年訂立封神榜時,對眾生便有安排: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梢次,成其神道;根行淺薄,成其人道,仍隨輪迴之劫一一這便是封神體系的天地生化。
身為修仙者的虱髯客或許未必能打贏頂級的天神,但他的實力和所有身懷仙道的人一樣,全都深不可測。
沒有人知道髯客到底有多強,因為虱客和許多修仙者一樣從來都很少出手。他上次出手的記錄還是直接斬殺了扶餘國的妖王,那妖王的腦袋還掛在他肩膀上。
而如果以封神榜上的戰力計算,常見戰力大抵是有天尊、星君和天將,再到天兵這一級。光是妖王就有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這「星君」一級的戰鬥力了。虱髯客能夠降伏妖王,說明他的實力遠在這一級之上。
難道是天尊?但天尊一級又未免過於恐怖。那已經超出了凡塵俗世應該去考慮的範疇,因為就算是香積寺之戰也沒有天尊一級的戰力出手,倒是同等強大的12金仙在那時降落了凡塵。
難道客竟有12金仙似的戰力?
他不敢預測。但虱髯客現在他拿著喇叭隔空對喊,至少說明對方要麼還在凡人可以仰望的高度一一要麼就是他背負了什麼限制。
「都督。」身旁的副官問道,「我們要不要請一位星君來和他斗將?」
「不...不要他兵對兵,將對將。那就著了他的道一一他一路來,我們就分五路去。我就賭他被什麼東西牽絆住了,不能全力施為。只要我們人夠多,就能突破他的防線。中軍,擂鼓!紅旗!」
中軍以鼓聲與顏色型號在整個航隊中傳遞信息。天軍嚴守大唐開國之初衛國公李靖指定的兵法操典,以嚴整的軍陣和卓越的戰術素養來隨機應變,即使是在藩鎮時代也是如此。
軍令下達,位於旗航上的指南車指向髯客所在的方向一一巨大的紅色箭頭隨之出現在戰場上方,夔牛鼓隨之天地間起勢,大軍以六花之陣開始全線推進,
不止展開的寬度完全超過了渤海國的方面的陣勢,兵隊的排布也窮極兵法之妙。
就陣法而言,如果拋開上古時期的賢者們,那麼能在兵法上與李靖一較高下的就只有諸葛武侯。隋末的韓擒虎雖然於李靖是一時瑜亮,但終究落了李靖一籌。因為李靖和諸葛亮一樣看透了古人兵法中的奧義:
古代陣法雖然有天地風雲,龍虎鳥蛇之類的叫法,但那實際上並不指一種特定的陣法一一天地風雷是旗隊的名稱,龍虎鳥蛇是軍隊的序列。
而具體到戰術層面,李靖制定的方案是「合成化」。這種方案要求唐軍在每個基本作戰單元都具備協同作戰能力,無論長槍短炮還是小艇大艦,全都要合兵合練。唐軍絕不單打獨鬥,而是以對當面之敵施加以強大而系統的打擊力量。
軌道上的戰鬥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雙方都在互相投射以驚人的火力,雙方也都各地派出了斗航和沖梭進行跳幫戰。渤海國的修仙者與天軍的練氣士絞殺在一起,修仙者清一色修煉的都是雷法,而練氣士則以強韌的道鎧與兵器還擊。
戰場上五光十色的天雷和刀兵都成一片。而作為統師的虱髯客在最初的叫陣後,卻也一直坐鎮中軍。
他在細細思考。
雖然對方是和自己積怨已久的熊津都督高仙芝,但客也不覺得他能輕而易舉地跟著自己的人一路潛行過來。
實際上,在知道楊林等人決定進入巫山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調兵了。如果楊林沒有在預定的時間內出來,他真的會用強制手段突破進去一一想要完好無損地取出奇點固然很難,但要使整個黑洞失能,這並非渤海國拼盡一國之力做不到的事。
他言出必行,如果楊林出不來,那他的行動就要開始了,而且會準時開始。
渤海國在此地已經是老行家了,就算是大規模調兵也從沒被盯上過。而他們能一路追到巫山來,這顯然更不合理1
果不其然,他在敵陣之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那是只雙角被齊根斷的龍,
正是流虱國的虱龍王。
「小泥鰍,我看你是想死了。你做的這些事,你家祖宗知道嗎?」
遠處的虱龍王猛地搖頭。一邊搖頭,他身上的鎖鏈就叮五六地響。
高仙芝在信道里喊話道:「你就算了他的角,他也不敢件逆你。是我用捆龍鎖套住了他,他才被逼著帶路來的。這其實也和你沒什麼關係,我是奉了白玉京的聖旨來追查天波的亂黨,只是正好撞上了你而已。如果早知道你在這裡,我就應該分兵去拿下扶餘城,讓你出得來回不去。」
「既然你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你敢不敢出來和我斗將?」
高仙芝並未直接回答一一他也不可能回答,因為他並非練氣土,他和白玉京上的許多人一樣,都是貨真價實的凡人。
雖然軍鎮之內確實是以練氣士為尊,但高仙芝指揮的熊津都督府並非軍鎮,
而是安東都護府下轄的「軍事行政機構」。就像在練氣士統轄的區域,練氣士會攝奪民政一樣。在都護府這樣的朝廷掌握權威的地方,即使是軍政也可以被民州掌握。
高仙芝就是這麼一位都護將軍。他早先在安西都護府任職,香積寺之戰後調到安東都護府下轄的擔任熊津都督。他自始至終都是凡人,只因為戰功卓著得到了多年的延壽醫療和封凍備戰,這才能讓700餘歲的他直到今日都精力充沛。以凡人的標準來說,他甚至可以說相當健康。
若論壽命,他已經比許多練氣士都要長壽了一一畢竟練氣士的一生都無法離開戰場,在壽命尚未活過凡人該有的壽數之前就有可能戰死。不過就算高仙芝接受了如此多的延壽醫療,他也並未因為這些醫療手段而獲得一丁點神力。因為封神榜上沒有他的名字。
人活得越大,有時候就越是惜命。高仙芝就更是惜命,因為星漢的延壽醫療水平相當不錯,700歲的他依舊保持了50歲的身體狀態。雖然頭髮斑白,但他依舊可以享受五品朝臣該有的生活質量,身體裡大部分零件都還是原裝的。在這種情況下,他還不想死得這麼早。
要是真的和虱髯客出來單挑,哪怕是一萬個他都不夠髯客一招。
更何況,虱客的實力並不能用尋常的練氣士的實力來衡量。因為他並非封神榜上承受天的天兵天將,而是貨真價實的修仙者。
當年訂立封神榜時,對眾生便有安排: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梢次,成其神道;根行淺薄,成其人道,仍隨輪迴之劫一一這便是封神體系的天地生化。
身為修仙者的虱髯客或許未必能打贏頂級的天神,但他的實力和所有身懷仙道的人一樣,全都深不可測。
沒有人知道髯客到底有多強,因為虱客和許多修仙者一樣從來都很少出手。他上次出手的記錄還是直接斬殺了扶餘國的妖王,那妖王的腦袋還掛在他肩膀上。
而如果以封神榜上的戰力計算,常見戰力大抵是有天尊、星君和天將,再到天兵這一級。光是妖王就有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這「星君」一級的戰鬥力了。虱髯客能夠降伏妖王,說明他的實力遠在這一級之上。
難道是天尊?但天尊一級又未免過於恐怖。那已經超出了凡塵俗世應該去考慮的範疇,因為就算是香積寺之戰也沒有天尊一級的戰力出手,倒是同等強大的12金仙在那時降落了凡塵。
難道客竟有12金仙似的戰力?
他不敢預測。但虱髯客現在他拿著喇叭隔空對喊,至少說明對方要麼還在凡人可以仰望的高度一一要麼就是他背負了什麼限制。
「都督。」身旁的副官問道,「我們要不要請一位星君來和他斗將?」
「不...不要他兵對兵,將對將。那就著了他的道一一他一路來,我們就分五路去。我就賭他被什麼東西牽絆住了,不能全力施為。只要我們人夠多,就能突破他的防線。中軍,擂鼓!紅旗!」
中軍以鼓聲與顏色型號在整個航隊中傳遞信息。天軍嚴守大唐開國之初衛國公李靖指定的兵法操典,以嚴整的軍陣和卓越的戰術素養來隨機應變,即使是在藩鎮時代也是如此。
軍令下達,位於旗航上的指南車指向髯客所在的方向一一巨大的紅色箭頭隨之出現在戰場上方,夔牛鼓隨之天地間起勢,大軍以六花之陣開始全線推進,
不止展開的寬度完全超過了渤海國的方面的陣勢,兵隊的排布也窮極兵法之妙。
就陣法而言,如果拋開上古時期的賢者們,那麼能在兵法上與李靖一較高下的就只有諸葛武侯。隋末的韓擒虎雖然於李靖是一時瑜亮,但終究落了李靖一籌。因為李靖和諸葛亮一樣看透了古人兵法中的奧義:
古代陣法雖然有天地風雲,龍虎鳥蛇之類的叫法,但那實際上並不指一種特定的陣法一一天地風雷是旗隊的名稱,龍虎鳥蛇是軍隊的序列。
而具體到戰術層面,李靖制定的方案是「合成化」。這種方案要求唐軍在每個基本作戰單元都具備協同作戰能力,無論長槍短炮還是小艇大艦,全都要合兵合練。唐軍絕不單打獨鬥,而是以對當面之敵施加以強大而系統的打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