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武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秋風蕭瑟,吹不散洛河的波濤,大地蒼涼,涼不盡英雄的熱血。

  金寶山下,洛水南岸,一塊嶄新的功德碑巍然矗立,其上碑文,記載的是馬三寶一生的功績。

  功德碑之後,是一條嶄新的,以青石鋪就的直道,直道兩旁的栩栩如生的石像生,證明的是馬三寶公爵的身份。

  道路盡頭,一座泥土未乾的新墳默默的矗立在山腳。

  柴令武站在功德碑前,靜靜的遠眺著道路盡頭的墳墓。

  一陣惱人的秋風襲來,捲起一地的落葉,落葉阻礙了柴令武的視線,讓他的心裡生出些許悲傷。

  「小郎君,時候不早了,咱們祭拜完大將軍,便趕緊上路吧!」何全手持托盤上前,輕聲叫醒柴令武。

  托盤裡裝的是為馬三寶準備的祭品。

  柴令武回神,伸手接過托盤,轉身一步步走到封土堆正前方,將托盤裡的祭品一樣一樣擺放在封土堆的邊緣。

  他準備的祭品很少,一瓶酒,一塊肉,檀香三柱,蜜蠟兩支,僅此而已。

  但柴令武知道,他的馬叔不會怪他,因為馬叔生平最不喜鋪張浪費。

  他將肉埋進土裡,點著香燭,打開酒壺將壺中美酒盡數請馬三寶飲下。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柴令武喃喃自語著吟誦完一首詩,壺中美酒也恰好一滴不剩。

  蓋上酒壺的蓋子,柴令武一屁股坐在墳前,沉默片刻,忽然輕笑著搖頭。

  「馬叔你知道的,柴家二郎不學無術,更不喜詩書,所以也就沒辦法為你寫詩作賦歌功頌績,我呢,也不會寫詩,只能抄一首應景的送給你,你要是不喜歡的話,就給我託夢吧,我再給你抄一首別的。」

  柴令武搖頭晃腦的用只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喃喃自語。

  話音落下,一陣微風襲來,帶來陣陣涼意,風中好似有馬三寶的笑罵聲迴蕩。

  可惜的是,柴令武沒聽清!

  他不由自主地緊了緊衣袍,隨即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塵:「走了馬叔,下次再來看你!」

  無人回應,柴令武也不在意,背對著巨大的封土堆揮揮手,拿著空無一物的托盤闊步走出墓園。

  部曲們站在功德碑前,個個深沉臉,只待柴令武靠近,便準備出聲安慰,甚至就連何全,也做好了寬慰柴令武的準備。

  他們篤定,沒能送馬三寶最後一程,小郎君心裡必定是悲傷不堪的。

  新土新墳,最是能勾起人心中的哀怨傷感。

  只是隨著柴令武逐漸靠近,他們不免有些失落起來,柴令武神色如常,面上毫無悲切之意,看不見一絲黯然神傷。

  這就讓他們沒有了表現的機會啊......

  柴令武將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不由有些詫異:「咋,一個個的喪著臉幹嘛?」

  眾部曲面面相覷,趕忙恢復正常表情。

  何全上前接過柴令武手中的盤子,用只有兩個人能聽到的聲音解釋道:「弟兄們怕您睹物思人,都準備安慰您呢!」

  「哦!」柴令武哦了一聲,再次環視一圈表情恢復正常的親衛們,眉梢一挑,笑問道:「你們,都準備安慰我?」

  眾部曲對視一眼,默契的沒有選擇回話。

  「公子不需要安慰,走吧!」眾人都不應聲,柴令武也懶得多言,翻身上馬帶隊前行。

  眾部曲面面相覷,都有些不解,明明當日得知大將軍死訊之時,小郎君還很悲傷。

  怎麼今日......

  眾人疑惑間,柴令武卻是已經縱馬奔馳在落水之畔。

  「駕駕駕~」

  他將戰馬催動到了極致,比起來時,回家的路,總是更讓人心情愉悅。

  不用收攏流寇,也沒有流民攔路,縱馬疾馳在寬闊的官道上,他感受到了自由。

  「小郎君,等等我們!」何全趕忙帶人追趕。

  王勝與黃元也想追上去,但回望身後這一車隊的銅錢,他們實在不放心讓這麼多錢脫離他們的視線,只能不情不願的簇擁著車隊緩慢前行。

  ......

  秋風越加蕭瑟,秦嶺之中的蒼翠,也被斑斑點點的黃葉取代,唯獨山巔之上蒼勁的松柏,還在艱難的對抗著惱人的秋風。

  柴令武身子後仰,愜意的躺在戰馬的背上,手中拿著一個乾裂開口的松塔,不斷的從松塔的開口處,將內里的松子抖落而出。

  粒大飽滿的松子,經過秋風的催熟,吃起來又甜又香。

  為了這一口美味,柴令武不惜忽視黏在手上難以去除的松油,也要將每一個松塔都搜颳得乾乾淨淨。

  再次將一個松塔抖乾淨,隨手丟到路邊,正想翻身再取一個松塔繼續享用,耳邊忽然傳來何全低沉的聲音。

  「小郎君,武關到了!」

  柴令武動作一頓,下意識直起身子,眼前便突兀地出現了一座雄壯的關隘。

  關隘如巨獸,巍峨挺立在終南山與秦嶺交匯之處,石牆高聳,其上刀劈斧鑿的痕跡依稀可見。

  烽火台下,厚重的關門大開,門上鐵釘密布,鏽跡斑斑,似是一觸即潰,但站在關城之上的大唐守軍會讓人知道,錯覺,終究只是錯覺。

  武關,長安南大門,與蕭關,潼關,大散關合稱四關,八百里秦川之地之所以被稱作關中,便是因為這四座關隘的存在。

  四關配合三山一河,鎖住了八百里秦川之地的東南西北,讓關中八百里秦川,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天府之國,世外桃源,從而衍生出得關中者得天下的說法。

  同時,秦、漢、唐三個朝代的輝煌,也成為了這句話最有力的作證。

  「終於......到家了!」柴令武自語一句,用力在馬背上蹭蹭手上的松油,隨即翻身下馬。

  他身後一眾部曲,也下了戰馬,簇擁在馬車旁邊準備進關。

  關中四關皆是軍城,任你何等權貴,只要沒有朝廷特許的通行證物,抵達任意一座關城下,都必須下馬步行。

  哪怕柴令武身為大唐頂級紈絝,也不能壞了軍方的規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