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思慮
回去的路上,王和腦袋一直在轉。
他和方丈爭取三天時間,也是給自己一個思考的間隙。
他若當場拿出無字旨,當然能一時地震懾住方丈,但是留給他的考慮空間卻不多。
這就好比荊軻學曹操,直接給秦始皇獻上匕首,屬於是燕國地圖都不要了,用心昭然若揭。
從方丈說得話來看,他似乎是旗幟鮮明地反妖的,而且還有些心寄天下的決絕感,好一個豪俠修士。
但是正如他自己說的,判斷一個人怎樣,不光要看他說什麼,還要看他做什麼。
真清派做了什麼?
就王和在山門裡感受到的整體氛圍而言,真清派其實是有些出世的意味在的。
庇護山下生民確實不假,可是這庇護至少是有些「被動」的意味在。
這俗務堂的事情居然都沒有幾個長老願意主動來做,還要一隻摩羅國的豬妖代理除妖事務——簡直是有些滑稽可笑了。
以林長老為首的這批人,包括方丈自己,甚至都掛念他的金丹派心法,這簡直可以說是有些諷刺的。
按照朱長老所說,符籙派是以救濟天下為己任,如今連本門人都嫌棄本門功法不夠反哺自身了,豈不是本末倒置?
這真清派中一個個清修之士看著雅量高致,但是都是很實際的人。
當方丈告訴他,方郡守給了林長老兩千畝土地時,王和真是吃了一大驚。
這背後的利益交換,屬於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王和既沒有想到方郡守居然早早就做了這樣的準備,看樣子對林清遠的為人了如指掌;也沒有想到以林清遠長老這仙風道骨的模樣,居然也對世俗資產有貪戀之心。
屬於是出世了,但是沒有完全出,一隻腳踩在金銀財寶里,一隻腳踩在清修蒲團上,右手畫著濟世救民的符,左手數著明碼標價的錢。
真清派內外門,終究是表里如一。
所以,王和認為,方丈說真清派不能遷往河西,庇護生民恐怕只是一個很次要的原因。
甚至可以說只是託詞而已,談不上原因。
而這就讓他有些心寒了。
方丈這張嘴,講起濟世救民的大道理來,比王和自己還會說,還要心潮澎湃。
對於大道理講得頭頭是道的人,能用大道理說動嗎?
王和只能無奈地搖搖頭。
所以,按照王和的推理,方丈必然也是出於本門實際利益的考量,才不願意將真清派遷移出去。
而方丈要誅殺他,表面上說得是為了千妖郡的黎民,實際上呢?
王和想了兩個理由。
其一,恐怕是害怕王和插手真清派的事務。
他若一直做個俗務堂長老,整日忙於為瑣事奔波,又有什麼害處?
方丈害怕老祖的諭令給王和帶來過高的聲勢,以此來引動門中人心。
不過,既然方丈害怕王和對本門的干涉,那即使王和道破自己卜天子的身份,恐怕也不會好轉多少。
他不願意邪天子干涉本門,難道就願意卜天子干涉了嗎?
更何況王和要做的,可是把他真清派當作千妖郡的前鋒。
其二,方丈在害怕東遷。
恐怕真清派內部也有不少聲音,呼籲方丈做東遷的打算。
這麼一個妖魔環繞之地,留著又有什麼好處?
這是王和沒有想通的地方。
他只能確定,真清派留在真清山,是符合本門利益的決定。
下次見到方丈時,勢必要和他把這個問題理清了,不再說那些誇誇其談的話。
王和並不害怕自己的身份暴露給方丈。至少目前看來,真清派的利益是和老皇帝背道而馳的。敵人的敵人,至少是可以借一下力量。
所以,眼下王和需要考慮的就是,他能給真清派帶來什麼?才足夠讓方丈信服,加入他這個野心勃勃的天子劍中?
這就和王和說動沈王爺與方郡守一樣。對於看重利益的人而言,能讓他心動的只有利益。
王和想得腦袋痛,忽然想到,既然方丈懷疑到自己,還找過林清遠長老了,那老馬呢?
會不會已經出事了?
王和快步走起來,就要去找林清遠。正巧,不遠處林清遠迎面走來。
他就要上去打招呼,卻看到林清遠似乎也是看到了自己,居然直接掉頭,裝作沒看見的模樣。
王和心道,認識我這麼讓你尷尬麼?
「林長老!」
王和追上去,喊道。
林長老勉強地回身,對他笑了一笑,笑得很難看。
「你見過方丈了?他沒難為你?唉,老夫也是一時糊塗,豬油蒙了心。你放心,那兩千畝地,我已經寫信,讓方郡守不必處理了。我們修行之人,還是養心為主吶……」
看林長老的樣子,方丈並沒有把對王和身份的猜測告訴林清遠。
壞了。王和忽然心想。他不會被那老狐狸方丈擺了一道吧?
難道方丈本身只是嚇一下他,一下子逼得他快把實話抖了出來?
「那馬踴躍呢,林長老?」
「他?他在後山洞天中修行。他的先天精氣似乎受到過創傷,雖然癒合了不少,但是在築基的路上,恐怕會十分艱難。」
王和點點頭。
老馬在妖人塔下大出血一番,要不是被帝流漿重新洗了身子,恐怕這番出來又要少五年壽命。
不過,更重要的一點,方丈就這麼放任老馬去修行了?
老馬是和他一塊來的真清派,方丈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
若是自己的來歷有問題,那老馬當然也是重大嫌疑人,自然可以先行看管起來,細細逼問,何必放走?
王和禁不住搖搖頭,臉色有些難看。
他本以為自己勝券在握,沒想到是自己逼著自己,三日後不得不拿出無字旨。
幸好,他前番的考量仍不算作廢。三日後,他一定要借著卜天子身份,和方丈把話說破了。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不得不做的事了。
他一路走著,不知不覺地回到俗務堂。
王和開始猶豫,要不要再用一張命事符?
茲事體大,事先和占天司通個氣,似乎也好一些。
他推開禪門,驚訝地看到,俗務堂的院中居然已經站了一個人。
黑袍的童姑娘。
透過面具,王和看到她一對眼珠子黑溜溜的,此時俏生生地瞧著他。
王和驚喜道:「正要找你!」
童姑娘把面具摘下,露出了白皙的臉,然後輕輕笑了一下。
「袁前輩要我來,把這樣東西交給你。」
她攤開手掌,露出一粒潔白的碎石。
他和方丈爭取三天時間,也是給自己一個思考的間隙。
他若當場拿出無字旨,當然能一時地震懾住方丈,但是留給他的考慮空間卻不多。
這就好比荊軻學曹操,直接給秦始皇獻上匕首,屬於是燕國地圖都不要了,用心昭然若揭。
從方丈說得話來看,他似乎是旗幟鮮明地反妖的,而且還有些心寄天下的決絕感,好一個豪俠修士。
但是正如他自己說的,判斷一個人怎樣,不光要看他說什麼,還要看他做什麼。
真清派做了什麼?
就王和在山門裡感受到的整體氛圍而言,真清派其實是有些出世的意味在的。
庇護山下生民確實不假,可是這庇護至少是有些「被動」的意味在。
這俗務堂的事情居然都沒有幾個長老願意主動來做,還要一隻摩羅國的豬妖代理除妖事務——簡直是有些滑稽可笑了。
以林長老為首的這批人,包括方丈自己,甚至都掛念他的金丹派心法,這簡直可以說是有些諷刺的。
按照朱長老所說,符籙派是以救濟天下為己任,如今連本門人都嫌棄本門功法不夠反哺自身了,豈不是本末倒置?
這真清派中一個個清修之士看著雅量高致,但是都是很實際的人。
當方丈告訴他,方郡守給了林長老兩千畝土地時,王和真是吃了一大驚。
這背後的利益交換,屬於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王和既沒有想到方郡守居然早早就做了這樣的準備,看樣子對林清遠的為人了如指掌;也沒有想到以林清遠長老這仙風道骨的模樣,居然也對世俗資產有貪戀之心。
屬於是出世了,但是沒有完全出,一隻腳踩在金銀財寶里,一隻腳踩在清修蒲團上,右手畫著濟世救民的符,左手數著明碼標價的錢。
真清派內外門,終究是表里如一。
所以,王和認為,方丈說真清派不能遷往河西,庇護生民恐怕只是一個很次要的原因。
甚至可以說只是託詞而已,談不上原因。
而這就讓他有些心寒了。
方丈這張嘴,講起濟世救民的大道理來,比王和自己還會說,還要心潮澎湃。
對於大道理講得頭頭是道的人,能用大道理說動嗎?
王和只能無奈地搖搖頭。
所以,按照王和的推理,方丈必然也是出於本門實際利益的考量,才不願意將真清派遷移出去。
而方丈要誅殺他,表面上說得是為了千妖郡的黎民,實際上呢?
王和想了兩個理由。
其一,恐怕是害怕王和插手真清派的事務。
他若一直做個俗務堂長老,整日忙於為瑣事奔波,又有什麼害處?
方丈害怕老祖的諭令給王和帶來過高的聲勢,以此來引動門中人心。
不過,既然方丈害怕王和對本門的干涉,那即使王和道破自己卜天子的身份,恐怕也不會好轉多少。
他不願意邪天子干涉本門,難道就願意卜天子干涉了嗎?
更何況王和要做的,可是把他真清派當作千妖郡的前鋒。
其二,方丈在害怕東遷。
恐怕真清派內部也有不少聲音,呼籲方丈做東遷的打算。
這麼一個妖魔環繞之地,留著又有什麼好處?
這是王和沒有想通的地方。
他只能確定,真清派留在真清山,是符合本門利益的決定。
下次見到方丈時,勢必要和他把這個問題理清了,不再說那些誇誇其談的話。
王和並不害怕自己的身份暴露給方丈。至少目前看來,真清派的利益是和老皇帝背道而馳的。敵人的敵人,至少是可以借一下力量。
所以,眼下王和需要考慮的就是,他能給真清派帶來什麼?才足夠讓方丈信服,加入他這個野心勃勃的天子劍中?
這就和王和說動沈王爺與方郡守一樣。對於看重利益的人而言,能讓他心動的只有利益。
王和想得腦袋痛,忽然想到,既然方丈懷疑到自己,還找過林清遠長老了,那老馬呢?
會不會已經出事了?
王和快步走起來,就要去找林清遠。正巧,不遠處林清遠迎面走來。
他就要上去打招呼,卻看到林清遠似乎也是看到了自己,居然直接掉頭,裝作沒看見的模樣。
王和心道,認識我這麼讓你尷尬麼?
「林長老!」
王和追上去,喊道。
林長老勉強地回身,對他笑了一笑,笑得很難看。
「你見過方丈了?他沒難為你?唉,老夫也是一時糊塗,豬油蒙了心。你放心,那兩千畝地,我已經寫信,讓方郡守不必處理了。我們修行之人,還是養心為主吶……」
看林長老的樣子,方丈並沒有把對王和身份的猜測告訴林清遠。
壞了。王和忽然心想。他不會被那老狐狸方丈擺了一道吧?
難道方丈本身只是嚇一下他,一下子逼得他快把實話抖了出來?
「那馬踴躍呢,林長老?」
「他?他在後山洞天中修行。他的先天精氣似乎受到過創傷,雖然癒合了不少,但是在築基的路上,恐怕會十分艱難。」
王和點點頭。
老馬在妖人塔下大出血一番,要不是被帝流漿重新洗了身子,恐怕這番出來又要少五年壽命。
不過,更重要的一點,方丈就這麼放任老馬去修行了?
老馬是和他一塊來的真清派,方丈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
若是自己的來歷有問題,那老馬當然也是重大嫌疑人,自然可以先行看管起來,細細逼問,何必放走?
王和禁不住搖搖頭,臉色有些難看。
他本以為自己勝券在握,沒想到是自己逼著自己,三日後不得不拿出無字旨。
幸好,他前番的考量仍不算作廢。三日後,他一定要借著卜天子身份,和方丈把話說破了。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不得不做的事了。
他一路走著,不知不覺地回到俗務堂。
王和開始猶豫,要不要再用一張命事符?
茲事體大,事先和占天司通個氣,似乎也好一些。
他推開禪門,驚訝地看到,俗務堂的院中居然已經站了一個人。
黑袍的童姑娘。
透過面具,王和看到她一對眼珠子黑溜溜的,此時俏生生地瞧著他。
王和驚喜道:「正要找你!」
童姑娘把面具摘下,露出了白皙的臉,然後輕輕笑了一下。
「袁前輩要我來,把這樣東西交給你。」
她攤開手掌,露出一粒潔白的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