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120:鄉試難題,殺伐護道
第118章 118:鄉試難題,殺伐護道
號房狹小,設施簡陋。
一塊橫板,考試寫字時當書桌,睡覺休息時又當床。
在山上之際,為了修行,陳晉曾進入空無一物的幽深石洞面壁。
相比之下,號房的環境並不算什麼,很容易便適應下來。
今天屬於提前進場,並未正式開考。不過考場紀律森然,不許喧譁走動,所以大部分的考生進入號房後,便開始躺下來進行休息,養精蓄銳,準備明天的考試。
鄉試三場,每場三天,吃喝拉撒都在這小小的號房內,強度不可謂不高。
如此情況下,身體孱弱的人難以堅持下來。
每屆鄉試,都會出現一些考生扛不住,當場暈厥,而被送出去進行救治的。
這人一出去,便再無返場的可能,等於三年寒窗苦讀,悉數付之東流。
一天很快過去,到了第二天,主考官率領一眾副考官等到場,先發放文房四寶等,繼而公布今天的考題:
《子曰:祭神如神在。當如何祭之?》
這個題目非常怪異且冷僻,對於正常的儒生而言,難度很大。光是破題,就夠讓人絞盡腦汁了。
三教正統,雖然說儒家包容性極高,無縫兼容道釋理論說法。只是人道與神道之間,天然存在矛盾衝突,倒不是說無法並存,而是此長彼消,總有一番取捨。
在乾朝內,當今世道,很明顯的神道昌盛,神教林立。以至於對人道統治形成了不小的威脅和危害。
所以今屆出這樣的一道大題,自有考量。
考場內一間間號房排列,相隔一扇薄薄的牆,隔音性並不好。聽力敏銳的,能聽到隔壁的吸氣聲,以及唉聲嘆氣。
顯然面對這樣的題目,眾人感到了棘手,無從下筆。
「肅靜!」
有維持秩序的官吏威嚴地喝道。
一下子,嘆氣聲很快銷聲匿跡。
陳晉端坐著,先醞釀思緒,不用多久,他便提筆醮墨,開始在草稿紙上書寫起來,開宗明義第一句:
「世上本無神……」
此來考試,一是書生執念;一是為了體驗。
兩者皆需要表達。
表達則是直抒己見,寫出自己的觀點論據。
對於考試結果,陳晉沒有期望,因此無所顧忌。只求念頭通達,寫得痛快。
只用了一個多時辰,便寫就一篇酣暢淋漓的文章。
接下來,對之進行略作修改,再工整抄寫一遍即可。
鄉試屬於糊名制,也就是說考生的文章寫完後,交上去,會交由專門的書吏,再重新譽寫一遍,最後才由考官們進行審閱,評卷。
這般做法,主要是防止筆跡作弊。
雖然如此,但考生原作時,同樣得認真書寫,把字寫好,在排列名次時,有加分印象。
一天就這麼過去,接著是第二天,第三天……
第一場考完了,考院開門,考生們出場,可到外面休息調整一天,等於「放風」。
於是回家的回家,回客棧的回客棧。
張桐等著陳晉一起回來,心情忐忑地說起「考後感」,說他在寫大題文章時,忽地想起當日背負山神神像的境況,以及找陳晉評理說過的話,其中涉及「大不敬」、「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以及「神明捨身回報香火」等邏輯關係。
聽得出來,這位「君子」經歷諸多事情後,不再那麼「方」了。
人間似囚籠,世情如烘爐。人生活在其中,稜稜角角總會遭受摩擦而變得圓滑。
不懂得變通的,只會碰撞得頭破血流。
其實這並不算圓滑,應該說是變「聰明」了。
「陳兄,你說我這樣寫,可寫對了?」
陳晉點頭道:「至少是穩的,有練達之意。但具體如何,要看考官的見解。雖然說第一場的大題文章占分比重高,可後面還有兩場,也得考好。」
「嗯,我會的。」
得到了陳晉的肯定,張桐的情緒一下子穩定下來。
對於這次鄉試,張桐可謂孤注一擲,不容有失。以他的家境情況,如果名落孫山,三年後不知是什麼光景,很可能連路費都湊不起來了。
畢竟他的年紀也不算年青,而且鄉紳土豪的程儀,更不會給完一次又一次。
當不被再看好,贊助也就沒了的。
只得一天的調整時間,眾人都是老老實實地呆在房間,儘量吃好睡好。
其他的事,能免則免。
一天後,又得進場了……
……
簸箕巷。
這幾天有風雲變幻,長生觀來人了。
只得一個人。
一個身形瘦削的中年道士,道號「赤丹」,乃是長生觀總壇護道士。
長生觀以丹鼎開派,但派中同樣有擅於殺伐鬥法的人,稱為「護道士」。
赤丹道人便屬於其中的佼佼者,他可是第五境的修士。
如果說負責外務的宋道人性情圓滑如商賈的話,赤丹道人則脾性生硬,總是一副不近人情的模樣。
修行第五境,乃「鍊氣化神」中期,在江湖上被尊稱為「化神修士」。
嚴格來說,其實並不準確,畢竟還沒有完全化神成功。
但修煉到了這一地步,個人的境界躍升,便擁有了不俗的力量。
像雲山道人,第五境就開闢了雲山觀的基業,成為一觀之主了。再怎麼說,也算是「開宗立派」。
對於赤丹道人的到來,陳世志等人準備了隆重的歡迎禮。
然而赤丹道人似乎並不買帳,很快就開始著手調查宋道人的死因,接著被陳桂重請到府上,雙方進行了一番密談。
然後赤丹道人又來到陳世真家進行問詢。
陳世真沉著應對,滴水不漏,不過送走對方後,他感到了擔憂。
長生觀是乾朝赫赫有名的玄門大派,勢力不容小視。他們的外務道人不明不白地被人刺殺在簸箕巷,怎會善罷甘休?
作為州郡豪族,赤丹道人倒不會對長樂堂陳氏怎樣,最多就是明面上譴責一下,從而占據道理,獲取賠償。
陳世真擔心的是對方會對陳晉不利。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所謂證據,早就不重要。而且赤丹道人的樣子,也不像是個會講道理的。
好在的是,陳晉身處考場之內,起碼是安全的。
但計算時日,而今應該是開始考第三場了。
最多三天,陳晉就得出來。
到了那時,會是個什麼樣的局面?
要不要派人去報信,讓陳晉考完試後,暫時不要回簸箕巷了?
陳世真無法確定陳晉的本事如何,依照他的認知,知道赤丹道人是個很厲害的修士。
故而第一時間,自是希望陳晉能避過這一陣風頭再說。
等到鄉試放榜,如果陳晉能夠高中,考中舉人功名,那事情便大有轉機。
一個舉人,等於官身,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之下,赤丹道人就不能胡來了。
(本章完)
號房狹小,設施簡陋。
一塊橫板,考試寫字時當書桌,睡覺休息時又當床。
在山上之際,為了修行,陳晉曾進入空無一物的幽深石洞面壁。
相比之下,號房的環境並不算什麼,很容易便適應下來。
今天屬於提前進場,並未正式開考。不過考場紀律森然,不許喧譁走動,所以大部分的考生進入號房後,便開始躺下來進行休息,養精蓄銳,準備明天的考試。
鄉試三場,每場三天,吃喝拉撒都在這小小的號房內,強度不可謂不高。
如此情況下,身體孱弱的人難以堅持下來。
每屆鄉試,都會出現一些考生扛不住,當場暈厥,而被送出去進行救治的。
這人一出去,便再無返場的可能,等於三年寒窗苦讀,悉數付之東流。
一天很快過去,到了第二天,主考官率領一眾副考官等到場,先發放文房四寶等,繼而公布今天的考題:
《子曰:祭神如神在。當如何祭之?》
這個題目非常怪異且冷僻,對於正常的儒生而言,難度很大。光是破題,就夠讓人絞盡腦汁了。
三教正統,雖然說儒家包容性極高,無縫兼容道釋理論說法。只是人道與神道之間,天然存在矛盾衝突,倒不是說無法並存,而是此長彼消,總有一番取捨。
在乾朝內,當今世道,很明顯的神道昌盛,神教林立。以至於對人道統治形成了不小的威脅和危害。
所以今屆出這樣的一道大題,自有考量。
考場內一間間號房排列,相隔一扇薄薄的牆,隔音性並不好。聽力敏銳的,能聽到隔壁的吸氣聲,以及唉聲嘆氣。
顯然面對這樣的題目,眾人感到了棘手,無從下筆。
「肅靜!」
有維持秩序的官吏威嚴地喝道。
一下子,嘆氣聲很快銷聲匿跡。
陳晉端坐著,先醞釀思緒,不用多久,他便提筆醮墨,開始在草稿紙上書寫起來,開宗明義第一句:
「世上本無神……」
此來考試,一是書生執念;一是為了體驗。
兩者皆需要表達。
表達則是直抒己見,寫出自己的觀點論據。
對於考試結果,陳晉沒有期望,因此無所顧忌。只求念頭通達,寫得痛快。
只用了一個多時辰,便寫就一篇酣暢淋漓的文章。
接下來,對之進行略作修改,再工整抄寫一遍即可。
鄉試屬於糊名制,也就是說考生的文章寫完後,交上去,會交由專門的書吏,再重新譽寫一遍,最後才由考官們進行審閱,評卷。
這般做法,主要是防止筆跡作弊。
雖然如此,但考生原作時,同樣得認真書寫,把字寫好,在排列名次時,有加分印象。
一天就這麼過去,接著是第二天,第三天……
第一場考完了,考院開門,考生們出場,可到外面休息調整一天,等於「放風」。
於是回家的回家,回客棧的回客棧。
張桐等著陳晉一起回來,心情忐忑地說起「考後感」,說他在寫大題文章時,忽地想起當日背負山神神像的境況,以及找陳晉評理說過的話,其中涉及「大不敬」、「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以及「神明捨身回報香火」等邏輯關係。
聽得出來,這位「君子」經歷諸多事情後,不再那麼「方」了。
人間似囚籠,世情如烘爐。人生活在其中,稜稜角角總會遭受摩擦而變得圓滑。
不懂得變通的,只會碰撞得頭破血流。
其實這並不算圓滑,應該說是變「聰明」了。
「陳兄,你說我這樣寫,可寫對了?」
陳晉點頭道:「至少是穩的,有練達之意。但具體如何,要看考官的見解。雖然說第一場的大題文章占分比重高,可後面還有兩場,也得考好。」
「嗯,我會的。」
得到了陳晉的肯定,張桐的情緒一下子穩定下來。
對於這次鄉試,張桐可謂孤注一擲,不容有失。以他的家境情況,如果名落孫山,三年後不知是什麼光景,很可能連路費都湊不起來了。
畢竟他的年紀也不算年青,而且鄉紳土豪的程儀,更不會給完一次又一次。
當不被再看好,贊助也就沒了的。
只得一天的調整時間,眾人都是老老實實地呆在房間,儘量吃好睡好。
其他的事,能免則免。
一天後,又得進場了……
……
簸箕巷。
這幾天有風雲變幻,長生觀來人了。
只得一個人。
一個身形瘦削的中年道士,道號「赤丹」,乃是長生觀總壇護道士。
長生觀以丹鼎開派,但派中同樣有擅於殺伐鬥法的人,稱為「護道士」。
赤丹道人便屬於其中的佼佼者,他可是第五境的修士。
如果說負責外務的宋道人性情圓滑如商賈的話,赤丹道人則脾性生硬,總是一副不近人情的模樣。
修行第五境,乃「鍊氣化神」中期,在江湖上被尊稱為「化神修士」。
嚴格來說,其實並不準確,畢竟還沒有完全化神成功。
但修煉到了這一地步,個人的境界躍升,便擁有了不俗的力量。
像雲山道人,第五境就開闢了雲山觀的基業,成為一觀之主了。再怎麼說,也算是「開宗立派」。
對於赤丹道人的到來,陳世志等人準備了隆重的歡迎禮。
然而赤丹道人似乎並不買帳,很快就開始著手調查宋道人的死因,接著被陳桂重請到府上,雙方進行了一番密談。
然後赤丹道人又來到陳世真家進行問詢。
陳世真沉著應對,滴水不漏,不過送走對方後,他感到了擔憂。
長生觀是乾朝赫赫有名的玄門大派,勢力不容小視。他們的外務道人不明不白地被人刺殺在簸箕巷,怎會善罷甘休?
作為州郡豪族,赤丹道人倒不會對長樂堂陳氏怎樣,最多就是明面上譴責一下,從而占據道理,獲取賠償。
陳世真擔心的是對方會對陳晉不利。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所謂證據,早就不重要。而且赤丹道人的樣子,也不像是個會講道理的。
好在的是,陳晉身處考場之內,起碼是安全的。
但計算時日,而今應該是開始考第三場了。
最多三天,陳晉就得出來。
到了那時,會是個什麼樣的局面?
要不要派人去報信,讓陳晉考完試後,暫時不要回簸箕巷了?
陳世真無法確定陳晉的本事如何,依照他的認知,知道赤丹道人是個很厲害的修士。
故而第一時間,自是希望陳晉能避過這一陣風頭再說。
等到鄉試放榜,如果陳晉能夠高中,考中舉人功名,那事情便大有轉機。
一個舉人,等於官身,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之下,赤丹道人就不能胡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