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當頭棒喝:布局豆瓣失利
「咱們暫且不提豆瓣,先說說我的星空影視。我之所以想要收購豆瓣,是為了布局未來,為了完善星空影視的產業鏈版圖。」
「收購完成後,豆瓣將作為星空娛樂的子公司存在,當然我會保留20%的股份給你們初始團隊,你還是豆瓣網的CEO。
未來的豆瓣網可以仍然按照你之前的想法發展,而且等時機成熟,我還打算在豆瓣上增加網絡購票的部分。」
「網絡購票?這……」
「是的,現在的購票方式是傳統的線下購票。但我認為,網絡購物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其實你看看現在的淘寶就知道了。」
事實上,早在2003年淘寶就成立了,並在當年的10月推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
之後淘寶的交易金額就屢創新高,今年更是超過了80億。
作為網際網路行業的楊勃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不過說到網絡購票,他這一時有點吃不准。
他想聽聽勞安平怎麼說。
「當然,我知道你現在肯定有點不太相信,畢竟現在的電影院大多是國有的,想讓他們實現網絡購票可能很困難。
但我估計你可能沒注意。事實上早在97年的時候,國家就允許私營企業投資院線,但是股份不能超過49%。
而就在去年,這個限制被放開了,允許民營獨資了。這意味著未來將引來影院數量的快速增長,我們星空也將建立自己的院線。
相信我們星空院線將是首批開通網上購票,網上選座的院線。而如果豆瓣成為我們星空系一員的話,我們自然會將這一塊放在豆瓣上。」
「那為什麼不把網絡購票放在你們院線這一塊呢,這樣不是更加順理成章?」
「因為我想推動的不光光是我們自己一家院線的網絡購票,而是全行業的,放在院線旗下不太妥當。
況且,網絡購票還和另一個問題相關聯,水軍問題。」
「水軍?」
不過楊勃也是稍一疑問就想明白勞安平想表達的意思,因為這個時候水貼的概念已經出現了。
「您是不是想說花錢僱人刷好評,類似淘寶一樣的。」
「對,就是這個意思。你也知道,每部電影上映其實都有一筆宣傳費用。你知道這錢怎麼花嗎?
「印刷海報,在各個地方打GG這是最基礎的。其他還有比如讓紙媒幫著宣傳,或者買通一些影評人說點好話。」
「還能這麼搞?」
此時的楊勃還只是一個單純的網際網路創業者,暫時還沒見識到這一幕,不過在不久的將來他將很快見到。
「你覺得不行嗎?你應該聽過,《資本論》上寫的很清楚,如果利潤率高達300%,資本家可以冒上絞刑架的風險。
你知道一部大賣的電影能賺多少嗎?以我為例,我之前拍的不過是一部時長只有15分鐘左右的短片,你猜猜成本多少,收益多少?」
看著楊勃在那搖頭,勞安平也不停頓他繼續道:
「成本80萬,還沒開拍就已經通過GG植入賺了超過200萬。柏林獲獎放映權賣了90萬歐。注意是歐元不是人民幣。
當然,不是所有的電影都有這麼高的利潤率。但如果有水軍的存在就不一樣了。
電影上映之初僱傭一波水軍來吹我的電影怎麼這麼好,其他人的電影怎麼怎麼垃圾。你覺得會怎麼樣?」
「水軍泛濫,然後大家對這個行業失去信心,最後影響市場。我希望電影市場好,我不希望見到它萎靡不振的樣子。
而且,只有市場好了,我們電影人才能賺到錢。」
看著越說越起勁的勞安平,楊勃覺得有些慌,他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對方,不是說拍電影的都是搞藝術的嗎?怎麼這位張口閉口都是錢。
「你是不是覺得搞藝術的不應該談錢。可不談錢,電影怎麼拍?設備要錢,明星要錢,場地要錢,人工也要錢。
說實話,我從來都看不上那些拍藝術電影的。當然人體藝術除外……」
看他說的有些沒邊了,楊勃尷尬的咳嗽了下,
勞安平老臉一紅,假裝沒聽出來的樣子:
「拍電影是幹嘛的?就是給人看的,你整天拍一些不知所謂,不著四六的東西是在糊弄誰呢?
偉人說過,文藝是為人民服務的。可我看某些人的文藝是為少數人服務的,甚至是他自己服務的。」
覺察到自己說的可能有些過火了,勞安平趕緊又把話題往回領:
「所以你看,拍出一部大火的電影利益有多高。票房賺一筆,能賣到國外的話再賺一筆,如果有改編權的話還能賺一筆。你以為這就完了?
那些電影裡捧紅的明星,他們的出場費,商務,代言什麼的更加能讓經紀公司賺的盆滿缽滿。
所以,你現在還覺得水軍不是個事嗎?」
到這楊勃已經了解到了水軍的危害,他也知道僱傭水軍的費用其實對於所能收穫的收益來說實在是九牛一毛。
但初入這個行業的楊勃現在還不知道怎麼面對。
似乎看出了楊勃的困惑:
「你不知道我知道啊,徹底消除基本不可能。但是可以想辦法把水軍的影響降到最低。」
「你不也是影視公司的大老闆嗎?你會反對水軍?」
「其實我對自己的電影還是很有信心的,宣傳也是正常宣傳,不會做過火的事情。而且我可以保證會在豆瓣執行最嚴格的水軍限制措施。」
其實說到這的勞安平感覺自己可能把事版砸了,起了相反的作用,畢竟自己一個影視公司,讓人家相信自己不會引導水軍,實在有點困難。
不行,不能再這麼繼續下去了,直接亮底牌:
「總之,我可以承諾,如果我收購了豆瓣,將在豆瓣實行最嚴格的限制措施。
比如所有用戶都可以註冊發言,但只有經過實名註冊的用戶才可以對作品進行打分。
甚至未來可以更進一步,當網絡購票業務普及之後,要對一部電影打分,必須要是通過網絡成功購票的用戶才可以。」
「抱歉,我還是無法相信一家影視公司不會去引導水軍,所以我不能接受你們對豆瓣的收購,甚至僅僅是風險投資我都不能接受。」
看著楊勃如此決絕的拒絕,勞安平確定自己今天有點太過大意了。
經過facebook和校內網兩筆投資的成功,自己有些飄飄然了,以為網際網路企業也不過如此,但事實並非如此。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壞事,至少讓自己清醒的了解了自己現在的情況和地位,未來可以做出更符合實際的決策判斷。
「收購完成後,豆瓣將作為星空娛樂的子公司存在,當然我會保留20%的股份給你們初始團隊,你還是豆瓣網的CEO。
未來的豆瓣網可以仍然按照你之前的想法發展,而且等時機成熟,我還打算在豆瓣上增加網絡購票的部分。」
「網絡購票?這……」
「是的,現在的購票方式是傳統的線下購票。但我認為,網絡購物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其實你看看現在的淘寶就知道了。」
事實上,早在2003年淘寶就成立了,並在當年的10月推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
之後淘寶的交易金額就屢創新高,今年更是超過了80億。
作為網際網路行業的楊勃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不過說到網絡購票,他這一時有點吃不准。
他想聽聽勞安平怎麼說。
「當然,我知道你現在肯定有點不太相信,畢竟現在的電影院大多是國有的,想讓他們實現網絡購票可能很困難。
但我估計你可能沒注意。事實上早在97年的時候,國家就允許私營企業投資院線,但是股份不能超過49%。
而就在去年,這個限制被放開了,允許民營獨資了。這意味著未來將引來影院數量的快速增長,我們星空也將建立自己的院線。
相信我們星空院線將是首批開通網上購票,網上選座的院線。而如果豆瓣成為我們星空系一員的話,我們自然會將這一塊放在豆瓣上。」
「那為什麼不把網絡購票放在你們院線這一塊呢,這樣不是更加順理成章?」
「因為我想推動的不光光是我們自己一家院線的網絡購票,而是全行業的,放在院線旗下不太妥當。
況且,網絡購票還和另一個問題相關聯,水軍問題。」
「水軍?」
不過楊勃也是稍一疑問就想明白勞安平想表達的意思,因為這個時候水貼的概念已經出現了。
「您是不是想說花錢僱人刷好評,類似淘寶一樣的。」
「對,就是這個意思。你也知道,每部電影上映其實都有一筆宣傳費用。你知道這錢怎麼花嗎?
「印刷海報,在各個地方打GG這是最基礎的。其他還有比如讓紙媒幫著宣傳,或者買通一些影評人說點好話。」
「還能這麼搞?」
此時的楊勃還只是一個單純的網際網路創業者,暫時還沒見識到這一幕,不過在不久的將來他將很快見到。
「你覺得不行嗎?你應該聽過,《資本論》上寫的很清楚,如果利潤率高達300%,資本家可以冒上絞刑架的風險。
你知道一部大賣的電影能賺多少嗎?以我為例,我之前拍的不過是一部時長只有15分鐘左右的短片,你猜猜成本多少,收益多少?」
看著楊勃在那搖頭,勞安平也不停頓他繼續道:
「成本80萬,還沒開拍就已經通過GG植入賺了超過200萬。柏林獲獎放映權賣了90萬歐。注意是歐元不是人民幣。
當然,不是所有的電影都有這麼高的利潤率。但如果有水軍的存在就不一樣了。
電影上映之初僱傭一波水軍來吹我的電影怎麼這麼好,其他人的電影怎麼怎麼垃圾。你覺得會怎麼樣?」
「水軍泛濫,然後大家對這個行業失去信心,最後影響市場。我希望電影市場好,我不希望見到它萎靡不振的樣子。
而且,只有市場好了,我們電影人才能賺到錢。」
看著越說越起勁的勞安平,楊勃覺得有些慌,他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對方,不是說拍電影的都是搞藝術的嗎?怎麼這位張口閉口都是錢。
「你是不是覺得搞藝術的不應該談錢。可不談錢,電影怎麼拍?設備要錢,明星要錢,場地要錢,人工也要錢。
說實話,我從來都看不上那些拍藝術電影的。當然人體藝術除外……」
看他說的有些沒邊了,楊勃尷尬的咳嗽了下,
勞安平老臉一紅,假裝沒聽出來的樣子:
「拍電影是幹嘛的?就是給人看的,你整天拍一些不知所謂,不著四六的東西是在糊弄誰呢?
偉人說過,文藝是為人民服務的。可我看某些人的文藝是為少數人服務的,甚至是他自己服務的。」
覺察到自己說的可能有些過火了,勞安平趕緊又把話題往回領:
「所以你看,拍出一部大火的電影利益有多高。票房賺一筆,能賣到國外的話再賺一筆,如果有改編權的話還能賺一筆。你以為這就完了?
那些電影裡捧紅的明星,他們的出場費,商務,代言什麼的更加能讓經紀公司賺的盆滿缽滿。
所以,你現在還覺得水軍不是個事嗎?」
到這楊勃已經了解到了水軍的危害,他也知道僱傭水軍的費用其實對於所能收穫的收益來說實在是九牛一毛。
但初入這個行業的楊勃現在還不知道怎麼面對。
似乎看出了楊勃的困惑:
「你不知道我知道啊,徹底消除基本不可能。但是可以想辦法把水軍的影響降到最低。」
「你不也是影視公司的大老闆嗎?你會反對水軍?」
「其實我對自己的電影還是很有信心的,宣傳也是正常宣傳,不會做過火的事情。而且我可以保證會在豆瓣執行最嚴格的水軍限制措施。」
其實說到這的勞安平感覺自己可能把事版砸了,起了相反的作用,畢竟自己一個影視公司,讓人家相信自己不會引導水軍,實在有點困難。
不行,不能再這麼繼續下去了,直接亮底牌:
「總之,我可以承諾,如果我收購了豆瓣,將在豆瓣實行最嚴格的限制措施。
比如所有用戶都可以註冊發言,但只有經過實名註冊的用戶才可以對作品進行打分。
甚至未來可以更進一步,當網絡購票業務普及之後,要對一部電影打分,必須要是通過網絡成功購票的用戶才可以。」
「抱歉,我還是無法相信一家影視公司不會去引導水軍,所以我不能接受你們對豆瓣的收購,甚至僅僅是風險投資我都不能接受。」
看著楊勃如此決絕的拒絕,勞安平確定自己今天有點太過大意了。
經過facebook和校內網兩筆投資的成功,自己有些飄飄然了,以為網際網路企業也不過如此,但事實並非如此。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壞事,至少讓自己清醒的了解了自己現在的情況和地位,未來可以做出更符合實際的決策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