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7章 有緣之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348章 有緣之人

  扎克-施耐德:喂!嘿!我們也是小眾電影,好嗎?恐怖電影被污名化被邊緣化,每次上映都面臨重重困難,和「暖暖內含光」比較起來,我們才是真正的小眾,為什麼安潔莉卡電影中心不支援一下我們?

  傷心,憋屈,窩囊,憤怒。

  然而,無濟於事。

  網友們:你說什麼?「活死人黎明」不是在中國劇院盛大首映嗎?資源那麼豐富還抱怨,小心遭雷劈。

  扎克-施耐德:……

  雷聲大雨點小,這就是「活死人黎明」的尷尬處境,轟轟烈烈地擺出架勢,環球影業似乎也準備捲起袖子大幹一場;卻還沒有來得及看見閃電,雨點就已經淅淅瀝瀝地落下,轉眼雨過天晴。

  速度之快,也是令人瞠目結舌。

  重點在於,這才是周五,周五!首映式和試映會結束的第二天,「暖暖內含光」和「活死人黎明」正式上映的第一天,結果呢?

  浩浩蕩蕩的矚目視線全部朝著紐約安潔莉卡電影中心聚集,而在整個北美大陸超過三千間院線登場的「活死人黎明」甚至就連一個響都沒有。

  這,這……

  但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當早晨第一場觀眾全部進場,電視台和紙質媒體都沒有著急離開,全部等候在安潔莉卡電影中心門口,保持耐心,一直到第一場放映結束散場。

  一股腦地,蜂擁而上,朝著第一批觀眾撲了上去。

  這些觀眾大部分都是昨晚已經在試映會觀看過電影的,今天早晨趕過來就是專門二刷的,現在媒體們好奇的正是二刷感受,第一時間完成現場採訪。

  有人熱淚盈眶,有人如沐春風,有人陷入沉思,有人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熱火朝天地展開討論——

  一副全景,就能夠清晰感受到電影的餘韻在擴散。

  布萊爾沉浸在自己的思緒里,腦海里數不勝數的情感和理智正在拉扯碰撞,以至於整個人略顯安靜。

  一直到一個話筒出現在眼前,凱倫及時拉住了她,她這才從自己的思緒里擺脫出來,回到了現實。

  「請問一下,你看起來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緒里,是因為電影嗎?」

  布萊爾:……難道是因為前男友嗎?

  心裡吐槽,但表面不顯,反而認真思考一下開口說道。

  「這是我的二刷。」

  「昨晚我已經在安潔莉卡電影中心觀看了一遍;但電影信息量龐大,並且打亂時間線,略顯燒腦,一時之間無法整理清楚思緒,所以今天一早前來再次觀看。」

  「我以為第二遍觀看,做好心理準備,一切會簡單一些;但並非如此,我不僅注意到了更多細節,並且重新梳理重新審視整個故事,感觸更多。」

  「我不認為這是一部適合所有人的電影,這部作品只適合有緣之人。」

  凱倫:……

  記者:……

  一旁正在湊熱鬧排隊的路人們後背瞬間插滿箭。

  記者一愣,「所以,你不喜歡這部電影?」

  布萊爾搖搖頭,「恰恰相反,這是我過去三年以來觀看的所有作品裡最喜歡的一部,今天晚上我準備三刷。」

  記者,「那你剛剛還說……」

  布萊爾,「這不是一部簡單的愛情電影,它應該不符合大部分人的期許和要求,但真正經歷那些故事那些困惑那些痛苦的人就能夠在電影裡看到自己的投影,然後……」

  深深呼吸一口氣,又長長地吐出來。

  「為之瘋狂。」

  記者,「就好像你現在一樣。」

  布萊爾,「就好像我現在一樣,我現在需要一些時間好好消化,也許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閒聊。」

  記者:???

  這些人昨晚已經通宵達旦討論了整整一個晚上,現在二刷完畢居然還準備繼續討論,一個個瘋了吧?

  這些記者的想法並不奇怪。

  準確來說,普羅大眾全部都秉持著相似的想法。

  然而,事情確實這樣發生了——

  不止布萊爾而已。


  可以看到,結束二刷的觀眾們自發性地聚集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全新想法,眉飛色舞手舞足蹈。

  而剛剛結束一刷的小部分觀眾則依舊沉浸在信息量排山倒海地衝擊之中,茫然而錯愕地站在一旁。

  時間線到底應該如何排列?喬爾和克萊門汀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喬爾和娜奧米之間又發生了什麼?

  如何看到醫生和瑪麗的關係?斯坦和派屈克又在故事裡分別扮演什麼角色?他們和主線的關係?

  電影裡最荒唐最搞笑的橋段?穿行的記憶里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那些場景具有什麼意義?源自哪裡?

  結局如何?喬爾為什麼改變主意了?克萊門汀又為什麼沒有繼續爭辯下去?那一個笑容代表什麼?

  克萊門汀的頭髮、喬爾的領帶、公寓裡的擺設。

  等等等等。

  信息量爆炸!

  他們本來以為二刷結束之後,自己就能夠完全看懂這個故事了;卻沒有想到產生更多疑惑更多好奇,忍不住現在就想要三刷,探究更多隱秘細節。

  當然,這不是全部——

  安森的表演,凱特的魅力,露天大屏幕觀影的體驗。

  一切的一切,根本停不下來。

  漸漸地、漸漸地,布萊爾丟出的誘餌緩緩擴散開來:

  這,就是屬於文藝青年的一次狂歡。

  這也和焦點影業一直以來的宣傳策略不謀而合,「暖暖內含光」正在成為大城市裡生活的文藝青年們必看清單排名第一的作品,影響力全面擴散開來。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這甚至比媒體綜評九十五分更加具有吸引力——

  文藝青年?必看清單?

  有些人嗤之以鼻,在他們眼裡,這些小資青年就是矯揉造作無病呻吟,「文青」完全可以說是一個貶義詞。

  有些人心生嚮往,在這股潮流背後隱藏著一種藝術品位的降維打擊,他們無法控制地想要追逐潮流。

  有些人產生好奇,電影如何,開始需要自己觀看過後再判斷,如果不喜歡,那就更加要觀看過後再批評,那樣才能夠理直氣壯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就是逆反心理。

  當電影貼上「燒腦」、「文藝」、「高深」等等標籤的時候,當布萊爾這樣的影迷強調「有緣之人才會喜歡」的時候,普羅大眾反而被刺激到了——

  憑什麼?

  難道能夠看懂一部電影就高人一等了嗎?

  一小部分人罵罵咧咧表示拒看;一小部分人則好奇難耐投來視線;一小部分人則唱反調,「你們認為文藝青年才能夠觀看我偏偏也要湊熱鬧」。

  然後。

  一股和「蝴蝶效應」、「大象」相似卻不同的浪潮悄悄醞釀,並且以山呼海嘯的姿態在小範圍圈子擴散開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