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多元化的考慮
第573章 多元化的考慮
傍晚,楊文東回到家時,就發現自己的幾個孩子待在門口的欄杆處,望著遠處。
旁邊還有蘇依依、白家姐妹,也在陪著他們。
「你們在看什麼?」楊文東順著幾人看的方向也沒發現啥,就香港的正常風景。
太平山別墅的視野不錯,既有自然風景,也能看到部分香港的現代化建築,不過看多了也就那樣了。
「隨便看看,我在給孩子們講解當初他們父親創業的歷史呢。」蘇依依笑說。
楊文東搖搖頭:「他們這么小哪懂,還是回去吧,外面蚊子也比較多。」
蘇依依笑道:「他們的確不懂,但從小灌輸這樣的思想,可以讓他們為他們的父親而驕傲啊,孩子小時候眼裡的父親,都是要是全能的。」
「行吧,稍微講講也行,記不住也能有點這方面的記憶也好。」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楊家的孩子自小就會接受最高等的教育,未來的其他同學也都是香港頂級華人富豪的孩子,那對自己家庭也是要有一些了解的。
白玉姍道:「今天講的差不多了,晚飯也準備好了,先吃晚飯吧。」
……
一份豐盛的晚餐之後,楊家的孩子跑去看動畫片了,楊文東幾人則是在另外一個客廳磕著瓜子,聊著日常。
「紅磡隧道通車還順利嗎?」白玉潔突然問道。
楊文東點頭道:「還不錯,今天人特別多,我下午離開的時候,港島這邊的路口還是堵住的。
我看有些車似乎被堵的不耐煩了,就掉頭去做旁邊渡輪了。」
隧道前方的公路,是港府建的,有著完善的改道方式,只要不接近收費口,車子還是可以離開的,而摩托車就更自由了。
白玉姍笑道:「整個香港的車子想要去對面就要走隧道,自然生意忙,
現在天星小輪的汽車渡輪還在運行,等過段時間生意被隧道影響了,估計會關閉很多,那個時候很多人就沒的選擇了。」
楊文東笑道:「對,估計很快。」
天星小輪不是做慈善的,以前大家出行只能找我,所以渡輪密度與服務都還不錯,現在隧道出來了,那肯定會逐步的關閉很多服務。
白玉姍又道:「那我們楊家又壟斷了一個香港核心業務了,以前看那麼多英資壟斷,現在終於輪到我們了。」
「壟斷是不假,不過今天戴麟趾跟我說的話,應該是被授意了。」楊文東說道:「他的意思是……」
聽完楊文東的描述,蘇依依分析道:「我覺得,戴麟趾說的前面都是虛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想讓你移民。」
「對,我也是這麼想的,」楊文東點點頭:「長興集團的產業市場規模,放在什麼國家都是一家大型企業,英國本土經濟不好,估計是想讓我去發展經濟、帶動就業了。」
其實這樣很正常,一般的大英國協企業,英國或許也不會在乎,因為大部分這類企業都是絕對依賴本土,要麼是壟斷行業、要麼資源行業、要麼人力行業;
唯獨長興集團,雖然也有一些依賴香港的優勢,但隨著發展其產品熱銷全球,在今天這個時候,就算搬去英國也不是問題,且對英國來說,絕對能夠帶動大量的經濟、就業以及稅收。
英國政府心動也是很正常的。
蘇依依又問:「那你是怎麼想的?」
「我自然不會移民的。」楊文東搖搖頭說道:「在香港很多時候我還是說的算的,但要是去了歐美,那可就是待宰羔羊了;
或許他們不一定會這麼做,但是我們沒必要去賭,再說歐美經濟現在固然很強,但亞洲的經濟卻是在逐步發展,待在亞洲會更好。」
前世內地很多公知被洗腦嚴重,認為歐美就是資本的天堂,可實際上,對於外方資本的友好程度,西方是遠不如內地甚至亞洲的;
只不過受限於自己制定的規則,為了維護更高的利益才勉強與海外資本融合,但一旦不需要,那就絕對不會客氣。
當然,如果都是普通人,這個時代的歐美肯定還是比亞洲強的,這點毋庸置疑,畢竟人家發展了幾百年,也自然會惠及到很多普通人。
白玉潔則道:「我看很多香港富豪,都將自己的部分孩子轉成了歐美國籍,東哥你覺得這種方法怎麼樣?」
「有一定的操作性,算是多元化的一種方法吧。」楊文東笑了笑說道:「以後再說吧,至少要等孩子大一點才行。」
企業多元化是必須的,涉及客戶、供應商、銀行金融等等;
而大型家族很多也是多元化的,讓自己的孩子入其他國籍、或者去多國投資等等,這其實是很多商人的正常思路,避免不可控的風險,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
不過對於知曉未來的楊家來說,需要怎麼做,楊文東目前也沒考慮好,等孩子以後長大了,再根據以後的情況來決定就行了。
好在香港是可以支持多籍的,或者也可以讓孩子只拿綠卡,那就方便多了,這種事,在這個時代也沒什麼,很多人都是這麼做的。
「嗯,」蘇依依點點頭道:「這方面我們的確要重視了,多少華人家族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站錯隊而沒落的。」
楊文東笑說道:「這個風險是有,但不大的,如今的全球主要潮流還是經濟發展,跟以前不一樣的,特別是蘑菇出來後,大戰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前世的內地人,對於戰爭概念一般都是很低的,覺得離自己很遙遠,但其實也是因為「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策略,一代人做了三代人的事,吃了三代人的苦;
甚至因為這件事而獲得了大量的工業援助,從而打好了改革開放的經濟基礎;
但其他地方,陰霾還是一直存在的,就算是歐洲也是一樣,所以這個時代美洲真的是得天獨厚;
香港這個地方自然也是一樣,要不然67年的房價也不會跌成那樣了。
好在如今蘑菇出來了,其殺傷力雖然大,可卻也震懾了所有人,反而間接促進了和平,拯救了不知道多少萬甚至億數量的生命。
「希望如此吧。」蘇依依與白家姐妹其實也聽過楊文東對這方面的分析,但總是有一絲憂慮。
楊文東又笑道:『好了,別多想了,真要是發生什麼,我們這種小人物也阻攔不了,多想反而無益,安心過好現在的生活就行;
多元化的事情,其實我也一直在做了,除了國籍,就算哪一天英國真的針對我,我們家族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你們看霍家不還是一直瀟灑著?現在不會玩暴力的。』
霍家的事情,香港很多人都知道,但即使霍家公開與港英對著幹,也就是在商業上被針對而已,港英政府都不敢在法律層面玩什麼陷害;
自己不過是搶了一些英資的利益罷了,跟霍家比起來差遠了,且自己的影響力也要比霍家強的多。
當然,他敢這樣做也是因為知曉未來,華資崛起是必然,內地與西方破冰之後,英國也就慫了;
不過適當的面子還是要給的,可涉及到核心利益,他也絕對不會放棄,頂多一些可有可無的,那就不折騰了。
PS:求月票
(本章完)
傍晚,楊文東回到家時,就發現自己的幾個孩子待在門口的欄杆處,望著遠處。
旁邊還有蘇依依、白家姐妹,也在陪著他們。
「你們在看什麼?」楊文東順著幾人看的方向也沒發現啥,就香港的正常風景。
太平山別墅的視野不錯,既有自然風景,也能看到部分香港的現代化建築,不過看多了也就那樣了。
「隨便看看,我在給孩子們講解當初他們父親創業的歷史呢。」蘇依依笑說。
楊文東搖搖頭:「他們這么小哪懂,還是回去吧,外面蚊子也比較多。」
蘇依依笑道:「他們的確不懂,但從小灌輸這樣的思想,可以讓他們為他們的父親而驕傲啊,孩子小時候眼裡的父親,都是要是全能的。」
「行吧,稍微講講也行,記不住也能有點這方面的記憶也好。」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楊家的孩子自小就會接受最高等的教育,未來的其他同學也都是香港頂級華人富豪的孩子,那對自己家庭也是要有一些了解的。
白玉姍道:「今天講的差不多了,晚飯也準備好了,先吃晚飯吧。」
……
一份豐盛的晚餐之後,楊家的孩子跑去看動畫片了,楊文東幾人則是在另外一個客廳磕著瓜子,聊著日常。
「紅磡隧道通車還順利嗎?」白玉潔突然問道。
楊文東點頭道:「還不錯,今天人特別多,我下午離開的時候,港島這邊的路口還是堵住的。
我看有些車似乎被堵的不耐煩了,就掉頭去做旁邊渡輪了。」
隧道前方的公路,是港府建的,有著完善的改道方式,只要不接近收費口,車子還是可以離開的,而摩托車就更自由了。
白玉姍笑道:「整個香港的車子想要去對面就要走隧道,自然生意忙,
現在天星小輪的汽車渡輪還在運行,等過段時間生意被隧道影響了,估計會關閉很多,那個時候很多人就沒的選擇了。」
楊文東笑道:「對,估計很快。」
天星小輪不是做慈善的,以前大家出行只能找我,所以渡輪密度與服務都還不錯,現在隧道出來了,那肯定會逐步的關閉很多服務。
白玉姍又道:「那我們楊家又壟斷了一個香港核心業務了,以前看那麼多英資壟斷,現在終於輪到我們了。」
「壟斷是不假,不過今天戴麟趾跟我說的話,應該是被授意了。」楊文東說道:「他的意思是……」
聽完楊文東的描述,蘇依依分析道:「我覺得,戴麟趾說的前面都是虛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想讓你移民。」
「對,我也是這麼想的,」楊文東點點頭:「長興集團的產業市場規模,放在什麼國家都是一家大型企業,英國本土經濟不好,估計是想讓我去發展經濟、帶動就業了。」
其實這樣很正常,一般的大英國協企業,英國或許也不會在乎,因為大部分這類企業都是絕對依賴本土,要麼是壟斷行業、要麼資源行業、要麼人力行業;
唯獨長興集團,雖然也有一些依賴香港的優勢,但隨著發展其產品熱銷全球,在今天這個時候,就算搬去英國也不是問題,且對英國來說,絕對能夠帶動大量的經濟、就業以及稅收。
英國政府心動也是很正常的。
蘇依依又問:「那你是怎麼想的?」
「我自然不會移民的。」楊文東搖搖頭說道:「在香港很多時候我還是說的算的,但要是去了歐美,那可就是待宰羔羊了;
或許他們不一定會這麼做,但是我們沒必要去賭,再說歐美經濟現在固然很強,但亞洲的經濟卻是在逐步發展,待在亞洲會更好。」
前世內地很多公知被洗腦嚴重,認為歐美就是資本的天堂,可實際上,對於外方資本的友好程度,西方是遠不如內地甚至亞洲的;
只不過受限於自己制定的規則,為了維護更高的利益才勉強與海外資本融合,但一旦不需要,那就絕對不會客氣。
當然,如果都是普通人,這個時代的歐美肯定還是比亞洲強的,這點毋庸置疑,畢竟人家發展了幾百年,也自然會惠及到很多普通人。
白玉潔則道:「我看很多香港富豪,都將自己的部分孩子轉成了歐美國籍,東哥你覺得這種方法怎麼樣?」
「有一定的操作性,算是多元化的一種方法吧。」楊文東笑了笑說道:「以後再說吧,至少要等孩子大一點才行。」
企業多元化是必須的,涉及客戶、供應商、銀行金融等等;
而大型家族很多也是多元化的,讓自己的孩子入其他國籍、或者去多國投資等等,這其實是很多商人的正常思路,避免不可控的風險,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
不過對於知曉未來的楊家來說,需要怎麼做,楊文東目前也沒考慮好,等孩子以後長大了,再根據以後的情況來決定就行了。
好在香港是可以支持多籍的,或者也可以讓孩子只拿綠卡,那就方便多了,這種事,在這個時代也沒什麼,很多人都是這麼做的。
「嗯,」蘇依依點點頭道:「這方面我們的確要重視了,多少華人家族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站錯隊而沒落的。」
楊文東笑說道:「這個風險是有,但不大的,如今的全球主要潮流還是經濟發展,跟以前不一樣的,特別是蘑菇出來後,大戰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前世的內地人,對於戰爭概念一般都是很低的,覺得離自己很遙遠,但其實也是因為「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策略,一代人做了三代人的事,吃了三代人的苦;
甚至因為這件事而獲得了大量的工業援助,從而打好了改革開放的經濟基礎;
但其他地方,陰霾還是一直存在的,就算是歐洲也是一樣,所以這個時代美洲真的是得天獨厚;
香港這個地方自然也是一樣,要不然67年的房價也不會跌成那樣了。
好在如今蘑菇出來了,其殺傷力雖然大,可卻也震懾了所有人,反而間接促進了和平,拯救了不知道多少萬甚至億數量的生命。
「希望如此吧。」蘇依依與白家姐妹其實也聽過楊文東對這方面的分析,但總是有一絲憂慮。
楊文東又笑道:『好了,別多想了,真要是發生什麼,我們這種小人物也阻攔不了,多想反而無益,安心過好現在的生活就行;
多元化的事情,其實我也一直在做了,除了國籍,就算哪一天英國真的針對我,我們家族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你們看霍家不還是一直瀟灑著?現在不會玩暴力的。』
霍家的事情,香港很多人都知道,但即使霍家公開與港英對著幹,也就是在商業上被針對而已,港英政府都不敢在法律層面玩什麼陷害;
自己不過是搶了一些英資的利益罷了,跟霍家比起來差遠了,且自己的影響力也要比霍家強的多。
當然,他敢這樣做也是因為知曉未來,華資崛起是必然,內地與西方破冰之後,英國也就慫了;
不過適當的面子還是要給的,可涉及到核心利益,他也絕對不會放棄,頂多一些可有可無的,那就不折騰了。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