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語:寫在最後
《控夢師》這本書是控夢師系列中最基礎的部分,也是奠定基礎的啟蒙讀物,旨在幫助夢友們快速了解清明夢和熟悉練習過程中的步驟、方法、好處和潛在危害。
最初有計劃寫這本書是在2003年底和2004年初的時候,不過後來整體的大綱成型,卻是在2007年的4月,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也會偶爾填充和修改部分內容。
然而,隨著稿子內容的不斷增加,夢隱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也正是這個問題的存在,導致這個系列的內容遲遲沒有正式發表。
很多次有夢友問夢隱:「感覺你對夢的了解超過了絕大多數的人,為什麼不自己出一本書呢?」
夢隱總是回答說:「其實,書早就寫好了,只是寫完之後才發現,這樣的書可能沒辦法出版。」
夢友們也總是會好奇地問:「為什麼呢?」
夢隱的回答,讓他們很顯得無奈:「因為,整本書的內容是前後矛盾的。」
是的,前後矛盾是許多技能或者實際應用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這也是古法教學在傳統文化中存在的意義。
就像玄幻小說中才有的情節一樣,主角意外獲得了一份強大的傳承,但是這種傳承往往會有一個特殊的限制,那就是主角只能查看當前所處境界的練習部分,超出的內容需要通過修煉成功晉級以後才能獲得。
現代人的成長環境、教育體系和信息獲取的方式決定了,當我們拿到一本書時,就會迫不及待地開始閱讀和學習,期望全面了解,並學到有用的知識,以便在實踐中幫助和推動自己的練習。
然而,《控夢師》這一系列書籍中所寫的內容,卻是一種很奇怪的狀態,在第一遍閱讀的時候,你會發現每一章都有新鮮的觀點,好像很有收穫的樣子。但是等你翻到最後一章,閱讀結束的時候,認真回想你又會發現自己好像什麼也沒學到,什麼也沒看到。
導致這種現象出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剛剛前面提到過的「前後矛盾」。
清明夢的練習過程就是這樣,很多在前期讓你努力練習的技巧和方法,到了後期又會告訴你千萬不要這樣做。
例如,前期讓你少讀書、少看報、少吃東西、多睡覺,而後期又會鼓勵你通過大量閱讀來豐富自己的夢境;前期告訴你人最擅長的是自己騙自己,後期又說人更擅長的是遺忘……
高手為了進入夢境去創造各種方法,而新手卻依賴尋找各種方法進入夢境。
就像我們在幼兒園學數學時,老師讓我們扳著指頭數數,還告訴我們這樣做是正確的。
然而等上了小學,老師又教我們用算數棒算數,同時還會告訴我們這樣做才是對的。當你繼續用手指計算的時候,老師會輕輕拍打你的小手,告訴你這樣是錯的,要用算數棒才行。
後來我們又學習了乘法口訣,老師告訴我們要學會用乘法口訣來進行心算,這時再用算數棒又變成了錯誤的方式……
並不是說用手指、算數棒或乘法口訣是錯誤的,只能說在某個階段使用某種方法是正確的。
大部分的學習都是這樣,後面的學習內容,會不斷在否定前面學習的部分。
這也是夢隱在書中曾經提到過的:「什麼是修行?修行就是不斷在打破我們原有的三觀,並重建的過程。」
而這一系列的現象,也正是《控夢師》這個系列存在的問題,剛開始教你控夢,然後又告訴你儘量知夢而不控夢,再後來又會告訴你另一個全新的概念,來推翻之前的這些設定……
這次,是因為偶然的一個機會,有幾個朋友來家裡吃飯,提起書籍和清明夢的教學,前後聊了很多內容,在朋友的勸說下,夢隱才下定決心把所掌握的幾個控夢體系中,一個很有意思的系列,重新整理和簡化後發布出來給夢友們做個參考。
不過,為了防止夢友們遇到上述中前後矛盾的現象,又或是一口氣讀完全書後發現自己不僅什麼都沒有學到,反而越讀越迷茫的情況出現。夢隱把這個體系的內容分成幾個系列來寫,儘量讓每個階段的夢友,都可以找到一個相對應的部分來學習。
另外,給夢友們一個建議,在快速閱讀完第一遍,準備開始第二遍認真學習的時候,儘量按照書中劃分的部分,每一篇章用3—6個月的時間來進行閱讀和訓練,在確定自己完全掌握相應的境界之後,再進行下一步的練習。
例如,在入夢期停留3個月,堅持記夢、憶夢、疑夢和驗夢的相關練習。這時候不必急於尋找和追求知夢或控夢的體驗,就沉浸在基礎里,對自己的普通夢或意外獲得的清明夢做詳細的分析和研究,讓自己對夢境越來越熟悉。等基礎牢固以後,再進入觀夢期的練習。如此循序漸進地學習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但是後期能夠獲得的體驗,將比匆忙進入清明夢來得更舒適和震撼。
雖說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延誤,但是最終這本書能正式跟夢友們見面,夢隱還是很開心的。
最後,希望夢友們可以藉此在控夢這個領域、清明夢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也祝願所有的夢友,可以美夢成真,生活和夢境都能越來越好!
感謝各位夢友一路的陪伴和支持,感謝!
夢隱者
2023年6月
最初有計劃寫這本書是在2003年底和2004年初的時候,不過後來整體的大綱成型,卻是在2007年的4月,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也會偶爾填充和修改部分內容。
然而,隨著稿子內容的不斷增加,夢隱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也正是這個問題的存在,導致這個系列的內容遲遲沒有正式發表。
很多次有夢友問夢隱:「感覺你對夢的了解超過了絕大多數的人,為什麼不自己出一本書呢?」
夢隱總是回答說:「其實,書早就寫好了,只是寫完之後才發現,這樣的書可能沒辦法出版。」
夢友們也總是會好奇地問:「為什麼呢?」
夢隱的回答,讓他們很顯得無奈:「因為,整本書的內容是前後矛盾的。」
是的,前後矛盾是許多技能或者實際應用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這也是古法教學在傳統文化中存在的意義。
就像玄幻小說中才有的情節一樣,主角意外獲得了一份強大的傳承,但是這種傳承往往會有一個特殊的限制,那就是主角只能查看當前所處境界的練習部分,超出的內容需要通過修煉成功晉級以後才能獲得。
現代人的成長環境、教育體系和信息獲取的方式決定了,當我們拿到一本書時,就會迫不及待地開始閱讀和學習,期望全面了解,並學到有用的知識,以便在實踐中幫助和推動自己的練習。
然而,《控夢師》這一系列書籍中所寫的內容,卻是一種很奇怪的狀態,在第一遍閱讀的時候,你會發現每一章都有新鮮的觀點,好像很有收穫的樣子。但是等你翻到最後一章,閱讀結束的時候,認真回想你又會發現自己好像什麼也沒學到,什麼也沒看到。
導致這種現象出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剛剛前面提到過的「前後矛盾」。
清明夢的練習過程就是這樣,很多在前期讓你努力練習的技巧和方法,到了後期又會告訴你千萬不要這樣做。
例如,前期讓你少讀書、少看報、少吃東西、多睡覺,而後期又會鼓勵你通過大量閱讀來豐富自己的夢境;前期告訴你人最擅長的是自己騙自己,後期又說人更擅長的是遺忘……
高手為了進入夢境去創造各種方法,而新手卻依賴尋找各種方法進入夢境。
就像我們在幼兒園學數學時,老師讓我們扳著指頭數數,還告訴我們這樣做是正確的。
然而等上了小學,老師又教我們用算數棒算數,同時還會告訴我們這樣做才是對的。當你繼續用手指計算的時候,老師會輕輕拍打你的小手,告訴你這樣是錯的,要用算數棒才行。
後來我們又學習了乘法口訣,老師告訴我們要學會用乘法口訣來進行心算,這時再用算數棒又變成了錯誤的方式……
並不是說用手指、算數棒或乘法口訣是錯誤的,只能說在某個階段使用某種方法是正確的。
大部分的學習都是這樣,後面的學習內容,會不斷在否定前面學習的部分。
這也是夢隱在書中曾經提到過的:「什麼是修行?修行就是不斷在打破我們原有的三觀,並重建的過程。」
而這一系列的現象,也正是《控夢師》這個系列存在的問題,剛開始教你控夢,然後又告訴你儘量知夢而不控夢,再後來又會告訴你另一個全新的概念,來推翻之前的這些設定……
這次,是因為偶然的一個機會,有幾個朋友來家裡吃飯,提起書籍和清明夢的教學,前後聊了很多內容,在朋友的勸說下,夢隱才下定決心把所掌握的幾個控夢體系中,一個很有意思的系列,重新整理和簡化後發布出來給夢友們做個參考。
不過,為了防止夢友們遇到上述中前後矛盾的現象,又或是一口氣讀完全書後發現自己不僅什麼都沒有學到,反而越讀越迷茫的情況出現。夢隱把這個體系的內容分成幾個系列來寫,儘量讓每個階段的夢友,都可以找到一個相對應的部分來學習。
另外,給夢友們一個建議,在快速閱讀完第一遍,準備開始第二遍認真學習的時候,儘量按照書中劃分的部分,每一篇章用3—6個月的時間來進行閱讀和訓練,在確定自己完全掌握相應的境界之後,再進行下一步的練習。
例如,在入夢期停留3個月,堅持記夢、憶夢、疑夢和驗夢的相關練習。這時候不必急於尋找和追求知夢或控夢的體驗,就沉浸在基礎里,對自己的普通夢或意外獲得的清明夢做詳細的分析和研究,讓自己對夢境越來越熟悉。等基礎牢固以後,再進入觀夢期的練習。如此循序漸進地學習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但是後期能夠獲得的體驗,將比匆忙進入清明夢來得更舒適和震撼。
雖說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延誤,但是最終這本書能正式跟夢友們見面,夢隱還是很開心的。
最後,希望夢友們可以藉此在控夢這個領域、清明夢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也祝願所有的夢友,可以美夢成真,生活和夢境都能越來越好!
感謝各位夢友一路的陪伴和支持,感謝!
夢隱者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