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代人的幸福帳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今天,我又拿出那個舊皮夾子,

  輕輕摸著裡面泛黃的工資單。

  1978年,我的第一份工資,28塊8。

  那時候,為了省下一毛錢,我經常步行上班,

  一走就是四十分鐘。

  「爸,又在看您的『傳家寶』啦?」

  兒子端著熱牛奶走進來,笑著說。

  我抹了抹眼角,說:

  「你們這代人可能想像不到,

  我們當初盼著退休金能有百八十的,

  就覺得是天大的福氣了。」

  昨天,我參加了社區組織的政策宣講會。

  當聽到國家要進一步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提高醫保補助標準時,我的眼淚忍不住掉下來。

  坐在我旁邊的老張握住我的手,他知道我為什麼哭。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像我們這樣樂觀。

  宣講會結束後,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老鄰居王叔。

  他一臉愁容,手裡緊握著一張醫院的診斷書。

  原來,王叔的老伴最近查出了重病,需要一大筆醫療費用。

  儘管有醫保,但部分自費項目仍然讓這個家庭難以承受。

  「老李啊,國家政策是好,可我這情況,還是感覺壓力山大。」王叔嘆了口氣。

  我安慰他:「王叔,別灰心,

  國家在不斷完善醫保政策,總會越來越好的。

  而且社區也有各種幫扶措施,

  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

  回到家中,我的心情有些沉重。

  我們這代人,經歷過物資匱乏的年代,

  知道「養老」兩個字有多沉重。

  記得我媽晚年生病,一張藥方就要掏空全家的積蓄。

  那時我就在想,等我老了可怎麼辦?

  但轉念一想,這些年國家確實在為我們老年人做實事。

  每次去社區醫院看病,醫保報銷比例越來越高,

  我們老年人的獲得感也越來越強。

  小區裡的老姐妹們也經常議論:

  「現在國家對我們老年人是真上心啊!

  不光養老金年年漲,連老年大學、文化活動室都建起來了。」

  然而,現實總是充滿變數。

  就在我以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時,老伴突然病倒了。

  雖然病情不算嚴重,但也需要住院治療一段時間。

  這讓我再次感受到了養老的壓力和不確定性。

  在醫院陪床的日子裡,我遇到了許多同樣為養老問題發愁的老人。

  他們有的擔心醫療費用高昂,有的擔心子女無法照顧周全,還有的擔心自己老了之後無人陪伴。

  這些擔憂讓我意識到,雖然國家政策在不斷完善,但養老問題仍然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

  需要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以及整個社會共同努力去解決。

  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老伴的病情逐漸好轉。

  我也開始更加積極地參與社區的各種活動,結交更多的老年朋友,共同面對養老的挑戰。

  最讓我感動的是前段時間的一件事。

  我在老年大學學習智慧型手機使用,遇到困難時,一個年輕志願者特別耐心地教我。

  他說:「您們為國家發展付出了那麼多,現在該我們為您們服務了。」那一刻,我覺得特別溫暖。

  今天早上看新聞,說要大力發展「銀髮經濟」,我和老伴都很期待。

  這些年,我們明顯感覺到,專門針對老年人的服務越來越多了。

  不管是養老社區,還是文化旅遊,都在用心照顧我們這些「銀髮一族」的需求。

  晚飯時,我跟兒女們說起這些變化。

  女兒說:「爸,您和媽就安心享福吧,國家政策這麼好,我們也有能力,您們的晚年一定會越來越幸福。」

  聽到這話,我和老伴相視一笑,眼裡都是欣慰的淚光。

  躺在床上,我翻看著手機里的新聞。

  那些關於提高養老金、完善醫保的政策,就像一顆顆定心丸,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明天,我要去參加社區舉辦的「夕陽紅」文藝匯演。

  想到能和一群老夥伴一起唱歌跳舞,展現我們老年人的風采,我就睡不著覺。

  這歌聲里,有我們對祖國的感恩,對生活的熱愛,更有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雖然養老的路上還有許多未知和挑戰,

  但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

  就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