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冰釋前嫌
歸根到底,這是雙方的身份地位不對等造成的。
王家是科舉世家,何家最多算是豪商巨賈,兩者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不出事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若是雙方翻了臉,吃虧的只可能是何昌。而且何昌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
謝慎相信他如果真的打算和王家合作,王家也不會同意留下任何的契約證據的。
當然謝慎的身份和何昌也有所不同。
謝慎雖然不是官身,但是卻是讀書人,而且還是大有前途的讀書人。即便真的和王家合作,謝慎在心理層面上並不處於劣勢。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王家是準備在餘姚仙茗上投錢的,這又跟與何家的合作有很大不同。只要王家肯投錢,謝慎就不會處於被動。如果是像和何家合作那樣純粹軟資源投入,那麼謝慎就有的頭疼了。
王宿王老大人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道:「如今看來也只能這麼辦了。謝賢侄胸懷大志,老夫佩服。」
謝慎也不知道是他的魄力還是縝密的邏輯推演打動了王宿,總而言之,這次的信任危機算是渡過去了。
細細想來,王守文事先確實也不太可能知情。畢竟王守文既不是長子也沒有成年,王家家族事務不太可能告知於他。換句話說,王守文最多就是個身份地位頗高的閒人罷了。
王守文這次倒是最委屈的,夾在王家和謝慎中間受隔板氣......
謝慎又和王宿閒話了半盞茶的工夫,便找了個由頭離開了王家。
回到家中,在水芸的侍奉下一番梳洗,謝慎一頭栽倒在床上,望著窗外的皓月陷入了沉思。
起初他一直疑惑王家這麼闊氣的宅邸是怎麼來的,現在終於明白原來是靠這種「合作」換來的。這應該就是為官者的特權吧。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朝後,對待官員是很嚴苛的,官員俸祿十分微薄,甚至養家餬口都是困難。
有道是千里做官,只為吃穿。連吃飽穿暖這麼最基本的要求都滿足不了,這些官員自然會去尋求其他的解決辦法,和商賈合作就是最是一條不錯的捷徑。
就拿大茶商何昌來說。何昌需要的無外乎是兩樣東西,一種是輿論宣傳,一種是政策支持。輿論宣傳靠的是士林圈子裡的口口相傳,而政策支持其實更簡單,就是為官者的一句話。
這些豪商巨賈都是歷經無數商戰廝殺走出來的精英,只要上位者不從中百般阻撓,他們就能把商品運作的很好。
偏偏王家能夠提供這兩樣東西,所以兩家很自然的走到了一起......
這算不算是一種利益交換呢?
這是一個很讓謝慎苦惱的事情。畢竟他的終極目標是入朝為官,總有一天他也要面臨這樣的選擇。聖賢如同王華、王守仁也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嗎,他謝慎就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嗎?
如此看來,謝慎讓大哥謝方提前擴大經營範圍倒是對的。如果大哥經營的好,他至少不會在面臨這樣事情的時候太過糾結。
官與官之間的合作總歸要比官商之間的合作安全的多,歸根到底是其核心利益一致。而官商之間的合作更多的是一時的,核心利益的不同導致出現分歧很可能會散夥。
想要發展的更好,就得努力向上爬,如果只是一介商賈最後被人耍了也只能空自慨嘆了。
謝慎就這麼迷迷糊糊的進入夢鄉,醒來時水芸已經將面盆端到了房中。
少年揉著惺忪睡眼坐起身來一番洗漱,對著銅鏡換上了嶄新的寶藍色儒衫,這才滿意的出了屋子朝飯廳走去。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早飯,謝慎便背著布包隻身出了家門。
既然已經回到了餘姚,總歸是要去縣學的。晚去不如早去,早去還能顯得自己求學若渴。
謝慎來到學宮前,與王守文正好打了個照面。
王守文顯然還在為昨夜的事情生謝慎的氣,竟然沒有跟謝慎打招呼,便邁步走入縣學。
這件事謝慎自然有錯,愧疚之下便快步跟了上去。
「守文兄,昨日的事情怪我,我不該沒有了解清楚事情就對你發火。」
對王守文這個好兄弟,謝慎還是很有感情的,當然不希望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傷了二人之間的感情。好兄弟沒有隔夜仇,這種誤會越早說開來越好。若是拖得時間久了,難免會落下心結。
王守文皺眉道:「你這話是真心的?」
謝慎笑道:「我的性子守文兄還不清楚嗎?我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的,對事不對人。這件事是謝某的錯,謝某向守文兄賠罪便是。」
王守文也不是真的生謝慎的氣,聽到謝慎主動賠罪,也便點頭道:「這還差不多。昨夜你走了,叔父留下我囑咐了許久,叫我莫要跟你置氣。可我偏偏要等你來先道歉。」
「......」
這可讓謝慎如何接話?謝慎只得訕訕一笑道:「殺人不過頭點地,這件事咱們便就此揭過了啊!」
二人結伴到了明倫堂前,見堂內已經坐了大半生員,便趕忙走了進去。
謝丕見到二人來了上前招呼道:「慎大哥,守文大哥你們怎麼才來,莫不是睡過了吧。」
王守文撓了撓頭道:「去杭州府這大半個月憊懶的過著,全是亂了節奏。今日能起來已經不錯了。」
謝慎見王守文把自己想要說的話都說了,便笑著點了點頭。
實際上縣學並不對生員進學時間作嚴格的規定,只要和教諭打好招呼,就是連日不來縣學點卯外出遊學都沒有問題。
但自家的情況自家知,謝慎的功底還是不如那些在四書五經中摸爬滾打多年的油子,還是應該抓緊時間多多查漏補缺才是。
若真是浪蕩著混兩年,鄉試落榜也不是沒有可能。
「還好你們提前了一步到明倫堂,不然若是撞上了鄭訓導,那可是有的受了。」
謝丕搖了搖頭嘆聲道。
......
......
王家是科舉世家,何家最多算是豪商巨賈,兩者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不出事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若是雙方翻了臉,吃虧的只可能是何昌。而且何昌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
謝慎相信他如果真的打算和王家合作,王家也不會同意留下任何的契約證據的。
當然謝慎的身份和何昌也有所不同。
謝慎雖然不是官身,但是卻是讀書人,而且還是大有前途的讀書人。即便真的和王家合作,謝慎在心理層面上並不處於劣勢。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王家是準備在餘姚仙茗上投錢的,這又跟與何家的合作有很大不同。只要王家肯投錢,謝慎就不會處於被動。如果是像和何家合作那樣純粹軟資源投入,那麼謝慎就有的頭疼了。
王宿王老大人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道:「如今看來也只能這麼辦了。謝賢侄胸懷大志,老夫佩服。」
謝慎也不知道是他的魄力還是縝密的邏輯推演打動了王宿,總而言之,這次的信任危機算是渡過去了。
細細想來,王守文事先確實也不太可能知情。畢竟王守文既不是長子也沒有成年,王家家族事務不太可能告知於他。換句話說,王守文最多就是個身份地位頗高的閒人罷了。
王守文這次倒是最委屈的,夾在王家和謝慎中間受隔板氣......
謝慎又和王宿閒話了半盞茶的工夫,便找了個由頭離開了王家。
回到家中,在水芸的侍奉下一番梳洗,謝慎一頭栽倒在床上,望著窗外的皓月陷入了沉思。
起初他一直疑惑王家這麼闊氣的宅邸是怎麼來的,現在終於明白原來是靠這種「合作」換來的。這應該就是為官者的特權吧。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朝後,對待官員是很嚴苛的,官員俸祿十分微薄,甚至養家餬口都是困難。
有道是千里做官,只為吃穿。連吃飽穿暖這麼最基本的要求都滿足不了,這些官員自然會去尋求其他的解決辦法,和商賈合作就是最是一條不錯的捷徑。
就拿大茶商何昌來說。何昌需要的無外乎是兩樣東西,一種是輿論宣傳,一種是政策支持。輿論宣傳靠的是士林圈子裡的口口相傳,而政策支持其實更簡單,就是為官者的一句話。
這些豪商巨賈都是歷經無數商戰廝殺走出來的精英,只要上位者不從中百般阻撓,他們就能把商品運作的很好。
偏偏王家能夠提供這兩樣東西,所以兩家很自然的走到了一起......
這算不算是一種利益交換呢?
這是一個很讓謝慎苦惱的事情。畢竟他的終極目標是入朝為官,總有一天他也要面臨這樣的選擇。聖賢如同王華、王守仁也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嗎,他謝慎就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嗎?
如此看來,謝慎讓大哥謝方提前擴大經營範圍倒是對的。如果大哥經營的好,他至少不會在面臨這樣事情的時候太過糾結。
官與官之間的合作總歸要比官商之間的合作安全的多,歸根到底是其核心利益一致。而官商之間的合作更多的是一時的,核心利益的不同導致出現分歧很可能會散夥。
想要發展的更好,就得努力向上爬,如果只是一介商賈最後被人耍了也只能空自慨嘆了。
謝慎就這麼迷迷糊糊的進入夢鄉,醒來時水芸已經將面盆端到了房中。
少年揉著惺忪睡眼坐起身來一番洗漱,對著銅鏡換上了嶄新的寶藍色儒衫,這才滿意的出了屋子朝飯廳走去。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早飯,謝慎便背著布包隻身出了家門。
既然已經回到了餘姚,總歸是要去縣學的。晚去不如早去,早去還能顯得自己求學若渴。
謝慎來到學宮前,與王守文正好打了個照面。
王守文顯然還在為昨夜的事情生謝慎的氣,竟然沒有跟謝慎打招呼,便邁步走入縣學。
這件事謝慎自然有錯,愧疚之下便快步跟了上去。
「守文兄,昨日的事情怪我,我不該沒有了解清楚事情就對你發火。」
對王守文這個好兄弟,謝慎還是很有感情的,當然不希望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傷了二人之間的感情。好兄弟沒有隔夜仇,這種誤會越早說開來越好。若是拖得時間久了,難免會落下心結。
王守文皺眉道:「你這話是真心的?」
謝慎笑道:「我的性子守文兄還不清楚嗎?我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的,對事不對人。這件事是謝某的錯,謝某向守文兄賠罪便是。」
王守文也不是真的生謝慎的氣,聽到謝慎主動賠罪,也便點頭道:「這還差不多。昨夜你走了,叔父留下我囑咐了許久,叫我莫要跟你置氣。可我偏偏要等你來先道歉。」
「......」
這可讓謝慎如何接話?謝慎只得訕訕一笑道:「殺人不過頭點地,這件事咱們便就此揭過了啊!」
二人結伴到了明倫堂前,見堂內已經坐了大半生員,便趕忙走了進去。
謝丕見到二人來了上前招呼道:「慎大哥,守文大哥你們怎麼才來,莫不是睡過了吧。」
王守文撓了撓頭道:「去杭州府這大半個月憊懶的過著,全是亂了節奏。今日能起來已經不錯了。」
謝慎見王守文把自己想要說的話都說了,便笑著點了點頭。
實際上縣學並不對生員進學時間作嚴格的規定,只要和教諭打好招呼,就是連日不來縣學點卯外出遊學都沒有問題。
但自家的情況自家知,謝慎的功底還是不如那些在四書五經中摸爬滾打多年的油子,還是應該抓緊時間多多查漏補缺才是。
若真是浪蕩著混兩年,鄉試落榜也不是沒有可能。
「還好你們提前了一步到明倫堂,不然若是撞上了鄭訓導,那可是有的受了。」
謝丕搖了搖頭嘆聲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