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東晉往事,王敦之亂
——書接上回——
北魏泰常八年,奚斤既已平定兗、豫二州,還軍圍困虎牢關,劉宋守將毛德祖堅守虎牢關,北魏軍久攻不下。
同年四月初一,拓跋嗣到成皋城,觀看虎牢關。虎牢城內缺水,城裡人懸繩吊桶從黃河中取水。
拓跋嗣命令在艦船上放置攻城車,絕斷其取水之路,又穿鑿地道以破壞其水井。閏四月二十三日,虎牢關被攻克,俘獲劉宋冠軍司馬、司州刺史、觀陽伯毛德祖,冠軍將軍、滎陽太守翟廣,建威將軍竇霸,振武將軍姚勇錯,振威將軍吳寶之,司州別駕姜元興,治中竇溫。
自此,北魏奪取黃河南岸要地和山東青兗等地,闢地三百里,進逼劉宋領土。
拓跋嗣誅殺拓跋紹、內修庶政、開疆拓土、攻占虎牢、北逐柔然、設置六鎮、修定律法、推行漢化改革,又在南下親征過程中,積勞成疾,舊病復發,駕崩時年三十二歲。
拓跋嗣遺詔命司空『奚斤』把所繳獲的軍資賞賜給大臣們,從司徒長孫嵩以下至士兵都數量不等地享受到,暫停南下,由拓跋燾即位北魏第三位皇帝。
而此時劉宋帝國的第二位皇帝,劉義符在位時居喪無禮,又好為游狎之事。青春少年,童心未泯,但知玩耍嬉戲,什麼父喪,什麼軍國大事,更不放在心上。群臣諫言,一概不聽。
北魏兵犯境,作戰失利,將軍自劾,國人驚惶,他也不管,真箇是無憂無慮,得快樂時且快樂,不作杞人去憂天。
終於在拓跋嗣病逝以後,停止南下之時,劉宋帝國的文武將官徐羨之、檀道濟等人帶兵殺入,將酣睡中的劉義符帶到岸上,收取了他的印璽,以張太后的名義廢其為營陽王。
劉義符不久被殺,時年僅十九歲,眾文武將官後立劉裕三子劉義隆為南朝宋第三位皇帝。
此時胡夏皇帝赫連勃勃想廢太子赫連璝為秦王,立酒泉公赫連倫為太子。
赫連璝聽說父親要廢黜自己而立赫連倫為太子,於是就率兵七萬北伐赫連倫,赫連倫率騎兵三萬抵抗,在平城被赫連璝所敗,赫連倫被殺。
太原公赫連昌率騎兵一萬襲殺赫連璝,然後率兵八萬五千人回到統萬。赫連勃非常高興,立赫連昌為太子。
赫連勃勃在永安殿去世,終年四十五歲,太子赫連昌即皇帝位,赫連昌即位以後派出赫連韋伐率兵進圍南安,熾磐子暮末降夏,歷四主兩次立國共三十七年的西秦就此滅亡。
…………
此時南方鄱~陽~聖~城之中,幾名文士和一個道長樣子的絕美樣子的男子一起如春秋百家爭鳴一樣討論著神虞、褒夏、殷商、姬周、贏秦、西漢、新朝、東漢、三國、王秦、西晉,東晉,發生的事情。
現在一個女子筆出如龍,記錄東晉的往事,現在寫到:東晉地處南方較為安定;永嘉南渡後,大批勞動力南遷,帶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東晉施行勸課農桑,使江南得到開發,經濟有所增長。
年僅十五歲的司馬睿依例襲琅邪王爵,同年四月,晉武帝司馬炎駕崩,繼立的晉惠帝司馬衷魯愚遲鈍,無力駕馭政局。於是,西晉統治集團內部開始了持續十餘年的「八王之亂」。
在動盪險惡的政治環境中,處於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馬睿採取恭儉退讓的方針,以求自保。據說以忠直聞名的侍中嵇紹此時已對司馬睿頗為賞識。
在洛陽時,司馬睿僅官拜員外散騎常侍所交結密切的朋友只有琅邪人王導。王導出身北方頭等士族「琅邪王氏」。他觀察局勢變化,多次勸說司馬睿回到封國,以施展抱負。
司馬睿跟從挾持了晉惠帝的東海王司馬越,參加了征討成都王司馬穎的戰爭。
結果朝廷軍在盪陰(今湯-陰)被打得大敗,司馬越逃回封國,司馬睿與惠帝以及諸王公大臣均被劫掠入鄴。
司馬越在實力恢復以後。為操控朝政,他以西迎天子為藉口,聯絡山東各方鎮討伐占據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
這一時期,司馬越弒君專權,愈加暴虐。王導等人預感到天下將要大亂,於是更加賣力地勸說司馬睿出鎮建鄴。他還利用自己兼參東海王軍事的便利條件,爭取到了東海王妃裴氏的支持,在西晉滅北秦以後(歷史上是滅吳,本小說是滅北秦),在司馬睿建立江東政權的過程中,王導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他對王導極其倚重,並把他比作為蕭何。
在永嘉三年,已在山-西建立漢趙政權的劉淵前後兩次派兵攻打洛陽。總攬朝政的司馬越徵調出身於吳興大族的建武將軍錢璯以及王敦率軍赴援。
司馬睿任命周玘為吳興太守,還擅自特設義興郡,以示對他的旌獎。擅設郡縣一事,已體現出司馬睿的獨立性。
司馬越病死項城,太尉王衍等王公重臣在奉其喪回葬東海的途中被漢趙軍圍殲。而洛陽孤立無援,也在不久後被攻陷,懷帝被俘。
接著晉懷帝遇害,占據長安的秦王司馬鄴稱帝,即晉愍帝,但是司馬睿無意北伐,終於不久在漢趙軍的重圍之下,長安內外斷絕,兵疲糧竭,司馬睿又始終拒絕派兵赴援,山窮水盡的愍帝被迫出降。
當這一消息被傳到江南時,司馬睿整軍宿營,作出一副發動北伐以解救愍帝的模樣。數天之後,這場政治表演便不了了之。
年底,晉愍帝被漢趙君主劉聰殺死。自此,司馬睿稱帝的阻礙消失,開始籌劃即位前的事宜。
司馬睿終於登上了皇帝寶座,東晉正式建立,稱帝之後,司馬睿雖然繼續對王導、王敦加封官職,但是對王氏的厭惡情緒卻愈發加重,態度上十分冷淡。
此外,司馬睿還下詔命梁州刺史甘卓、廣州刺史陶侃分領荊、江二州,從後方攻打王敦。然而當王敦進抵建鄴時,周札卻獻上石頭城投降。刁協、劉隗、戴淵等人接連發起反攻,最終以失敗告終。
王敦控制朝政後,先後殺害戴淵、周顗等人,並隨意進退內外群臣。他還把司馬睿軟禁在宮中,取消了人身自由。
面對王敦的控制與羞辱,司馬睿感到極度痛苦,心力交瘁,最終在永昌元年憂憤而死遺詔由太子司馬紹繼位,是為晉明帝。
司馬紹即位兩年後,依靠其他大族的支持,將第二次起兵企圖篡奪帝位的王敦擊敗,終於平息了王敦之亂。
司馬紹為人孝悌,文韜武略,聰明果斷在位期間,憑藉弱勢之中央,成功制衡權臣世家,推動南方社會安定發展,停止追究王敦黨羽,全力重用丞相王導,保持與江東士族和諧關係,穩定東晉的局勢,對安定國家大局和鞏固皇室權威影響深遠。
在位三年,司馬紹突然病逝,年僅二十七歲,諡號明皇帝,廟號肅宗,葬於武平陵。
由長子司馬衍字世根,即位東晉第三位皇帝。
司馬衍即位,因年幼由其母皇太后庾文君臨朝聽政。庾太后死後由王導與庾亮輔政。在位期間,由於蘇峻與祖約的叛亂,宮城遷移至石頭城;直到四年以後陶侃、溫嶠平定蘇峻之亂後才遷回建康。
司馬衍禁止豪族將領將山川大澤私有化;以土斷方式將自江北遷來的世族編入戶籍。
幾年以後,司馬衍身體不適,下詔讓他的弟弟琅琊王司馬岳繼承帝位;在西堂駕崩,享年二十二歲,諡號成皇帝,廟號顯宗。
司馬岳字世同,司馬岳即皇帝位,是為晉康帝,大赦天下。命在各地屯兵駐守的文武將領和地方郡守官長,不可擅離職守前來奔喪。
可惜在位只有短短兩年,沒有大的政績。但是他的書法造詣很深,代表作《陸女帖》,被收進宋代《淳化閣帖》《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被後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
司馬岳死後,由司馬聃字彭子,成為東晉第五位皇帝,年僅兩歲的司馬聃即位,由其母皇太后褚蒜子攝政,朝事則先後由何充、蔡謨、會稽王司馬昱等人把持,此時趙石虎病死,中原大亂。
東晉朝廷先後令褚裒、殷浩北伐,均未成功,永和十年征西將軍桓溫北伐關中,大敗前秦。
桓溫還消滅了在四川立國的成漢奪回洛陽,雖然不久就因為糧運不繼而撤退,東晉的版圖仍然有所擴大。
突然時年十九歲的司馬聃病在顯陽殿去世,由司馬衍的長子司馬丕繼位,是為晉哀帝。
東晉第六位皇帝司馬丕字千齡,在位時期,內部軍閥鬥爭激烈。大司馬桓溫執政,幾次興兵北伐,虛耗國力。
北方鮮卑慕容部日益猖獗,多次打敗東晉,導致東晉走向衰敗,後因為修習斷谷餌藥以求長生,導致身體中毒,不識萬機,請求崇德太后臨朝攝政。
司馬丕因為沒有兒子,崇德太后褚蒜子於二月二十三日下詔說,司馬奕德才兼備,又是皇帝的弟弟,應當繼承皇位。於是百官到琅邪王府去迎奉司馬奕,司馬奕當天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司馬奕即位之時,桓溫掌握朝政,桓溫有意廢掉司馬奕自立為皇帝,但司馬奕本身並無過失可言。
太和六年,桓溫便指司馬奕陽痿而不能生育子嗣,其男寵相龍、計好、朱靈寶等在宮廷參侍,後宮所生三子可能並非皇帝親子,於是逼崇德太后褚蒜子下詔廢司馬奕為東海王。
即日,桓溫派散騎侍郎劉亨進宮收繳了國璽,逼司馬奕離宮。司馬奕穿著單衣步出西堂,乘牛車出神獸門,群臣哭著拜別。桓溫命令部下帶領數百兵士押送他回到原東海王府。
司馬奕自知復辟無望,又怕再遭禍端,便有意表現得平庸以求平安,整天在家沉迷於酒色。朝廷以司馬奕安於屈辱,總算避免了殺身之禍。
後病逝於吳縣,時年四十五歲。
——未完待續——
北魏泰常八年,奚斤既已平定兗、豫二州,還軍圍困虎牢關,劉宋守將毛德祖堅守虎牢關,北魏軍久攻不下。
同年四月初一,拓跋嗣到成皋城,觀看虎牢關。虎牢城內缺水,城裡人懸繩吊桶從黃河中取水。
拓跋嗣命令在艦船上放置攻城車,絕斷其取水之路,又穿鑿地道以破壞其水井。閏四月二十三日,虎牢關被攻克,俘獲劉宋冠軍司馬、司州刺史、觀陽伯毛德祖,冠軍將軍、滎陽太守翟廣,建威將軍竇霸,振武將軍姚勇錯,振威將軍吳寶之,司州別駕姜元興,治中竇溫。
自此,北魏奪取黃河南岸要地和山東青兗等地,闢地三百里,進逼劉宋領土。
拓跋嗣誅殺拓跋紹、內修庶政、開疆拓土、攻占虎牢、北逐柔然、設置六鎮、修定律法、推行漢化改革,又在南下親征過程中,積勞成疾,舊病復發,駕崩時年三十二歲。
拓跋嗣遺詔命司空『奚斤』把所繳獲的軍資賞賜給大臣們,從司徒長孫嵩以下至士兵都數量不等地享受到,暫停南下,由拓跋燾即位北魏第三位皇帝。
而此時劉宋帝國的第二位皇帝,劉義符在位時居喪無禮,又好為游狎之事。青春少年,童心未泯,但知玩耍嬉戲,什麼父喪,什麼軍國大事,更不放在心上。群臣諫言,一概不聽。
北魏兵犯境,作戰失利,將軍自劾,國人驚惶,他也不管,真箇是無憂無慮,得快樂時且快樂,不作杞人去憂天。
終於在拓跋嗣病逝以後,停止南下之時,劉宋帝國的文武將官徐羨之、檀道濟等人帶兵殺入,將酣睡中的劉義符帶到岸上,收取了他的印璽,以張太后的名義廢其為營陽王。
劉義符不久被殺,時年僅十九歲,眾文武將官後立劉裕三子劉義隆為南朝宋第三位皇帝。
此時胡夏皇帝赫連勃勃想廢太子赫連璝為秦王,立酒泉公赫連倫為太子。
赫連璝聽說父親要廢黜自己而立赫連倫為太子,於是就率兵七萬北伐赫連倫,赫連倫率騎兵三萬抵抗,在平城被赫連璝所敗,赫連倫被殺。
太原公赫連昌率騎兵一萬襲殺赫連璝,然後率兵八萬五千人回到統萬。赫連勃非常高興,立赫連昌為太子。
赫連勃勃在永安殿去世,終年四十五歲,太子赫連昌即皇帝位,赫連昌即位以後派出赫連韋伐率兵進圍南安,熾磐子暮末降夏,歷四主兩次立國共三十七年的西秦就此滅亡。
…………
此時南方鄱~陽~聖~城之中,幾名文士和一個道長樣子的絕美樣子的男子一起如春秋百家爭鳴一樣討論著神虞、褒夏、殷商、姬周、贏秦、西漢、新朝、東漢、三國、王秦、西晉,東晉,發生的事情。
現在一個女子筆出如龍,記錄東晉的往事,現在寫到:東晉地處南方較為安定;永嘉南渡後,大批勞動力南遷,帶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東晉施行勸課農桑,使江南得到開發,經濟有所增長。
年僅十五歲的司馬睿依例襲琅邪王爵,同年四月,晉武帝司馬炎駕崩,繼立的晉惠帝司馬衷魯愚遲鈍,無力駕馭政局。於是,西晉統治集團內部開始了持續十餘年的「八王之亂」。
在動盪險惡的政治環境中,處於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馬睿採取恭儉退讓的方針,以求自保。據說以忠直聞名的侍中嵇紹此時已對司馬睿頗為賞識。
在洛陽時,司馬睿僅官拜員外散騎常侍所交結密切的朋友只有琅邪人王導。王導出身北方頭等士族「琅邪王氏」。他觀察局勢變化,多次勸說司馬睿回到封國,以施展抱負。
司馬睿跟從挾持了晉惠帝的東海王司馬越,參加了征討成都王司馬穎的戰爭。
結果朝廷軍在盪陰(今湯-陰)被打得大敗,司馬越逃回封國,司馬睿與惠帝以及諸王公大臣均被劫掠入鄴。
司馬越在實力恢復以後。為操控朝政,他以西迎天子為藉口,聯絡山東各方鎮討伐占據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
這一時期,司馬越弒君專權,愈加暴虐。王導等人預感到天下將要大亂,於是更加賣力地勸說司馬睿出鎮建鄴。他還利用自己兼參東海王軍事的便利條件,爭取到了東海王妃裴氏的支持,在西晉滅北秦以後(歷史上是滅吳,本小說是滅北秦),在司馬睿建立江東政權的過程中,王導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他對王導極其倚重,並把他比作為蕭何。
在永嘉三年,已在山-西建立漢趙政權的劉淵前後兩次派兵攻打洛陽。總攬朝政的司馬越徵調出身於吳興大族的建武將軍錢璯以及王敦率軍赴援。
司馬睿任命周玘為吳興太守,還擅自特設義興郡,以示對他的旌獎。擅設郡縣一事,已體現出司馬睿的獨立性。
司馬越病死項城,太尉王衍等王公重臣在奉其喪回葬東海的途中被漢趙軍圍殲。而洛陽孤立無援,也在不久後被攻陷,懷帝被俘。
接著晉懷帝遇害,占據長安的秦王司馬鄴稱帝,即晉愍帝,但是司馬睿無意北伐,終於不久在漢趙軍的重圍之下,長安內外斷絕,兵疲糧竭,司馬睿又始終拒絕派兵赴援,山窮水盡的愍帝被迫出降。
當這一消息被傳到江南時,司馬睿整軍宿營,作出一副發動北伐以解救愍帝的模樣。數天之後,這場政治表演便不了了之。
年底,晉愍帝被漢趙君主劉聰殺死。自此,司馬睿稱帝的阻礙消失,開始籌劃即位前的事宜。
司馬睿終於登上了皇帝寶座,東晉正式建立,稱帝之後,司馬睿雖然繼續對王導、王敦加封官職,但是對王氏的厭惡情緒卻愈發加重,態度上十分冷淡。
此外,司馬睿還下詔命梁州刺史甘卓、廣州刺史陶侃分領荊、江二州,從後方攻打王敦。然而當王敦進抵建鄴時,周札卻獻上石頭城投降。刁協、劉隗、戴淵等人接連發起反攻,最終以失敗告終。
王敦控制朝政後,先後殺害戴淵、周顗等人,並隨意進退內外群臣。他還把司馬睿軟禁在宮中,取消了人身自由。
面對王敦的控制與羞辱,司馬睿感到極度痛苦,心力交瘁,最終在永昌元年憂憤而死遺詔由太子司馬紹繼位,是為晉明帝。
司馬紹即位兩年後,依靠其他大族的支持,將第二次起兵企圖篡奪帝位的王敦擊敗,終於平息了王敦之亂。
司馬紹為人孝悌,文韜武略,聰明果斷在位期間,憑藉弱勢之中央,成功制衡權臣世家,推動南方社會安定發展,停止追究王敦黨羽,全力重用丞相王導,保持與江東士族和諧關係,穩定東晉的局勢,對安定國家大局和鞏固皇室權威影響深遠。
在位三年,司馬紹突然病逝,年僅二十七歲,諡號明皇帝,廟號肅宗,葬於武平陵。
由長子司馬衍字世根,即位東晉第三位皇帝。
司馬衍即位,因年幼由其母皇太后庾文君臨朝聽政。庾太后死後由王導與庾亮輔政。在位期間,由於蘇峻與祖約的叛亂,宮城遷移至石頭城;直到四年以後陶侃、溫嶠平定蘇峻之亂後才遷回建康。
司馬衍禁止豪族將領將山川大澤私有化;以土斷方式將自江北遷來的世族編入戶籍。
幾年以後,司馬衍身體不適,下詔讓他的弟弟琅琊王司馬岳繼承帝位;在西堂駕崩,享年二十二歲,諡號成皇帝,廟號顯宗。
司馬岳字世同,司馬岳即皇帝位,是為晉康帝,大赦天下。命在各地屯兵駐守的文武將領和地方郡守官長,不可擅離職守前來奔喪。
可惜在位只有短短兩年,沒有大的政績。但是他的書法造詣很深,代表作《陸女帖》,被收進宋代《淳化閣帖》《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被後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
司馬岳死後,由司馬聃字彭子,成為東晉第五位皇帝,年僅兩歲的司馬聃即位,由其母皇太后褚蒜子攝政,朝事則先後由何充、蔡謨、會稽王司馬昱等人把持,此時趙石虎病死,中原大亂。
東晉朝廷先後令褚裒、殷浩北伐,均未成功,永和十年征西將軍桓溫北伐關中,大敗前秦。
桓溫還消滅了在四川立國的成漢奪回洛陽,雖然不久就因為糧運不繼而撤退,東晉的版圖仍然有所擴大。
突然時年十九歲的司馬聃病在顯陽殿去世,由司馬衍的長子司馬丕繼位,是為晉哀帝。
東晉第六位皇帝司馬丕字千齡,在位時期,內部軍閥鬥爭激烈。大司馬桓溫執政,幾次興兵北伐,虛耗國力。
北方鮮卑慕容部日益猖獗,多次打敗東晉,導致東晉走向衰敗,後因為修習斷谷餌藥以求長生,導致身體中毒,不識萬機,請求崇德太后臨朝攝政。
司馬丕因為沒有兒子,崇德太后褚蒜子於二月二十三日下詔說,司馬奕德才兼備,又是皇帝的弟弟,應當繼承皇位。於是百官到琅邪王府去迎奉司馬奕,司馬奕當天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司馬奕即位之時,桓溫掌握朝政,桓溫有意廢掉司馬奕自立為皇帝,但司馬奕本身並無過失可言。
太和六年,桓溫便指司馬奕陽痿而不能生育子嗣,其男寵相龍、計好、朱靈寶等在宮廷參侍,後宮所生三子可能並非皇帝親子,於是逼崇德太后褚蒜子下詔廢司馬奕為東海王。
即日,桓溫派散騎侍郎劉亨進宮收繳了國璽,逼司馬奕離宮。司馬奕穿著單衣步出西堂,乘牛車出神獸門,群臣哭著拜別。桓溫命令部下帶領數百兵士押送他回到原東海王府。
司馬奕自知復辟無望,又怕再遭禍端,便有意表現得平庸以求平安,整天在家沉迷於酒色。朝廷以司馬奕安於屈辱,總算避免了殺身之禍。
後病逝於吳縣,時年四十五歲。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