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八校尉(周二求追讀呀)
劉辯非常非常想在八校尉的人選問題上插一手,但同時他也非常明白,作為太子,兵權實在是個非常敏感的領域。
尤其是他目前在政治上自由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
他想等靈帝開口。
奈何靈帝在八校尉的選擇上乾綱獨斷,沒有詢問劉辯意見的想法。
他也不好主動向靈帝提要求。
好在對他來說,結果並不算差。
對於目前的劉辯來說,作為儲君,他只需要領兵之人能夠聽從來自於中樞的命令即可。並不一定要百分百效忠於他個人,而且百分百也並不現實。
隨著大將軍府的鮑信、王匡等人陸續募兵歸來,結合各地派來的兵馬以及重新招募的三河騎士,八千多人的軍隊逐漸成型。
靈帝依舊選擇小黃門蹇碩作為上軍校尉統領整個新軍。
也因此,上軍校尉人數最多,有一千五百人。并州從事張楊、京兆從事趙瑾為副貳軍假司馬。
從幽州歸來的中郎將曹操任中軍校尉。
京兆虎牙都尉鮑鴻為下軍校尉。
太僕丞袁基為典軍校尉。
中郎將劉備、諫議大夫夏牟分別為左、右校尉。
馮芳與別部司馬黃忠分別為助軍左、右校尉。
此七部校尉,皆領近千人,各置軍假司馬一人。
其下曲軍候、屯長、隊長、什長、伍長,皆如舊制。
馮芳是已故中常侍曹節的女婿,是蹇碩之外與宦官聯繫最深之人。
劉備因為前後參加的兩場戰役,又擔任過騎都尉、議郎,外加曾經平定黃巾的履歷,資格倒是夠了。
而黃忠前後跟隨蓋勛也參加過兩次戰役,但資歷實際稍顯不足,能當上一部校尉,少不得靈帝因為蓋勛愛屋及烏的緣故。
此外,倒是張遼似乎頗得何進看重,與張揚一起率兵入雒陽後,被何進半道截胡,徵辟為大將軍府屬官,為將軍府部曲中的軍假司馬。
劉辯知道後已經晚了,他看著有點眼饞,打算找個機會跟何進商量商量,把張遼弄到太子宮去。
原本大將軍府就有千餘部曲,設一軍司馬統領。此時,車騎將軍何苗、驃騎將軍董重也都將部曲增至八百人。
董重劉辯管不著,他只是建議何苗可以學習何進的截胡手段,任命關羽為軍司馬。
雖然目前來說,劉辯認為未來幾乎不可能發生歷史上那樣的慘烈的雒陽宮變,董卓也絕不會有機會來到雒陽,更別說收攏何進何苗的部曲了。
但機會就在眼前,不用白不用。
其實何苗也有自己的班底,比如長史樂隱、從事中郎衛茲等等。
因此,劉辯也只是提了個建議,沒有多言。
何苗這次也沒有拒絕劉辯的建議。
劉關張早就明白三人不可能一直在一處做官,面對曾經對他們有大恩的何苗,關羽欣然接受徵辟。
其餘如張飛、徐晃、王匡、鮑信等,皆以勇武,為軍假司馬。
起初,劉辯還考慮要不要先將才成為太子宮屬官的趙雲推薦給何苗,後來想到他自己定是不願意只在深宮之中生活一輩子,有機會還是要出來真正地了解一下這個世界。
上一次拜訪鄭玄時與尋常農戶的交談就讓他受益匪淺。
他甚至做起了夢——現在有了一個趙雲,將來有機會再把典韋、許諸、陳到弄來,整一個護衛天團。
在劉辯的記憶中,典韋如今應該處於為友殺人後的逃亡中,許諸是江淮地區的豪強出身,至於陳到,他就真不清楚來歷了。
當然,更多的只是想想。
問就是想要,至於要不要專門為此發動力量去找呢?
起碼現在,劉辯不願意這麼做。
且不說他無法解釋自己怎麼知道這些人的,史子眇畢竟當不了萬能藉口,勞師動眾去尋找幾個人,未必值得。
有這精力,還不如想辦法光明正大將荀攸等人徵辟來搞一搞養成呢!
還有賈詡這種萬年老毒物,劉辯也不願意放任他在外面。
不是喜歡自保嗎?那就把你綁到咱的戰車上!
這是劉辯計劃要做的事之一。
而且,最關鍵的是,一身是膽的子龍,足矣讓人安心。
……
在西園八校尉的人選定下之後,劉辯沒有對人選發表什麼意見。
卻不曾想靈帝竟主動找到劉辯說起了西園八校尉的事:「辯兒就不好奇,為何朕要以袁基為典軍校尉?」
劉辯回答道:「我聽說過這麼一句話,打一棒子,給一個甜棗,典軍校尉就是父皇給出的甜棗吧!」
靈帝雖滿意於劉辯的回答,但沒教育到劉辯,總覺得少了點樂趣。
遂問道:「辯兒有沒有哪位心儀的將領,朕可以做主,安排到八校尉之中!」
聽到這話,劉辯只能在心中偷偷對靈帝翻個白眼,現在才問,八校尉都安排完了。
他搖頭說:「並無,但說起來,倒有一個人,想讓父皇安排。」
「你且說!」
「當初幽州報戰功時,有一人名曰趙雲,為武猛從事,上說其相貌堂堂,武力過人,又兼作戰勇猛而謹慎,我便將他征入三署為中郎。」
「此等小事你自己做主便是……莫非辯兒想讓他更進一步?」
劉辯於是談起上次在鄭玄那的見聞,總結道:「宮外與宮中不同,能了解到一些不會出現在宮中的消息。」
靈帝聞言感慨道:「不曾想我兒小小年紀,竟也明白了在宮中會受人蒙蔽的道理!」
劉辯一時分不清靈帝是何表情。
「你可知道,外面不比宮中安全?尤其是出了雒陽城後。」
劉辯回道:「自然是知曉的,所以才需要勇猛謹慎之人護衛啊!而且父皇於西園另立八校尉,足以震懾宵小之輩。」
靈帝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告訴劉辯他會考慮的。
靈帝帶著點心事離開了。
他離開之後,劉辯稍稍平復心情,拿出了調取的董卓部下的資料。
他首先查看文職佐吏,但並未發現賈詡的名字。
這讓劉辯一度產生懷疑。
好在他沒放棄,終於在牛輔的部下之中,找到了作為武官存在的賈詡。
賈詡曾舉孝廉,當過三署郎官,後來便成為了董卓的部下。
尤其是他目前在政治上自由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
他想等靈帝開口。
奈何靈帝在八校尉的選擇上乾綱獨斷,沒有詢問劉辯意見的想法。
他也不好主動向靈帝提要求。
好在對他來說,結果並不算差。
對於目前的劉辯來說,作為儲君,他只需要領兵之人能夠聽從來自於中樞的命令即可。並不一定要百分百效忠於他個人,而且百分百也並不現實。
隨著大將軍府的鮑信、王匡等人陸續募兵歸來,結合各地派來的兵馬以及重新招募的三河騎士,八千多人的軍隊逐漸成型。
靈帝依舊選擇小黃門蹇碩作為上軍校尉統領整個新軍。
也因此,上軍校尉人數最多,有一千五百人。并州從事張楊、京兆從事趙瑾為副貳軍假司馬。
從幽州歸來的中郎將曹操任中軍校尉。
京兆虎牙都尉鮑鴻為下軍校尉。
太僕丞袁基為典軍校尉。
中郎將劉備、諫議大夫夏牟分別為左、右校尉。
馮芳與別部司馬黃忠分別為助軍左、右校尉。
此七部校尉,皆領近千人,各置軍假司馬一人。
其下曲軍候、屯長、隊長、什長、伍長,皆如舊制。
馮芳是已故中常侍曹節的女婿,是蹇碩之外與宦官聯繫最深之人。
劉備因為前後參加的兩場戰役,又擔任過騎都尉、議郎,外加曾經平定黃巾的履歷,資格倒是夠了。
而黃忠前後跟隨蓋勛也參加過兩次戰役,但資歷實際稍顯不足,能當上一部校尉,少不得靈帝因為蓋勛愛屋及烏的緣故。
此外,倒是張遼似乎頗得何進看重,與張揚一起率兵入雒陽後,被何進半道截胡,徵辟為大將軍府屬官,為將軍府部曲中的軍假司馬。
劉辯知道後已經晚了,他看著有點眼饞,打算找個機會跟何進商量商量,把張遼弄到太子宮去。
原本大將軍府就有千餘部曲,設一軍司馬統領。此時,車騎將軍何苗、驃騎將軍董重也都將部曲增至八百人。
董重劉辯管不著,他只是建議何苗可以學習何進的截胡手段,任命關羽為軍司馬。
雖然目前來說,劉辯認為未來幾乎不可能發生歷史上那樣的慘烈的雒陽宮變,董卓也絕不會有機會來到雒陽,更別說收攏何進何苗的部曲了。
但機會就在眼前,不用白不用。
其實何苗也有自己的班底,比如長史樂隱、從事中郎衛茲等等。
因此,劉辯也只是提了個建議,沒有多言。
何苗這次也沒有拒絕劉辯的建議。
劉關張早就明白三人不可能一直在一處做官,面對曾經對他們有大恩的何苗,關羽欣然接受徵辟。
其餘如張飛、徐晃、王匡、鮑信等,皆以勇武,為軍假司馬。
起初,劉辯還考慮要不要先將才成為太子宮屬官的趙雲推薦給何苗,後來想到他自己定是不願意只在深宮之中生活一輩子,有機會還是要出來真正地了解一下這個世界。
上一次拜訪鄭玄時與尋常農戶的交談就讓他受益匪淺。
他甚至做起了夢——現在有了一個趙雲,將來有機會再把典韋、許諸、陳到弄來,整一個護衛天團。
在劉辯的記憶中,典韋如今應該處於為友殺人後的逃亡中,許諸是江淮地區的豪強出身,至於陳到,他就真不清楚來歷了。
當然,更多的只是想想。
問就是想要,至於要不要專門為此發動力量去找呢?
起碼現在,劉辯不願意這麼做。
且不說他無法解釋自己怎麼知道這些人的,史子眇畢竟當不了萬能藉口,勞師動眾去尋找幾個人,未必值得。
有這精力,還不如想辦法光明正大將荀攸等人徵辟來搞一搞養成呢!
還有賈詡這種萬年老毒物,劉辯也不願意放任他在外面。
不是喜歡自保嗎?那就把你綁到咱的戰車上!
這是劉辯計劃要做的事之一。
而且,最關鍵的是,一身是膽的子龍,足矣讓人安心。
……
在西園八校尉的人選定下之後,劉辯沒有對人選發表什麼意見。
卻不曾想靈帝竟主動找到劉辯說起了西園八校尉的事:「辯兒就不好奇,為何朕要以袁基為典軍校尉?」
劉辯回答道:「我聽說過這麼一句話,打一棒子,給一個甜棗,典軍校尉就是父皇給出的甜棗吧!」
靈帝雖滿意於劉辯的回答,但沒教育到劉辯,總覺得少了點樂趣。
遂問道:「辯兒有沒有哪位心儀的將領,朕可以做主,安排到八校尉之中!」
聽到這話,劉辯只能在心中偷偷對靈帝翻個白眼,現在才問,八校尉都安排完了。
他搖頭說:「並無,但說起來,倒有一個人,想讓父皇安排。」
「你且說!」
「當初幽州報戰功時,有一人名曰趙雲,為武猛從事,上說其相貌堂堂,武力過人,又兼作戰勇猛而謹慎,我便將他征入三署為中郎。」
「此等小事你自己做主便是……莫非辯兒想讓他更進一步?」
劉辯於是談起上次在鄭玄那的見聞,總結道:「宮外與宮中不同,能了解到一些不會出現在宮中的消息。」
靈帝聞言感慨道:「不曾想我兒小小年紀,竟也明白了在宮中會受人蒙蔽的道理!」
劉辯一時分不清靈帝是何表情。
「你可知道,外面不比宮中安全?尤其是出了雒陽城後。」
劉辯回道:「自然是知曉的,所以才需要勇猛謹慎之人護衛啊!而且父皇於西園另立八校尉,足以震懾宵小之輩。」
靈帝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告訴劉辯他會考慮的。
靈帝帶著點心事離開了。
他離開之後,劉辯稍稍平復心情,拿出了調取的董卓部下的資料。
他首先查看文職佐吏,但並未發現賈詡的名字。
這讓劉辯一度產生懷疑。
好在他沒放棄,終於在牛輔的部下之中,找到了作為武官存在的賈詡。
賈詡曾舉孝廉,當過三署郎官,後來便成為了董卓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