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神通降下凡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人的悲歡並不相通,張豐說起緣由來頓足拍案,面色多變,甚至起身走動,舉手投足間儘是怨言。

  陸明一邊則偷偷飲著美酒,一邊煞有其事點著頭應和,讓張豐大受鼓舞,動作更甚。

  待到一壺酒去了大半,張豐這才意猶未盡的坐下,有些期待的看著陸明。

  陸明放下酒杯,淡淡說道:

  「事關道途,恕我無能為力,抱歉。」

  張豐皺了皺眉頭,直言道:

  「陸兄難道不知這雲谷秘境中暗地裡的齷蹉?」

  「誰不知這是氏族之間的角逐,似陸兄這般清白修士,單打獨鬥又怎麼可能勝過?」

  「盡人事,聽天命。」

  「陸兄若是答應,有生之年,必為你再尋一枚築基丹藥。」

  張豐還想再勸,陸明直接搖了搖頭,表示拒絕,房間裡一時安靜下來。

  張豐無言坐了一會,見陸明只是自顧自得喝酒,遂起身道:

  「既然陸兄主意已定,那我也不再多言,告辭。」

  「慢走。」

  其實張豐與陸明之間的齷齪並不算少,他自以為毫無痕跡,陸明也不是傻子。

  何況陸明所求每件事,給的報酬並不算少,雖然還欠著些人情,但絕不可能因此放棄爭奪築基丹的機會。

  他早在半年前就已經對靈炁進行了第三次凝練。

  所謂合抱之木始於毫末,萬丈高樓起於壘土。

  有服食神通打下的地基,他如今的一身實力比起當年的胡奇勝也要勝過不少,此行未必沒有機會。

  概因上次法會陸明實力有目共睹,張豐走後,魏家、張家等氏族紛紛找上門來尋求幫助,甚至不惜三顧茅廬,許下重利。

  可重利再重又怎麼比得過築基道途?

  能生則生,當死則死,既然能生,何必去死?

  可便是任陸明如何去說,一些說客只當利益不夠,待價而沽,擾得陸明喝酒也不能安生,直接從窗台跳下,坐在飛劍上破空而去。

  降下雲頭,停在一處風景秀麗的山尖尖上,頭頂是白雲蒼狗,百鳥鳴鳴,山下是大河奔騰,兩岸花開,綠草如茵。

  陸明尋了塊岩石側躺下,就這天地秀色入酒吞下,悠閒自在,喝到興處,便覺身心靜定,靈台清明,忍不住高聲唱到:

  「身逍遙,心自在;不操戈,不弄怪,萬事忙忙付肚外。」

  「不問天地人皇,不問天地人籟,雅懷恍如秋水同,興來猶恐天地礙。」

  「跨青鸞直衝紫府,駕白鶴游遍玉京。參乾坤之妙用,表道德之殷勤。」

  獨唱猶不解興,當即拔出身邊的長劍便要舞上一通,可他慣是使得飛劍之人,一時之間哪懂什麼劍術,遂將手中劍一扔,插在岩石上錚錚作響。

  「無趣,無趣。」

  說完又是一大口酒抿下,又想起兒時父母帶自己去看的台戲,又忍不住閉著眼「咿咿呀呀」的哼唱起來。

  連發現遠處來人,也不在意。

  「道友當真好興致!」

  一道脆生生的聲音突然在耳邊響起,隨後便有一人落在陸明身邊。

  他也不管來人是誰,是有何意,只是翻了個身,慵懶道:

  「莫吵莫吵,我先睡一覺。」

  當即便在酒勁下呼呼大睡起來。

  來人見狀也是一愣,隨即便輕聲一笑。

  她本是路過此處,聽到道歌方才升起興趣下來一看。

  她見陸明如此作態,倒也不惱,反而越覺灑脫。

  見他喜愛飲酒,遂從袋中掏出一壺美酒扔過去,陸明伸手一抓,抱在胸前,繼續呼呼大睡。

  隨後便是一聲劍鳴,只留下山尖陸明一人。

  出五行,修方外。

  彼岸蘆花,鬱郁彤雲墜。

  浩浩風光貪困睡。

  喚覺從頭,點對都交會。

  山風一吹,竟真的睡了過去。

  只有靈台中越發神異的老君泥胎散發著金光,手中玉冊嘩嘩作響。


  直到天色微亮,陸明這才懵懵的從夢中醒來,慵懶的伸了個懶腰,便覺筋骨舒張,渾身通透,更是神清氣爽,念頭飽滿。

  再一看,原本進無所進的修為也往前竄了一截,元神變化更是誇張,原本近三十年堅持修行的元神暈光也才壯大到七寸七,此番過後,暈光便能照見九寸九。

  正是:

  念頭通達,自有神助。

  道行精進若恍若忽,煉性胎凝如杳如冥。

  「這——」

  陸明對這變化先是一驚,隨後一喜。

  雖不知具體如何導致,但也能猜個大膽,下一刻又被腦海中那老君像所吸引,頓時一呆。

  你道為何?

  原來是如同「服食」一般,七十二地煞神通降下凡塵,助人修仙得道,如何不叫人欣喜若狂?

  老君泥像倒是變化不大,但那手中玉冊上方,又有三顆明晃晃,亮晶晶的光點閃爍,讓他忍不住喜悅。

  要知道自上次修成太清神像、得了服食神通以來,任陸明萬般試探,這玉冊也沒有任何變化。

  陸明元神輕輕一碰,頓時三道信息自心頭流過:

  導引:得五行之化育,受六合之交感,明日月之盈虧,益人延年、調氣相須,修心修性,求真求仙,練氣吐納之術。

  知時:知曉天地運行之理,洞察陰陽變化之機,未卜先知之術。

  生光:護法神光,可謂萬法不侵、諸邪不近,千變萬化,妙用無窮,護身立命之術。

  這三道神通,無論拿出哪一道來,都能讓陸明甘之如飴。

  可如今卻要分出個主次來,如果不叫人頓足捶胸?

  望著這三道神通,陸明一時躊躇不定。

  修行離不開財侶法地,其中法有萬千,最為根本大概就是修行得道之法。

  所謂精為氣母,神為氣子,這根本法為修攝煉化之樞紐,若是選擇導引神通,以後自然一片坦途。

  可修行界中危險遍地,縱是福緣深厚之輩,劫數臨身,也有身死道消之危。

  若是有知時這一趨利避害、未卜先知之術,說不得也能成為機緣匪淺,有如天助之人。

  還有這生光神通,能鬥法,能護身,光無定型,千變萬化,大有妙處。

  而陸明如今只不過習得那平平無奇的五行術法,普通飛劍之術,全賴一身靈炁強悍,元神不凡之因方才有如今實力,如何比得過這生光神通之妙用?

  奈何神通不敵天數,便是機關算盡、事情種種,實力不濟,為之奈何?

  生光再好,又豈能捨本逐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