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滿風樓、行醫之念
之後,許墨到了青魚鎮上的集市,先是去了一家看著頗為大氣的酒樓,打算找掌柜用金子換些許碎銀。
這些金子是他昨天夜裡從樓船取出的。
準的來說,是從元靈送的東西的箱子上刮下來的。
「小郎兒,這金子不是什麼污財吧?」富態白胖的掌柜問道。
許墨搖了搖頭。
掌柜呵呵一笑:「看你面容尚且陳善,身上還有著幾分書卷氣,不似作奸小人的份上,我便暫且信你了。」
說著,他收下許墨的金子,先是咬了咬嘗嘗鹹淡,隨後又在櫃檯後找出戥(děng)子,量了量金重後,才不急不緩說道:「金子成色上佳,但在我這裡,只能按中等成色的金價換散銀給你,還要換嗎?」
許墨沒有猶豫,點了點頭。
這家酒樓已經是青魚鎮上看著最為氣派的樓閣,與一眾殘舊的房屋相比,甚至顯得格格不入。
倘若不在這換,他也找不到什麼好去處了,為了省去一事,倒不如直接換了。
掌柜笑了笑,眼睛眯成一條縫,一邊彎腰數取銀,一邊說道:「小郎倒是痛快,你且放心,本樓是名譽天下的大店,在我這換了銀錢,出了這門准無後優!」
許墨似懂非懂,沒有深究其意,接過沉甸甸的一小袋散銀後,問道:「掌柜可知道能上哪兒買活豬?」
富態白胖掌柜想了想後,道:「倘若在大雪前,集市便能買到。但現在大雪連綿,集市已經人跡寥寥,想買活豬,只能去村里找有養豬的人家。離這裡最近的村子在西,走上二里路便到了。」
許墨點頭輕聲謝過,隨後打算離去。
但在此時,掌柜忽然喊住他,遞過一塊小牌,笑道:「隨時歡迎小郎再次光臨,不僅是金子,本樓什麼東西都能換!」
許墨看了眼,簡陋的牌子上寫著個「滿」字,隨手收好後,便轉身離去。
走出門外,他下意識回頭望了眼酒樓牌匾,刀光劍影似的寫著「滿風樓」三字!
富態白胖掌柜笑容滿面地望著許墨離去,緊了緊身上大棉襖,縮了縮脖子,自語道:「也該添件貂裘了……」
……
之後,許墨往西走上二里路,果然找到一個小村。
進村後,他挨家挨戶詢問,終於在一個老農家買下了一頭活豬。
與老農談攏了價錢,要比平常高上三成。
說是談,其實就是老農開口出價,許墨隨口便答應下來了。
老農憂喜摻半地帶許墨去看豬。
看到豬的時候,許墨嘴角微微一抽。
那頭豬正在酣睡,身上披著厚厚的茅草衣,顯然是老農為其披上的,可見是寶貝得不得了,難怪會憂喜摻半。
最後,許墨在數銀錢給老農的時候,又多給了兩成。
這下子,老農的憂鬱徹底沒了,滿臉笑容,還古道熱腸地問許墨需不需要幫把豬牽回去。
許墨搖頭婉拒,這大雪天,老人家只怕走不遠就要被凍僵在路上。
……
將豬帶回去後,就開宰了取臂。
許墨、敖九和李一三人圍著李道長,看其作法,施展「移花接木」。
而嚴守昭則繼續去搗鼓自己的東西了。
之前因為許墨一去不回,心中愧意讓本來就一蹶不振的他,更加沒有了活著的念頭。
如今許墨已經安然回來,他心中也稍微振作,又有了精神。
李往昔將五花八門的符篆,貼滿了裝著冷水的盆子。
許墨看不懂,但這副模樣看著很是玄秘。
接著,李往昔吩咐李一將剛取下來,血液尚溫熱的豬腳放入冷水盆中。
豬血與清水相融,盆中很快就成了一盆血水。
緊接,李往昔嘴唇輕動,口中喃喃念咒。
隨著咒聲傳出,一張張符篆上的篆紋開始亮起,散出光芒,木盆中的血水開始冒起小泡,縷縷白氣飄起。
在木盆中的血水沸滾如熱水時,李往昔猛地將自己那隻變成紙的手臂沉入盆中。
過了片刻後,符篆光芒散去,木盆中的血水重歸於靜,李往昔將手從中抬起。
待他用巾帕擦拭去手上沾染的血水時,那條紙臂已經恢復如初。
而木盆中的血水,多了些被泡爛的紙糊。
李一端著木盆出去,將污水倒掉。
許墨呆了呆,這就沒了?
他還想從觀摩中看出些什麼呢,結果看完了,卻感覺什麼也沒看。
李往昔拍了拍許墨肩頭:「道法都是不傳之秘,若能被輕易勘破,也妄費盡心思傳承了。」
心思被點破,許墨稍有些不好意思,快語說了句:「豬只用了一隻豬腳,還有不少豬肉,我去分食給村民們。」
......
河西村的人家不算多,有二十餘戶,且大都是些老幼婦孺在家,青年壯丁都在外頭務工,大雪回不來。
將豬肉勻分以後,本想叫敖九一起去送的,但又記起嚴先生提過,如今的大雪天,敖九出門不久便要昏睡過去。
不得已,只能請李一幫忙。
李一很樂意代勞,兩人便全身掛滿了豬肉,出門送肉。
待天色漸晚時,兩人差不多同時送完,路上便一起歸家。
李一心情愉快,因為在送豬肉時,村民們都會驚喜無比,雖然說了是流民許二送的,但村民們又沒見到許墨,便拉著他一頓誇讚。
人皆喜順耳之言,一路下來,他被誇了半天,自然笑若春風。
「許兄,為何鬱郁不喜,莫不是因為聽了逆耳之言?」
李一見許墨低著頭走路,臉上雖是不悲不喜,但眼中還是有些鬱悶流露。
許墨輕輕搖了搖頭,反問道:「李兄去送豬肉時,可有聞他們家中有人臥病在床?」
李一想了想,不少村民確實都染了大大小小病痛,遂點了點頭。
「因為大雪突然,村民們禦寒不及,加之本來就身子差,氣候還如此反覆無常,便很容易染病。而又因為大雪封山,難以尋醫,病情就只能任由惡化。」
許墨頓了頓,繼續道:「如果稍微嚴重些,就會染上風寒,最後病重死去。」
「所以,我想在離開之前,暫且立個醫館,義診行醫。」
......
這些金子是他昨天夜裡從樓船取出的。
準的來說,是從元靈送的東西的箱子上刮下來的。
「小郎兒,這金子不是什麼污財吧?」富態白胖的掌柜問道。
許墨搖了搖頭。
掌柜呵呵一笑:「看你面容尚且陳善,身上還有著幾分書卷氣,不似作奸小人的份上,我便暫且信你了。」
說著,他收下許墨的金子,先是咬了咬嘗嘗鹹淡,隨後又在櫃檯後找出戥(děng)子,量了量金重後,才不急不緩說道:「金子成色上佳,但在我這裡,只能按中等成色的金價換散銀給你,還要換嗎?」
許墨沒有猶豫,點了點頭。
這家酒樓已經是青魚鎮上看著最為氣派的樓閣,與一眾殘舊的房屋相比,甚至顯得格格不入。
倘若不在這換,他也找不到什麼好去處了,為了省去一事,倒不如直接換了。
掌柜笑了笑,眼睛眯成一條縫,一邊彎腰數取銀,一邊說道:「小郎倒是痛快,你且放心,本樓是名譽天下的大店,在我這換了銀錢,出了這門准無後優!」
許墨似懂非懂,沒有深究其意,接過沉甸甸的一小袋散銀後,問道:「掌柜可知道能上哪兒買活豬?」
富態白胖掌柜想了想後,道:「倘若在大雪前,集市便能買到。但現在大雪連綿,集市已經人跡寥寥,想買活豬,只能去村里找有養豬的人家。離這裡最近的村子在西,走上二里路便到了。」
許墨點頭輕聲謝過,隨後打算離去。
但在此時,掌柜忽然喊住他,遞過一塊小牌,笑道:「隨時歡迎小郎再次光臨,不僅是金子,本樓什麼東西都能換!」
許墨看了眼,簡陋的牌子上寫著個「滿」字,隨手收好後,便轉身離去。
走出門外,他下意識回頭望了眼酒樓牌匾,刀光劍影似的寫著「滿風樓」三字!
富態白胖掌柜笑容滿面地望著許墨離去,緊了緊身上大棉襖,縮了縮脖子,自語道:「也該添件貂裘了……」
……
之後,許墨往西走上二里路,果然找到一個小村。
進村後,他挨家挨戶詢問,終於在一個老農家買下了一頭活豬。
與老農談攏了價錢,要比平常高上三成。
說是談,其實就是老農開口出價,許墨隨口便答應下來了。
老農憂喜摻半地帶許墨去看豬。
看到豬的時候,許墨嘴角微微一抽。
那頭豬正在酣睡,身上披著厚厚的茅草衣,顯然是老農為其披上的,可見是寶貝得不得了,難怪會憂喜摻半。
最後,許墨在數銀錢給老農的時候,又多給了兩成。
這下子,老農的憂鬱徹底沒了,滿臉笑容,還古道熱腸地問許墨需不需要幫把豬牽回去。
許墨搖頭婉拒,這大雪天,老人家只怕走不遠就要被凍僵在路上。
……
將豬帶回去後,就開宰了取臂。
許墨、敖九和李一三人圍著李道長,看其作法,施展「移花接木」。
而嚴守昭則繼續去搗鼓自己的東西了。
之前因為許墨一去不回,心中愧意讓本來就一蹶不振的他,更加沒有了活著的念頭。
如今許墨已經安然回來,他心中也稍微振作,又有了精神。
李往昔將五花八門的符篆,貼滿了裝著冷水的盆子。
許墨看不懂,但這副模樣看著很是玄秘。
接著,李往昔吩咐李一將剛取下來,血液尚溫熱的豬腳放入冷水盆中。
豬血與清水相融,盆中很快就成了一盆血水。
緊接,李往昔嘴唇輕動,口中喃喃念咒。
隨著咒聲傳出,一張張符篆上的篆紋開始亮起,散出光芒,木盆中的血水開始冒起小泡,縷縷白氣飄起。
在木盆中的血水沸滾如熱水時,李往昔猛地將自己那隻變成紙的手臂沉入盆中。
過了片刻後,符篆光芒散去,木盆中的血水重歸於靜,李往昔將手從中抬起。
待他用巾帕擦拭去手上沾染的血水時,那條紙臂已經恢復如初。
而木盆中的血水,多了些被泡爛的紙糊。
李一端著木盆出去,將污水倒掉。
許墨呆了呆,這就沒了?
他還想從觀摩中看出些什麼呢,結果看完了,卻感覺什麼也沒看。
李往昔拍了拍許墨肩頭:「道法都是不傳之秘,若能被輕易勘破,也妄費盡心思傳承了。」
心思被點破,許墨稍有些不好意思,快語說了句:「豬只用了一隻豬腳,還有不少豬肉,我去分食給村民們。」
......
河西村的人家不算多,有二十餘戶,且大都是些老幼婦孺在家,青年壯丁都在外頭務工,大雪回不來。
將豬肉勻分以後,本想叫敖九一起去送的,但又記起嚴先生提過,如今的大雪天,敖九出門不久便要昏睡過去。
不得已,只能請李一幫忙。
李一很樂意代勞,兩人便全身掛滿了豬肉,出門送肉。
待天色漸晚時,兩人差不多同時送完,路上便一起歸家。
李一心情愉快,因為在送豬肉時,村民們都會驚喜無比,雖然說了是流民許二送的,但村民們又沒見到許墨,便拉著他一頓誇讚。
人皆喜順耳之言,一路下來,他被誇了半天,自然笑若春風。
「許兄,為何鬱郁不喜,莫不是因為聽了逆耳之言?」
李一見許墨低著頭走路,臉上雖是不悲不喜,但眼中還是有些鬱悶流露。
許墨輕輕搖了搖頭,反問道:「李兄去送豬肉時,可有聞他們家中有人臥病在床?」
李一想了想,不少村民確實都染了大大小小病痛,遂點了點頭。
「因為大雪突然,村民們禦寒不及,加之本來就身子差,氣候還如此反覆無常,便很容易染病。而又因為大雪封山,難以尋醫,病情就只能任由惡化。」
許墨頓了頓,繼續道:「如果稍微嚴重些,就會染上風寒,最後病重死去。」
「所以,我想在離開之前,暫且立個醫館,義診行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