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4
清晨的渡口依舊被薄霧籠罩,護堤旁的柳樹枝條低垂,輕輕掠過溪水。村里傳來雞鳴聲,與幾戶人家升起的炊煙一起,拉開了新一天的序幕。
阿滿早早來到溪邊,檢查修復工作進展。幾艘老船經過修補,已經能夠下水試航。船體的木板被重新拼接,刷上了一層淡淡的漆,雖然不如新船那樣光鮮,但卻透著一股樸素的韌勁。
「阿滿,船差不多修好了,你要不要試試?」張二郎提著錘子走過來,臉上掛著自豪的笑容。
「好啊,二郎哥,今天就試試。」阿滿笑著點頭,目光中透著期待。
村民們聽說要試船,紛紛趕來圍觀。河岸邊漸漸聚集了一群人,他們有的滿懷期待,有的卻冷眼旁觀。
「這船修得不錯,可真能撐得住嗎?」一個中年村民小聲嘀咕。
「是啊,別還沒撐幾步就漏水了,那可就丟人了。」另一個人笑道。
阿滿聽到這些話,但沒有理會。她捲起褲腿,赤腳走到船邊,踩上剛修好的船板。船輕輕晃了一下,穩穩地停住了。
「來吧,二郎哥,推我下水!」阿滿回頭喊道。
張二郎用力一推,船順著護堤邊的緩坡滑入水中。溪水濺起一圈圈漣漪,陽光灑在水面上,將船影映得格外清晰。
阿滿熟練地拿起船槳,用力劃了一下。船緩緩向前滑動,溪水在船頭分開,發出輕柔的嘩嘩聲。
「行了!這船不錯,穩當得很!」阿滿高聲說道,臉上露出興奮的笑容。
圍觀的村民中,有人開始鼓掌,有人則依然抱著懷疑的態度。
「修好了又怎麼樣?也就是劃著名玩玩,能賺到錢才算本事。」一個聲音從人群中傳來,顯得格外刺耳。
阿滿沒有理會,她繼續劃著名船,沿著護堤劃了一圈,感受著溪水的流動。此刻,她心中浮現出一幅畫面:一艘艘小船載滿遊客,穿梭在渡口的溪流上;岸邊的集市熱鬧非凡,人們的笑聲迴蕩在整個村莊。
「渡口一定可以做到的。」她在心中默默對自己說道。
**
與此同時,林舟帶著一隊村民,正在護堤另一端清理道路。這條路是連接渡口和村口的主要通道,但因為長期無人維護,雜草叢生,坑窪不平。
「林工,這路得徹底修一修,不然遊客來了也不好走。」一個村民揮舞著鐮刀,邊清理邊說道。
「對,我們會儘量把路修平整,還要在路邊裝上簡易的指示牌。」林舟回答,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
路旁的雜草越割越多,滿滿堆成了幾大捆。村民們忙得滿頭大汗,但看著逐漸清理出的路面,心裡還是充滿了成就感。
「林舟,這些路標什麼時候能做好?」阿滿從溪邊趕來,滿臉灰塵,但眼神明亮。
「已經聯繫了鎮上的木匠,他們答應儘快送來。」林舟抬頭看著她,露出一絲微笑,「不過,這段路修好了,我們還得想辦法修另一邊的山路。」
「山路?」阿滿皺眉,「那是通往渡口的唯一捷徑,的確不能忽視。修路需要不少人手,我去再招募一些人。」
「我陪你一起去。」林舟說著放下手中的鋤頭,「路修不好,文化節就難以展開,這件事不能拖。」
**
到了下午,阿滿和林舟開始挨家挨戶動員村民。敲開一家門後,他們耐心解釋修路的必要性,並邀請對方加入修路隊。
「我們修這條路,不只是為了遊客,也是為了我們自己。」阿滿說道,「一條好路能讓村莊更方便,讓生活更舒心。」
有些村民表示願意支持,但也有不少人搖頭拒絕。
「我又不去文化節湊熱鬧,修不修路跟我沒關係。」一個老村民冷淡地說道。
「阿滿,你總是讓大家出力,可誰知道最後能不能成功?」另一個村民質疑道。
面對這些話,阿滿並沒有生氣,而是耐心地說:「修路是為了渡口,也是為了每一個村民的未來。如果大家都願意多出一份力,我們的村莊就能更快變好。」
**
夜晚,阿滿和林舟坐在村委會的桌前,整理了一天的進展。雖然還有不少人持觀望態度,但已經有一部分村民願意加入修路隊,這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今天的效果還不錯。」林舟翻看著名單,說道,「有二十幾個人願意幫忙,這已經是個好的開始。」
「是啊,不過接下來得加快進度了。」阿滿揉了揉太陽穴,「文化節的日期越來越近,我們不能浪費一點時間。」
「放心吧,我們會做到的。」林舟安慰道,「渡口有你這樣的領導者,大家遲早會相信你。」
阿滿勉強笑了笑,眼中卻閃過一絲疲憊。
**
遠處的護堤在月光下閃著柔和的光芒,溪水的聲音在夜風中顯得格外清晰。渡口依然安靜,但阿滿的心中已經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渡口一定會變得更好。」她輕聲說道,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
烈日下,護堤旁的木板散發著淡淡的松香,修復好的船隻整齊地排列在岸邊,像是隨時準備出發的戰士。阿滿站在護堤上,望著剛完成修繕的幾艘小船,心中既有喜悅,也有一絲擔憂。
「這些船終於修好了,但遊客真能來嗎?」一個年輕村民小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確定。
「我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阿滿轉過頭,看著他,語氣堅定,「只要我們繼續努力,就一定會有結果。」
她的話音剛落,林舟從遠處走來,手裡拿著幾張地圖和設計圖。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神中卻滿是興奮。
「阿滿,我剛和鎮上的木匠商量好了,他們可以在山路的幾個關鍵位置安裝指示牌,這樣遊客就能更容易找到渡口。」林舟說道,把地圖鋪在護堤上的石板上,「這些是指示牌的設計草圖,你看看。」
阿滿低頭看了看,那些草圖上畫著簡潔的箭頭和文字標註,每一塊指示牌上都寫著「渡口文化節」幾個大字,下面還配了一張小小的渡口標誌圖。
「太好了,有了這些指示牌,路就不再是問題了。」阿滿滿意地點點頭,「林舟,你總是能想到最實用的辦法。」
林舟笑了笑:「這只是基礎,真正吸引遊客的,還是文化節的內容。接下來,我們得把活動細節安排好。」
**
那天下午,阿滿召集了一群支持文化節的村民,在村委會的會議室開會。桌上擺滿了各種設計圖和規劃書,大家圍坐在一起,討論文化節的具體安排。
「這次文化節,主要分三個部分。」阿滿一邊指著桌上的圖紙,一邊說道,「第一部分是渡口的歷史展覽,我們會用村裡的老照片和故事,展示渡口的過去;第二部分是手工體驗區,遊客可以試著編草籃或做木雕;第三部分是溪上的撐船體驗,讓大家感受渡口的水上風情。」
「這些安排聽起來不錯。」楊老頭點了點頭,「但這些東西需要不少人手吧?」
「是的。」阿滿點頭,「每個部分都需要有人負責管理和講解。我希望大家能主動報名,承擔各自的任務。」
「我可以負責歷史展覽。」一個年輕女孩舉手說道,「我聽爺爺講了很多渡口的故事,可以把它們分享給遊客。」
「我負責撐船體驗。」張二郎站起來,拍了拍胸膛,「這些船是我修的,我最了解它們。」
「那我就負責手工體驗吧。」一個中年婦女笑著說道,「我編草籃的手藝還不錯,可以教教外地人。」
阿滿看著大家的積極回應,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希望。她知道,儘管還有許多人持觀望態度,但至少這些願意參與的人,已經成為了文化節的核心力量。
**
然而,會議結束後,反對的聲音也隨之而來。
「這文化節搞得這麼熱鬧,結果賺的錢都進了合作社,我們普通人能得到什麼好處?」村口槐樹下,一個中年男人皺著眉說道。
「是啊,阿滿總說是為了村莊,但最後是不是還是為了她自己?」另一個人附和。
這些話傳到阿滿耳中,讓她感到心裡一陣刺痛。但她沒有反駁,而是默默地記在心裡。她知道,要改變這些人的想法,必須用事實來說話。
**
第二天,阿滿帶著幾名年輕人來到山路,準備為指示牌的安裝做最後的檢查。山路彎彎曲曲,雜草叢生,前些日子剛剛修整過,但依然顯得崎嶇難行。
「這路雖然修了,可還是不夠平整。」一個年輕人抱怨道,「遊客真的會願意走這條路嗎?」
「所以我們要儘量改善。」阿滿彎下腰,拾起地上的一塊石頭扔到路旁,「這條路是渡口的門面,不能出一點差錯。」
「你說得輕巧,可這麼長的路,什麼時候能弄完?」年輕人搖了搖頭。
「沒關係,只要我們堅持,每天做一點,總會完成的。」阿滿抬起頭,目光堅定,「渡口的未來就在這條路上。」
**
在山路的一個陡坡處,阿滿看到幾名村民正抬著一塊木板,準備搭建一個簡易的路標。她快步走過去,幫忙扶住木板。
「這裡的坡太陡了,指示牌要做得更穩些,不然容易倒。」阿滿說道。
「你總是這麼較真。」一個村民笑著說道,「放心吧,這塊木板釘好後,風再大也吹不倒。」
「這不是較真,這是責任。」阿滿認真地回答,「每一塊指示牌、每一段路,都是我們渡口的形象。」
**
夜幕降臨時,指示牌的第一階段工作基本完成。山路上,幾塊嶄新的木板在月光下泛著微弱的光,箭頭和「渡口文化節」的字樣清晰可見。
阿滿站在路口,望著山路盡頭的燈光,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儘管前方還有許多挑戰,但她知道,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是為渡口的未來鋪路。
**
夜晚,護堤旁的溪水靜靜流淌,村莊的燈火映照在水面上,宛如一幅樸實無華的畫卷。
「阿滿,今天的指示牌做得不錯。」林舟走到她身邊,遞給她一杯熱茶。
「謝謝。」阿滿接過茶,抿了一口,輕聲說道,「但這只是開始。接下來還有很多事要做。」
「放心吧,不管多難,我們都會支持你。」林舟笑著說道,「渡口的未來,不僅僅是你的夢想,也是我們的責任。」
阿滿點了點頭,目光堅定地望向遠處的村莊:「渡口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阿滿早早來到溪邊,檢查修復工作進展。幾艘老船經過修補,已經能夠下水試航。船體的木板被重新拼接,刷上了一層淡淡的漆,雖然不如新船那樣光鮮,但卻透著一股樸素的韌勁。
「阿滿,船差不多修好了,你要不要試試?」張二郎提著錘子走過來,臉上掛著自豪的笑容。
「好啊,二郎哥,今天就試試。」阿滿笑著點頭,目光中透著期待。
村民們聽說要試船,紛紛趕來圍觀。河岸邊漸漸聚集了一群人,他們有的滿懷期待,有的卻冷眼旁觀。
「這船修得不錯,可真能撐得住嗎?」一個中年村民小聲嘀咕。
「是啊,別還沒撐幾步就漏水了,那可就丟人了。」另一個人笑道。
阿滿聽到這些話,但沒有理會。她捲起褲腿,赤腳走到船邊,踩上剛修好的船板。船輕輕晃了一下,穩穩地停住了。
「來吧,二郎哥,推我下水!」阿滿回頭喊道。
張二郎用力一推,船順著護堤邊的緩坡滑入水中。溪水濺起一圈圈漣漪,陽光灑在水面上,將船影映得格外清晰。
阿滿熟練地拿起船槳,用力劃了一下。船緩緩向前滑動,溪水在船頭分開,發出輕柔的嘩嘩聲。
「行了!這船不錯,穩當得很!」阿滿高聲說道,臉上露出興奮的笑容。
圍觀的村民中,有人開始鼓掌,有人則依然抱著懷疑的態度。
「修好了又怎麼樣?也就是劃著名玩玩,能賺到錢才算本事。」一個聲音從人群中傳來,顯得格外刺耳。
阿滿沒有理會,她繼續劃著名船,沿著護堤劃了一圈,感受著溪水的流動。此刻,她心中浮現出一幅畫面:一艘艘小船載滿遊客,穿梭在渡口的溪流上;岸邊的集市熱鬧非凡,人們的笑聲迴蕩在整個村莊。
「渡口一定可以做到的。」她在心中默默對自己說道。
**
與此同時,林舟帶著一隊村民,正在護堤另一端清理道路。這條路是連接渡口和村口的主要通道,但因為長期無人維護,雜草叢生,坑窪不平。
「林工,這路得徹底修一修,不然遊客來了也不好走。」一個村民揮舞著鐮刀,邊清理邊說道。
「對,我們會儘量把路修平整,還要在路邊裝上簡易的指示牌。」林舟回答,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
路旁的雜草越割越多,滿滿堆成了幾大捆。村民們忙得滿頭大汗,但看著逐漸清理出的路面,心裡還是充滿了成就感。
「林舟,這些路標什麼時候能做好?」阿滿從溪邊趕來,滿臉灰塵,但眼神明亮。
「已經聯繫了鎮上的木匠,他們答應儘快送來。」林舟抬頭看著她,露出一絲微笑,「不過,這段路修好了,我們還得想辦法修另一邊的山路。」
「山路?」阿滿皺眉,「那是通往渡口的唯一捷徑,的確不能忽視。修路需要不少人手,我去再招募一些人。」
「我陪你一起去。」林舟說著放下手中的鋤頭,「路修不好,文化節就難以展開,這件事不能拖。」
**
到了下午,阿滿和林舟開始挨家挨戶動員村民。敲開一家門後,他們耐心解釋修路的必要性,並邀請對方加入修路隊。
「我們修這條路,不只是為了遊客,也是為了我們自己。」阿滿說道,「一條好路能讓村莊更方便,讓生活更舒心。」
有些村民表示願意支持,但也有不少人搖頭拒絕。
「我又不去文化節湊熱鬧,修不修路跟我沒關係。」一個老村民冷淡地說道。
「阿滿,你總是讓大家出力,可誰知道最後能不能成功?」另一個村民質疑道。
面對這些話,阿滿並沒有生氣,而是耐心地說:「修路是為了渡口,也是為了每一個村民的未來。如果大家都願意多出一份力,我們的村莊就能更快變好。」
**
夜晚,阿滿和林舟坐在村委會的桌前,整理了一天的進展。雖然還有不少人持觀望態度,但已經有一部分村民願意加入修路隊,這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今天的效果還不錯。」林舟翻看著名單,說道,「有二十幾個人願意幫忙,這已經是個好的開始。」
「是啊,不過接下來得加快進度了。」阿滿揉了揉太陽穴,「文化節的日期越來越近,我們不能浪費一點時間。」
「放心吧,我們會做到的。」林舟安慰道,「渡口有你這樣的領導者,大家遲早會相信你。」
阿滿勉強笑了笑,眼中卻閃過一絲疲憊。
**
遠處的護堤在月光下閃著柔和的光芒,溪水的聲音在夜風中顯得格外清晰。渡口依然安靜,但阿滿的心中已經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渡口一定會變得更好。」她輕聲說道,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
烈日下,護堤旁的木板散發著淡淡的松香,修復好的船隻整齊地排列在岸邊,像是隨時準備出發的戰士。阿滿站在護堤上,望著剛完成修繕的幾艘小船,心中既有喜悅,也有一絲擔憂。
「這些船終於修好了,但遊客真能來嗎?」一個年輕村民小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確定。
「我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阿滿轉過頭,看著他,語氣堅定,「只要我們繼續努力,就一定會有結果。」
她的話音剛落,林舟從遠處走來,手裡拿著幾張地圖和設計圖。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神中卻滿是興奮。
「阿滿,我剛和鎮上的木匠商量好了,他們可以在山路的幾個關鍵位置安裝指示牌,這樣遊客就能更容易找到渡口。」林舟說道,把地圖鋪在護堤上的石板上,「這些是指示牌的設計草圖,你看看。」
阿滿低頭看了看,那些草圖上畫著簡潔的箭頭和文字標註,每一塊指示牌上都寫著「渡口文化節」幾個大字,下面還配了一張小小的渡口標誌圖。
「太好了,有了這些指示牌,路就不再是問題了。」阿滿滿意地點點頭,「林舟,你總是能想到最實用的辦法。」
林舟笑了笑:「這只是基礎,真正吸引遊客的,還是文化節的內容。接下來,我們得把活動細節安排好。」
**
那天下午,阿滿召集了一群支持文化節的村民,在村委會的會議室開會。桌上擺滿了各種設計圖和規劃書,大家圍坐在一起,討論文化節的具體安排。
「這次文化節,主要分三個部分。」阿滿一邊指著桌上的圖紙,一邊說道,「第一部分是渡口的歷史展覽,我們會用村裡的老照片和故事,展示渡口的過去;第二部分是手工體驗區,遊客可以試著編草籃或做木雕;第三部分是溪上的撐船體驗,讓大家感受渡口的水上風情。」
「這些安排聽起來不錯。」楊老頭點了點頭,「但這些東西需要不少人手吧?」
「是的。」阿滿點頭,「每個部分都需要有人負責管理和講解。我希望大家能主動報名,承擔各自的任務。」
「我可以負責歷史展覽。」一個年輕女孩舉手說道,「我聽爺爺講了很多渡口的故事,可以把它們分享給遊客。」
「我負責撐船體驗。」張二郎站起來,拍了拍胸膛,「這些船是我修的,我最了解它們。」
「那我就負責手工體驗吧。」一個中年婦女笑著說道,「我編草籃的手藝還不錯,可以教教外地人。」
阿滿看著大家的積極回應,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希望。她知道,儘管還有許多人持觀望態度,但至少這些願意參與的人,已經成為了文化節的核心力量。
**
然而,會議結束後,反對的聲音也隨之而來。
「這文化節搞得這麼熱鬧,結果賺的錢都進了合作社,我們普通人能得到什麼好處?」村口槐樹下,一個中年男人皺著眉說道。
「是啊,阿滿總說是為了村莊,但最後是不是還是為了她自己?」另一個人附和。
這些話傳到阿滿耳中,讓她感到心裡一陣刺痛。但她沒有反駁,而是默默地記在心裡。她知道,要改變這些人的想法,必須用事實來說話。
**
第二天,阿滿帶著幾名年輕人來到山路,準備為指示牌的安裝做最後的檢查。山路彎彎曲曲,雜草叢生,前些日子剛剛修整過,但依然顯得崎嶇難行。
「這路雖然修了,可還是不夠平整。」一個年輕人抱怨道,「遊客真的會願意走這條路嗎?」
「所以我們要儘量改善。」阿滿彎下腰,拾起地上的一塊石頭扔到路旁,「這條路是渡口的門面,不能出一點差錯。」
「你說得輕巧,可這麼長的路,什麼時候能弄完?」年輕人搖了搖頭。
「沒關係,只要我們堅持,每天做一點,總會完成的。」阿滿抬起頭,目光堅定,「渡口的未來就在這條路上。」
**
在山路的一個陡坡處,阿滿看到幾名村民正抬著一塊木板,準備搭建一個簡易的路標。她快步走過去,幫忙扶住木板。
「這裡的坡太陡了,指示牌要做得更穩些,不然容易倒。」阿滿說道。
「你總是這麼較真。」一個村民笑著說道,「放心吧,這塊木板釘好後,風再大也吹不倒。」
「這不是較真,這是責任。」阿滿認真地回答,「每一塊指示牌、每一段路,都是我們渡口的形象。」
**
夜幕降臨時,指示牌的第一階段工作基本完成。山路上,幾塊嶄新的木板在月光下泛著微弱的光,箭頭和「渡口文化節」的字樣清晰可見。
阿滿站在路口,望著山路盡頭的燈光,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儘管前方還有許多挑戰,但她知道,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是為渡口的未來鋪路。
**
夜晚,護堤旁的溪水靜靜流淌,村莊的燈火映照在水面上,宛如一幅樸實無華的畫卷。
「阿滿,今天的指示牌做得不錯。」林舟走到她身邊,遞給她一杯熱茶。
「謝謝。」阿滿接過茶,抿了一口,輕聲說道,「但這只是開始。接下來還有很多事要做。」
「放心吧,不管多難,我們都會支持你。」林舟笑著說道,「渡口的未來,不僅僅是你的夢想,也是我們的責任。」
阿滿點了點頭,目光堅定地望向遠處的村莊:「渡口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