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大賢來投
募兵和稅法事了,剩下的便是一些雜事了。
朱怡炅看向軍器局局長李文保,溫言說道:「李卿,軍器局現階段產量如何了,這預備新軍使用的軍械火器,可能按時齊備?」
李文保聽到朱監國問話,下意識就跪地叩頭:「回皇上……額不,回監國的話,軍器局按照監國先前所說流水線法子,無論產量還是速度都得以大漲,新軍要的兵甲火器,保證可以按時交付,還請監國放心。」
「那就好,起來吧!」朱怡炅抬了抬手,有些無奈。
自從朱怡炅統一福建,得到了福建大量工匠,尤其其中還有不少會造紅衣大炮的,便順勢成立了這個軍器局。
說起來,這還得益於被朱怡炅打卸任的前閩浙總督覺羅滿保,要不是這位奏請建設海岸炮台,這福建還真沒那麼多會造紅衣大炮的工匠。
與樞密院性質相同,軍器局主管兵甲火器製造,工部則負責民政建設,二者互不統屬。
所謂的流水線,當然也不是真的流水線,只是朱怡炅讓這些脫了籍的工匠,重新進行編排,將各種火器的製作工序全部分開,再分工合作實現量產化。
有人說這樣可能會出現版號的問題,但實際上,這時代的火槍也並沒後世那麼嚴格。
甚至曾經燧發槍無法普及的原因,其中一個便是槍口與子彈的版號差距有時實在過大。
導致子彈難以裝填,就算勉強裝填,用久了也會有炸膛風險。
朱怡炅自然也有想過要搞版號生產,但這個只能循序漸進,至少現有這些工匠是不行了。
只能安排新人去學,同時制定標準尺寸口徑,儘可能趨向統一化。
至於這局長李文保,外號李老漢,是從工匠裡頭就地提拔的一個相對最德高望重(年紀大,從業久)的老匠。
朱怡炅這麼幹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跟新政相互配合。
畢竟連匠人都能做官,可見大明朝廷是當真要廢除賤籍的。
不過,雖然李老漢在整個工匠群體,確實也算德高望重,能壓得住。
可就是這膽子……說好聽點叫保守,說難聽點那叫老弱可欺。
或許也有年紀大了,家中有兒孫牽絆,又摸爬滾打多年,所以被迫形成的習慣。
這倒是不能全怪他們,只能說大清這麼個環境下,老百姓能活著本來就很艱難了。
所幸再給這李老漢一些時間適應,若是還不行,就只能將其擼掉了。
雖然朱怡炅要個匠人做表率,但也不能真要一個老弱可欺的。
畢竟,這軍工與軍糧兵源一樣,都是軍隊的命脈,要是將來有人利用這一點,威逼利誘讓這李老漢就範,給這軍工里稍微摻點沙子,那對大明軍隊都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問完了軍器局,朱怡炅又按例接見了剩下的六部主官,這些都是王禮和梁文煊兩人遴選,再由朱怡炅面審的,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
文官接見完,輪到武將,武將沒什麼好說的,聖眷賞賜跟著戰功走,無非就是好生勉勵一番,再接再厲。
哦對了,武將里有徐進這個高級老將沒來,主要是漳州殘破,加上毗鄰廣東,他實在走不開。
實際上,為了表彰徐進在漳州的苦勞,其已經被內定為即將新建的第三軍軍長,就等著新軍募集編練完畢,再行正式任命。
秘旨已先提前發過去了,算是給遠在漳州的徐進一個定心丸。
搞定了麾下文武,朱怡炅這才又和顏悅色的看向了最後頭的康子斐康掌柜。
康掌柜沒有官身,本來是沒資格來御書房一起開會的。
但其好歹也算是大明的老人,骨幹成員了,前期更是給大明帶來了各種貿易物資,火器兵甲,雖然僅僅只是支持了明軍在福建戰場打開局面,到後面就有些漸漸供應不上了。
可這功勞還是不可忽視,朱怡炅投桃報李,隨即正式任命其為大明第一位皇商。
同時,還順帶將與南洋重開貿易路線的任務,也一併交予了康子斐。
倒不是為了佛郎機人手裡的燧發槍,燧發槍這玩意兒福建工匠也會造,但跟同時代的歐洲一樣。
這時候的燧發槍既不實用,也不廉價,大規模裝備壓根不現實,相比之下還是火繩槍比較實惠。
對了,倭國的鐵炮也是,那玩意兒朱怡炅用過後發現也就那樣,有造鐵炮的功夫和銀子還不如多造兩桿火繩槍。
朱怡炅要開南洋貿易路線,除卻賺錢和獲取佛郎機人手上的火器技術,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補充福建的糧食缺口。
要知道,這時的廣東福建兩省,由於地理和政策等原因,那是年年鬧饑荒,年年都缺糧。
而同時期的南洋暹羅國,不僅大米好吃,還非常便宜,比普通大米還便宜一半多。
這可不能浪費啊……
又聊了一些瑣碎雜事,朱怡炅宣布散朝。
群臣叩拜,行禮告退。
待眾人離開,朱怡炅揉了揉鼻尖,稍微舒緩了下壓力。
隨即帶著身邊的輪值秘書官,每日例行前往秘書處慰問巡查。
之後再回御書房批閱奏本,處理政務。
如今有了內閣六部,加上秘書處雙重分流。
雖然眼下地盤比開始大了數倍,但政務卻並未有太過繁雜。
總體還在朱怡炅的工作承受範圍內,只是偶爾才加個班。
……
泉州府城門口。
「爺,咱們到泉州了!」來貴小跑著回來稟報。
鄔思道手裡拄著個拐子,抬頭看了眼不遠處的泉州城門,良久才嘆道:「這明主果真是有幾分真王之象啊!」
來貴有些發懵:「啊?爺,您這就看出來真王之象了?」
鄔思道一笑,也沒賣關子,直言道:「來貴啊!你剛去前面那麼久,難道就沒發現嗎?」
「發現啥?」
「老爺我只是個瘸子,卻沒人仗勢相欺,把老爺給擠出隊伍。」
來貴一拍光禿禿的腦門:「額……還真是。」
鄔思道感嘆:「這便是立下了規矩,雖說這裡是那明主的臨時都城,但能注意到這等微末小事,足見這明主非是什麼普通賊逆,這是個有大志向之人啊!」
「可這大志向也不定能成吧?這當今天下,可還是大清的……」說到後半句,來貴聲音明顯減小了,可見這廝也不是個傻乎乎的跟班家奴。
這也很對,真的傻乎乎,鄔思道這般聰明之人,也不會要他。
鄔思道笑罵:「所以老爺我才說,他有幾分真王之象,至於到底有幾分,能不能成真龍,那誰又說的准呢?」
這一主一仆,說笑著排隊就入了泉州府城。
由於新政的全面推行,現在要進府城,已然不像原先那般麻煩。
縱使沒有證明是府城戶口的路引,同樣也可入城。
只不過要交入城費,不交也行,只是進去不能久居,否則查出來就是黑戶,官府要罰款的。
而且入了城,你也得遵守規矩,要想在裡頭住著,要麼租屋,要麼買屋。
之後,還得找個活計,自己干或者給別人賣力氣什麼的都行。
朱怡炅原先設想中那種農戶人口全部湧入城區,導致城區崩潰的情況,實際上在這個時代,還是很少見的。
除去實在無地無產,或者真有一門手藝傍身的,大部分農戶百姓還是更願意生活在原籍的鄉莊。
尤其現在攤丁入畝推下來,這福建百姓,乃至中產地主身上的重擔,都被減輕了不少。
鄔思道很守規矩的就交了入城費,得了兩封與路引相似的文書,上書三個字「暫居證」。
有這個,被官府清查就不會是黑戶,只不過超了時間就得繼續交錢續,或者直接出城也行。
價錢並不貴,但也不低。
而要獲得城區戶籍,則需要購置城區房屋,在裡頭住滿三年。
這都是朱怡炅親自參與討論時,加入的條例。
入了泉州城。
並沒有想像中那種繁華富庶,百姓安樂的誇張景象。
所見只有普普通通,無論攤販市民,還是商鋪酒樓,都在為了生計和賺錢而忙碌奔波。
至於那種所謂明君臨朝,就能海晏河清、繁華逐樂的場景,不是沒有。
第一需要時間,大明入主泉州不久,區區月余,而且,真正繁華逐樂的,仔細去看,基本只有那些王朝的都城。
那些能繁華逐樂的,不是貴族就是士紳有錢人,普通百姓縱使在帝都,依舊也在拼盡全力的活著。
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鄔思道帶著來貴,沒有著急去打尖住店,而是稍微問了下路以後,便直奔(新)知府衙門而去。
當然不可能直接去朱監國的行宮找人了,就以他倆這一個瘸子,一個家奴的扮相,到了門前不被轟出去就不錯了。
而且,他鄔思道不過一介紹興師爺,要去見人家堂堂監國,起碼也得按流程走,走完了再決定人家見不見他。
這是這時代的階級秩序,縱使鄔思道聰明絕頂,也沒想過要踐踏它。
實際上,從歷史中鄔思道的表現來看,這傢伙自從科舉無望以後,便一心有種想要效仿前明黑衣宰相的想法。
甚至不惜慫恿自己的幕主田文鏡,令其冒著風險上奏問斬如日中天的隆科多,就為了讓雍正發現他的才華。
後來田文鏡曉得了,直接就與他掰了。
說實話,田文鏡沒把當時的鄔思道當場掐死,已經算田文鏡涵養好了。
畢竟,鄔思道的操作,等同於是在乾隆朝的某個地方知府的師爺,背著自家知府老爺,還以人家的名義,去上奏彈劾和珅一樣,還是請斬的那種。
這就算乾隆肯放過,怕是和珅也得想法弄死他。
好在後來,隆科多從如日中天,到光速下線,不過短短几年光景。
若單論人品,這鄔思道屬實是有些不太厚道的。
朱怡炅看向軍器局局長李文保,溫言說道:「李卿,軍器局現階段產量如何了,這預備新軍使用的軍械火器,可能按時齊備?」
李文保聽到朱監國問話,下意識就跪地叩頭:「回皇上……額不,回監國的話,軍器局按照監國先前所說流水線法子,無論產量還是速度都得以大漲,新軍要的兵甲火器,保證可以按時交付,還請監國放心。」
「那就好,起來吧!」朱怡炅抬了抬手,有些無奈。
自從朱怡炅統一福建,得到了福建大量工匠,尤其其中還有不少會造紅衣大炮的,便順勢成立了這個軍器局。
說起來,這還得益於被朱怡炅打卸任的前閩浙總督覺羅滿保,要不是這位奏請建設海岸炮台,這福建還真沒那麼多會造紅衣大炮的工匠。
與樞密院性質相同,軍器局主管兵甲火器製造,工部則負責民政建設,二者互不統屬。
所謂的流水線,當然也不是真的流水線,只是朱怡炅讓這些脫了籍的工匠,重新進行編排,將各種火器的製作工序全部分開,再分工合作實現量產化。
有人說這樣可能會出現版號的問題,但實際上,這時代的火槍也並沒後世那麼嚴格。
甚至曾經燧發槍無法普及的原因,其中一個便是槍口與子彈的版號差距有時實在過大。
導致子彈難以裝填,就算勉強裝填,用久了也會有炸膛風險。
朱怡炅自然也有想過要搞版號生產,但這個只能循序漸進,至少現有這些工匠是不行了。
只能安排新人去學,同時制定標準尺寸口徑,儘可能趨向統一化。
至於這局長李文保,外號李老漢,是從工匠裡頭就地提拔的一個相對最德高望重(年紀大,從業久)的老匠。
朱怡炅這麼幹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跟新政相互配合。
畢竟連匠人都能做官,可見大明朝廷是當真要廢除賤籍的。
不過,雖然李老漢在整個工匠群體,確實也算德高望重,能壓得住。
可就是這膽子……說好聽點叫保守,說難聽點那叫老弱可欺。
或許也有年紀大了,家中有兒孫牽絆,又摸爬滾打多年,所以被迫形成的習慣。
這倒是不能全怪他們,只能說大清這麼個環境下,老百姓能活著本來就很艱難了。
所幸再給這李老漢一些時間適應,若是還不行,就只能將其擼掉了。
雖然朱怡炅要個匠人做表率,但也不能真要一個老弱可欺的。
畢竟,這軍工與軍糧兵源一樣,都是軍隊的命脈,要是將來有人利用這一點,威逼利誘讓這李老漢就範,給這軍工里稍微摻點沙子,那對大明軍隊都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問完了軍器局,朱怡炅又按例接見了剩下的六部主官,這些都是王禮和梁文煊兩人遴選,再由朱怡炅面審的,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
文官接見完,輪到武將,武將沒什麼好說的,聖眷賞賜跟著戰功走,無非就是好生勉勵一番,再接再厲。
哦對了,武將里有徐進這個高級老將沒來,主要是漳州殘破,加上毗鄰廣東,他實在走不開。
實際上,為了表彰徐進在漳州的苦勞,其已經被內定為即將新建的第三軍軍長,就等著新軍募集編練完畢,再行正式任命。
秘旨已先提前發過去了,算是給遠在漳州的徐進一個定心丸。
搞定了麾下文武,朱怡炅這才又和顏悅色的看向了最後頭的康子斐康掌柜。
康掌柜沒有官身,本來是沒資格來御書房一起開會的。
但其好歹也算是大明的老人,骨幹成員了,前期更是給大明帶來了各種貿易物資,火器兵甲,雖然僅僅只是支持了明軍在福建戰場打開局面,到後面就有些漸漸供應不上了。
可這功勞還是不可忽視,朱怡炅投桃報李,隨即正式任命其為大明第一位皇商。
同時,還順帶將與南洋重開貿易路線的任務,也一併交予了康子斐。
倒不是為了佛郎機人手裡的燧發槍,燧發槍這玩意兒福建工匠也會造,但跟同時代的歐洲一樣。
這時候的燧發槍既不實用,也不廉價,大規模裝備壓根不現實,相比之下還是火繩槍比較實惠。
對了,倭國的鐵炮也是,那玩意兒朱怡炅用過後發現也就那樣,有造鐵炮的功夫和銀子還不如多造兩桿火繩槍。
朱怡炅要開南洋貿易路線,除卻賺錢和獲取佛郎機人手上的火器技術,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補充福建的糧食缺口。
要知道,這時的廣東福建兩省,由於地理和政策等原因,那是年年鬧饑荒,年年都缺糧。
而同時期的南洋暹羅國,不僅大米好吃,還非常便宜,比普通大米還便宜一半多。
這可不能浪費啊……
又聊了一些瑣碎雜事,朱怡炅宣布散朝。
群臣叩拜,行禮告退。
待眾人離開,朱怡炅揉了揉鼻尖,稍微舒緩了下壓力。
隨即帶著身邊的輪值秘書官,每日例行前往秘書處慰問巡查。
之後再回御書房批閱奏本,處理政務。
如今有了內閣六部,加上秘書處雙重分流。
雖然眼下地盤比開始大了數倍,但政務卻並未有太過繁雜。
總體還在朱怡炅的工作承受範圍內,只是偶爾才加個班。
……
泉州府城門口。
「爺,咱們到泉州了!」來貴小跑著回來稟報。
鄔思道手裡拄著個拐子,抬頭看了眼不遠處的泉州城門,良久才嘆道:「這明主果真是有幾分真王之象啊!」
來貴有些發懵:「啊?爺,您這就看出來真王之象了?」
鄔思道一笑,也沒賣關子,直言道:「來貴啊!你剛去前面那麼久,難道就沒發現嗎?」
「發現啥?」
「老爺我只是個瘸子,卻沒人仗勢相欺,把老爺給擠出隊伍。」
來貴一拍光禿禿的腦門:「額……還真是。」
鄔思道感嘆:「這便是立下了規矩,雖說這裡是那明主的臨時都城,但能注意到這等微末小事,足見這明主非是什麼普通賊逆,這是個有大志向之人啊!」
「可這大志向也不定能成吧?這當今天下,可還是大清的……」說到後半句,來貴聲音明顯減小了,可見這廝也不是個傻乎乎的跟班家奴。
這也很對,真的傻乎乎,鄔思道這般聰明之人,也不會要他。
鄔思道笑罵:「所以老爺我才說,他有幾分真王之象,至於到底有幾分,能不能成真龍,那誰又說的准呢?」
這一主一仆,說笑著排隊就入了泉州府城。
由於新政的全面推行,現在要進府城,已然不像原先那般麻煩。
縱使沒有證明是府城戶口的路引,同樣也可入城。
只不過要交入城費,不交也行,只是進去不能久居,否則查出來就是黑戶,官府要罰款的。
而且入了城,你也得遵守規矩,要想在裡頭住著,要麼租屋,要麼買屋。
之後,還得找個活計,自己干或者給別人賣力氣什麼的都行。
朱怡炅原先設想中那種農戶人口全部湧入城區,導致城區崩潰的情況,實際上在這個時代,還是很少見的。
除去實在無地無產,或者真有一門手藝傍身的,大部分農戶百姓還是更願意生活在原籍的鄉莊。
尤其現在攤丁入畝推下來,這福建百姓,乃至中產地主身上的重擔,都被減輕了不少。
鄔思道很守規矩的就交了入城費,得了兩封與路引相似的文書,上書三個字「暫居證」。
有這個,被官府清查就不會是黑戶,只不過超了時間就得繼續交錢續,或者直接出城也行。
價錢並不貴,但也不低。
而要獲得城區戶籍,則需要購置城區房屋,在裡頭住滿三年。
這都是朱怡炅親自參與討論時,加入的條例。
入了泉州城。
並沒有想像中那種繁華富庶,百姓安樂的誇張景象。
所見只有普普通通,無論攤販市民,還是商鋪酒樓,都在為了生計和賺錢而忙碌奔波。
至於那種所謂明君臨朝,就能海晏河清、繁華逐樂的場景,不是沒有。
第一需要時間,大明入主泉州不久,區區月余,而且,真正繁華逐樂的,仔細去看,基本只有那些王朝的都城。
那些能繁華逐樂的,不是貴族就是士紳有錢人,普通百姓縱使在帝都,依舊也在拼盡全力的活著。
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鄔思道帶著來貴,沒有著急去打尖住店,而是稍微問了下路以後,便直奔(新)知府衙門而去。
當然不可能直接去朱監國的行宮找人了,就以他倆這一個瘸子,一個家奴的扮相,到了門前不被轟出去就不錯了。
而且,他鄔思道不過一介紹興師爺,要去見人家堂堂監國,起碼也得按流程走,走完了再決定人家見不見他。
這是這時代的階級秩序,縱使鄔思道聰明絕頂,也沒想過要踐踏它。
實際上,從歷史中鄔思道的表現來看,這傢伙自從科舉無望以後,便一心有種想要效仿前明黑衣宰相的想法。
甚至不惜慫恿自己的幕主田文鏡,令其冒著風險上奏問斬如日中天的隆科多,就為了讓雍正發現他的才華。
後來田文鏡曉得了,直接就與他掰了。
說實話,田文鏡沒把當時的鄔思道當場掐死,已經算田文鏡涵養好了。
畢竟,鄔思道的操作,等同於是在乾隆朝的某個地方知府的師爺,背著自家知府老爺,還以人家的名義,去上奏彈劾和珅一樣,還是請斬的那種。
這就算乾隆肯放過,怕是和珅也得想法弄死他。
好在後來,隆科多從如日中天,到光速下線,不過短短几年光景。
若單論人品,這鄔思道屬實是有些不太厚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