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新的戰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逸的訓練量,放眼全聯盟都是最勤奮,他秉持著國人特有的吃苦耐勞,不怕辛苦。

  當然,這與前世的部隊生涯也有很大的關係。

  沈逸的外線技巧已經基本滿足日常需要,當然還需要打磨,精益求精。

  相比之下,他的低位進攻實在難堪大用。

  一直練習的沉底步實戰中使用也不多,主要是對位的選手往往身體素質比他強,不是很好用。

  沈逸最近苦練勾手上籃,這將是他接下來相當長,可能是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會苦練的一項技術。

  勾手,是內線進攻最好用,最實用的技術,沒有之一。

  因為其他的進攻方式,都很難與防守者拉開足夠的距離。

  但勾手不一樣,選手可以利用身體卡住對方的情況下,用勾手打球,持球手會儘可能遠離防守者,不被干擾。

  像後來的庫里上籃,基本上都是過人後的勾手,如果常規方法上籃,是很容易被蓋的。

  可以說,只要身體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一打一勾手基本處於無解。

  天勾賈巴爾能夠高居總得分第一多年,憑藉的就是一手天勾絕活。

  沈逸目前重點練習的是籃下擦板勾手,賈巴爾的勾手看起來沒多難,想要掌握好需要大量的訓練。

  沒有個三年五載很難入門。

  除了勾手,沈逸也大量鍛鍊籃下背打,各種轉身腳步,包括大夢奧拉朱旺的夢幻腳步錄像也被拿來細細研究。

  當年九十年代初大夢憑藉著它連拿兩座總冠軍,當時是驚為天人。

  放到十幾年後的今天,就顯得有些平平無奇了。

  籃球的奧義在於空間。

  無論是跑、跳,各種假動作,還是擋拆跑位,等等等等,都是一個目的:出手空間。

  防守則是為了限制空間。

  所以研究籃球技術就是找出辦法來取得進攻的空間。

  沈逸之前力量太過薄弱,如今力量81,面對家嫂、劉易斯這樣的大前鋒力量已經完全不虛。

  是時候開始增加低位進攻了。

  沈逸新學的技能是籃下的虛實轉身,簡單說就是在籃筐一側45度角附近,做出一個半轉身,吸引對方的防守後,立即快速轉向另一側,完成出手。

  這個技能的優勢就是能夠創造出相當大的出手空間,是很難防守的招式。

  接下來的火箭隊,就是沈逸練手的目標…

  沈逸除了基本的籃下擦板、小勾手上籃,他的技術包里有上下步、沉底步兩個可以在內線打的動作,上下步雖然觀賞性和實際命中率都不錯'但動作有點麻煩,相對而言,更適合在罰球線內一步做,低位並不適用。

  沈逸在萊昂的幫助下,篩選了大量的低位進攻技巧,

  休斯頓是德州第一大城。

  石油是休斯頓的重要自然資源,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裡的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愣是吃成了全美第三大城市。

  這裡環境不錯,經濟發達,有多所全美著名的大學,是個潛力很大的城市。

  火箭隊也算個傳統強隊,九十年代在大夢奧拉朱旺的帶領下,連續拿了兩個冠軍。

  這所城市的籃球氛圍很好,年輕人也多。

  休斯頓主場豐田中心是由豐田汽車冠名贊助的,球館建成沒幾年,看上去很新。

  在來之前,沈逸就知道這場比賽會很艱難,火箭隊目前排名西部第六,勝率在60以上,實力非常強勁。

  事實上,08-09賽季的火箭更強…在半決賽和湖人打到搶七…

  這場德比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尤其是國內的觀眾們都沸騰了,不少學生為了看這場球,甚至逃課去看。

  一時間整個國家似乎都在議論這場比賽。

  大家都在爭論誰是國內最好的球員。

  原本認為姚明獨一檔的觀眾在最近看了騎士的比賽後也開始紛紛表示沈逸才是最厲害的那個。

  客觀來說,沈逸實力並不比姚明強,可他就能打出誇張的數據來。

  姚明的數據不好相當大一部分原因是…出手次數太少。


  這固然有姚明是球隊二當家的原因,也有他自身體力不足的因素。

  這個賽季姚明來到了巔峰水平,場均17次出手,拿到25分,位居聯盟第十。

  基本上每次出手都可以得到2分左右,真實命中率非常驚人。

  場均如果有20次以上的出手權,姚明直奔得分王去了。

  在球館碰面,沈逸就和姚明親切的攀談起來。

  姚明這個選手,在他接管籃協之前,無論是人格魅力還是球場競技水平都非常值得欽佩。

  他在籃球上取得了黃種人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未來的很多年,恐怕依舊沒有人能比肩他的高度。

  籃球賽,尤其是NBA,隨著聯盟商業價值提高,球員薪水的不斷提高,內卷程度與日俱增。

  漂亮國好幾千萬黑人都眼眼巴巴成為NBA巨星鹹魚翻身。

  喬丹那個年代,聯盟還有大量的白人,這個年代,白人在聯盟越來越罕見,個個都是大老黑。

  有些東西就是這樣,勤奮決定下限,天賦決定上限。

  這場球火箭的陣容是:麥迪、姚明、斯科拉、阿爾斯通和巴蒂爾。

  這樣的陣容搭配,火箭都往往季後賽首輪,當家球星成色可見一斑。

  基本上換個厲害點的大當家,換成科比阿詹這樣的,在西部基本上都是橫著走。

  比賽開始。

  姚明和大z跳球,兩人都2米2以上的身高,彈跳能力都可以忽略…

  棋逢對手,半斤八兩。

  大z拍到球。

  這麼多場大z終於跳到球,他已經要熱淚盈眶了。

  大z把球拍到沈逸的手中,沈逸順手往前場一丟。

  一個迅捷無比的身影,朝前場飛奔。

  阿詹速度極快,瞬間甩開了巴蒂爾。

  他接到沈逸的球,直接上演雙手爆扣。

  「漂亮,今天詹沈連線開場就打出來了,詹姆斯在這次快攻中展現出他的奔跑速度和對快攻的把握…」楊毅老師解說道。

  最近ccav因為觀眾們的不滿,已經不讓張指導解說騎士隊的比賽,安排他去解說湖人。

  今年的國內觀眾們很快樂。

  火箭隊的戰績不錯,姚明達到職業新高度,場均19+10的兩雙,非常強力。

  阿聯在雄鹿也漸入佳境,場均17+8的數據已經坐穩首發。

  當然,沈逸的場均25+10+5+2的數據更是讓觀眾們和過了年一樣。

  國內觀眾們開始言必稱沈逸帶領騎士,沈逸帶詹姆斯。

  沈逸無意爭奪老大,他現在的實力還不夠強,對位霍華德被錘懵就已經說明問題',他要做的是好好打比賽,獲得勝利,變得更強!

  有些東西是打出來的,不是掙出來的。

  就像21年時,太陽和雄鹿決賽!克里斯炮為了爭奪FMVP,比賽第四節關鍵時刻連續不給布克傳球,最後太陽2比0大好局面被翻盤,臥底炮淪為笑柄。

  足夠強是壓不住的。

  老大身價和地位是靠實力。

  沈逸和詹姆斯擊掌慶祝。

  兩人的默契已經越來越高,很有點當年詹韋連線的感覺。

  火箭隊進攻。

  阿爾斯通一頓運,將球運過半場,然後交給了麥迪。

  以麥迪的球商,他基本上就是運兩下一個干拔,或傳球。

  號稱最快第一步,但麥迪很少往內線突造殺傷。

  正兒八經的說,有姚明斯科拉這樣的內線進攻能力出色的隊友,麥迪如果能夠多在內線造幾個犯規,對面內線下場多休息一會兒,對面都不用打了。

  整個聯盟,在湖人三高面前不落下風的隊伍,凱爾特人是一支,火箭是另一支,就算馬刺也要稍遜。

  麥迪拿球,眼皮耷拉著,他面對的是攪屎棍選手阿泰斯特,力量對抗不虛任何二三號位的防守悍將。

  麥迪想要突破,可是看到阿泰虎視眈眈的樣子,他放棄了。

  如今背傷膝傷加身的麥迪,已經無法與人對抗。


  原本他就身材消瘦,對抗很差,受傷之後開始畏懼對抗。

  麥迪的打法非常簡單,在這一點上和杜蘭特很像,不過兩人單打命中率比一些球隊毒瘤要高很多。

  NBA許多人出彩,是受到偏愛,有些人黯然失色,是不受喜愛。

  如果放開了輪,NBA有小一半球員都能單場打到30到40分。

  47投17中都能砍40分。

  你上你也行。

  就像後來著名的硬漢吉米巴特勒,他一直以來在聯盟默默無聞,是因為太菜嗎?

  是因為沒有球權。

  有球權不一定能打出來,但沒有球權一定打不出來。

  麥迪的干拔,與科比的後仰跳投號稱北喬峰南慕容,一時瑜亮。

  都是美如畫的代表。

  當然,現在增添了沈逸的胯下扣籃…

  可以說,他們三個人的動作代表了飄逸和優雅。

  不過其中各有千秋。

  科比的後仰跳投,美如畫中代表的是技術的凝結。

  麥迪則是天賦的提現。

  而沈逸飄逸中又不乏力量。

  只可惜,鐵了。

  08年的麥迪已經沒有全明星水準,能打首發已經是這個得分王最後的體面。

  沈逸和斯科拉全力爭搶籃板,憑藉【卡位大師】帶來的優勢,沈逸順利拿下了這個籃板。

  81點力量值的沈逸,在力量上絲毫不落於下風。

  這一場球,沈逸要做的是:打爆斯科拉。

  斯科拉和吉諾比利都是阿根廷球員,在NBA斯科拉的名氣並不太大,可到了國際賽場,這位阿根廷球員讓漂亮國吃盡苦頭。

  斯科拉奧運賽場總決賽13投10中,為阿根廷轟下了25分,最終獲得冠軍。

  斯科拉的強,不不顯山漏水,他的身體素質不夠勁爆,打球看上去不夠激情。

  但他其實是火箭隊穩定得分點。

  麥迪打球時好時壞,壓根靠不住。

  斯科拉是被低估的選手,缺點就是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太差。

  沈逸拿到籃板,感覺自己渾身充滿了力量。

  這幾個月對位了各路強者,斯科拉反倒是他遇到過最好對付的選手。

  因為對付的身體素質被他全面碾壓!

  騎士進攻。

  火箭隊比較克以前的騎士,因為他們擁有聯盟最紮實的內線團隊,但不克沈逸。

  沈逸是個分位內線。

  打得是內線的位置,進攻端卻像個分位。

  出色的投籃能力,一定的組織能力,還有點突破和背身,看上去就和科比差不多。

  詹姆斯準備突破內線,衝到一半,看到姚明那高大的身影杵在那,一個甩鍋傳球給到了沈逸…

  沈逸接球,時間只剩五秒。

  他看了看旁邊的傻泰,可是傻泰面對的是翠西的防守。

  麥迪身體單薄,可是身高臂長,傻泰的進攻水平,還真不一定能打得了。

  左思右想下,沈逸迎著斯科拉,干拔跳投!

  就是這麼自信!

  沈逸第一次感覺到運動能力超過別人是如此的爽!

  斯科拉壓根趕不上他的節奏,沈逸跳起來後他才跳,球都已經出手,斯科拉還沒到最高點。

  防守的這一跳形如虛設。

  沈逸輕鬆將球打進。

  麥迪年輕時一手干拔行走江湖,就是仗著自己天賦好。

  沈逸現在也體會到了這個感覺。

  火箭隊發起進攻,阿爾斯通把球傳給姚明。

  火箭隊的球員們現在也見見意識到誰才能帶領他們獲勝。

  前三節的姚明,是聯盟第一的中鋒。

  攻防一體,無與倫比。

  姚明和麥迪這對雙核,一到第四節就拉胯,一個是身體體能不行,第四節就沒勁,一個是對抗不行,第四節只敢外線浪投。


  姚明接到球,先是背身,用他紮實的下盤往裡坐。

  姚明是個非常勤奮的選手。

  他剛入聯盟時消瘦對抗不足,受到了各界的質疑。

  但他愣是'憑藉著勤奮和苦練,達到了一個令無數黃種籃球運動員望塵莫及的境界。

  就算放眼目前整個NBA,也沒人說穩壓他一頭。

  唯一可惜的就是榮譽不夠多。

  大z被頂的節節後退,然後姚明順勢轉身加小勾手,輕鬆把球打進。

  「大姚這個球打得很堅決,沒有一絲拖泥帶水,他的進攻節奏很好,對方完全沒有辦法干擾到他。」楊毅老師推了推眼鏡說道。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

  姚明的技術有著與他身高不符合的細膩,基本功是經過無數次錘鍊出來的。

  很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