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緣來緣去,莫需強求,待到時節花自開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不知不覺,秋去冬來。
十月一,天氣轉寒,滿地落葉隨風揚。
一大早,完成了日常修行的張三假,備上禮物,推門而出。
每年農曆的十月一日,又稱寒衣節。
它與清明、中元並稱三大鬼節,人們在這一天祭掃,紀念親人,謂之,送寒衣。
而送寒衣不僅是傳統習俗那麼簡單,給在世的老人送棉衣、厚衣,更是一種美好的祝願。
而張三假在小石村內最親近的老人,只有一位——書院的王老先生。
因此,提前幾日,他就做足了準備。
院內,仍是道士裝扮的妙真,拿著掃帚,認認真真的打掃著。
修行,是為求真,而非滅絕人性,摒棄凡俗。
即便修為漸深,但地面若是不清掃的話,灰塵依舊會在那兒,不會自己消失。
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都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更何況,她現在的修為,還遠未達這般高深境地。
心難拂拭,但庭院塵埃可以。
由小處做起,知行合一,是妙真這段時間,從三假先生身上學到的道理。
一開始,按照她的理解。
三假先生既然已在「古玉」幫助下,覺醒了宿慧,應該會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修行中去。
就如她過去十二年裡那般。
可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三假先生除了每天清晨和她一同吸收天地紫氣外,其餘時間,該做什麼,依舊做什麼。
仿佛和過去沒什麼區別。
不急不緩,不焦不躁。
她看在眼裡,若有所思。
不提女道人。
另一邊。
提著打包好的棉衣,張三假漫步村道間,不多時,便來到了書院。
清寒的早晨,王老先生依舊早早起來。
遠遠的,那熱騰騰的茶水,已映入張三假的眼帘。
「王老,早啊,給您送禮來了。」
張三假笑著走進書院,熟絡的坐下,自己給自己添了杯熱茶。
老爺子的精神依舊矍鑠,眼裡有光。
他笑著收下棉衣,樂呵呵道:「有心了,有心了。」
王老爺子膝下無兒無女,往年的寒衣節,都是由村長家的兒子前來送寒衣。
自從張三假到了村子後,送衣人,就變成了他。
而他自己,也甘之如飴。
輕啜了幾口熱茶,王老先生感慨道:「時節漸寒,過段時間,書院也該放假了。」
「桃瑤這孩子來了後,熱鬧是熱鬧,但老頭子我啊,也麻煩了不少。」
張三假的目光看向書院內堂——小姑娘捧著一本書,認真誦讀著,白淨的小臉蛋,在紅紅的棉襖襯托下,顯得喜慶。
桃瑤沒了父母,而王老先生孤單,在他的建議下,這幾月,一老一少便合住在了一起,由老爺子暫時照看。
「說起來,再幾日,便是廟會開始的日子了吧?」王老先生放下茶杯。
「還有四日,十月初五。」張三假精準的報出了數字。
「你小子。」王老先生笑罵道:「記得還挺清楚。」
「惦記恨久了吧。」
「不過年輕人嘛,喜歡湊熱鬧也正常。」
「畢竟是你第一次去。」
「不像老頭子我啊,看了幾次,沒什麼新鮮感了,加上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湊不了這個熱鬧嘍。」
張三假搖搖頭:「您的身子骨,說是四十歲的人都有人信,硬朗得很。」
「你小子說話,我愛聽。」王老先生呵呵笑著。
閒聊了幾句,王老先生忽然道:
「這一次,是準備遠行了吧?」
張三假點點頭:「在村里也待了幾年,誠如您所說,也該出去看看了。」
「那桃瑤她……能不能留下來?」王老先生捂了捂手,欲言又止。
雖然嘴上抱怨,但幾個月生活,老爺子是真心喜歡上了這種有人陪伴的日子。
「不行的。」張三假無情打斷了老爺子的話:「這孩子,命不好,跟我一起去外面走走,說不定還有改命的機會。」
「留在村里,對她,對大家,都不太好。」
「……唉。」王老先生嘆息一聲,顯得無精打采。
「我有點事去處理下,晚點來接桃瑤,您老和她說一聲。」張三假起身,作揖行禮:「這些年,叨擾您了。」
「你啊,你啊……」王老爺子嘆道:「該我謝謝你,這些年對村裡的幫助才是。」
……
離開書院,張三假徑直回到了自家小院。
在遠行之前,有些事,他需妥善處置。
首先,是小麻雀。
張三假站在鳥巢前,小麻雀趴在鳥巢內。
他看著它,它也注視著它。
幾個呼吸後,張三假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
從自己將它從林中的那場大雨撿回來後,小麻雀養好了傷,也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養只小鳥,對張三假來說,是小意思,可問題是,現在他將要遠行,總不能帶著這小傢伙一起吧?
它來自山野林間,也自當回歸原地。
「小傢伙,你該回去了。」
輕喚聲中,小麻雀似乎聽懂了話里的意思,有些不情不願的跳出鳥巢,落在青年的肩膀上。
四目相對。
俄頃,小麻雀展翼而起,在小院處盤旋數周,戀戀不捨,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定,朝著遠方一望無際的古林掠去。
直至,消失無影。
張三假收回目光,輕聲道:「一路順風。」
而後,他看向了不遠處的水池。
「咕嚕……咕嚕……」
池中的金鯉無辜的吐著泡泡,魚眼顯得呆萌。
但張三假不吃這一套。
撈出金鯉,放在水桶里,而後提著它,來到村子不遠處的小河。
桶水落河,其內金鯉隨水而下。
「噗通」一聲。
歸河的金鯉在原地環遊,久久不願離去。
若說這小院內,哪個小動物與張三假呆的時間最長,無疑就是這個小傢伙了。
剛撿回來時,它還沒有拳頭大,如今,已經比常人的手臂還長了。
是個大傢伙了。
「去吧,去吧。」張三假伸手輕拍著河面:「河匯入江,百江歸海,你和我一樣,不該困於這片樊籠之地。」
「天下很大,多走走,多看看。」
「有緣,你我自會再見。」
金鯉吐泡,最終,還是沉入河中。
回到自家小院。
為院角的盆碗填入最後的口糧。
與小麻雀和金鯉不同,三花貓無須他擔憂,這傢伙,自有謀生手段。
至此,諸事已畢。
是時候,離開小石村了。
只希望下下次小花回來後,不會因沒吃的躲到院角偷偷抹眼淚。
張三假莞爾一笑。
不知不覺,秋去冬來。
十月一,天氣轉寒,滿地落葉隨風揚。
一大早,完成了日常修行的張三假,備上禮物,推門而出。
每年農曆的十月一日,又稱寒衣節。
它與清明、中元並稱三大鬼節,人們在這一天祭掃,紀念親人,謂之,送寒衣。
而送寒衣不僅是傳統習俗那麼簡單,給在世的老人送棉衣、厚衣,更是一種美好的祝願。
而張三假在小石村內最親近的老人,只有一位——書院的王老先生。
因此,提前幾日,他就做足了準備。
院內,仍是道士裝扮的妙真,拿著掃帚,認認真真的打掃著。
修行,是為求真,而非滅絕人性,摒棄凡俗。
即便修為漸深,但地面若是不清掃的話,灰塵依舊會在那兒,不會自己消失。
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都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更何況,她現在的修為,還遠未達這般高深境地。
心難拂拭,但庭院塵埃可以。
由小處做起,知行合一,是妙真這段時間,從三假先生身上學到的道理。
一開始,按照她的理解。
三假先生既然已在「古玉」幫助下,覺醒了宿慧,應該會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修行中去。
就如她過去十二年裡那般。
可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三假先生除了每天清晨和她一同吸收天地紫氣外,其餘時間,該做什麼,依舊做什麼。
仿佛和過去沒什麼區別。
不急不緩,不焦不躁。
她看在眼裡,若有所思。
不提女道人。
另一邊。
提著打包好的棉衣,張三假漫步村道間,不多時,便來到了書院。
清寒的早晨,王老先生依舊早早起來。
遠遠的,那熱騰騰的茶水,已映入張三假的眼帘。
「王老,早啊,給您送禮來了。」
張三假笑著走進書院,熟絡的坐下,自己給自己添了杯熱茶。
老爺子的精神依舊矍鑠,眼裡有光。
他笑著收下棉衣,樂呵呵道:「有心了,有心了。」
王老爺子膝下無兒無女,往年的寒衣節,都是由村長家的兒子前來送寒衣。
自從張三假到了村子後,送衣人,就變成了他。
而他自己,也甘之如飴。
輕啜了幾口熱茶,王老先生感慨道:「時節漸寒,過段時間,書院也該放假了。」
「桃瑤這孩子來了後,熱鬧是熱鬧,但老頭子我啊,也麻煩了不少。」
張三假的目光看向書院內堂——小姑娘捧著一本書,認真誦讀著,白淨的小臉蛋,在紅紅的棉襖襯托下,顯得喜慶。
桃瑤沒了父母,而王老先生孤單,在他的建議下,這幾月,一老一少便合住在了一起,由老爺子暫時照看。
「說起來,再幾日,便是廟會開始的日子了吧?」王老先生放下茶杯。
「還有四日,十月初五。」張三假精準的報出了數字。
「你小子。」王老先生笑罵道:「記得還挺清楚。」
「惦記恨久了吧。」
「不過年輕人嘛,喜歡湊熱鬧也正常。」
「畢竟是你第一次去。」
「不像老頭子我啊,看了幾次,沒什麼新鮮感了,加上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湊不了這個熱鬧嘍。」
張三假搖搖頭:「您的身子骨,說是四十歲的人都有人信,硬朗得很。」
「你小子說話,我愛聽。」王老先生呵呵笑著。
閒聊了幾句,王老先生忽然道:
「這一次,是準備遠行了吧?」
張三假點點頭:「在村里也待了幾年,誠如您所說,也該出去看看了。」
「那桃瑤她……能不能留下來?」王老先生捂了捂手,欲言又止。
雖然嘴上抱怨,但幾個月生活,老爺子是真心喜歡上了這種有人陪伴的日子。
「不行的。」張三假無情打斷了老爺子的話:「這孩子,命不好,跟我一起去外面走走,說不定還有改命的機會。」
「留在村里,對她,對大家,都不太好。」
「……唉。」王老先生嘆息一聲,顯得無精打采。
「我有點事去處理下,晚點來接桃瑤,您老和她說一聲。」張三假起身,作揖行禮:「這些年,叨擾您了。」
「你啊,你啊……」王老爺子嘆道:「該我謝謝你,這些年對村裡的幫助才是。」
……
離開書院,張三假徑直回到了自家小院。
在遠行之前,有些事,他需妥善處置。
首先,是小麻雀。
張三假站在鳥巢前,小麻雀趴在鳥巢內。
他看著它,它也注視著它。
幾個呼吸後,張三假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
從自己將它從林中的那場大雨撿回來後,小麻雀養好了傷,也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養只小鳥,對張三假來說,是小意思,可問題是,現在他將要遠行,總不能帶著這小傢伙一起吧?
它來自山野林間,也自當回歸原地。
「小傢伙,你該回去了。」
輕喚聲中,小麻雀似乎聽懂了話里的意思,有些不情不願的跳出鳥巢,落在青年的肩膀上。
四目相對。
俄頃,小麻雀展翼而起,在小院處盤旋數周,戀戀不捨,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定,朝著遠方一望無際的古林掠去。
直至,消失無影。
張三假收回目光,輕聲道:「一路順風。」
而後,他看向了不遠處的水池。
「咕嚕……咕嚕……」
池中的金鯉無辜的吐著泡泡,魚眼顯得呆萌。
但張三假不吃這一套。
撈出金鯉,放在水桶里,而後提著它,來到村子不遠處的小河。
桶水落河,其內金鯉隨水而下。
「噗通」一聲。
歸河的金鯉在原地環遊,久久不願離去。
若說這小院內,哪個小動物與張三假呆的時間最長,無疑就是這個小傢伙了。
剛撿回來時,它還沒有拳頭大,如今,已經比常人的手臂還長了。
是個大傢伙了。
「去吧,去吧。」張三假伸手輕拍著河面:「河匯入江,百江歸海,你和我一樣,不該困於這片樊籠之地。」
「天下很大,多走走,多看看。」
「有緣,你我自會再見。」
金鯉吐泡,最終,還是沉入河中。
回到自家小院。
為院角的盆碗填入最後的口糧。
與小麻雀和金鯉不同,三花貓無須他擔憂,這傢伙,自有謀生手段。
至此,諸事已畢。
是時候,離開小石村了。
只希望下下次小花回來後,不會因沒吃的躲到院角偷偷抹眼淚。
張三假莞爾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