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全國決賽
早上的頭孢和退燒藥起了作用,林述周感覺好了許多。雖然還在發燒,但至少頭腦清醒了不少。
「開始答題。」
林述周翻開試卷。第一題是個典型的力學題,他很快解決了。第二題的波動方程推導也沒什麼問題。正準備繼續往下看,第三題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是一道關於精密工具機系統建模的大題。要求分析在高速運轉時的穩定性條件。看似簡單,但他在機械廠的經驗告訴他,這裡面大有文章。
朱臨風的筆尖在紙上快速移動。顯然,他選擇了最標準的理想模型。這種處理方式乾淨利落,二十分鐘就能解完。
但林述周猶豫了。他清楚地記得,德國工具機在高速運轉時的異常表現。如果忽略溫度效應對摩擦係數的影響,得到的結果將完全偏離實際。
他狠下心來,選擇了更複雜的建模方式。先列出溫度場方程,再考慮它與機械振動的耦合,最後分析整個系統的穩定性......整整兩頁紙的推導,他一點點寫了下去。
後面幾題對於林述周來說沒有難度,但生病加上第三題用了太多時間,他草草寫完,有些過程沒有寫太完整,剛好趕在考試結束前合上試卷。
「感覺怎麼樣?」休息室里,陳教練問道。
「我的部分還行。」沈明軒點點頭,「尤其是第四題的微分方程,解得很順。」
「我也差不多。」鄭陽推了推眼鏡,「波函數那題雖然有點繞,但思路是對的。」
陳教練轉向林述周:「你呢?」
「其他的還好,可能過程有些不嚴謹,會扣些分。」林述周停頓了一下,「就是第三題......」
他把自己的解法仔細說了一遍。越說,陳教練的眉頭皺得越緊。
「你是說,你用了熱力學和振動力學的耦合模型?」陳教練的聲音有些發緊,「這個方法......」
「我知道很複雜。」林述周說,「但這才是真實的物理問題。如果忽略溫度效應,結果會完全錯誤。」
「可是評分標準......」
「標準答案一定會用理想模型。」林述周輕聲說,「但那只是在理想條件下的近似解。」
陳教練陷入沉默。這個思路確實更接近真實情況,但在競賽中使用如此複雜的方法,恐怕會遭到質疑。
「其他人都用了簡單模型,對嗎?」他問道。
「是的。」沈明軒說,「我們都沒想那麼複雜。我看見朱臨風很快就解完了那題。」
其他人也都點點頭。
正說著,朱臨風推門走了進來。
「林述周,」他開門見山地說,「我想跟你討論一下第三題。」
林述周愣了一下,但還是點點頭。陳教練他們識趣地安靜了下來。
「你用的是非線性耦合模型?」朱臨風問道。
「嗯。把溫度效應和機械振動的關係都考慮進去了。」
「我一開始也想到了這個方向,」朱臨風難得地露出一絲猶豫,「但最後還是用了理想模型。」
「為什麼?」
「因為這是第三題。」朱臨風意味深長地說,「你參加過這麼多競賽,應該明白規律。前三題一般都是基礎題,考察的是基本概念和標準解法。如果出題人真想考這麼深的內容,應該放在第七題或第八題。」
林述周沉默了。朱臨風說得有道理。
「不過,」朱臨風繼續道,「你的解法確實更接近實際情況。如果是在科研論文裡,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你的方法。」
「那你覺得評委會會怎麼看?」
「很難說。」朱臨風搖搖頭,「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你的物理直覺比所有人都要敏銳。難怪能在量子隧穿效應上有突破。」
這番話既是讚賞,也是提醒。朱臨風說完就離開了,留下林述周一個人思索。
就在這時,程教練帶著幾個評委從走廊經過。林述周聽見他們正在討論上午的考試。
「第三題大部分考生都用了標準解法,」一個評委說,「不過據說有人用了熱力學耦合模型?這也太......」
「在競賽中使用這種複雜方法,」另一個評委搖搖頭,「不知道是真懂還是在故意標新立異。」
「就算理論上說得通,這種解法也超出了高中生的範疇,」第三個評委附和道,「評分恐怕不好處理。」
聲音漸漸遠去。陳教練拍拍林述周的肩膀:「別想太多,先把實驗考試完成。」
實驗考試中,林述周的雙手微微發抖,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珠。光電倍增管的調試要求極致的耐心和穩定性,一絲細微的抖動都可能影響最終讀數。
他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雖然高燒帶來的眩暈感依然存在,但經過集訓積累的實驗技能讓他的動作依然精準。他小心翻轉光學器件,一厘米一厘米地調整角度,直到光路完美對準。
「還有二十分鐘。」監考老師提醒道。
數據採集、誤差分析、實驗報告,每一步都必須一絲不苟。林述周強忍著不適,保持專注。操作雖然因病情而顯得緩慢,但每個步驟都嚴謹有序。
當最後一組數據記錄完畢,他長出一口氣,癱坐在椅子上。雖然速度受到影響,但憑藉紮實的實驗功底,他完成了所有要求。
剛考完,陳教練就衝進考場。
「感覺如何?」陳教練問道。
「還可以。」沈明軒說,「光路調試得很順利。」
「我的那份也正常發揮。」鄭陽擦了擦額頭的汗。
林述周點點頭。經驗告訴他,雖然速度受到了病情影響,但實驗操作的精準度應該沒有問題。現在最大的懸念,反而是上午那道爭議題。
「成績要到明天才能公布。」陳教練看了看表,「都回去休息吧。」
「陳教練,」林述周叫住他,「如果...如果那道題真的出問題,我們的團隊總分......」
「先別想那麼多。」陳教練打斷他,「不過我得提醒你,評委們剛才的討論你也聽到了。要有心理準備。」
林述周沒有說話,只是默默收拾著實驗器材。無論結果如何,他都不後悔自己的選擇。那些在機械廠看到的實際問題,那些真實世界的複雜性,都讓他更加堅信:物理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理想模型上。
「走吧。」沈明軒拍拍他的肩膀,「明天就知道結果了。」
「開始答題。」
林述周翻開試卷。第一題是個典型的力學題,他很快解決了。第二題的波動方程推導也沒什麼問題。正準備繼續往下看,第三題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是一道關於精密工具機系統建模的大題。要求分析在高速運轉時的穩定性條件。看似簡單,但他在機械廠的經驗告訴他,這裡面大有文章。
朱臨風的筆尖在紙上快速移動。顯然,他選擇了最標準的理想模型。這種處理方式乾淨利落,二十分鐘就能解完。
但林述周猶豫了。他清楚地記得,德國工具機在高速運轉時的異常表現。如果忽略溫度效應對摩擦係數的影響,得到的結果將完全偏離實際。
他狠下心來,選擇了更複雜的建模方式。先列出溫度場方程,再考慮它與機械振動的耦合,最後分析整個系統的穩定性......整整兩頁紙的推導,他一點點寫了下去。
後面幾題對於林述周來說沒有難度,但生病加上第三題用了太多時間,他草草寫完,有些過程沒有寫太完整,剛好趕在考試結束前合上試卷。
「感覺怎麼樣?」休息室里,陳教練問道。
「我的部分還行。」沈明軒點點頭,「尤其是第四題的微分方程,解得很順。」
「我也差不多。」鄭陽推了推眼鏡,「波函數那題雖然有點繞,但思路是對的。」
陳教練轉向林述周:「你呢?」
「其他的還好,可能過程有些不嚴謹,會扣些分。」林述周停頓了一下,「就是第三題......」
他把自己的解法仔細說了一遍。越說,陳教練的眉頭皺得越緊。
「你是說,你用了熱力學和振動力學的耦合模型?」陳教練的聲音有些發緊,「這個方法......」
「我知道很複雜。」林述周說,「但這才是真實的物理問題。如果忽略溫度效應,結果會完全錯誤。」
「可是評分標準......」
「標準答案一定會用理想模型。」林述周輕聲說,「但那只是在理想條件下的近似解。」
陳教練陷入沉默。這個思路確實更接近真實情況,但在競賽中使用如此複雜的方法,恐怕會遭到質疑。
「其他人都用了簡單模型,對嗎?」他問道。
「是的。」沈明軒說,「我們都沒想那麼複雜。我看見朱臨風很快就解完了那題。」
其他人也都點點頭。
正說著,朱臨風推門走了進來。
「林述周,」他開門見山地說,「我想跟你討論一下第三題。」
林述周愣了一下,但還是點點頭。陳教練他們識趣地安靜了下來。
「你用的是非線性耦合模型?」朱臨風問道。
「嗯。把溫度效應和機械振動的關係都考慮進去了。」
「我一開始也想到了這個方向,」朱臨風難得地露出一絲猶豫,「但最後還是用了理想模型。」
「為什麼?」
「因為這是第三題。」朱臨風意味深長地說,「你參加過這麼多競賽,應該明白規律。前三題一般都是基礎題,考察的是基本概念和標準解法。如果出題人真想考這麼深的內容,應該放在第七題或第八題。」
林述周沉默了。朱臨風說得有道理。
「不過,」朱臨風繼續道,「你的解法確實更接近實際情況。如果是在科研論文裡,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你的方法。」
「那你覺得評委會會怎麼看?」
「很難說。」朱臨風搖搖頭,「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你的物理直覺比所有人都要敏銳。難怪能在量子隧穿效應上有突破。」
這番話既是讚賞,也是提醒。朱臨風說完就離開了,留下林述周一個人思索。
就在這時,程教練帶著幾個評委從走廊經過。林述周聽見他們正在討論上午的考試。
「第三題大部分考生都用了標準解法,」一個評委說,「不過據說有人用了熱力學耦合模型?這也太......」
「在競賽中使用這種複雜方法,」另一個評委搖搖頭,「不知道是真懂還是在故意標新立異。」
「就算理論上說得通,這種解法也超出了高中生的範疇,」第三個評委附和道,「評分恐怕不好處理。」
聲音漸漸遠去。陳教練拍拍林述周的肩膀:「別想太多,先把實驗考試完成。」
實驗考試中,林述周的雙手微微發抖,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珠。光電倍增管的調試要求極致的耐心和穩定性,一絲細微的抖動都可能影響最終讀數。
他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雖然高燒帶來的眩暈感依然存在,但經過集訓積累的實驗技能讓他的動作依然精準。他小心翻轉光學器件,一厘米一厘米地調整角度,直到光路完美對準。
「還有二十分鐘。」監考老師提醒道。
數據採集、誤差分析、實驗報告,每一步都必須一絲不苟。林述周強忍著不適,保持專注。操作雖然因病情而顯得緩慢,但每個步驟都嚴謹有序。
當最後一組數據記錄完畢,他長出一口氣,癱坐在椅子上。雖然速度受到影響,但憑藉紮實的實驗功底,他完成了所有要求。
剛考完,陳教練就衝進考場。
「感覺如何?」陳教練問道。
「還可以。」沈明軒說,「光路調試得很順利。」
「我的那份也正常發揮。」鄭陽擦了擦額頭的汗。
林述周點點頭。經驗告訴他,雖然速度受到了病情影響,但實驗操作的精準度應該沒有問題。現在最大的懸念,反而是上午那道爭議題。
「成績要到明天才能公布。」陳教練看了看表,「都回去休息吧。」
「陳教練,」林述周叫住他,「如果...如果那道題真的出問題,我們的團隊總分......」
「先別想那麼多。」陳教練打斷他,「不過我得提醒你,評委們剛才的討論你也聽到了。要有心理準備。」
林述周沒有說話,只是默默收拾著實驗器材。無論結果如何,他都不後悔自己的選擇。那些在機械廠看到的實際問題,那些真實世界的複雜性,都讓他更加堅信:物理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理想模型上。
「走吧。」沈明軒拍拍他的肩膀,「明天就知道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