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深夜的工具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夜幕中的溫州機械廠燈火通明。

  已經凌晨一點,林述周站在第一台加工中心前,快速瀏覽著維修手冊。開車來了四個多小時,他的雙眼有些發澀,但大腦卻異常清醒。

  「您先看看工具機的資料吧。」龍焱讓秘書過來一摞文件。

  林述周快速瀏覽著維修手冊。八月的天氣悶熱潮濕,工廠里的地面都有些發潮。他又看了一眼牆上的溫濕度計,果然,濕度已經超過 85%了。抬頭環顧車間,幾台工具機正在運轉,熱氣蒸騰,更加重了環境的潮濕。

  「小林,要不要休息一下?」龍焱遞過來一杯濃咖啡,冒著熱氣。

  「不用。」林述周頭也不抬,手指在參數表上快速划過,「找到問題了。」

  龍焱一愣:「這麼快?」

  「您看,」林述周指著幾組數據,「這是熱補償參數。工具機工作時,絲槓會因為溫度升高而發生變形,影響定位精度。德國工程師按照歐洲的環境來設定參數,可咱們這邊溫差大,濕度高,當然會出問題。」

  龍焱聽得一頭霧水:「那怎麼辦?」

  「很簡單。」林述周打開數控面板,手指在鍵盤上飛舞,「先把溫度補償係數改成 0.0018,反向間隙補償值增加到 0.015,然後……」

  一連串專業術語讓龍焱目瞪口呆。這些參數連德國工程師都要反覆調試,這個高中生怎麼張口就來?

  半小時後。

  「開機測試!」

  隨著林述周一聲令下,第一台加工中心轟鳴著啟動了。

  幾個工人屏住呼吸,盯著檢測儀上的數值。

  「誤差 0.008毫米!」質檢員激動地喊道,「完全達標了!」

  車間裡爆發出一陣歡呼。

  「接著調試其他工具機。」林述周看了看表,已經快兩點了。明天下午兩點還有考試,必須在天亮前趕回杭城。

  「等等!」龍焱攔住他,「你這就要走?」

  「放心,我寫了詳細的調試步驟。」林述周從包里掏出一疊紙,「按這個來,八台工具機明天就能全部調好。」

  龍焱接過紙張,翻了翻,臉色突然變了:「這些都是你現場寫的?連流程圖都畫得這麼工整?」

  林述周笑了笑。這些內容他早在來的路上就寫好了,甚至連可能遇到的問題都列出了解決方案。這些經驗,都是他重生前在矽谷調試量子晶片加工設備時積累的。

  「圖紙和手冊……」

  「都在這裡。」龍焱遞過來一個厚厚的文件袋,「不過,你得答應我一件事。」

  林述周挑了挑眉。

  「下個月我們有個大項目,是日資企業的訂單,要求更高。到時候……」

  「可以。」林述周打斷他,「不過得等這個月底。」

  坐上回杭城的車,已經是凌晨三點。林述周靠在座椅上,強打起精神翻看著德文版的工具機手冊。

  這批圖紙和資料,對重生的他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裡面的很多技術,都是後來國內企業花大價錢買回來的。

  車子在高速上疾馳,天際已經泛起魚肚白。

  「師傅,麻煩開快點。」林述周揉了揉酸脹的眼睛。他必須在早上八點趕到學校,準備上午的課程。

  更重要的是下午兩點的考試——必須拿第一,否則晚上就沒法再出去接單了。

  看著手中厚厚的圖紙,林述周在心裡計算著:第一次修工具機一萬,這次溫州的單子估計有三萬左右,再加上後續的大項目……

  父親的醫療費,似乎看到了希望。

  就是不知道這樣熬夜,今天的考試會不會受影響?

  早上八點,物理樓。

  林述周強撐著走進教室,整個人搖搖欲墜。從溫州回來後,他連沖個澡的時間都沒有,就直接趕來上課。

  「你這是……」沈明軒遞過來一杯熱咖啡,「昨晚去幹什麼了?」

  「謝了。」林述周接過咖啡,狠狠灌了一口。

  楊子琪湊過來:「我聽說你昨晚去溫州了?那邊的機械廠?」

  林述周正要回答,陳教授已經大步走進教室。

  「今天講量子態疊加原理。」陳教授的目光在林述周布滿血絲的眼睛上停留了一秒,「這是競賽的重點,都打起精神。」


  林述周死死掐著大腿,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這些內容他再熟悉不過,可現在最大的敵人是困意。

  「薛丁格波函數……」

  陳教授的聲音越來越遠,他的眼皮開始打架。

  「林述周!」猛地一聲驚雷,「你來解釋一下量子態坍縮的物理意義。」

  林述周一個激靈坐直了身子。全班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量子態坍縮?這可是他研究了二十多年的課題。就在意識模糊的那一刻,他差點脫口而出量子測量理論的最新進展。

  「量子態坍縮是指……」他及時剎住,用最基礎的方式解釋起來。

  陳教授滿意地點點頭。

  中午,林述周連飯都顧不上吃,趴在桌上昏昏沉沉地補覺。

  「起來吃點東西。」楊子琪把一個飯盒放在他桌上,「下午還要考試呢。」

  林述周勉強睜開眼,看見飯盒裡是一份熱騰騰的蓋澆飯。

  「謝謝。」

  「你這樣不行。」沈明軒在一旁說,「聽說下午考的是統計物理,難度很大。」

  林述周嚼著飯,腦子裡已經開始盤算。統計物理,正是他的強項。重生前研究量子計算,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就是他的主攻方向之一。

  這次考試,他必須既要確保第一名的位置,又要讓答卷看起來符合一個優秀高中生的水準

  下午兩點,考場。

  看著發下來的試卷,林述周的眼睛終於亮了。

  第一題:推導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布。

  第二題:理想氣體的配分函數。

  簡單。他在心裡笑了。這些內容,對一個研究了二十多年的物理學家來說,簡直就是基本功。他提起筆,開始按照標準的推導步驟寫下公式。每一步都要符合高中競賽生的思維習慣。

  兩個小時後。

  「第一名,林述周,96分。」陳教授拿著成績單,「看來昨晚沒白跑溫州?」

  教室里響起一片驚呼。

  大家都以為他這次要栽了,誰知道居然還能拿第一?

  「你這傢伙……」沈明軒瞪大了眼睛,「熬了一整夜,居然還能考這麼好?」

  林述周微微一笑。統計物理再難,也不過是他昔日研究的基礎。真正讓他頭疼的,是如何把超越時代的認知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你答應的第一名。」他走到陳教授面前,「晚上我可以出去了嗎?」

  陳教授深深看了他一眼:「去吧。不過記住,明天還有考試。」

章節目錄